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科学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p2860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是对学生被动、单干、复现的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它看重的不是学习的结果,而是探究、实践、创新的过程;看重的是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形成。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时,要创造自主探究的机会 ,放手让学自主探究知识 ,但是,“自主学习”不是“自由学习”,也不是“自由学习”或“自愿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自觉地成为学生课堂学习、探究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使他们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自读、自悟、自得,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在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 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的欲望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处于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下学习知识,那么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 。为此,教学中我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乐于学习。比如,上《蝴蝶王国》第三小节时,多媒体展示黄蝶幽谷里彩蝶飞舞的画面后,我说:“谁能描绘一下这美丽的画面?”有的学生说:“五颜六色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美极了!”有的说:“山谷中,鲜花盛开,小溪潺潺地流着像仙境一般”……这时,我说:“那课文是怎样描绘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这时,学生迫不急待地读起了课文……
   在这里我巧妙地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又特意让学生先自己说说画面内容,再读读有关文字,激发了学生探究台湾蝴蝶多而美这一特点的欲望。为下一步的学习过程打下思维定势。让学如身临其境一般,在愉悦的心态中学习知识。
  二、 开放课堂,发掘自主探究的潜能。
  在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思路开阔了,思维火花闪现了,这时教师如果没有给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学生又成为接受知识 的容器,这样会严重阻碍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尽量是开放的,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要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再创造,有利于学生猜测与验证。如教学《桂林山水》第二、三小节后,我说:“是啊!山水相映,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构成了一幅立体画。让我们再次荡舟漓江,观赏这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桂林山水吧!”(屏显动画、音乐伴奏)看完动画后,我深情地说“此时此刻,你不想抒发一下对桂林山水的赞美吗?”这时,有的学生回答说:“桂林山水真是风光如画。”有的说:“桂林山水真是一颗灿烂的明珠。”另一个同学迫不及待地说:“桂林山水山水一体,水天一色。”还有的说:“桂林山水真让我浮想联翩。”……这时,我马上说:“除了这种抒发感情的方法外,你还有其他方法吗?(小组讨论),讨论出的方法有:写诗歌、画画、歌舞《我想去桂林》、书法、朗诵等,于是,我请大家回家准备,阅览课上交流。
   把封闭的课堂教学变成开放的教学,把语言和情感的体味结合起来,让学生体验、传达、表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重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学生思维活跃,学习兴趣浓厚,以积极的态度自主参与探究。
  三、 引导质疑,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疑问,即使是无疑也要寻疑,将自身置于特定情境之中,给自己提出问题。宋朝思想家张载说:“于不疑处读书,定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喜悦。”引导学生质疑,既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教学《惊弓之鸟》一文中,学习大雁怎样从天上掉下来的句子时,请学生做一做“直往上飞”和“直掉下来”的动作后,让学生质疑,这时,一个学生马上提出:“这两个直的意思是否一样?”我不急于回答,而是组织学生讨论,这样既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 适时点拨,诱导自主探究的方向
  在探究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究者,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新事物。因此,必须正处理教师的“引”和学生的“探”的关系,做到既不放任自流,让学生漫无边际去探究,也不能过多牵引。我认为关键是要适当点拨。当学生在思维的转折处,或知识的重、难点处经过自身的努力,还感到无法解决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拨,给学生某种启发性启示,拨开学习上的迷雾,使学生看到光明,看到希望。点拨的关键是要符合学生的需要,使学生能顺利进行探究。如教学《空城计》这篇课文时,观看动画后,我问:“你们觉得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同学们一致他是一个足智多谋、善于分析、知己知彼、镇定自若的人,这时,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司马懿是一个知己知彼、考虑问题周全、老谋深算的军事家。”班级里哄堂大笑,大家认为他是答非所问。我顺水推舟,又问:“那么大家说说,这个空城计是不是一个万全之策呢?”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主动探究的热情高涨起来了,他们议论纷纷,于是,一场小小的辩论会开始了。有的说:“当时,司马懿的十五万大军蜂拥而来,诸葛亮只有二千五百兵马,而且撤退已来不及了,如此情况下,只有这一计才能救他们。”有的说:“是啊!在如此危机的情况下,他能镇定自若,井然有序地指挥大家排兵布阵,说明考虑得非常周全。”有的说:“司马懿如果听了司马昭的建议,冲进去的话,诸葛亮不是输了吗?所以,诸葛亮是在赌博,是侥幸获胜的”这是,我又问:“那么,你们又有什么办法破诸葛亮的空城计呢?”反方的同学们想出不少的计策,如:先派几个人扮成老百姓,进城去探个究竟;围在城外几天几夜,让他们自露破绽……大家各抒己见,妙语连珠,令人拍案叫绝,也令我们这些为人师者望尘莫及。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自主解决了“为什么摆空城计?怎样摆空城计?结果怎样?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等一系列的教学目标。
  因此,在学生探究时,教师应做到引中有探,探中有引。同时,还要把握“引”的度,步步深入地引导学生逼近结论。
  五、 注意反思,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不可能一下子获得整个系统知识,也不可能在探究知识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每次都是科学的,为此,学生们在课堂探究结束后,必须反思自己学习的行为所获取的知识。在每节课结束后,我都要问一问:“刚才的学习,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疑问?最成功的学习方法是什么?”等。通过反思,让学生把思维过程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找到科学的探究方法,探究规律,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总之,我们要正确处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努力把传统的知识传授课变成研究课、探究课,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爱河中追求真知,实现自我,体验成功。"心怀这样的追求,我踏上了三尺讲台。与语文教学相依相伴的岁月已走过九年,执教途中面对一个个生动活泼、性格各异的学生我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也品尝到了失败的苦涩。但我始终坚守着心中的诺言:用我的"真心"走近学生、理解学生、接纳学生,用"爱"来融化他们内心的一切坚冰。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阳春三月之晨,手捧教材,伴着上课的铃音,我走进了教室。与学生
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逐步成为全球制造中心,这样,就产生了巨大的物流需求,为我国的物流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我国物流行业目前存在着整体水平偏低、高素质人才缺乏、网络不健全、运营能力差、核心竞争力不突出等问题。这些严重制约着我国物流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在跨国物流巨头纷纷布局、抢滩中国的形势下,如果我国物流业不能迅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就无法同即将进入我国市场的跨
【摘要】结合班级教育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努力调动学生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运用目标、榜样、奖赏、诚信、情感等多种方法去激励和引导班级学生,促使他们朝着“全面提高整体素质的目标前进”!   【 关键词】目标; 奖赏; 情感 ; 激励     “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组织单位,学生在校的活动绝大多数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因此,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使学生在一个团结向上的良好环境中成长,在一定意
家族企业是人类发展历史上最为古老的企业组织形式之一,同时也是中国范围内较为普遍存在的企业组织形态。家族企业具有高控股权、决策迅速、高成长等特点,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新
【摘要】中差生自卑感很严重,而且感情脆弱、过度焦虑,耐挫能力差,如何针对中差生的心理特点,帮助他们缓解过度焦虑情绪,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本人从教师与中差生良好关系的搭建、精彩纷呈的课堂导入、积极课堂心理状态的养成、给中差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四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过度焦虑情绪; 中差生     “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平等的问题,是人权的问题”,走近中差生,关注中差生,
数学解题是数学核心教学手段之一,解题能力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学生进行解题需要应用数学知识,还要有分析问题和创新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就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