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教学中,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还处于基础认知阶段,阅读的方法和技能的掌握还不够。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把研学后教模式运用在阅读策略中的猜词、中心思想及写作方面,这样既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阅读英语篇章,提高了英语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还拓展了文化素养,培养了英语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研学后教;英语阅读教学;阅读策略
一、阅读前“导”,感知文本
阅读前(pre-reading)的目的是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的沉淀,增加对阅读材料背景知识的初步感知,引导学生为阅读文章、了解文章的大意做准备,同时激发学生对阅读材料内容预测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对文字和情景的关注,为阅读中作好铺垫,也为阅读后的拓展打下基础。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一定的热身活动,如说歌谣、唱歌或者TPR活动等,联系和阅读材料相关的知识,一是为了更好的阅读,二来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前后联系,有助于加深知识的连贯性。与此同时,教师应该提出几个与文章相关的指导性问题,可以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这样就给了学生一个确定的阅读目标或者任务,通过小组的帮扶作用,带动基础跟不上,综合能力薄弱的学生进入状态,实现了教师对学生阅读过程的监控。
针对热身活动的内容,教师提出一定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复习旧的知识,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提出新知识的思考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四年级上册,Unit 11 I want to be a painter ?中Let’s talk部分,首先出示本单元歌曲“I want to be…”,师生齐唱,然后教师提问:“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is song?”学生根据歌词提示回答,然后教师教师接着问:“What do you want to do in future?”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阅读中“思”,理解运用
阅读中(While-reading)我们除了要帮助学生理解所要阅读的文本内容外,更主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全文浏览、背景知识、关键词、上下文问题查找、深层理解、选择注意、预测判断等认知策略参与加工阅读信息,则能帮助学生深层理解文本内容。研学后教尤其适合解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能理解的难点,比如个别生词和句子。教师可以安排先由学习小组讨论解决,学生之间的讨论和理解更具有贴切性。学生讨论后,自主进行归纳总结。倘若学生不能解决,则由教师,设置相关的情景,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并且学以致用。下面是阅读中的一些处理。
1. 跳读
初入本文,可以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整体理解所读语篇的主旨大意和语篇结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和培养在阅读中快速捕捉有关信息的能力。提供给学生阅读材料后,教师要先提出跳读目标,要求学生带着任务在3至5分钟内完成阅读,迅速捕捉重要信息,并在此过程中提高对阅读材料的表层理解。要求尽快解决的问题是文章的大意和整体把握文章,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就完成了初读的任务。
2. 精读
该环节旨在培养学生捕捉具体信息及重要信息的能力,使他们进一步加深对阅读材料中细节的理解。教师再给学生提出一些细化的问题,要求学生细读课文之后,能够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师生之间的讨论,来梳理全文信息。在听力阅读中,学生往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单词的发音、连读、句子的升调问题,听力不好的学生就容易卡在听力阅读上。教师要善于观察,在听力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到解决问题的点。让学生有目的有任务地进行阅读,从而增强阅读的效果。篇幅较短的语篇可以让学生之间提出问题,互相回答,自主研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整理问题的能力,同样对学生深刻认知语篇,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篇幅较长的语篇,我们可以采用分段推进的策略。对于较长有中心意思的语段,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在这些较长的段落中,教师可以提出细化的问题,引起学生阅读的注意力。在语篇中出现的生词,教师没有必要帮助学生一一解决,在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中,在阅读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陌生的词汇,要从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样,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文本内容设计形式各异的阅读活动,如选择、判断、列表、连线等。
三、阅读后“练”,巩固延伸
阅读后(post-reading)的巩固拓展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运用所学发展能力的高级阶段,即在学生摄取语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各自的看法,为每个学生提供陈述自己观点、看法的机会,使知识的学习升华到语用的高度,阅读不是被动地单向地吸收相关知识,而是积极地双向地互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教师只有通过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阅读策略,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教学方法,实施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下面是对阅读后续的一些处理。
1. 联系文本,写作输出
可以指导学生模仿文中情境自编对话,或者进行角色转换,以第三人称复述、改写课文等。如教学BOOK3 Unit 2 A new house,虽然课文主要是对话,但可以指导学生用所学句型互相询问各自居室的情况,然后写一篇“My home”的小短文。这些活动能使学生在反复练习中,从最初的不会、不准确、不熟练到比较会、比较准确。通过归纳和总结,逐步发展和完善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2. 拓展阅读,提升能力
选择一些与课堂上教学内容相关的拓展语篇,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的学习,又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3. 联系生活,发挥想象
许多调查表明,语篇内容的生活化可以使学生更易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阅读,并习得一些生活、学习经验。
总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打好这个基础才能为学生将来的英语学习提供良好的素养。学生的特点和程度在不同的年级和班级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融入研学后教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的自主研学,适当运用小组合作完成阅读任务,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积累一定的经验来提高英语阅读的实效性。同样,英语阅读实效性的提高过程是一个长期渐进的复杂过程。教师要帮助学生通过大量以理解为中心的阅读训练,培养阅读的兴趣与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从而推动其概括与抽象、分析与综合、推理与判断等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真正认识到阅读的实质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提高阅读的实效性,才能解决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读懂一些简易的读物,难度不大,但作为起始阶段,方法的掌握、习惯的形成却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贾秋林,高春华.小学中年级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例谈[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8(01).
[2]昝淑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误区和方法例谈[J].TeachingDesing,2005(11).
[3]程艳.有效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J].新课程,2007(03).
[4]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研学后教;英语阅读教学;阅读策略
一、阅读前“导”,感知文本
阅读前(pre-reading)的目的是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的沉淀,增加对阅读材料背景知识的初步感知,引导学生为阅读文章、了解文章的大意做准备,同时激发学生对阅读材料内容预测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对文字和情景的关注,为阅读中作好铺垫,也为阅读后的拓展打下基础。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一定的热身活动,如说歌谣、唱歌或者TPR活动等,联系和阅读材料相关的知识,一是为了更好的阅读,二来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前后联系,有助于加深知识的连贯性。与此同时,教师应该提出几个与文章相关的指导性问题,可以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这样就给了学生一个确定的阅读目标或者任务,通过小组的帮扶作用,带动基础跟不上,综合能力薄弱的学生进入状态,实现了教师对学生阅读过程的监控。
针对热身活动的内容,教师提出一定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复习旧的知识,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提出新知识的思考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四年级上册,Unit 11 I want to be a painter ?中Let’s talk部分,首先出示本单元歌曲“I want to be…”,师生齐唱,然后教师提问:“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is song?”学生根据歌词提示回答,然后教师教师接着问:“What do you want to do in future?”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阅读中“思”,理解运用
阅读中(While-reading)我们除了要帮助学生理解所要阅读的文本内容外,更主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全文浏览、背景知识、关键词、上下文问题查找、深层理解、选择注意、预测判断等认知策略参与加工阅读信息,则能帮助学生深层理解文本内容。研学后教尤其适合解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能理解的难点,比如个别生词和句子。教师可以安排先由学习小组讨论解决,学生之间的讨论和理解更具有贴切性。学生讨论后,自主进行归纳总结。倘若学生不能解决,则由教师,设置相关的情景,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并且学以致用。下面是阅读中的一些处理。
1. 跳读
初入本文,可以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整体理解所读语篇的主旨大意和语篇结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和培养在阅读中快速捕捉有关信息的能力。提供给学生阅读材料后,教师要先提出跳读目标,要求学生带着任务在3至5分钟内完成阅读,迅速捕捉重要信息,并在此过程中提高对阅读材料的表层理解。要求尽快解决的问题是文章的大意和整体把握文章,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就完成了初读的任务。
2. 精读
该环节旨在培养学生捕捉具体信息及重要信息的能力,使他们进一步加深对阅读材料中细节的理解。教师再给学生提出一些细化的问题,要求学生细读课文之后,能够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师生之间的讨论,来梳理全文信息。在听力阅读中,学生往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单词的发音、连读、句子的升调问题,听力不好的学生就容易卡在听力阅读上。教师要善于观察,在听力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到解决问题的点。让学生有目的有任务地进行阅读,从而增强阅读的效果。篇幅较短的语篇可以让学生之间提出问题,互相回答,自主研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整理问题的能力,同样对学生深刻认知语篇,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篇幅较长的语篇,我们可以采用分段推进的策略。对于较长有中心意思的语段,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在这些较长的段落中,教师可以提出细化的问题,引起学生阅读的注意力。在语篇中出现的生词,教师没有必要帮助学生一一解决,在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中,在阅读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陌生的词汇,要从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样,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文本内容设计形式各异的阅读活动,如选择、判断、列表、连线等。
三、阅读后“练”,巩固延伸
阅读后(post-reading)的巩固拓展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运用所学发展能力的高级阶段,即在学生摄取语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各自的看法,为每个学生提供陈述自己观点、看法的机会,使知识的学习升华到语用的高度,阅读不是被动地单向地吸收相关知识,而是积极地双向地互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教师只有通过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阅读策略,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教学方法,实施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下面是对阅读后续的一些处理。
1. 联系文本,写作输出
可以指导学生模仿文中情境自编对话,或者进行角色转换,以第三人称复述、改写课文等。如教学BOOK3 Unit 2 A new house,虽然课文主要是对话,但可以指导学生用所学句型互相询问各自居室的情况,然后写一篇“My home”的小短文。这些活动能使学生在反复练习中,从最初的不会、不准确、不熟练到比较会、比较准确。通过归纳和总结,逐步发展和完善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2. 拓展阅读,提升能力
选择一些与课堂上教学内容相关的拓展语篇,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的学习,又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3. 联系生活,发挥想象
许多调查表明,语篇内容的生活化可以使学生更易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阅读,并习得一些生活、学习经验。
总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打好这个基础才能为学生将来的英语学习提供良好的素养。学生的特点和程度在不同的年级和班级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融入研学后教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的自主研学,适当运用小组合作完成阅读任务,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积累一定的经验来提高英语阅读的实效性。同样,英语阅读实效性的提高过程是一个长期渐进的复杂过程。教师要帮助学生通过大量以理解为中心的阅读训练,培养阅读的兴趣与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从而推动其概括与抽象、分析与综合、推理与判断等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真正认识到阅读的实质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提高阅读的实效性,才能解决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读懂一些简易的读物,难度不大,但作为起始阶段,方法的掌握、习惯的形成却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贾秋林,高春华.小学中年级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例谈[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8(01).
[2]昝淑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误区和方法例谈[J].TeachingDesing,2005(11).
[3]程艳.有效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J].新课程,2007(03).
[4]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