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改的深入,中学语文教学方法也是异彩纷呈。但是,方法更新了,形式变化了,很多老师却又陷入了困惑之中:教学中面面俱到,不能体现学科特色,更不能彰显语文教师的魅力。当好语文教师,除了自己好的语文素养外,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这样才能体现学科气质,成就自己的魅力教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科特色;素养
1 文本与生活的关系
文本,即为教材中选编的课文。文本是来自于生活的,是生活的结晶。所以,对于分单元呈现的相同题材的作品要努力引导学生发现他们的生活渊源。如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中的《背影》、《老王》、《信客》、《台阶》一组课文,都选了生活中的普通人,选了弱势群体,在教学这一单元课文前做单元介绍时,就让学生了解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了解他们的优秀品质,了解他们的人性闪光点,思考我们应如何去面对这些人,应有怎样的情感体验。可以让学生深入回忆与再了解,然后在课堂上再现生活的真实,让学生讲出身边的那份感动,再进行学习课文时就会有真实感,学生就有兴趣学。然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真、善、美,分辨假、恶、丑,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 文本与语文的关系
文本是语文的一部分,不是语文的全部。很多教师可能没有走出这样的误区,那就是认为语文就是那几本教材。语文就是要求一个人会思想、会表达、会分析、感受。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能恰当使用好教材这一载体,充分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比如说优美的诗歌、散文的学习要培养学生美读的能力,培养学生情商的提高,做到脑、口、手并用。例如:《沁园春 雪》这首词,把伟人的抱负与胸襟抒写的酣畅淋漓,学习这首词就要跳出文本,要了解近代中国革命的一些常识,要想象现实生活中的白雪皑皑的美丽画面,又要有感情的朗诵,可引导学生课后在高山、旷野朗诵,更能品味到伟人的情怀,更能品味到诗作的壮美意境。
3 生活与语文的关系
生活是语文的大熔炉。语文教学应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向生活。鉴于此,语文教师一定要有“大语文思想”就是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即为“大语文”。例如教学沈复的《童趣》,我首先让学生熟读课文,抓住关键词“物外之趣”,文中的“物外之趣”是哪些呢?学生自然能紧扣文本回答,然后再把学生的思想领向生活:我们也有有趣的童年呀!大家玩过哪些有趣游戏呢?有没有突发奇想呢?这样,学生的思绪回到从前,自然也会讲出自己生活经历中的很多童趣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里不再赘述。
几组关系搞清楚了,就需要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如何与生活紧密联系呢?
3.1 预设观察与情景回顾
为了达到很好的生活准备,在教学某些题材课文时,可引导学生进行学前有意观察生活。这种情况只适用于课文涉及的生活背景学生比较生疏的情形。比如教学《端午的鸭蛋》前,可提前让学生了解本地的端午习俗,然后在课内交流,这样学生会对端午的地方文化有很深的了解,然后学习课文就会有突破,有成就感,而且会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通过学习还会比较出地方习俗的异同。如果让我们来写同题作文,我们会吸取文中的哪些长处呢?如读了朱自清的散文《春》,让学生再想一想你身边的春天的特点。就会更有情味,就会深刻理解王国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内涵。如能经常性的这样引导,学生会很自觉的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就会在生活中积累语文素养,会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会养成有目的观察、整理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2 借助媒体进行巧妙的情境预设与生成
当代学生对农村生活缺乏体验,在教学《台阶》这一课时,为了能很好地了解文中父亲创业的艰难,我给学生看了八十年代我国农村生活的图片,孩子们的感受是艰苦,落后。对呀,这就是生活呀。有了这样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亲形象就水到渠成了。对于学生难以接触到的生活,如时代差距,空间差异,可借助媒体来弥补。在教学曹操的诗《观沧海》时,我就先让学生看有关大海的图片,获得第一感受,再让学生描述画面。学生用上了广阔浩淼,波澜壮阔等词语来描述,学生获得生活体验,对于从未见过大海的学生来说这是多么重要。这一预设就为感受理解诗意,理解诗人的情怀这一生成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3.3 上好综合性学习课
综合性学习课就是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大舞台。可根据实际布置学生需要了解,搜集的内容,然后在课上展示。这样,学生既搜集了写作的素材,又锻炼了口才,还摸索到了学习语文的好方法,何乐而不为呢?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感受自然》、《这就是我》、《漫游语文世界》等综合性学习内容都为我们语文教师成就魅力提供了蓝本。
总之,当好语文教师,除了自己好的语文素养外,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这样才能体现学科气质,成就自己的魅力教学。
(责任编辑 张晓燕)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科特色;素养
1 文本与生活的关系
文本,即为教材中选编的课文。文本是来自于生活的,是生活的结晶。所以,对于分单元呈现的相同题材的作品要努力引导学生发现他们的生活渊源。如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中的《背影》、《老王》、《信客》、《台阶》一组课文,都选了生活中的普通人,选了弱势群体,在教学这一单元课文前做单元介绍时,就让学生了解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了解他们的优秀品质,了解他们的人性闪光点,思考我们应如何去面对这些人,应有怎样的情感体验。可以让学生深入回忆与再了解,然后在课堂上再现生活的真实,让学生讲出身边的那份感动,再进行学习课文时就会有真实感,学生就有兴趣学。然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真、善、美,分辨假、恶、丑,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 文本与语文的关系
文本是语文的一部分,不是语文的全部。很多教师可能没有走出这样的误区,那就是认为语文就是那几本教材。语文就是要求一个人会思想、会表达、会分析、感受。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能恰当使用好教材这一载体,充分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比如说优美的诗歌、散文的学习要培养学生美读的能力,培养学生情商的提高,做到脑、口、手并用。例如:《沁园春 雪》这首词,把伟人的抱负与胸襟抒写的酣畅淋漓,学习这首词就要跳出文本,要了解近代中国革命的一些常识,要想象现实生活中的白雪皑皑的美丽画面,又要有感情的朗诵,可引导学生课后在高山、旷野朗诵,更能品味到伟人的情怀,更能品味到诗作的壮美意境。
3 生活与语文的关系
生活是语文的大熔炉。语文教学应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向生活。鉴于此,语文教师一定要有“大语文思想”就是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即为“大语文”。例如教学沈复的《童趣》,我首先让学生熟读课文,抓住关键词“物外之趣”,文中的“物外之趣”是哪些呢?学生自然能紧扣文本回答,然后再把学生的思想领向生活:我们也有有趣的童年呀!大家玩过哪些有趣游戏呢?有没有突发奇想呢?这样,学生的思绪回到从前,自然也会讲出自己生活经历中的很多童趣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里不再赘述。
几组关系搞清楚了,就需要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如何与生活紧密联系呢?
3.1 预设观察与情景回顾
为了达到很好的生活准备,在教学某些题材课文时,可引导学生进行学前有意观察生活。这种情况只适用于课文涉及的生活背景学生比较生疏的情形。比如教学《端午的鸭蛋》前,可提前让学生了解本地的端午习俗,然后在课内交流,这样学生会对端午的地方文化有很深的了解,然后学习课文就会有突破,有成就感,而且会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通过学习还会比较出地方习俗的异同。如果让我们来写同题作文,我们会吸取文中的哪些长处呢?如读了朱自清的散文《春》,让学生再想一想你身边的春天的特点。就会更有情味,就会深刻理解王国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内涵。如能经常性的这样引导,学生会很自觉的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就会在生活中积累语文素养,会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会养成有目的观察、整理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2 借助媒体进行巧妙的情境预设与生成
当代学生对农村生活缺乏体验,在教学《台阶》这一课时,为了能很好地了解文中父亲创业的艰难,我给学生看了八十年代我国农村生活的图片,孩子们的感受是艰苦,落后。对呀,这就是生活呀。有了这样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亲形象就水到渠成了。对于学生难以接触到的生活,如时代差距,空间差异,可借助媒体来弥补。在教学曹操的诗《观沧海》时,我就先让学生看有关大海的图片,获得第一感受,再让学生描述画面。学生用上了广阔浩淼,波澜壮阔等词语来描述,学生获得生活体验,对于从未见过大海的学生来说这是多么重要。这一预设就为感受理解诗意,理解诗人的情怀这一生成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3.3 上好综合性学习课
综合性学习课就是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大舞台。可根据实际布置学生需要了解,搜集的内容,然后在课上展示。这样,学生既搜集了写作的素材,又锻炼了口才,还摸索到了学习语文的好方法,何乐而不为呢?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感受自然》、《这就是我》、《漫游语文世界》等综合性学习内容都为我们语文教师成就魅力提供了蓝本。
总之,当好语文教师,除了自己好的语文素养外,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这样才能体现学科气质,成就自己的魅力教学。
(责任编辑 张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