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汉语中,常用来指称人的量词主要有四个:个、名、口、位。上古汉语量词不发达,但也有少量类似称人量词的用例,如“介”: 《左传·襄公八年》:“君有楚命,亦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也有“一介武夫”等说法。还有“人”有时也有类似量词的用法。王力(1980:236)指出:“关于人的天然单位就用‘人’为单位词。”他举的例子是殷墟卜辞的“羌十人”和“羌十人又五”。
发展到今天,“个”成为指称人的最基本的量词,应用范围最为广泛。“名”常用来强调某个集体中的一员。“口”一般用于家庭人口。“位”则属于敬辞,用于表示受尊敬人物的名词前,例如“一位老师”之类。
“位”作为量词来用是比较后起的。据现有资料来看,大约不早于明代。
“位”的本义非常简单,仅仅被作为名词来使用,表示“位置”之意。《说文解字》云:位,列中廷之左右谓之位。
《汉语大词典》中“位”字的释义共有15项,大体上是从“位置”“座位”和“君位”到后来作为指称人的含有敬意的量词。例如,《水浒传》第十九回:“弟有片言,不知众位肯依我么?”《二刻拍案惊奇》第十七回:“闻知有位景小姐,是老丈令甥。”《儒林外史》七回:“此位兄长尊姓?”
名词“位”发展到量词“位”,目前尚无充足的资料显示其发展演变的脉络,但我们仍然可以大致推断两者之间一定的关联。由于“位”最初的名词义项也往往是表示具有尊敬意味的名词,如“君位”“廷之左右”等,因此发展到作为含有敬义的量词也是很自然的。
由于量词“位”含有敬意,其所指称的名词必须是褒义的。如“一位兄长”“一位大夫”“那位老师”等等。因此,“一位人”就不能说,因为“人”是中性名词。当然更不能用于贬义名词,如“一位小偷”之类。同样道理,由于“位”表示尊敬,所以当提及说话人自身时,也不能用“位”,如“我是一位老师”之类。而指称交谈对方时,则常常用“位”,如“众位”“各位”“二位”“您是哪位”等等,以示尊敬和礼貌。
然而,近年来,我们发现量词“位”的用法已开始打破现有规范,呈现出“泛化”的趋向。也就是说,在现实的言语交际中,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无论是人们的口头表达还是各种媒体表述,我们都可以发现量词“位”的使用已经越来越自由随意,并逐渐泛化,越来越缩小了与“个”的差异。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下列两方面。
1.量词“位”开始用于说话人自身。例如:
(1)我是一位计算机编程员。(《新闻晨报》2005年)
(2)如果我是一位CEO。(《中华工商时报》)
(3)我是一位储蓄所的负责人。(《新闻晨报》2006年)
(4)我是一位盲人。(《新闻晨报》2005年)
(5)假如我是一位经理。(《新闻晨报》2005年)
而在回应别人“请问几位”的礼貌问句时,“我们四位”这样的回答也并不显得令人诧异,反而是非常司空见惯的了。人们在自觉不自觉中,已渐渐地把本来只能用于对方的“位”字不着痕迹地用在了自己身上。
2.在一些用例中,量词“位”已完全失去尊敬意味而等同于“个”。例如:
(6)德一位儿童色情罪犯掉进电脑蠕虫陷阱。(搜狐IT)
(7)一位小偷刚从派出所出来。(摘自商务论坛)
(8)这是龙川看守所建所以来第一位特殊“人犯”。(新快报)
(9)一位黑客转型的心路历程。(摘自《中国教育网络》杂志)
(10)巩俐在片中扮演一位大毒枭的情人。(摘自《深圳晚报》)
(11)郑伊健介绍说在电影中扮演一位第三者。(摘自《上海青年报》)
(12)在乌加里特的文化中亦是一位恶魔。(摘自自由书库)
这里的例子不仅来自于网络bbs上的用语,也有门户网站的新闻,甚至报刊杂志中的文章也开始把“位”字当作“个”字来使用。这说明,量词“位”在用法上的变化已经逐步从小范围向更大的使用群体扩展,而一些较重要的报刊杂志上越来越多的使用,则标志着“位”的泛化现象的合理化。
那么,“位”这个简单的量词,其用法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变化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敬辞的泛化符合人们的交际原则,即语用学上的礼貌性原则
1978年,英国学者Brown和Levinson在其文章《语言应用的普遍现象:礼貌原则》中第一次对礼貌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讨论。其理论被称作“礼貌原则”,引起了语言学界的极大注意,被视为语用学的一个重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英国语言学家G.N.Leech在Levinson基础上,又进一步阐述了“礼貌原则”,其中包括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其核心内容为:尽量使自己吃亏,而使别人获利,以取得对方的好感,从而使交际顺利进行,并使自己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参见陈融1986)R.Wardhaugh(2000)指出,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是全社会共同约定的符号系统。人们在日常交际的过程中都有着被他人尊敬的需求和尊敬他人的原则,表现在语言上,就是使用一些具有尊敬意味的用语,以让别人感受到自己的尊敬。这样的尊敬性用语最初确实用于地位与等级差别非常大的人之间。然而随着礼貌原则的普遍实施,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把这些本来用于少数人身上的尊敬性词语扩展到几乎所有的交际对象。从而一步步将这种词语的用法泛化,最后变成一种泛用的语汇,不再具备任何尊敬意味。
汉语中这样的例子为数不少,表现在称呼的问题上尤为典型。在古代汉语中,“先生”一词一般用来称呼德高望重的老师或大学问家,例如:《孟子·告子下》:“宋挳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曰:‘先生将何之?’”赵岐注:“学士年长者,故谓之先生。”《庄子·应帝王》:“列子曰:‘嘻,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见《汉语大词典》)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先生”也是用来称呼文化程度较高、社会地位较高的人。然而后来“先生”一词却泛化到作为一般男人的尊称,相当于英语的Mr、Sir或者Gentleman。同样,“老师”“师傅”等词用法的泛化也是如此。
现在我们再来看量词“位”的变化,也和前面的例子类似。正是由于人们期望尊敬和被尊敬的心理引导他们将原本仅用来表示敬语色彩的量词“位”,逐渐泛化到使用在表示一般性的指人名词前面。
二、符合语言发展的经济原则
经济原则是马丁内提出的。他在《语言演变的经济原则》一书中,把经济原则看作语言演变的基本规律。经济原则不是简单的“省力气”,而是语言中的“作用力的综合”。他认为,使语言发展变化的力量有两种,一种是人类交际和表达的需要,一种是人在生理上和精神上的惰性。(刘润清2002)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语言现象,人们在实际使用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往往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一定的简化,久而久之一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简化便被约定俗成下来。例如,汉语中的名词往往需要用各种不同的量词来指称。但是在人们实际运用中,由于记忆和使用起来都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很多人在实际使用中会不自觉地将一些量词泛化使用。如小狗、小猫这样的小动物原本只能用量词“只”来指称,而不能用“个”,但随着“个”这一量词在使用中的泛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个”来指称小猫小狗。又如,量词“瓤”“瓣”专用于瓜果蔬菜,但现在已越来越为更常用的“片”所取代。同样,量词“尾”专用于鱼,但早已被更普通的“条”取代了。
量词“位”的泛化也体现了这一经济性原则。最初,人们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根据使用对象严格区分使用敬辞或非敬辞,这也给人们的交际带来一定的麻烦。但人们追求简单化的心理使之无心顾及“位”与“个”的区别,这导致了量词“位”在实际使用中的泛化。从这个角度上说,量词“位”的泛化正是这一原则的一种体现。
毫无疑问,量词“位”的泛化是对现行语言规范的一种背离。对这样一种现实的言语现象,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任何“乱棒打死”或“盲目追捧”的态度都是不足取的。经过调查分析,如果这样的变化是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我们就应该理智地接受和承认,并调整相应的语言规范。同时在汉语教学中,教师应采取灵活的应变措施,既顺应语言发展的大势,又不违背语言规范化的基本原则。
(周旋 李柏令,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