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人重要的活动之一,它能使人积累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让人的身心愉悦,每一个有时代感、责任感的教师都应该重视学生的阅读。
一、阅读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合理定位
本学期,通过对新课程和专家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我深深感到,为了能让学生尝到阅读的快乐,让语文阅读课焕发光彩,语文教师必须尽快地完成从解析者、传声筒、训导师到参与者、指导者、组织者的角色转化。
1.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新课标中说: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要把学生的内在动力激发出来,一切都会水到渠成,教师要从关注“人的发展”着眼,成为学生的激励者。
2.树立民主意识和人本意识,组织学生深入研讨。新课程中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要树立民主意识和人本意识,通过参与对话,扮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的角色。
3.努力改善和优化教学流程,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充满生机和活力。要想优化教学流程,必须设计好主要问题。所谓主要问题,就是能起主导作用,能在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讨论、理解、创新的问题,主要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问题设计好了,然后努力改善每个教学环节,使每个环节焕发异彩,吸引学生,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佳境界。
二、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
1.虚心。手捧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如果没有求知的渴望,不深信有学习它们的价值,那必然是“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样子象在读,其实什么也学不到。雷锋有一句很富启发性的名言:“我们要真正学一点东西,就要虚心。譬如一个碗,如果已经装得满满的,哪怕再有好吃的东西,象海参、鱼翅之类,也装不进去。如果碗是空的,就能装很多东西。装知识的碗,就象神话中的‘宝碗’一样,永远也装不满。”我们常见一些学生阅读水平低,根本原因就是由于缺乏这种品质。因此,要提高阅读能力必须具备虚心的品质。
2.投入。对于需要“精读”的优秀作品,我们必需全身心投入,务求“进入角色”。优秀的作品往往一句、一字、一点,都渗透着作者深刻而丰富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读者把握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地位、思想倾向,设身处地的充分地展开联想和想象,体味文字中包含的意思。高尔基在《论文学》中说:“书和人一样,也是有生命的一种现象,它也是活的、会说话的东西。”我们只有用心灵去体味,才能与会说话的文字展开对话,才能真正读懂古今优秀的作品。
3.勤奋。教育家徐特立先生告诫人们:“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因为阅读时不但要把阅读所得随时随文作批注,而且对于重要的收获,还要写出读书笔记,对于自悟到文中的精彩部分和重要知识,还要随时记入专门的本子或做成卡片。要做到这些,没有勤奋的品质是办不到的。贪玩、怕读书、懒读书是当今不少学生的通病,他们“读书”只为猎奇。他们阅读以至整个学习的失败,主要原因浓缩成一个字就是“懒”,对于他们进行勤阅读的教育和培养,尤其要多做点文章。
三、注重阅读方法程序的指导
1.个性爱好探究性阅读。这一阶段适用于高一学年,主要讲阅读个性。也就是说要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角度和思路等方面少干涉,甚至不干涉,即由着学生的“性子”选择阅读对象。这种个性兴趣探究性阅读,目的是锤炼学生的自主探究性阅读习惯和方法,为其日后深入地自觉地学习语文锤炼基本功。
2.教师指导探究性阅读。高中生面对的是高考,所以其阅读就不免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学生要实现高考的理想,光靠个性阅读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阅读层次序列,所以,高二学年教师的指示范围阅读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借助第一学年个性阅读已经形成的探究习惯和方法,促成学生的阅读成为自觉,要让学生的视线收缩到老师指示的体裁上,并要求他们把兴趣爱好阅读的经验自觉地加以运用,并且要引导学生基本定型对各类文体的阅读技法,尽量使学生参差不齐的感悟能力、认识能力趋于统一。
3.应考探究性阅读。第三学年直接为高考服务,要求学生把已锤炼到手的探究性阅读本领,针对高考阅读题进行探究性阅读训练。高考阅读试题的答案虽然是开放性的,但仍然有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受文章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的限制。因此,必须要求学生依题意答题,并且总结出一套解题“程序”,尤其是对解题思路的总结尤为重要,且使其答题逐步趋于科学化、规范化。
阅读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呵!文字的魅力是如此的无穷无尽,它就象阿拉伯的神灯一样,永远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它不只会消解人莫名的烦忧,不只会让你在一个人独处时也会快乐得笑出声来,更重要的是,阅读赋予了我们一双慧眼,让我们看到了生活梦幻的另一面,从而不再疲惫和厌倦。有人说,生命是一束纯净的火焰,我们依靠自己内心看不见的太阳而生存。阅读,就是学生这个群体心中永远不落的太阳。
(作者单位:郑州市第九十三中学)
一、阅读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合理定位
本学期,通过对新课程和专家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我深深感到,为了能让学生尝到阅读的快乐,让语文阅读课焕发光彩,语文教师必须尽快地完成从解析者、传声筒、训导师到参与者、指导者、组织者的角色转化。
1.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新课标中说: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要把学生的内在动力激发出来,一切都会水到渠成,教师要从关注“人的发展”着眼,成为学生的激励者。
2.树立民主意识和人本意识,组织学生深入研讨。新课程中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要树立民主意识和人本意识,通过参与对话,扮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的角色。
3.努力改善和优化教学流程,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充满生机和活力。要想优化教学流程,必须设计好主要问题。所谓主要问题,就是能起主导作用,能在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讨论、理解、创新的问题,主要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问题设计好了,然后努力改善每个教学环节,使每个环节焕发异彩,吸引学生,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佳境界。
二、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
1.虚心。手捧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如果没有求知的渴望,不深信有学习它们的价值,那必然是“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样子象在读,其实什么也学不到。雷锋有一句很富启发性的名言:“我们要真正学一点东西,就要虚心。譬如一个碗,如果已经装得满满的,哪怕再有好吃的东西,象海参、鱼翅之类,也装不进去。如果碗是空的,就能装很多东西。装知识的碗,就象神话中的‘宝碗’一样,永远也装不满。”我们常见一些学生阅读水平低,根本原因就是由于缺乏这种品质。因此,要提高阅读能力必须具备虚心的品质。
2.投入。对于需要“精读”的优秀作品,我们必需全身心投入,务求“进入角色”。优秀的作品往往一句、一字、一点,都渗透着作者深刻而丰富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读者把握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地位、思想倾向,设身处地的充分地展开联想和想象,体味文字中包含的意思。高尔基在《论文学》中说:“书和人一样,也是有生命的一种现象,它也是活的、会说话的东西。”我们只有用心灵去体味,才能与会说话的文字展开对话,才能真正读懂古今优秀的作品。
3.勤奋。教育家徐特立先生告诫人们:“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因为阅读时不但要把阅读所得随时随文作批注,而且对于重要的收获,还要写出读书笔记,对于自悟到文中的精彩部分和重要知识,还要随时记入专门的本子或做成卡片。要做到这些,没有勤奋的品质是办不到的。贪玩、怕读书、懒读书是当今不少学生的通病,他们“读书”只为猎奇。他们阅读以至整个学习的失败,主要原因浓缩成一个字就是“懒”,对于他们进行勤阅读的教育和培养,尤其要多做点文章。
三、注重阅读方法程序的指导
1.个性爱好探究性阅读。这一阶段适用于高一学年,主要讲阅读个性。也就是说要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角度和思路等方面少干涉,甚至不干涉,即由着学生的“性子”选择阅读对象。这种个性兴趣探究性阅读,目的是锤炼学生的自主探究性阅读习惯和方法,为其日后深入地自觉地学习语文锤炼基本功。
2.教师指导探究性阅读。高中生面对的是高考,所以其阅读就不免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学生要实现高考的理想,光靠个性阅读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阅读层次序列,所以,高二学年教师的指示范围阅读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借助第一学年个性阅读已经形成的探究习惯和方法,促成学生的阅读成为自觉,要让学生的视线收缩到老师指示的体裁上,并要求他们把兴趣爱好阅读的经验自觉地加以运用,并且要引导学生基本定型对各类文体的阅读技法,尽量使学生参差不齐的感悟能力、认识能力趋于统一。
3.应考探究性阅读。第三学年直接为高考服务,要求学生把已锤炼到手的探究性阅读本领,针对高考阅读题进行探究性阅读训练。高考阅读试题的答案虽然是开放性的,但仍然有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受文章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的限制。因此,必须要求学生依题意答题,并且总结出一套解题“程序”,尤其是对解题思路的总结尤为重要,且使其答题逐步趋于科学化、规范化。
阅读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呵!文字的魅力是如此的无穷无尽,它就象阿拉伯的神灯一样,永远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它不只会消解人莫名的烦忧,不只会让你在一个人独处时也会快乐得笑出声来,更重要的是,阅读赋予了我们一双慧眼,让我们看到了生活梦幻的另一面,从而不再疲惫和厌倦。有人说,生命是一束纯净的火焰,我们依靠自己内心看不见的太阳而生存。阅读,就是学生这个群体心中永远不落的太阳。
(作者单位:郑州市第九十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