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对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领域,强化学生的语文学习实践,全面实现语文课程目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激发课外阅读兴趣、教会课外阅读方法、做好课外阅读评价三方面探讨教师应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把通向知识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打开这扇知识的大门,走进书籍的海洋,进而为学生打下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课外阅读;有效策略;阅读方法
一、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一)随心选择读物
读有用的书一直是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心愿。然而很多教师、家长常凭自己的眼光和兴趣把“好书”强加给学生,希望得到功利性的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阅读兴趣侧重点有所不同。低年级学生爱读图文并茂的儿歌、童话、小故事等;中年级学生的兴趣在于革命故事、科幻童话或小说、科普读物等;高年级学生则侧重历史故事、寓言故事、文字优美的散文、情节曲折的小说等。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书读,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氛围,提倡“无为”读书,快乐读书。
(二)建立“共读网”
1. 生生共读。学生之间的友谊,相同的兴趣爱好,日常交往时的谈资,往往会使他们之间在阅读的兴趣上产生一些共鸣,比较容易相互影响而喜欢上阅读。尽管阅读是一个及其个性化的行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但是还有学生比较喜欢将看到的知识介绍给同学,喜欢在几个要好的朋友之间传阅,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自选读物,自由选择阅读伙伴。教师只需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共读的“场”,给学生足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学生的自主性越强,积极性越高,其所获就越多。
2. 师生共读。教师引领读。教师只有热爱阅读,体验学生阅读的甘苦,找到与学生心灵对话的话题,才能充实自己的课堂,并成为学生阅读的榜样。教师阅读与学生阅读之间要努力形成“共生”效应。首先是共同阅读。推荐给学生的必读书目,教师要先读。既要读好经典作品还要关注当代作品,不仅要阅读原著,还要阅读一些相关的评论文章和背景材料,以提高对学生的指导能力。其次是共同感悟。师生在阅读中都有“个性化”的体验和感悟,由于年龄和生活阅历的差别,他们进行心灵对话,不仅有利于情感的沟通,而且有利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充实。教师与学生结成书友,定期交流阅读情况,对师生双方的阅读都能产生激励和督促作用。这种浓郁的书香将引领学生踏上与书为伴的人生之路。
3. 亲子共读。应该让家长明白,每天阅读这个好习惯可以终身受益,对孩子成才极有好处。家长要经常给孩子朗读,或请孩子给家长朗读。家庭中的朗读不仅能带给每一个人朗读的快乐,还能以亲子阅读这样一种形式来体现家庭的温暖。让家长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书店,带孩子到家中藏书较多的朋友家中,或者让孩子约好朋友同去图书馆、书店,孩子会有一种进入了浩瀚无边的知识海洋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他们兴奋,能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树立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教会课外阅读方法
(一)读演法
这是一种合作式的阅读,比较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低年级喜欢阅读绘本,每一个绘本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我们班的学生特别喜欢和老师一起合作读绘本,边读边演,孩子们沉醉其中。我还会叫我们班的孩子把自己读到的故事或文章利用课前一分钟演讲的时间在班级进行交流,可以介绍故事的大概内容,也可以详细介绍某个情节。这一方法,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二)读诵法
通过背诵,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把别人的好作品融会贯通后变成自己的东西,逐渐形成自己的能力,才能得心应手地掌握和运用好语文这个基础工具。我们学校编订了一本《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学材,里面分年段精选了《古诗70首》、《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日有所诵》等经典篇章。教师在阅读课上指导孩子背诵,鼓励孩子们课后竞赛背。班里的孩子在背诵国学经典时每背完一篇家长签名后,就可以到老师处换取学校特意制定的阅读印章,每个年级背诵完整本学材中规定的内容就可以换取老师发的小奖品。
(三)读抄法
读书,要鼓励学生做摘抄,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建立一个摘抄本,把佳词丽句、名段名篇记录下来,尤其是对那些有重要感受和发现的文章,要记清书名、出处甚至页码。著名学者吴晗说:“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的确如此,好脑筋不如烂笔头,培养学生做摘抄和读书笔记,等于把读过的书重新温习了一遍,印象哪能不深呢?学校每年在读书节期间都会组织学生进行制作读书卡的比赛,并把获奖的精美读书卡在全校进行展览。
(四)读写法
读写结合,是中高年级开展阅读教学常用的方法。通过写体会、写感悟,学生会一次次走进书中“思考”“搜寻”“捕捉”“提炼”,对书的认识和理解自然一次比一次透彻,语文能力也能获得较快提高。学校每年读书节开展读后感比赛,有学生的读后感。也有老师的读后感,大家同读一本好书写读后感,获奖的同学作品在全校展示,在书中碰撞思想的火花。
(五)读批法
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我们先教会孩子们批注包括:1.批注的位置:可以是“眉批”(批在书头上),也可以是“旁批”(字、词、句的旁边,书页右侧),还可以是“尾批”(批在一段或全文之后)。2.批注的内容非常广泛,大体可以归纳为4类:a.注释: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查字典、找参考书,弄清词义,指明出处,写在空白处。b.提要:边看边思考,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中心思想,把握文章脉络,提示语言特点。c.批语:读书时,会有各种思想、见解、疑问产生,这些内容可随手写在空白处。d.警语:在读书时,发现优美语句、典范引文、重要段落、新颖说法及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为提醒自己,可批注。在孩子们读一些经典名著时,他们就会在书本上做上批注,然后在阅读交流课上大家畅所欲言,大谈自己的读后思考。
(六)粗读精读法
粗读也叫略读书,就是指导学生抓住主要内容,把书迅速、粗略地看一看。或是先看目录,从目录中发现有用的内容,再翻阅有关部分。因为课外书毕竟不是教材中的课文,不一定都要精读。有很多的书,我们只要知道它的大概内容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都去做深入的分析、研究。
精读是我们在语文课堂上经常用到的一种阅读方法。我经常引导学生把在语文课上学到的阅读知识,灵活运用到阅读课外书的实践中去,告诉学生在粗读的基础上,如果你觉得这本书或文章确实写得不错,有必要细读几遍,就可以采用精读的方法,精读时,要“细嚼慢咽”,要多动脑筋,要反反复复地读,还要认真做笔记。久而久之,书中的知识就会沉淀到你的脑海里。
三、做好课外阅读评价
(一)班内的评价
为了鼓励学生多看书,创设一个使学生称心如意的组织环境,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在教室内贴一张“比一比”的读书表。凡是学生看过一本书,就让其在表格上盖上一枚“阅读章”,比一比谁的“阅读章”最多。谁的“阅读章”最多,谁就能得到“阅读之星”的美称。得到“阅读之星”美称的同学可以把自己的照片光荣的贴到班务展示栏。这样,一方面以激励爱书者再接再厉,继续奋进;另一方面也鼓励其他孩子你追我赶,争当班级“阅读之星”。
(二)校内的评价
为使学生尽享阅读的快乐,我们制定了评选“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的评选制度。获得阅读荣誉的学生会在学校展板张贴,摆在校园醒目处进行宣传。在每年的读书节上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使全班同学深切感受到自己读课外书的成果和收获,因而产生持久阅读的无穷力量。
【关键词】课外阅读;有效策略;阅读方法
一、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一)随心选择读物
读有用的书一直是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心愿。然而很多教师、家长常凭自己的眼光和兴趣把“好书”强加给学生,希望得到功利性的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阅读兴趣侧重点有所不同。低年级学生爱读图文并茂的儿歌、童话、小故事等;中年级学生的兴趣在于革命故事、科幻童话或小说、科普读物等;高年级学生则侧重历史故事、寓言故事、文字优美的散文、情节曲折的小说等。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书读,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氛围,提倡“无为”读书,快乐读书。
(二)建立“共读网”
1. 生生共读。学生之间的友谊,相同的兴趣爱好,日常交往时的谈资,往往会使他们之间在阅读的兴趣上产生一些共鸣,比较容易相互影响而喜欢上阅读。尽管阅读是一个及其个性化的行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但是还有学生比较喜欢将看到的知识介绍给同学,喜欢在几个要好的朋友之间传阅,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自选读物,自由选择阅读伙伴。教师只需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共读的“场”,给学生足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学生的自主性越强,积极性越高,其所获就越多。
2. 师生共读。教师引领读。教师只有热爱阅读,体验学生阅读的甘苦,找到与学生心灵对话的话题,才能充实自己的课堂,并成为学生阅读的榜样。教师阅读与学生阅读之间要努力形成“共生”效应。首先是共同阅读。推荐给学生的必读书目,教师要先读。既要读好经典作品还要关注当代作品,不仅要阅读原著,还要阅读一些相关的评论文章和背景材料,以提高对学生的指导能力。其次是共同感悟。师生在阅读中都有“个性化”的体验和感悟,由于年龄和生活阅历的差别,他们进行心灵对话,不仅有利于情感的沟通,而且有利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充实。教师与学生结成书友,定期交流阅读情况,对师生双方的阅读都能产生激励和督促作用。这种浓郁的书香将引领学生踏上与书为伴的人生之路。
3. 亲子共读。应该让家长明白,每天阅读这个好习惯可以终身受益,对孩子成才极有好处。家长要经常给孩子朗读,或请孩子给家长朗读。家庭中的朗读不仅能带给每一个人朗读的快乐,还能以亲子阅读这样一种形式来体现家庭的温暖。让家长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书店,带孩子到家中藏书较多的朋友家中,或者让孩子约好朋友同去图书馆、书店,孩子会有一种进入了浩瀚无边的知识海洋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他们兴奋,能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树立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教会课外阅读方法
(一)读演法
这是一种合作式的阅读,比较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低年级喜欢阅读绘本,每一个绘本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我们班的学生特别喜欢和老师一起合作读绘本,边读边演,孩子们沉醉其中。我还会叫我们班的孩子把自己读到的故事或文章利用课前一分钟演讲的时间在班级进行交流,可以介绍故事的大概内容,也可以详细介绍某个情节。这一方法,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二)读诵法
通过背诵,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把别人的好作品融会贯通后变成自己的东西,逐渐形成自己的能力,才能得心应手地掌握和运用好语文这个基础工具。我们学校编订了一本《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学材,里面分年段精选了《古诗70首》、《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日有所诵》等经典篇章。教师在阅读课上指导孩子背诵,鼓励孩子们课后竞赛背。班里的孩子在背诵国学经典时每背完一篇家长签名后,就可以到老师处换取学校特意制定的阅读印章,每个年级背诵完整本学材中规定的内容就可以换取老师发的小奖品。
(三)读抄法
读书,要鼓励学生做摘抄,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建立一个摘抄本,把佳词丽句、名段名篇记录下来,尤其是对那些有重要感受和发现的文章,要记清书名、出处甚至页码。著名学者吴晗说:“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的确如此,好脑筋不如烂笔头,培养学生做摘抄和读书笔记,等于把读过的书重新温习了一遍,印象哪能不深呢?学校每年在读书节期间都会组织学生进行制作读书卡的比赛,并把获奖的精美读书卡在全校进行展览。
(四)读写法
读写结合,是中高年级开展阅读教学常用的方法。通过写体会、写感悟,学生会一次次走进书中“思考”“搜寻”“捕捉”“提炼”,对书的认识和理解自然一次比一次透彻,语文能力也能获得较快提高。学校每年读书节开展读后感比赛,有学生的读后感。也有老师的读后感,大家同读一本好书写读后感,获奖的同学作品在全校展示,在书中碰撞思想的火花。
(五)读批法
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我们先教会孩子们批注包括:1.批注的位置:可以是“眉批”(批在书头上),也可以是“旁批”(字、词、句的旁边,书页右侧),还可以是“尾批”(批在一段或全文之后)。2.批注的内容非常广泛,大体可以归纳为4类:a.注释: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查字典、找参考书,弄清词义,指明出处,写在空白处。b.提要:边看边思考,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中心思想,把握文章脉络,提示语言特点。c.批语:读书时,会有各种思想、见解、疑问产生,这些内容可随手写在空白处。d.警语:在读书时,发现优美语句、典范引文、重要段落、新颖说法及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为提醒自己,可批注。在孩子们读一些经典名著时,他们就会在书本上做上批注,然后在阅读交流课上大家畅所欲言,大谈自己的读后思考。
(六)粗读精读法
粗读也叫略读书,就是指导学生抓住主要内容,把书迅速、粗略地看一看。或是先看目录,从目录中发现有用的内容,再翻阅有关部分。因为课外书毕竟不是教材中的课文,不一定都要精读。有很多的书,我们只要知道它的大概内容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都去做深入的分析、研究。
精读是我们在语文课堂上经常用到的一种阅读方法。我经常引导学生把在语文课上学到的阅读知识,灵活运用到阅读课外书的实践中去,告诉学生在粗读的基础上,如果你觉得这本书或文章确实写得不错,有必要细读几遍,就可以采用精读的方法,精读时,要“细嚼慢咽”,要多动脑筋,要反反复复地读,还要认真做笔记。久而久之,书中的知识就会沉淀到你的脑海里。
三、做好课外阅读评价
(一)班内的评价
为了鼓励学生多看书,创设一个使学生称心如意的组织环境,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在教室内贴一张“比一比”的读书表。凡是学生看过一本书,就让其在表格上盖上一枚“阅读章”,比一比谁的“阅读章”最多。谁的“阅读章”最多,谁就能得到“阅读之星”的美称。得到“阅读之星”美称的同学可以把自己的照片光荣的贴到班务展示栏。这样,一方面以激励爱书者再接再厉,继续奋进;另一方面也鼓励其他孩子你追我赶,争当班级“阅读之星”。
(二)校内的评价
为使学生尽享阅读的快乐,我们制定了评选“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的评选制度。获得阅读荣誉的学生会在学校展板张贴,摆在校园醒目处进行宣传。在每年的读书节上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使全班同学深切感受到自己读课外书的成果和收获,因而产生持久阅读的无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