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级心理辅导,是指依据心理学原理和有关教育学原理,以班级为单位,面向全体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要让班级心理辅导更有效,我们要在班级注重培养角色意识;营造健康民主的心理环境;有效开设集体心理辅导的活动课程。
【关键词】心理辅导;角色意识;环境;有效;活动课程
当前,我校学生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过分爱护及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学生面对竞争的压力,在成长的过程中产生下面一些亟待解决的心理问题: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与人合作交往;依赖性强;怕困难,经不起挫折的考验;自卑、嫉妒、孤独、过度焦虑等。我校发挥全体班主任的作用,探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实施班级心理辅导以解决学生以上所述心理问题的有效策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注重培养角色意识
在班级这个生命空间中,每个学生的动力聚合成班级的凝聚力。要形成班级的凝聚力,教师要抓好班级成员的角色意识培养,通过班级的正式角色和非正式角色的合理安排,使每个学生都能形成积极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使每个学生能够感到自己在班上是受重视的,是有地位的,是负有责任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安全感、归属感和集体主义荣誉感,从而自觉接受各种集体规范,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如在班级实行值日班长制度,使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得到培养。再如,通过各种集体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锻炼机会,让每个学生负责一些事务,锻炼他们的能力。这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促进其动力的产生,也能不断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营造健康民主的心理环境
心理环境包括班风、校风、舆论、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培育健康的舆论、风气,能够使学生经常受到积极的感染和熏陶,逐渐形成积极上进、开朗乐观、关心集体、团结互助的良好性格特征,不断提高对人际环境的适应能力。目前教师必须改变过去权威者的角色,站在指导学生学习与成长的立场,适时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使学生能在民主的气氛中,展现自己的特色与风格,并学习其他人的优点。教师应在民主健康的气氛中引导班级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建立积极、正确和健康的舆论导向,尊重学生所提出的观点,并让学生通过民主的程序共同建立班级的规则与秩序,达到学生之间的相互约束与互相学习,从而获得全班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这有助于教师成功地进行班级心理辅导。
三、开设集体心理辅导的活动课程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程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和他们的生活实际,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来开展。在实践中,我们适宜营建出轻松、和谐、安全、自在的课堂氛围,通过沟通、讨论、游戏、角色扮演、心理训练等形式,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高交往能力,解除心理困惑,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设计要求体现目标,围绕主题展开;在活动设计中,教师要注重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形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自我教育的乐趣。在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过程中,讲授时间要明显比其它科目少,但是对讲授质量的要求更高:在活动前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活动中要启发学生自己思考;消除过度焦虑等消极情感,培养自觉调节、控制情感的能力。
通过不断释放来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有些学生课堂上违犯纪律,并不是出于本意,而是自己学习有困难,对学习无兴趣、无聊,想发泄,处于无法自控、自制的状态。如果能给予片刻机会,让学生释放,可能会更好些。如针对五年级学生情绪多变,易冲动,自控能力较差的问题,我校的唐秀荣老师开展《做情绪的主人》的健康心理辅导活动课,引导学生认识情绪与身心健康、人际交往的关系,认识加强行为自控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如何调节情绪和控制行为,通过在课堂上让学生把写有烦恼的纸张折成纸飞机,然后用力放飞这个环节来转移、暗示、宣泄,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用暗示控制、强化控制、目标控制等方法改变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我也上过一节心理健康活动课——《笑对挫折》,课中,我通过让学生击破贴有挫折纸张的气球来让学生释放、宣泄压抑的情感,得到很好的效果。
创设情境就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心理需要,运用多种方法,设置与学生发展有关的有助于问题解决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激发探究欲望,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通过环境体验、事件经验,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能力。班级心理辅导虽然也属于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但十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立场,离开学生生活实际的强制灌输,是达不到目的的,要尽可能地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实例。从学生熟悉的人、事开始,最能激发兴趣。如我校一年级的邱桂华老师上的《学会交朋友》心理健康辅导课时,创设小红在与人交往过程中由于态度不好、不文明、没礼貌、不会尊重他人,结果交不到朋友的情景,引导学生体验交朋友的要领,掌握交往的技巧,增强自我完善的能力。与此同时,在课程进行中,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表达自己的实际体验、自己的看法。这时,辅导人员的角色更多地不是宣讲者,而是倾听者、对话者,这样班级心理辅导才能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四年级的丁桂冰老师上的《珍惜友情,学会交往》这一心理辅导课时也通过了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入手,让学生在交流时更感兴趣、更积极,达到预期的效果。
游戏辅导是从游戏治疗中发展而来,它的特点是以“游戏”作为载体将被辅导者的内心世界投射出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它的魅力就体现在欢乐性、自主性、创造性、契约性和主动性上。所以也有老师在课堂中特意设计“游戏环节”,诱导学生(被辅导者)主动投入游戏,在欢乐中放松表现自我,发现自我,有的同学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够努力寻找科学方法,培养坚韧的科学品质。其中有的同学把得到的研究成果,写成科技小论文,在科技节中参赛,获奖,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游戏唤起了参与者感知自己主体地位的意识,这种独立自尊的主体意识,不仅吸引着他们忘我地投入,更增强了自信心,这将影响他们人格的发展。因此各学科如果在教学中能够挖掘到游戏的素材,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新知,获得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品格,那真是其乐无穷。
通过音乐调适,来改善心理状态,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使学生心理趋于和谐、平衡、宁静,从而促进心理健康。紧张的学习定会使学生感到压力大,而压力难免使学生产生焦虑、烦躁、不安等情绪,美妙、婉转的音乐可以使学生减缓紧张、平静心绪,激发能力。如我在上心理健康活动课——《笑对挫折》时,通过放一些轻松、愉快、舒缓的音乐,来调节学生紧张的情绪,改善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状态,把学生带到美好的世界中来,学生们感觉很好。
班级心理辅导是一种爱的艺术,是一门沟通心灵的学问;同时,班级心理辅导也是一种令人开心、使人年轻的艺术,尽管我们要付出很多,可是我们仍然不悔,因为我们将会在班级辅导的过程中和学生一起成长。
【关键词】心理辅导;角色意识;环境;有效;活动课程
当前,我校学生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过分爱护及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学生面对竞争的压力,在成长的过程中产生下面一些亟待解决的心理问题: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与人合作交往;依赖性强;怕困难,经不起挫折的考验;自卑、嫉妒、孤独、过度焦虑等。我校发挥全体班主任的作用,探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实施班级心理辅导以解决学生以上所述心理问题的有效策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注重培养角色意识
在班级这个生命空间中,每个学生的动力聚合成班级的凝聚力。要形成班级的凝聚力,教师要抓好班级成员的角色意识培养,通过班级的正式角色和非正式角色的合理安排,使每个学生都能形成积极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使每个学生能够感到自己在班上是受重视的,是有地位的,是负有责任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安全感、归属感和集体主义荣誉感,从而自觉接受各种集体规范,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如在班级实行值日班长制度,使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得到培养。再如,通过各种集体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锻炼机会,让每个学生负责一些事务,锻炼他们的能力。这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促进其动力的产生,也能不断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营造健康民主的心理环境
心理环境包括班风、校风、舆论、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培育健康的舆论、风气,能够使学生经常受到积极的感染和熏陶,逐渐形成积极上进、开朗乐观、关心集体、团结互助的良好性格特征,不断提高对人际环境的适应能力。目前教师必须改变过去权威者的角色,站在指导学生学习与成长的立场,适时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使学生能在民主的气氛中,展现自己的特色与风格,并学习其他人的优点。教师应在民主健康的气氛中引导班级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建立积极、正确和健康的舆论导向,尊重学生所提出的观点,并让学生通过民主的程序共同建立班级的规则与秩序,达到学生之间的相互约束与互相学习,从而获得全班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这有助于教师成功地进行班级心理辅导。
三、开设集体心理辅导的活动课程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程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和他们的生活实际,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来开展。在实践中,我们适宜营建出轻松、和谐、安全、自在的课堂氛围,通过沟通、讨论、游戏、角色扮演、心理训练等形式,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高交往能力,解除心理困惑,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设计要求体现目标,围绕主题展开;在活动设计中,教师要注重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形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自我教育的乐趣。在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过程中,讲授时间要明显比其它科目少,但是对讲授质量的要求更高:在活动前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活动中要启发学生自己思考;消除过度焦虑等消极情感,培养自觉调节、控制情感的能力。
通过不断释放来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有些学生课堂上违犯纪律,并不是出于本意,而是自己学习有困难,对学习无兴趣、无聊,想发泄,处于无法自控、自制的状态。如果能给予片刻机会,让学生释放,可能会更好些。如针对五年级学生情绪多变,易冲动,自控能力较差的问题,我校的唐秀荣老师开展《做情绪的主人》的健康心理辅导活动课,引导学生认识情绪与身心健康、人际交往的关系,认识加强行为自控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如何调节情绪和控制行为,通过在课堂上让学生把写有烦恼的纸张折成纸飞机,然后用力放飞这个环节来转移、暗示、宣泄,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用暗示控制、强化控制、目标控制等方法改变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我也上过一节心理健康活动课——《笑对挫折》,课中,我通过让学生击破贴有挫折纸张的气球来让学生释放、宣泄压抑的情感,得到很好的效果。
创设情境就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心理需要,运用多种方法,设置与学生发展有关的有助于问题解决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激发探究欲望,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通过环境体验、事件经验,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能力。班级心理辅导虽然也属于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但十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立场,离开学生生活实际的强制灌输,是达不到目的的,要尽可能地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实例。从学生熟悉的人、事开始,最能激发兴趣。如我校一年级的邱桂华老师上的《学会交朋友》心理健康辅导课时,创设小红在与人交往过程中由于态度不好、不文明、没礼貌、不会尊重他人,结果交不到朋友的情景,引导学生体验交朋友的要领,掌握交往的技巧,增强自我完善的能力。与此同时,在课程进行中,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表达自己的实际体验、自己的看法。这时,辅导人员的角色更多地不是宣讲者,而是倾听者、对话者,这样班级心理辅导才能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四年级的丁桂冰老师上的《珍惜友情,学会交往》这一心理辅导课时也通过了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入手,让学生在交流时更感兴趣、更积极,达到预期的效果。
游戏辅导是从游戏治疗中发展而来,它的特点是以“游戏”作为载体将被辅导者的内心世界投射出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它的魅力就体现在欢乐性、自主性、创造性、契约性和主动性上。所以也有老师在课堂中特意设计“游戏环节”,诱导学生(被辅导者)主动投入游戏,在欢乐中放松表现自我,发现自我,有的同学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够努力寻找科学方法,培养坚韧的科学品质。其中有的同学把得到的研究成果,写成科技小论文,在科技节中参赛,获奖,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游戏唤起了参与者感知自己主体地位的意识,这种独立自尊的主体意识,不仅吸引着他们忘我地投入,更增强了自信心,这将影响他们人格的发展。因此各学科如果在教学中能够挖掘到游戏的素材,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新知,获得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品格,那真是其乐无穷。
通过音乐调适,来改善心理状态,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使学生心理趋于和谐、平衡、宁静,从而促进心理健康。紧张的学习定会使学生感到压力大,而压力难免使学生产生焦虑、烦躁、不安等情绪,美妙、婉转的音乐可以使学生减缓紧张、平静心绪,激发能力。如我在上心理健康活动课——《笑对挫折》时,通过放一些轻松、愉快、舒缓的音乐,来调节学生紧张的情绪,改善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状态,把学生带到美好的世界中来,学生们感觉很好。
班级心理辅导是一种爱的艺术,是一门沟通心灵的学问;同时,班级心理辅导也是一种令人开心、使人年轻的艺术,尽管我们要付出很多,可是我们仍然不悔,因为我们将会在班级辅导的过程中和学生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