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时代不断进步,日新月异地发展着,人民教育事业发展乘着时代顺风车在探索道路上疾驰。然而着眼现实,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难题依然很多,其中最主要一点体现在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上,教育工作者们不仅得在有限时间内教授学生有限的知识,更希望尽量达到最好的实践效果,这在各大高校学习及生活阶段体现得尤为明显,学生并没有真正将课堂所学知识放进自己的生活甚至思想中,而是仅仅将此作为考试工具,缺乏对思政知识的深入理解是实践教学面对挑战现状的原因。作者希望通过讨论改变学生对思政课的看法,立足打破思政课理论讲授与实际思政知识应用的隔阂,为实践教学改进提出建设性参考。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效果;研究综述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对于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部分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
很多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针对他们厌学的类型可归纳为以下几类:第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无用。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所学专业无关,与就业不直接挂钩,用处不大。第二,部分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社会上很多负面因素,如就业压力、个别党员腐败现象的负面影响、多元化思潮等,这些因素对学生的思想波动很大,一些学生由此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一种轻视和莫名其妙的抵触情绪。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就是一种“教化”,是空洞的说教,很多学生上这些课就是为了混学分,还有不少学生上课讲话、睡大觉、看其他书等。第三,一部分学生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传统过程难以满足学生追求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的需要。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多地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国家和社会的价值,而忽略了它对个人的价值,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
当代大学生的特殊经历和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很容易使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冷淡和逆反心理。首先,他们没有经历过旧社会的苦难,对为什么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知之甚少,因而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厚感情。其次,社会上多年来存在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教条化和实用主义倾向,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理论界某些人宣扬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马克思理论不能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等悖理言行,都极大地损害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再次,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诱发出极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想,冲击了马克思主义的阵地。于是一些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动摇了,并逐步形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否定心理趋势。
二、加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措施
1.政府管理的教育组织应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提出硬性规定
近些年政府教育组织工作者们比起以往更愿意将目光放在思政实践教学问题上,高校学生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融合同样保持着乐观与积极参与的态度,无疑促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探索路程,使实践之路卓有成效。但是居安思危,我国大学思政课的实践性教学仍有许多问题迫在眉睫,需要各部门继续支持协助,才能再接再厉继续谱写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探索的新篇章。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高校思政课程实践教学由高校教育工作者们代表的中国等教育工作者们提出和实施,但是归根究底,我国高校思政课的主管方属于党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教育部,努力做好高校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是大家共同的职责,不是单凭任何一方力量就能实现的。然而如今情况不容乐观,从已有文件内容来看,政府部门并没有积极参与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中,各项工作仅做出基本课程设置要求学时做出了说明,并未对支持高校思政课程实践教学做出任何表态,高校思政课程实践教学必然会涉及课外活动,这些活动涉及的经费等问题光靠学校教学部承担不太现实,人员安排也是一大问题,给学校思政教育者们的实践教学造成了不便,无法全新实施实践教学只能以点概面,一叶知秋并非易事,继续如此可能导致高校思政课堂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学生无法完全参与感受实践教学的意义,只能走马观花。倘若思政课程实践教育没有学术研究经费,只能屈居于学术研究范围之外。
2.加深高校领导对思政实践教学的认识
由于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育起步时间较晚,部分高校领导习惯长期的理论授课模式,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同样处于探索阶段,往往将实践教育看做对理论教学的辅助教学方式,忽视真正的实际意义。这种认识会影响学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和高校学生对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各项学习任务的积极性。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同教育部门联系,认真领悟高校思政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帮助高校思政实践教育课程获得应有的经费和人力物力支持,以便后续进程中的探索与发展。
3.明晰现阶段高校思政实践教育课程运行模式
实践课程虽然在内容上围绕思政教育开展,但是落实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跟传统理论讲授有很大不同。当前,高校思政实践课程发展缓慢,仍处于探索阶段,并没有可参考的先例,故步履维艰,缺乏规整,目的不明确,实践内容空洞且不够统一,考核标准尚未确定,教师与学生的参与度不甚明晰,毫不夸张地说,无疑是高校思政实践教育的放养阶段,需要大家给予高度重视,端正治学态度,提高课程敏感度,对思政实践教育发展保持热情与高度创新精神,自主创新实践,以期形成思政教学指导的初稿,帮助高校思政实践教育后续顺势发展。
三、结语
高校思政实践教学是思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思政教育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对思政课程实践教育的认识与理解,可以将思政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至新高度,对高校素质教育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为社会输送根据责任和使命的人才助力。高校思政教育实践教育不仅是学生学校教育的一个项目,更是学生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的试金石,通过大量实践,学生在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等方面可以得到锻炼,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高智商低情商的情况。
参考文献:
[1]付秀荣,张岩.现代性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6).
[2]朱潇潇.网络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语言艺术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10(5).
[3]张一澍.后金融危机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的提升[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8).
[4]张卫.社会转型期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因素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
[5]倪光辉,赵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魅力从何而来[N].人民日报,2008-07-17(13).
作者简介:
刘小娜(1990.11~ ),女,硕士在读。籍贯:山西朔州。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效果;研究综述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对于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部分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
很多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针对他们厌学的类型可归纳为以下几类:第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无用。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所学专业无关,与就业不直接挂钩,用处不大。第二,部分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社会上很多负面因素,如就业压力、个别党员腐败现象的负面影响、多元化思潮等,这些因素对学生的思想波动很大,一些学生由此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一种轻视和莫名其妙的抵触情绪。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就是一种“教化”,是空洞的说教,很多学生上这些课就是为了混学分,还有不少学生上课讲话、睡大觉、看其他书等。第三,一部分学生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传统过程难以满足学生追求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的需要。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多地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国家和社会的价值,而忽略了它对个人的价值,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
当代大学生的特殊经历和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很容易使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冷淡和逆反心理。首先,他们没有经历过旧社会的苦难,对为什么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知之甚少,因而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厚感情。其次,社会上多年来存在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教条化和实用主义倾向,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理论界某些人宣扬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马克思理论不能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等悖理言行,都极大地损害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再次,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诱发出极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想,冲击了马克思主义的阵地。于是一些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动摇了,并逐步形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否定心理趋势。
二、加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措施
1.政府管理的教育组织应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提出硬性规定
近些年政府教育组织工作者们比起以往更愿意将目光放在思政实践教学问题上,高校学生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融合同样保持着乐观与积极参与的态度,无疑促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探索路程,使实践之路卓有成效。但是居安思危,我国大学思政课的实践性教学仍有许多问题迫在眉睫,需要各部门继续支持协助,才能再接再厉继续谱写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探索的新篇章。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高校思政课程实践教学由高校教育工作者们代表的中国等教育工作者们提出和实施,但是归根究底,我国高校思政课的主管方属于党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教育部,努力做好高校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是大家共同的职责,不是单凭任何一方力量就能实现的。然而如今情况不容乐观,从已有文件内容来看,政府部门并没有积极参与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中,各项工作仅做出基本课程设置要求学时做出了说明,并未对支持高校思政课程实践教学做出任何表态,高校思政课程实践教学必然会涉及课外活动,这些活动涉及的经费等问题光靠学校教学部承担不太现实,人员安排也是一大问题,给学校思政教育者们的实践教学造成了不便,无法全新实施实践教学只能以点概面,一叶知秋并非易事,继续如此可能导致高校思政课堂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学生无法完全参与感受实践教学的意义,只能走马观花。倘若思政课程实践教育没有学术研究经费,只能屈居于学术研究范围之外。
2.加深高校领导对思政实践教学的认识
由于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育起步时间较晚,部分高校领导习惯长期的理论授课模式,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同样处于探索阶段,往往将实践教育看做对理论教学的辅助教学方式,忽视真正的实际意义。这种认识会影响学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和高校学生对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各项学习任务的积极性。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同教育部门联系,认真领悟高校思政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帮助高校思政实践教育课程获得应有的经费和人力物力支持,以便后续进程中的探索与发展。
3.明晰现阶段高校思政实践教育课程运行模式
实践课程虽然在内容上围绕思政教育开展,但是落实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跟传统理论讲授有很大不同。当前,高校思政实践课程发展缓慢,仍处于探索阶段,并没有可参考的先例,故步履维艰,缺乏规整,目的不明确,实践内容空洞且不够统一,考核标准尚未确定,教师与学生的参与度不甚明晰,毫不夸张地说,无疑是高校思政实践教育的放养阶段,需要大家给予高度重视,端正治学态度,提高课程敏感度,对思政实践教育发展保持热情与高度创新精神,自主创新实践,以期形成思政教学指导的初稿,帮助高校思政实践教育后续顺势发展。
三、结语
高校思政实践教学是思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思政教育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对思政课程实践教育的认识与理解,可以将思政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至新高度,对高校素质教育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为社会输送根据责任和使命的人才助力。高校思政教育实践教育不仅是学生学校教育的一个项目,更是学生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的试金石,通过大量实践,学生在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等方面可以得到锻炼,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高智商低情商的情况。
参考文献:
[1]付秀荣,张岩.现代性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6).
[2]朱潇潇.网络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语言艺术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10(5).
[3]张一澍.后金融危机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的提升[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8).
[4]张卫.社会转型期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因素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
[5]倪光辉,赵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魅力从何而来[N].人民日报,2008-07-17(13).
作者简介:
刘小娜(1990.11~ ),女,硕士在读。籍贯:山西朔州。专业: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