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密力,被称为“爱与被爱”的能力,是一种获得幸福的核心能力。但是在生活中,有些孩子看起来比较冷漠,好像无法和其他人建立稳定紧密的联结。他这是怎么了?
静静今年5岁,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她是个文弱安静的小女生,特别不喜欢与别人交往,平时很少主动找小朋友玩,邻居小伙伴来找她玩,她也不是很热情,爱搭不理的。在幼儿园里她也没有玩得来的、关系特别亲密的小伙伴。这让她的妈妈特别担心:是我们做错了什么吗?孩子为什么和人不亲呢?该如何帮到孩子呢?
静静的表现,如果排除了先天气质类型的因素,可能跟后天的教养方式有关。如果家长在教养过程中忽视了孩子在关系层面的能力养成,就容易出现静静这种情况。要想培养孩子的“亲密力”,得学会从以下这3个方面入手:
帮孩子建立安全型的依恋关系
孩子呱呱坠地后,会随着生命过程的展开,与最亲近的抚养人(一般来说是母亲,也可以是替代母亲的人)建立一种亲密关系,也就是心理学家鲍尔所谓的“依恋”。这种依恋关系的质量和模式,将会内化成孩子与人建立其他关系的机制,进而影响到孩子如何与他人建立关系。
在建立依恋关系的过程中,如果妈妈对孩子的需求比较敏感,在孩子有不同需求的时候,妈妈都能快速地做出回应,有时候是喂养,有时候是照料,有时候是玩耍,有时候就是拥抱和安慰,孩子能从不同层面感受到妈妈无条件的爱与接纳。孩子与妈妈之间,是一种非常舒服自然的状态。这样,孩子能够不断地确认妈妈的爱,确信自己不会被抛弃,会形成“安全型依恋”。拥有这种依恋风格的孩子长大后,就会比较容易与人建立信任、亲密的关系,同时又能够在亲密关系中保有灵活、舒适的界限。
反之,如果妈妈陪伴孩子的时候总是心不在焉,比如一边陪孩子一边玩手机;在孩子面前表现得不一致,心情好的时候,对孩子好得不得了,心情不好的时候,经常和孩子发泄怨气,等等。那么这类孩子的依恋风格就会成为“抗拒型依恋”或“回避型依恋”,孩子长大后,比较容易出现焦虑或冷漠的状态,要么过于依赖他人,要么干脆摆出“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姿态。
父母怎么做?
由此可见,孩子缺乏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看似是孩子的问题,实际上背后可能是依恋模式的问题。所以,想要孩子做出改变,父母得先检视一下自己和孩子的亲子关系,看看是否需要在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方面下更多功夫。我们需要给安全感不足的孩子以更多、更高质量的陪伴,在生活中多一些仪式感和秩序感,帮助孩子获得稳定的心理感受,建立起足够的安全感。
积极回应孩子的需求,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有时候孩子看似不喜欢交往,实际上并不是真的不愿意交往,而是不敢交往。其退缩的根源,可能是缺乏自我价值感——对自己是否值得别人的爱这件事缺乏信心,从而担心发起交往要求后被别人拒绝,也担心别人不喜欢自己,只好选择用封闭的姿态来进行自我保护,让自己不受挫。
这依然和父母对孩子的回应有很大关系。如果平时父母在跟孩子互动的时候,总是吝于鼓励和赞赏孩子,难以用积极主动的姿态回应孩子的需求,上班或出差尤其是时间较长(两周及以上)时经常不辞而别,或者在孩子的独立关键期,如断奶、分床、入园等事情上过于焦虑和急迫,忽视了对孩子的解释和心理安抚,孩子就容易变得越来越胆怯,不喜欢表达自己的情绪。另外,如果父母平时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表现得很高兴,做不好或者做错了就表现得很生气、对孩子指责得很厉害等,孩子就很容易感觉到自己不够好,什么也做不对,不值得别人爱……这样的话,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发展就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与别人交往互动的时候,会畏首畏尾,患得患失,进而影响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父母怎么做?
对孩子有稳定的态度,无论是孩子做得好还是做不好,都让孩子感受到“我是爱你的”,尤其是要允许孩子犯错,在孩子犯错的时候提供帮助,而不是指责、批评。通过生活中的小事不断地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感受到自我价值,比如让孩子策划爷爷奶奶的生日会,让孩子参与家庭计划的制订等。
家人间多表达爱,给孩子学习爱、表达爱的机会
有时候孩子不懂得如何与别人建立關系,是因为在他的生命体验里,这方面可以模仿的部分存在着一定的匮乏,很有可能在日常的亲子互动中,爸爸妈妈情感表达就过于内敛,或者是不懂如何表达爱,致使孩子也无从学习如何去表达对别人的爱。还有可能是孩子在家庭中如果表现出亲密的举动,比如搂抱妈妈,或者说爱爸爸、爱妈妈时,爸爸妈妈是没有反应的,甚至是拒绝的,或者是给出负面反馈,比如批评孩子腻人。这样的话,孩子从中感受到的也将是——表达爱是件非常尴尬的事情,不去表达,反而会少一些负面情绪体验。
父母怎么做?
想从根本上提高孩子拥有亲密关系的能力,要从给孩子亲密的关系开始。如果家庭环境中存在这种情况,爸爸妈妈自身就需要做出调整了,比如放下架子多跟孩子说“我爱你”,每天给孩子亲吻和拥抱,多陪孩子做些有亲密肢体接触的游戏,让孩子体验到亲密关系带来的快乐,并鼓励孩子多表达自己的爱,可以先从周围的亲人开始,再慢慢扩展到朋友及更多人。
静静今年5岁,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她是个文弱安静的小女生,特别不喜欢与别人交往,平时很少主动找小朋友玩,邻居小伙伴来找她玩,她也不是很热情,爱搭不理的。在幼儿园里她也没有玩得来的、关系特别亲密的小伙伴。这让她的妈妈特别担心:是我们做错了什么吗?孩子为什么和人不亲呢?该如何帮到孩子呢?
静静的表现,如果排除了先天气质类型的因素,可能跟后天的教养方式有关。如果家长在教养过程中忽视了孩子在关系层面的能力养成,就容易出现静静这种情况。要想培养孩子的“亲密力”,得学会从以下这3个方面入手:
帮孩子建立安全型的依恋关系
孩子呱呱坠地后,会随着生命过程的展开,与最亲近的抚养人(一般来说是母亲,也可以是替代母亲的人)建立一种亲密关系,也就是心理学家鲍尔所谓的“依恋”。这种依恋关系的质量和模式,将会内化成孩子与人建立其他关系的机制,进而影响到孩子如何与他人建立关系。
在建立依恋关系的过程中,如果妈妈对孩子的需求比较敏感,在孩子有不同需求的时候,妈妈都能快速地做出回应,有时候是喂养,有时候是照料,有时候是玩耍,有时候就是拥抱和安慰,孩子能从不同层面感受到妈妈无条件的爱与接纳。孩子与妈妈之间,是一种非常舒服自然的状态。这样,孩子能够不断地确认妈妈的爱,确信自己不会被抛弃,会形成“安全型依恋”。拥有这种依恋风格的孩子长大后,就会比较容易与人建立信任、亲密的关系,同时又能够在亲密关系中保有灵活、舒适的界限。
反之,如果妈妈陪伴孩子的时候总是心不在焉,比如一边陪孩子一边玩手机;在孩子面前表现得不一致,心情好的时候,对孩子好得不得了,心情不好的时候,经常和孩子发泄怨气,等等。那么这类孩子的依恋风格就会成为“抗拒型依恋”或“回避型依恋”,孩子长大后,比较容易出现焦虑或冷漠的状态,要么过于依赖他人,要么干脆摆出“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姿态。
父母怎么做?
由此可见,孩子缺乏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看似是孩子的问题,实际上背后可能是依恋模式的问题。所以,想要孩子做出改变,父母得先检视一下自己和孩子的亲子关系,看看是否需要在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方面下更多功夫。我们需要给安全感不足的孩子以更多、更高质量的陪伴,在生活中多一些仪式感和秩序感,帮助孩子获得稳定的心理感受,建立起足够的安全感。
积极回应孩子的需求,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有时候孩子看似不喜欢交往,实际上并不是真的不愿意交往,而是不敢交往。其退缩的根源,可能是缺乏自我价值感——对自己是否值得别人的爱这件事缺乏信心,从而担心发起交往要求后被别人拒绝,也担心别人不喜欢自己,只好选择用封闭的姿态来进行自我保护,让自己不受挫。
这依然和父母对孩子的回应有很大关系。如果平时父母在跟孩子互动的时候,总是吝于鼓励和赞赏孩子,难以用积极主动的姿态回应孩子的需求,上班或出差尤其是时间较长(两周及以上)时经常不辞而别,或者在孩子的独立关键期,如断奶、分床、入园等事情上过于焦虑和急迫,忽视了对孩子的解释和心理安抚,孩子就容易变得越来越胆怯,不喜欢表达自己的情绪。另外,如果父母平时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表现得很高兴,做不好或者做错了就表现得很生气、对孩子指责得很厉害等,孩子就很容易感觉到自己不够好,什么也做不对,不值得别人爱……这样的话,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发展就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与别人交往互动的时候,会畏首畏尾,患得患失,进而影响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父母怎么做?
对孩子有稳定的态度,无论是孩子做得好还是做不好,都让孩子感受到“我是爱你的”,尤其是要允许孩子犯错,在孩子犯错的时候提供帮助,而不是指责、批评。通过生活中的小事不断地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感受到自我价值,比如让孩子策划爷爷奶奶的生日会,让孩子参与家庭计划的制订等。
家人间多表达爱,给孩子学习爱、表达爱的机会
有时候孩子不懂得如何与别人建立關系,是因为在他的生命体验里,这方面可以模仿的部分存在着一定的匮乏,很有可能在日常的亲子互动中,爸爸妈妈情感表达就过于内敛,或者是不懂如何表达爱,致使孩子也无从学习如何去表达对别人的爱。还有可能是孩子在家庭中如果表现出亲密的举动,比如搂抱妈妈,或者说爱爸爸、爱妈妈时,爸爸妈妈是没有反应的,甚至是拒绝的,或者是给出负面反馈,比如批评孩子腻人。这样的话,孩子从中感受到的也将是——表达爱是件非常尴尬的事情,不去表达,反而会少一些负面情绪体验。
父母怎么做?
想从根本上提高孩子拥有亲密关系的能力,要从给孩子亲密的关系开始。如果家庭环境中存在这种情况,爸爸妈妈自身就需要做出调整了,比如放下架子多跟孩子说“我爱你”,每天给孩子亲吻和拥抱,多陪孩子做些有亲密肢体接触的游戏,让孩子体验到亲密关系带来的快乐,并鼓励孩子多表达自己的爱,可以先从周围的亲人开始,再慢慢扩展到朋友及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