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就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谈几点做法。
一、 激动—冲动—不动
探究是人类的天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后,学习者会逐渐进入探究的活动之中。探究活动明显有四种特征:
1.产生兴趣。问题要能足够引起学习者重视,并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
2.产生疑问。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中得到启示。
3.动手操作。采用对照、反复观察、重复实验等手段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
4.评价操作。有自我评价、互评、教师评价等几种方式,通过这些方式得出科学的或合理的解释。
读张天孝老师的《学数学长智慧》一书,有这样一段文字:生物学家一直运用“捕获—标记—再捕获”的方法来估计池塘里有多少鱼。例如:第一次捕获20条鱼,做上标记,再放入鱼塘。第二次捕获16条鱼,其中2条是上次做标记的,占第二次捕获鱼的1/8。于是就推断出第一次捕的20条鱼大约也占鱼塘中鱼总数的1/8。所以,池塘中有160条鱼。当我把这个故事告诉学生时,那些优秀的孩子产生了疑惑:为什么第一次捕的20条鱼也占鱼塘中鱼总数的1/8呢?带着疑问,我们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准备材料:1.若干火柴2.一支彩笔,用来做记号3.一个不透明的袋子,用来放火柴。
实验过程:1.把火柴放入不透明的袋子里。
2.从袋子里取出一定数量的火柴(建议大约取出总数量的1/4)然后数一数,做为第一个样本。然后用彩笔把这些样本做上记号。
3.把做好记号的火柴放回袋子里,并摇晃袋子,使里面的火柴充分混合。
4.从袋子里重新取一些火柴,作为第二个样本(尽量不要超过第一次所取的数量),数一数有多少根火柴,其中有标记的火柴是多少根。
5.根据第二次取出的火柴中,做上记号的火柴占第二次所取火柴的几分之几,估计袋子里面一共有多少根火柴(结果是小数用四舍五入取整)。
6.数一数袋子里实际有多少根火柴。
7.看一看你的估计值与实际值相差多少。
活动开始,学生很有兴趣,按部就班操作结果误差很小,但善于思考的孩子会提出这样两个问题:1.为什么第二次取的火柴数不能超过第一次取的数量?2.为什么摇晃袋子使火柴充分混合?就他们的疑惑我们按照不充分摇晃、第二次比第一次多再分别操作,结果同学们发现误差实在太大。几次实验你对用“捕获—标记—再捕获”的方法有什么想法?其实产生疑问是件好事,他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实验才能得出合理的解释。其实那种推断也无法用科学的方法去验证,只是做的多了才发现的。
二、 压力—动力—努力
实践活动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以全体参与活动为主要形式,学生间产生一种良性竞争(压力),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在“做”、“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问题并产生向上的一种动力。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努力、及时调整自己的想法。下面是我上完浙教版《平均数》一课,程心仪同学写的一段文字:
今天上午第三节课,徐老师让我们做了一个测试,目的是对照书上的表格看看我们的反应时间。而且,四个大组算出的平均反应时间也要比个高低,最后求出全班的平均反应时间。同学们都很兴奋,因为大家都想知道自己的反应快不快。徐老师又补充说:“一个人做三次,以居中的成绩作为反应时间。”
第一组开始测试了!只见全体第一组同学站起来,一个个心里像揣了只小兔似的激动。徐雨辰第一个接受测试。徐老师拿出一把直尺垂直向下,让他在老师松手尺子掉下时,用最快的速度抓住直尺,测试他的反应时间。哎——一把长长的尺子像脱缰的野马从徐老师手中飞快掉落。终于,尺子在快落地时被徐雨辰一把抓住。他抓住了22厘米的地方。同学们哄堂大笑,刘泽宇笑倒在桌上。同学们做了记录以后,周杰又试了一次,哎呀,25厘米。算了,她是女孩嘛。等到第一组同学全部测完,同学们开始算平均反应时间。一阵沉默之后,张一楠报出“0.19秒”。“嗯,保留三位小数是0.189,约等于0.19”。我也报出自己算出的答案。徐老师把结果写在了黑板上。到第二组(我们组)做测试了,我的心怦怦直跳,,因为我反应很慢的!终于到了我。看着长尺,我有些胆怯。我第一次的结果是27厘米。我有些失望。最终的结果是22厘米。唉,还好我们组的平均成绩(秒数)是0.18秒。没拖后腿,太good了。我心想。目前我们组是第一,我猜肯定也比三四组高。结果果然和我想的一样,三四组的成绩都是0.19,没我们高。我们组第一名!太棒啦!第二组的每位成员都很高兴。最后是求全班的平均反应时间。我把一二三四组的总秒数加起来,除以53。我努力的算着,最后保留了三位小数,是0.188秒。徐老师说是0.187秒到0.188秒。虽然我的反应时间只比全班的平均反应时间短一点点,但我还是很高兴。
通过这次测试,我们练习了平均数,也知道了自己的反应时间,真是受益匪浅。下次我算平均数时,一定会有更大的提高。
三、 发现—发展—发掘
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在于使学生经历、体验数学的价值,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养成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与人合作交流的技能。如教学《年月日》一课,首先让学生发现一般情况下,每4年闰一次,进而研究特殊情况——整百、整千的年份,每400年闰一次。课后,我们继续研究,像1900年,不是闰年,而它前后的1896年和1904年都是闰年,这种情况下,每8年闰一次。
做有思想的行动者,这就更让我们不断地审视自己的教学理念与行为,尽可能用数学的美打动学生,让他们领略到数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张天孝《学数学长智慧》
一、 激动—冲动—不动
探究是人类的天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后,学习者会逐渐进入探究的活动之中。探究活动明显有四种特征:
1.产生兴趣。问题要能足够引起学习者重视,并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
2.产生疑问。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中得到启示。
3.动手操作。采用对照、反复观察、重复实验等手段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
4.评价操作。有自我评价、互评、教师评价等几种方式,通过这些方式得出科学的或合理的解释。
读张天孝老师的《学数学长智慧》一书,有这样一段文字:生物学家一直运用“捕获—标记—再捕获”的方法来估计池塘里有多少鱼。例如:第一次捕获20条鱼,做上标记,再放入鱼塘。第二次捕获16条鱼,其中2条是上次做标记的,占第二次捕获鱼的1/8。于是就推断出第一次捕的20条鱼大约也占鱼塘中鱼总数的1/8。所以,池塘中有160条鱼。当我把这个故事告诉学生时,那些优秀的孩子产生了疑惑:为什么第一次捕的20条鱼也占鱼塘中鱼总数的1/8呢?带着疑问,我们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准备材料:1.若干火柴2.一支彩笔,用来做记号3.一个不透明的袋子,用来放火柴。
实验过程:1.把火柴放入不透明的袋子里。
2.从袋子里取出一定数量的火柴(建议大约取出总数量的1/4)然后数一数,做为第一个样本。然后用彩笔把这些样本做上记号。
3.把做好记号的火柴放回袋子里,并摇晃袋子,使里面的火柴充分混合。
4.从袋子里重新取一些火柴,作为第二个样本(尽量不要超过第一次所取的数量),数一数有多少根火柴,其中有标记的火柴是多少根。
5.根据第二次取出的火柴中,做上记号的火柴占第二次所取火柴的几分之几,估计袋子里面一共有多少根火柴(结果是小数用四舍五入取整)。
6.数一数袋子里实际有多少根火柴。
7.看一看你的估计值与实际值相差多少。
活动开始,学生很有兴趣,按部就班操作结果误差很小,但善于思考的孩子会提出这样两个问题:1.为什么第二次取的火柴数不能超过第一次取的数量?2.为什么摇晃袋子使火柴充分混合?就他们的疑惑我们按照不充分摇晃、第二次比第一次多再分别操作,结果同学们发现误差实在太大。几次实验你对用“捕获—标记—再捕获”的方法有什么想法?其实产生疑问是件好事,他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实验才能得出合理的解释。其实那种推断也无法用科学的方法去验证,只是做的多了才发现的。
二、 压力—动力—努力
实践活动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以全体参与活动为主要形式,学生间产生一种良性竞争(压力),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在“做”、“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问题并产生向上的一种动力。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努力、及时调整自己的想法。下面是我上完浙教版《平均数》一课,程心仪同学写的一段文字:
今天上午第三节课,徐老师让我们做了一个测试,目的是对照书上的表格看看我们的反应时间。而且,四个大组算出的平均反应时间也要比个高低,最后求出全班的平均反应时间。同学们都很兴奋,因为大家都想知道自己的反应快不快。徐老师又补充说:“一个人做三次,以居中的成绩作为反应时间。”
第一组开始测试了!只见全体第一组同学站起来,一个个心里像揣了只小兔似的激动。徐雨辰第一个接受测试。徐老师拿出一把直尺垂直向下,让他在老师松手尺子掉下时,用最快的速度抓住直尺,测试他的反应时间。哎——一把长长的尺子像脱缰的野马从徐老师手中飞快掉落。终于,尺子在快落地时被徐雨辰一把抓住。他抓住了22厘米的地方。同学们哄堂大笑,刘泽宇笑倒在桌上。同学们做了记录以后,周杰又试了一次,哎呀,25厘米。算了,她是女孩嘛。等到第一组同学全部测完,同学们开始算平均反应时间。一阵沉默之后,张一楠报出“0.19秒”。“嗯,保留三位小数是0.189,约等于0.19”。我也报出自己算出的答案。徐老师把结果写在了黑板上。到第二组(我们组)做测试了,我的心怦怦直跳,,因为我反应很慢的!终于到了我。看着长尺,我有些胆怯。我第一次的结果是27厘米。我有些失望。最终的结果是22厘米。唉,还好我们组的平均成绩(秒数)是0.18秒。没拖后腿,太good了。我心想。目前我们组是第一,我猜肯定也比三四组高。结果果然和我想的一样,三四组的成绩都是0.19,没我们高。我们组第一名!太棒啦!第二组的每位成员都很高兴。最后是求全班的平均反应时间。我把一二三四组的总秒数加起来,除以53。我努力的算着,最后保留了三位小数,是0.188秒。徐老师说是0.187秒到0.188秒。虽然我的反应时间只比全班的平均反应时间短一点点,但我还是很高兴。
通过这次测试,我们练习了平均数,也知道了自己的反应时间,真是受益匪浅。下次我算平均数时,一定会有更大的提高。
三、 发现—发展—发掘
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在于使学生经历、体验数学的价值,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养成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与人合作交流的技能。如教学《年月日》一课,首先让学生发现一般情况下,每4年闰一次,进而研究特殊情况——整百、整千的年份,每400年闰一次。课后,我们继续研究,像1900年,不是闰年,而它前后的1896年和1904年都是闰年,这种情况下,每8年闰一次。
做有思想的行动者,这就更让我们不断地审视自己的教学理念与行为,尽可能用数学的美打动学生,让他们领略到数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张天孝《学数学长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