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科文阅读呈逐年增多之势,但考生的得分率并不理想。掌握一些解题步骤,有助于提高社科文阅读的得分率。解题步骤包括:通读全文,理解大意;读懂题干,抓住关键;对应比照,弄清陷阱。
【关键词】社科文阅读 得分率 解题步骤
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近年来一直是高考语文考查的重点之一,尤其是社科文的阅读,呈逐年增多之势。尽管社科文阅读总体上难度都不算大,但考生们的得分率却并不理想。下面,我们以2009年全国卷Ⅱ社科文阅读《经典是这样铸就的——〈论语〉编辑、流传小史》为例,谈谈社科文阅读的解题步骤。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现在一提到“经”,就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感觉,实际上“经”字的本义只是指纺织上的一条条竖线,而横线则叫“纬”。没有“经”,“纬”就无所依托,因此在汉代被命名为“经”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要的文献。不过,清代今文经学派则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官书用二尺四寸之简书之”,所以称作“经”。汉代凡是重要的文献、官书,大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春秋》属于“经”,简长二尺四寸;《孝经》据说是汉人所著,低了一等,简长短了一半;解经的文字,如《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则用六寸的简来写。即使是书写在绢帛上,也分二尺四寸和一尺二寸两种,用整幅或半幅的绢帛横放直写。可见,当时书籍虽非印刷出版,但其抄写也必须遵从社会规定的格式。
与社会流行的二尺四寸的大书比较起来,《论语》只是个“袖珍本”,才八寸。《论语》虽然记孔子的言行,但并非孔子所作。当初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行,受教的时间长,要记的文字多,采用八寸的竹简,也是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作为官方发表的文书和“经”,简长二尺四寸,与现代人所用书桌的宽度差不多了。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尺四寸的书只能放在案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而“袖珍本”则不同,拿在手中或坐或卧,甚至箕踞也可以看,虽然其庄重性大大降低了,但用现代的话说,也更“人性化”了,与读者更接近了。从作用上看,《论语》既是小学教科书,又可以终生涵泳。汉代最初级的读物《仓颉篇》《急就篇》等都是识字课本。以《急就篇》为例,三十四章二千余字,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涉及社会生活诸方面。这些书编写目的比较单纯,就是识字。《论语》就不同了,《论语》的文字基本上是当时的口语,平易好懂;其中的道理多为常理常情,儿童易于理解,那些较深奥的也可以在以后的岁月中慢慢体会;《论语》多有故事,又富有感情,老幼咸宜,所以它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学商旅。”这是嘲笑夔州人好经商,没有读书的习惯。现今则把读《论语》看作有学问,这也可算是学术变迁、世风推移的反映了。
(摘编自王学泰《经典是这样铸成的——〈论语〉编辑、流传小史》)
5.下列关于“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所谓“经”是指古代经典,其实“经”最初只是指纺织上的经线,经线是无所谓庄重不庄重的。
B.在纺织时,“经”是“纬”得以依傍的根基,受朝廷重视的文献被命名为“经”也是同样的道理。
C.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古代经典被命名为“经”,这跟孔子亲定有关,而跟“经纬”之“经”没有关系。
D.古文经学派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所以称作“经”。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汉代,《孝经》虽然称作“经”,但是一般认为等级较低,所以简长才一尺二寸。
B.《左传》《公羊传》《穀梁传》是解经的书,所以尽管很重要,也只能使用六寸的简。
C.宽达二尺四寸的经书必须放在案子上,正襟危坐地读,虽然很庄重,但是也很累。
D.《急就篇》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较复杂,《论语》则文字质朴易懂,修养意味较浓。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汉代,虽然命名为“经”的都是朝廷最重要的文献,但是并非所有最受重视的文献都叫作“经”。
B.《论语》采用“袖珍本”形式,除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外,它当初未被当作经书也是一个原因。
C.《论语》的内容本来是庄重严肃的,但是因为采用了八寸的竹简,所以变得比较“人性化”了。
D.从杜甫的诗句“小儿学问止《论语》”来看,一直到唐代,《论语》仍然被作为初等教育的教科书。
[解题步骤]
(一)通读全文,理解大意
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选文大都篇幅不长,800字左右。一般介绍的是教育学、语言学、文化学、经济学、政治学、文艺学、历史学、美学等内容,体裁主要是阐释性的论文,也有说明文,阐释或说明一种有别于过去的使人信服的新的观点。如上文就针对儒家经典《论语》的编辑、流传提出了一种新的看法。通常情况下,社科文阅读的做题时间控制在15—18分钟之内较为合适,超出这个时间则会影响其他题目的作答;而少于这个时间则有可能没弄懂整体文意,导致在理解上产生偏差。此外,命题者在命制社科文阅读试题时,往往是立足文章整体的,所以虽然题目考的是对文章中个别词语或句子的理解,但是它们都是和整个文章密切相连、息息相关的。如果为了求快而只重点阅读相关的词句,必然会在理解上产生偏差。
因而,考生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时,首先要读题目或留意注释。如果有题目,要从题目读起,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特别是社科文,往往展现文章的范围,对读懂文章和做题很有意义;没有题目,则要留意文后注释,文后注释往往也点明文题。如上文“摘编自王学泰《经典是这样铸成的——〈论语〉编辑、流传小史》”这一注释就告诉我们,本文主要考证《论语》的编辑、流传史。阅读要注意文章对《论语》编辑、流传方面内容的论述,并且将有关内容画上线条,这样可以更加便捷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其次要关注关键词语。关键词语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指代性词语,如“这些”、“这样”、“如此”、“其”、“那些”、“它”、“此”等,应联系上下文,把握这些指示性词语所指称的内容;第二类是文章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对说明新知识、新发现、新理论等形成、发展过程及作用有重要作用、重要意义的修饰限定性词语,它们表明范围、程度、条件和判断等方面的信息,如“多半”、“可能”、“目前”、“除……以外”、“最早”、“也许”、“一定程度”、“将会”、“不仅仅”等;第三类是表示事物之间发展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语,如“因此”、“所以”、“总之”、“据此”、“研究证明”、“原因是”等,这些指代性词语所指向的内容,往往是作者的观点、结论、推断的前提等重要的信息,我们不能不关注。同时还应抓住关键句子。关键句子通常包括以下几种:表明文章或文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要点句,揭示观察实验结论的句子,对某一内容有提示性总结性的句子以及承上或启下过渡性的句子等。抓住了这些关键句子,认真分析与相邻句子的关系,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主要信息。通读全文时,做好上面这几项工作,答题的准确率自然就提高了。
(二)读懂题干,抓住关键
题干指示着做题的方向,是引领考生思维的舵手。读懂了题干,顺着命题的思路思考,是走向解题正确路径的起点,否则就会南辕北辙。因而考生在做后面的思考题时,应多读两遍题干,反复琢磨,力求全面细致,明确答题范围(如题目规定“从全文来看”一般都要联系全文的主旨)和答题角度,好使答案与要求高度一致。题干一般是问文中说了什么或没说什么,要么选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要么选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或对某一内容理解正误的一项或是推断正误的一项。要特别注意“不”、“是”、“正确”、“错误”、“属于”、“不属于”这类词语,注意明确题干的陈述对象,可用笔直接在题干上打着重号。同时,还要善于抓住关键。这里的关键有两层含义:
一是考点的关键。社科文主要检测考生正确理解、筛选、判断与转述文章中的信息的能力。据此,常设题型有三类:1.理解类。理解文中的词语和概念,包括解释词语和某个名称术语;理解和解释文中的句子的含义,这些句子往往是结构复杂或含义丰富的。上述第5题是对“经”这一概念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考查的即是学生的理解能力。2.筛选整合类。大多是筛选整合原文中某一观点的材料、支撑作者观点的论据,如原因是什
么,依据是什么,还有就是对原文某个观点的整合或转述。第6题“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考查的即是学生筛选与转述整合文章中有关信息的能力。3.推断类。以文中信息为依据,推断出新的结论。第7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考查的即是学生根据原文信息合理推断的能力。
二是解题的关键。考生们知道,做客观选择题有排除法和确定法两种方法。用排除法需要对不符合题意的选项一一排除,剩下来的就是答案,这样准确可靠,但花费时间较多。用确定法只需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就可以一锤定音,这样既准确而又节省时间。在高考考场上,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考生应尽量采用确定法而慎用排除法。如第5题,答案显而易见是C项,因为文中有“没有‘经’,‘纬’就无所依托”这样的陈述,强调“经纬”的密切关系,再去揣摩另外三个选项就画蛇添足了。再如第6题B项从“尽管很重要”就可以看出“不符合原文意思”,因为文中并无这样的陈述。社科文一般讲求科学性、严密性,考生阅读时也应仔细严谨,审明题干,抓住关键,努力做到万无一失。
(三)对应比照,弄清陷阱
对应就是找到与选项对应的阅读区域,筛选准确与选项、题干对应的原文信息,筛选出的原文可以是一句话、还可以几段甚至全篇,关键是要找准与选项对应的地方。比照就是将题目中的每一个选项逐一与原文比较对照,找出两者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找到两者之间的差异。如第7题C项中“《论语》的内容本来是庄重严肃的”有误,从第四段可知,《论语》的内容“多为常理常情”,从第三段可知,文中的“庄重性大大降低了”中的“庄重”指阅读《论语》时的方式,并非其内容。为了考查考生社科文的基本能力,命题者总是根据考点并围绕选文的主要内容反复设置陷阱。考生做题时,要避免落入陷阱,就必须把握命题者设置陷阱的基本方法。社科文三种题型设置陷阱的基本方法如下:
1.理解类题型常设陷阱有:(1)偷换概念。将发生在此事物身上的事硬加在彼事物身上。如题干是此名词术语的理解,而选项却是对彼名词术语的理解,或对个别字词进行改动、变换等。(2)指代不明。指选项中代词指代内容模糊、不明确,甚至是指代错误。要留心文中“这些”、“那些”、“这个”、“那个”、“其”等词语,联系上下文,弄清这些代词的指代内容。(3)曲解词意。选项对原文信息含量丰富的句子的理解,常常顾此失彼,只抓住句子的一个方面的意思,或只顾及句子的一个部分,也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第5题C项说“经……而跟‘经纬’之‘经’没有关系”就属曲解词意。“经”既跟孔子亲手所定的书有关,也跟“经纬”有关。原文有“没有‘经’,‘纬’就无所依托”这样的陈述,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的书才是“经”,也是承认“经”是非常重要的,显然也考虑到了“经纬”的关系。
2.筛选类题型常设陷阱有:(1)强加因果或颠倒因果。选项把原文的原因说成结果,或把原文的结果说成原因,颠倒了二者之间的关系。(2)无中生有。选项中的信息在原文找不到,也不能由原文中推断出来,属凭空捏造。(3)断章取义。选项概括内容信息不全面或两者之间交换部分内容或把不同类的事物归为一类。(4)遗漏关键词。选项故意遗漏一些表修饰与限制的词语,如“一些”、“有些”、“几乎”、“除……之外”、“绝大多数”等。如第6题B项中“尽管很重要”就属无中生有。原文说汉代凡是重要的文献、官书大都用二尺四寸的简来书写,用六寸的简来写的《左传》《公羊传》《穀梁传》显然不如与用二尺四寸的简来书写的《春秋》重要,因而说“尽管很重要”就缺少事实依据了。
3.推断类题型常设陷阱有:(1)逻辑错误。选项主要是将充分条件(只要……就)说成必要条件(只有……才)。(2)未然说成已然。选项忽视原文中“将来如此”等修饰语,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3)已然说成未然。选项忽视原文中“已经如此”等修饰语,把原文中既成事实说成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如第7题A、B、D项的推断都可以从原文中得到证据。而C项中“《论语》的内容本来是庄重严肃的”却无法从原文中得到证据。第三段中的“其庄重性大大降低了”中的“庄重”是指读《诗》《书》《礼》《乐》等“经”书时正襟危坐这种阅读方式,而非内容。而阅读《论语》时采用“坐”、“卧”、“箕踞”这几种很随意的方式,的确不如读“经”书时正襟危坐这种阅读方式庄重。C项犯了偷换概念这种逻辑错误。
★作者单位:吉林省蛟河市第一中学。
【关键词】社科文阅读 得分率 解题步骤
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近年来一直是高考语文考查的重点之一,尤其是社科文的阅读,呈逐年增多之势。尽管社科文阅读总体上难度都不算大,但考生们的得分率却并不理想。下面,我们以2009年全国卷Ⅱ社科文阅读《经典是这样铸就的——〈论语〉编辑、流传小史》为例,谈谈社科文阅读的解题步骤。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现在一提到“经”,就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感觉,实际上“经”字的本义只是指纺织上的一条条竖线,而横线则叫“纬”。没有“经”,“纬”就无所依托,因此在汉代被命名为“经”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要的文献。不过,清代今文经学派则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官书用二尺四寸之简书之”,所以称作“经”。汉代凡是重要的文献、官书,大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春秋》属于“经”,简长二尺四寸;《孝经》据说是汉人所著,低了一等,简长短了一半;解经的文字,如《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则用六寸的简来写。即使是书写在绢帛上,也分二尺四寸和一尺二寸两种,用整幅或半幅的绢帛横放直写。可见,当时书籍虽非印刷出版,但其抄写也必须遵从社会规定的格式。
与社会流行的二尺四寸的大书比较起来,《论语》只是个“袖珍本”,才八寸。《论语》虽然记孔子的言行,但并非孔子所作。当初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行,受教的时间长,要记的文字多,采用八寸的竹简,也是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作为官方发表的文书和“经”,简长二尺四寸,与现代人所用书桌的宽度差不多了。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尺四寸的书只能放在案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而“袖珍本”则不同,拿在手中或坐或卧,甚至箕踞也可以看,虽然其庄重性大大降低了,但用现代的话说,也更“人性化”了,与读者更接近了。从作用上看,《论语》既是小学教科书,又可以终生涵泳。汉代最初级的读物《仓颉篇》《急就篇》等都是识字课本。以《急就篇》为例,三十四章二千余字,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涉及社会生活诸方面。这些书编写目的比较单纯,就是识字。《论语》就不同了,《论语》的文字基本上是当时的口语,平易好懂;其中的道理多为常理常情,儿童易于理解,那些较深奥的也可以在以后的岁月中慢慢体会;《论语》多有故事,又富有感情,老幼咸宜,所以它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学商旅。”这是嘲笑夔州人好经商,没有读书的习惯。现今则把读《论语》看作有学问,这也可算是学术变迁、世风推移的反映了。
(摘编自王学泰《经典是这样铸成的——〈论语〉编辑、流传小史》)
5.下列关于“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所谓“经”是指古代经典,其实“经”最初只是指纺织上的经线,经线是无所谓庄重不庄重的。
B.在纺织时,“经”是“纬”得以依傍的根基,受朝廷重视的文献被命名为“经”也是同样的道理。
C.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古代经典被命名为“经”,这跟孔子亲定有关,而跟“经纬”之“经”没有关系。
D.古文经学派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所以称作“经”。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汉代,《孝经》虽然称作“经”,但是一般认为等级较低,所以简长才一尺二寸。
B.《左传》《公羊传》《穀梁传》是解经的书,所以尽管很重要,也只能使用六寸的简。
C.宽达二尺四寸的经书必须放在案子上,正襟危坐地读,虽然很庄重,但是也很累。
D.《急就篇》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较复杂,《论语》则文字质朴易懂,修养意味较浓。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汉代,虽然命名为“经”的都是朝廷最重要的文献,但是并非所有最受重视的文献都叫作“经”。
B.《论语》采用“袖珍本”形式,除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外,它当初未被当作经书也是一个原因。
C.《论语》的内容本来是庄重严肃的,但是因为采用了八寸的竹简,所以变得比较“人性化”了。
D.从杜甫的诗句“小儿学问止《论语》”来看,一直到唐代,《论语》仍然被作为初等教育的教科书。
[解题步骤]
(一)通读全文,理解大意
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选文大都篇幅不长,800字左右。一般介绍的是教育学、语言学、文化学、经济学、政治学、文艺学、历史学、美学等内容,体裁主要是阐释性的论文,也有说明文,阐释或说明一种有别于过去的使人信服的新的观点。如上文就针对儒家经典《论语》的编辑、流传提出了一种新的看法。通常情况下,社科文阅读的做题时间控制在15—18分钟之内较为合适,超出这个时间则会影响其他题目的作答;而少于这个时间则有可能没弄懂整体文意,导致在理解上产生偏差。此外,命题者在命制社科文阅读试题时,往往是立足文章整体的,所以虽然题目考的是对文章中个别词语或句子的理解,但是它们都是和整个文章密切相连、息息相关的。如果为了求快而只重点阅读相关的词句,必然会在理解上产生偏差。
因而,考生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时,首先要读题目或留意注释。如果有题目,要从题目读起,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特别是社科文,往往展现文章的范围,对读懂文章和做题很有意义;没有题目,则要留意文后注释,文后注释往往也点明文题。如上文“摘编自王学泰《经典是这样铸成的——〈论语〉编辑、流传小史》”这一注释就告诉我们,本文主要考证《论语》的编辑、流传史。阅读要注意文章对《论语》编辑、流传方面内容的论述,并且将有关内容画上线条,这样可以更加便捷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其次要关注关键词语。关键词语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指代性词语,如“这些”、“这样”、“如此”、“其”、“那些”、“它”、“此”等,应联系上下文,把握这些指示性词语所指称的内容;第二类是文章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对说明新知识、新发现、新理论等形成、发展过程及作用有重要作用、重要意义的修饰限定性词语,它们表明范围、程度、条件和判断等方面的信息,如“多半”、“可能”、“目前”、“除……以外”、“最早”、“也许”、“一定程度”、“将会”、“不仅仅”等;第三类是表示事物之间发展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语,如“因此”、“所以”、“总之”、“据此”、“研究证明”、“原因是”等,这些指代性词语所指向的内容,往往是作者的观点、结论、推断的前提等重要的信息,我们不能不关注。同时还应抓住关键句子。关键句子通常包括以下几种:表明文章或文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要点句,揭示观察实验结论的句子,对某一内容有提示性总结性的句子以及承上或启下过渡性的句子等。抓住了这些关键句子,认真分析与相邻句子的关系,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主要信息。通读全文时,做好上面这几项工作,答题的准确率自然就提高了。
(二)读懂题干,抓住关键
题干指示着做题的方向,是引领考生思维的舵手。读懂了题干,顺着命题的思路思考,是走向解题正确路径的起点,否则就会南辕北辙。因而考生在做后面的思考题时,应多读两遍题干,反复琢磨,力求全面细致,明确答题范围(如题目规定“从全文来看”一般都要联系全文的主旨)和答题角度,好使答案与要求高度一致。题干一般是问文中说了什么或没说什么,要么选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要么选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或对某一内容理解正误的一项或是推断正误的一项。要特别注意“不”、“是”、“正确”、“错误”、“属于”、“不属于”这类词语,注意明确题干的陈述对象,可用笔直接在题干上打着重号。同时,还要善于抓住关键。这里的关键有两层含义:
一是考点的关键。社科文主要检测考生正确理解、筛选、判断与转述文章中的信息的能力。据此,常设题型有三类:1.理解类。理解文中的词语和概念,包括解释词语和某个名称术语;理解和解释文中的句子的含义,这些句子往往是结构复杂或含义丰富的。上述第5题是对“经”这一概念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考查的即是学生的理解能力。2.筛选整合类。大多是筛选整合原文中某一观点的材料、支撑作者观点的论据,如原因是什
么,依据是什么,还有就是对原文某个观点的整合或转述。第6题“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考查的即是学生筛选与转述整合文章中有关信息的能力。3.推断类。以文中信息为依据,推断出新的结论。第7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考查的即是学生根据原文信息合理推断的能力。
二是解题的关键。考生们知道,做客观选择题有排除法和确定法两种方法。用排除法需要对不符合题意的选项一一排除,剩下来的就是答案,这样准确可靠,但花费时间较多。用确定法只需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就可以一锤定音,这样既准确而又节省时间。在高考考场上,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考生应尽量采用确定法而慎用排除法。如第5题,答案显而易见是C项,因为文中有“没有‘经’,‘纬’就无所依托”这样的陈述,强调“经纬”的密切关系,再去揣摩另外三个选项就画蛇添足了。再如第6题B项从“尽管很重要”就可以看出“不符合原文意思”,因为文中并无这样的陈述。社科文一般讲求科学性、严密性,考生阅读时也应仔细严谨,审明题干,抓住关键,努力做到万无一失。
(三)对应比照,弄清陷阱
对应就是找到与选项对应的阅读区域,筛选准确与选项、题干对应的原文信息,筛选出的原文可以是一句话、还可以几段甚至全篇,关键是要找准与选项对应的地方。比照就是将题目中的每一个选项逐一与原文比较对照,找出两者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找到两者之间的差异。如第7题C项中“《论语》的内容本来是庄重严肃的”有误,从第四段可知,《论语》的内容“多为常理常情”,从第三段可知,文中的“庄重性大大降低了”中的“庄重”指阅读《论语》时的方式,并非其内容。为了考查考生社科文的基本能力,命题者总是根据考点并围绕选文的主要内容反复设置陷阱。考生做题时,要避免落入陷阱,就必须把握命题者设置陷阱的基本方法。社科文三种题型设置陷阱的基本方法如下:
1.理解类题型常设陷阱有:(1)偷换概念。将发生在此事物身上的事硬加在彼事物身上。如题干是此名词术语的理解,而选项却是对彼名词术语的理解,或对个别字词进行改动、变换等。(2)指代不明。指选项中代词指代内容模糊、不明确,甚至是指代错误。要留心文中“这些”、“那些”、“这个”、“那个”、“其”等词语,联系上下文,弄清这些代词的指代内容。(3)曲解词意。选项对原文信息含量丰富的句子的理解,常常顾此失彼,只抓住句子的一个方面的意思,或只顾及句子的一个部分,也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第5题C项说“经……而跟‘经纬’之‘经’没有关系”就属曲解词意。“经”既跟孔子亲手所定的书有关,也跟“经纬”有关。原文有“没有‘经’,‘纬’就无所依托”这样的陈述,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的书才是“经”,也是承认“经”是非常重要的,显然也考虑到了“经纬”的关系。
2.筛选类题型常设陷阱有:(1)强加因果或颠倒因果。选项把原文的原因说成结果,或把原文的结果说成原因,颠倒了二者之间的关系。(2)无中生有。选项中的信息在原文找不到,也不能由原文中推断出来,属凭空捏造。(3)断章取义。选项概括内容信息不全面或两者之间交换部分内容或把不同类的事物归为一类。(4)遗漏关键词。选项故意遗漏一些表修饰与限制的词语,如“一些”、“有些”、“几乎”、“除……之外”、“绝大多数”等。如第6题B项中“尽管很重要”就属无中生有。原文说汉代凡是重要的文献、官书大都用二尺四寸的简来书写,用六寸的简来写的《左传》《公羊传》《穀梁传》显然不如与用二尺四寸的简来书写的《春秋》重要,因而说“尽管很重要”就缺少事实依据了。
3.推断类题型常设陷阱有:(1)逻辑错误。选项主要是将充分条件(只要……就)说成必要条件(只有……才)。(2)未然说成已然。选项忽视原文中“将来如此”等修饰语,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3)已然说成未然。选项忽视原文中“已经如此”等修饰语,把原文中既成事实说成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如第7题A、B、D项的推断都可以从原文中得到证据。而C项中“《论语》的内容本来是庄重严肃的”却无法从原文中得到证据。第三段中的“其庄重性大大降低了”中的“庄重”是指读《诗》《书》《礼》《乐》等“经”书时正襟危坐这种阅读方式,而非内容。而阅读《论语》时采用“坐”、“卧”、“箕踞”这几种很随意的方式,的确不如读“经”书时正襟危坐这种阅读方式庄重。C项犯了偷换概念这种逻辑错误。
★作者单位:吉林省蛟河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