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是中华民族的魂。在农村小学教育中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文化传承的需要。文章从农村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背景出发,分析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意义及当前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学科教育、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协同共育的角度探究相应的实践对策,以期对优化农村小学文化教育,提升农村小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有所助益。
关键词:传统文化;农村教育;小学生;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4-007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4.038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各种文化理念、价值观念借助便捷的信息渠道渗透到我国的社会文化中来,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血脉,失去了文化的支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会失去精神上的独立性。因此,通过教育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延续与传承,从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在新的发展时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义务教育阶段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中也对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要求进行了概述。但是,目前在农村小学教学实践中,由于教育理念的陈旧,教学资源的匮乏以及教学环境的限制,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基于此,结合时代发展背景以及课程改革需要,对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进行探究与分析十分必要。
一、农村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培养的现状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形成于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之中,是被广泛认同,且至今对东亚地区依然有深刻影响的文化体系。传统文化素养则是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知识和技能,了解传统文化内涵,接受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形成的认知、能力以及品格。在农村教育实践中,提升小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的必然选择,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推进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优秀品格的重要途径。目前,农村小学教育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许多学校、教师立足乡土文化,组织学生参与文化实践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在传统文化中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环境。但是,从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这其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传统文化在各个学科中的渗透缺乏明确规范
学科教学是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关于基础教育阶段相应的教材编制尚不完善,教材内容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缺乏一定的标准;同时课程体系的构建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合理设计,教师在传统文化教学中更多的是选择形式化的讲解等,因而学生在学科教学中难以获得良好的传统文化熏陶。
(二)课外活动难以形成实际的教育培养效果
农村小学由于教学条件有限,课外教学资源不足,学生参与课外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的机会较少,同时活动策划方案不够合理,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的更多是热闹的氛围,而不是传统文化对精神的启迪。例如在诵读经典活动中,教师侧重诵读过程,忽视学生对经典的欣赏与品读;在参观活动中学生多是走马观花,难以体会其中传递的精神价值。
(三)校园文化中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不足
校园文化建设是农村小学教育實践发展的薄弱环节,这也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造成了一定影响。传统文化元素稀少,学生在校内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不多,文化宣传不到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充分,缺乏规范的制度管理,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随意,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等问题的存在让学生很难在校园内接受良好的传统文化熏陶。
(四)传统文化教育尚未形成合力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使得一些学生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认知出现了偏差,家庭教育中忽视传统文化的现象十分普遍,学校在协调各方教育主体方面力不从心,难以为学生发展创造良好的传统文化环境。
二、提高农村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实践路径
(一)完善课程体系,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各个学科
通过学科教学传递传统文化,对学生形成系统的文化熏陶是提升农村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主要途径。农村学校在学科教学实践中,应围绕课程体系建设实现教材的整合与合理利用,并通过教师的专业教学指导,落实传统文化教育目标。
首先,合理选择教材,重视教材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呈现;重视教材内容与乡土文化之间的契合度,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挖掘乡村中的传统文化资源,搭建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的桥梁;结合教材确定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发展目标,根据低、中、高不同学段学生发展的客观实际,确定客观而全面的目标体系,凸显教材的教育指导价值。其次,重视课程体系的设计与优化。农村小学应该针对各学科的特点,明确传统文化课程学习的时间,强制教师展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注重不同学科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开发与利用。例如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诗词诵读渗透传统文化;美术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指导书法练习、欣赏中国画等途径弘扬传统文化;思想品德课上,教师可以通过解读中华传统美德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这样才能凸显课程教学的优势,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全面开展。最后,重视对教师的培训教育,利用课题研究、职业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培养其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能力,进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二)丰富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实践能力
课外活动是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培养的“第二课堂”,是学生接受文化熏陶,拓展文化视野的重要活动形式。在农村小学教育实践中,学校、教师应把握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要求,立足农村自然与社会环境,为学生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形式,带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文化体验,培养学生践行传统文化的能力。
首先,结合课内教学内容,组织课外活动,通过课内外的衔接,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课内教学内容为课外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学校、教师应结合不同学科的课程教学要求,适当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例如,结合语文课上的教学要求,学校、教师应组织学生展开经典诵读活动,引导学生在诵读、品味、欣赏古诗文的过程中,理解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哲理、道德精华。其次,利用校园文化环境,组织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传统文化活动,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选择需要,进行良好的传统文化熏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教师可以通过主题活动,为学生创造广阔而自由的文化空间,如组织学生参加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古诗词比赛、书法比赛、国画欣赏、剪纸比赛、武术课程等等,让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实践参与、互动交流逐渐提升传统文化素养。最后,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在乡村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探索、研究传统文化。乡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质朴淳厚的社会氛围,让传统文化教育的延续更加真实。农村小学在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深入乡村生活,引导学生挖掘历史建筑、自然生态等乡村历史文化的典故,探索乡村传统的个性,进而在充满乡土气息的文化氛围中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传统文化素养。
(三)构建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熏陶
校园文化是培育学生文化素养,提升学生文化品格的重要环境。在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背景下,农村小学应积极营造校园文化,从物质、精神与制度层面渗透传统文化,为学生构建良好的传统文化熏陶。
首先,重视物质文化环境的创造,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之中。学校可以依托农村的自然风光,创造充满传统审美意境的校园环境,让学生能够在传统艺术美感的校园环境中获得隐性教育;利用校园中的建筑、道路、墙体等条件,设计传统文化展示平台,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够与传统文化符号对话,了解学习传统文化。其次,重视精神文化的建设,做好传统文化宣传。校训是一个学校立学的基本准则,农村小学应结合教育目的,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形成校训,并通过多元化手段展开宣传,使简洁有力的校训能够深入人心,形成学生学习、教师治学的规范,进而继承并践行优秀传统文化。最后,加强制度建设,结合传统文化教育要求,形成系统的规范,并利用组织力量推动制度规范的落实,以避免传统文化教育的盲目性,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培养的实际效果。
(四)强调多主体协作,创造协同共育的文化环境
在小学生教育培养中,渗透传统文化,提升學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不仅是学校的主要任务,更是全社会应当承担起的责任。良好的传统文化环境必然要社会多方面的协调共建。因此,农村小学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应主动协调各方面,引导家庭、社会参与到学生的培育和引导中来。
首先,农村小学应把握教育部门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提出的要求,规范教学实践过程,创造开放性的教育实践氛围,为家庭、社会参与学生培养创造条件。其次,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引导家风的构建,利用家庭教育传递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劳俭朴等传统美德,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格。最后,利用社会环境促使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如借助多元化的媒体环境,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探索了解传统文化,提升其传承文化的责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结语
总之,加强农村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培养,对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农村课程改革,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却阻碍农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探究与思考。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教师以及其他教育主体,应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工作中来,立足农村小学教育,为学生接触、学习传统文化创造良好的环境,并逐渐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肖海.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中小学生核心素养[J].甘肃教育,2020(1).
[2]唐建权.农村小学生高效习得中华传统文化所面临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4).
[责任编辑 张宏丽]
关键词:传统文化;农村教育;小学生;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4-007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4.038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各种文化理念、价值观念借助便捷的信息渠道渗透到我国的社会文化中来,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血脉,失去了文化的支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会失去精神上的独立性。因此,通过教育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延续与传承,从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在新的发展时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义务教育阶段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中也对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要求进行了概述。但是,目前在农村小学教学实践中,由于教育理念的陈旧,教学资源的匮乏以及教学环境的限制,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基于此,结合时代发展背景以及课程改革需要,对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进行探究与分析十分必要。
一、农村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培养的现状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形成于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之中,是被广泛认同,且至今对东亚地区依然有深刻影响的文化体系。传统文化素养则是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知识和技能,了解传统文化内涵,接受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形成的认知、能力以及品格。在农村教育实践中,提升小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的必然选择,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推进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优秀品格的重要途径。目前,农村小学教育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许多学校、教师立足乡土文化,组织学生参与文化实践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在传统文化中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环境。但是,从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这其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传统文化在各个学科中的渗透缺乏明确规范
学科教学是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关于基础教育阶段相应的教材编制尚不完善,教材内容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缺乏一定的标准;同时课程体系的构建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合理设计,教师在传统文化教学中更多的是选择形式化的讲解等,因而学生在学科教学中难以获得良好的传统文化熏陶。
(二)课外活动难以形成实际的教育培养效果
农村小学由于教学条件有限,课外教学资源不足,学生参与课外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的机会较少,同时活动策划方案不够合理,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的更多是热闹的氛围,而不是传统文化对精神的启迪。例如在诵读经典活动中,教师侧重诵读过程,忽视学生对经典的欣赏与品读;在参观活动中学生多是走马观花,难以体会其中传递的精神价值。
(三)校园文化中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不足
校园文化建设是农村小学教育實践发展的薄弱环节,这也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造成了一定影响。传统文化元素稀少,学生在校内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不多,文化宣传不到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充分,缺乏规范的制度管理,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随意,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等问题的存在让学生很难在校园内接受良好的传统文化熏陶。
(四)传统文化教育尚未形成合力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使得一些学生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认知出现了偏差,家庭教育中忽视传统文化的现象十分普遍,学校在协调各方教育主体方面力不从心,难以为学生发展创造良好的传统文化环境。
二、提高农村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实践路径
(一)完善课程体系,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各个学科
通过学科教学传递传统文化,对学生形成系统的文化熏陶是提升农村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主要途径。农村学校在学科教学实践中,应围绕课程体系建设实现教材的整合与合理利用,并通过教师的专业教学指导,落实传统文化教育目标。
首先,合理选择教材,重视教材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呈现;重视教材内容与乡土文化之间的契合度,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挖掘乡村中的传统文化资源,搭建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的桥梁;结合教材确定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发展目标,根据低、中、高不同学段学生发展的客观实际,确定客观而全面的目标体系,凸显教材的教育指导价值。其次,重视课程体系的设计与优化。农村小学应该针对各学科的特点,明确传统文化课程学习的时间,强制教师展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注重不同学科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开发与利用。例如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诗词诵读渗透传统文化;美术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指导书法练习、欣赏中国画等途径弘扬传统文化;思想品德课上,教师可以通过解读中华传统美德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这样才能凸显课程教学的优势,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全面开展。最后,重视对教师的培训教育,利用课题研究、职业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培养其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能力,进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二)丰富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实践能力
课外活动是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培养的“第二课堂”,是学生接受文化熏陶,拓展文化视野的重要活动形式。在农村小学教育实践中,学校、教师应把握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要求,立足农村自然与社会环境,为学生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形式,带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文化体验,培养学生践行传统文化的能力。
首先,结合课内教学内容,组织课外活动,通过课内外的衔接,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课内教学内容为课外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学校、教师应结合不同学科的课程教学要求,适当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例如,结合语文课上的教学要求,学校、教师应组织学生展开经典诵读活动,引导学生在诵读、品味、欣赏古诗文的过程中,理解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哲理、道德精华。其次,利用校园文化环境,组织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传统文化活动,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选择需要,进行良好的传统文化熏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教师可以通过主题活动,为学生创造广阔而自由的文化空间,如组织学生参加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古诗词比赛、书法比赛、国画欣赏、剪纸比赛、武术课程等等,让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实践参与、互动交流逐渐提升传统文化素养。最后,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在乡村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探索、研究传统文化。乡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质朴淳厚的社会氛围,让传统文化教育的延续更加真实。农村小学在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深入乡村生活,引导学生挖掘历史建筑、自然生态等乡村历史文化的典故,探索乡村传统的个性,进而在充满乡土气息的文化氛围中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传统文化素养。
(三)构建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熏陶
校园文化是培育学生文化素养,提升学生文化品格的重要环境。在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背景下,农村小学应积极营造校园文化,从物质、精神与制度层面渗透传统文化,为学生构建良好的传统文化熏陶。
首先,重视物质文化环境的创造,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之中。学校可以依托农村的自然风光,创造充满传统审美意境的校园环境,让学生能够在传统艺术美感的校园环境中获得隐性教育;利用校园中的建筑、道路、墙体等条件,设计传统文化展示平台,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够与传统文化符号对话,了解学习传统文化。其次,重视精神文化的建设,做好传统文化宣传。校训是一个学校立学的基本准则,农村小学应结合教育目的,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形成校训,并通过多元化手段展开宣传,使简洁有力的校训能够深入人心,形成学生学习、教师治学的规范,进而继承并践行优秀传统文化。最后,加强制度建设,结合传统文化教育要求,形成系统的规范,并利用组织力量推动制度规范的落实,以避免传统文化教育的盲目性,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培养的实际效果。
(四)强调多主体协作,创造协同共育的文化环境
在小学生教育培养中,渗透传统文化,提升學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不仅是学校的主要任务,更是全社会应当承担起的责任。良好的传统文化环境必然要社会多方面的协调共建。因此,农村小学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应主动协调各方面,引导家庭、社会参与到学生的培育和引导中来。
首先,农村小学应把握教育部门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提出的要求,规范教学实践过程,创造开放性的教育实践氛围,为家庭、社会参与学生培养创造条件。其次,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引导家风的构建,利用家庭教育传递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劳俭朴等传统美德,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格。最后,利用社会环境促使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如借助多元化的媒体环境,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探索了解传统文化,提升其传承文化的责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结语
总之,加强农村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培养,对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农村课程改革,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却阻碍农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探究与思考。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教师以及其他教育主体,应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工作中来,立足农村小学教育,为学生接触、学习传统文化创造良好的环境,并逐渐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肖海.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中小学生核心素养[J].甘肃教育,2020(1).
[2]唐建权.农村小学生高效习得中华传统文化所面临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4).
[责任编辑 张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