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 析透 仿像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sa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到记叙文写作,语文老师都在哀叹:高中生写不过初中生,初中生写不过小学生!哀叹背后隐现着记叙文写作指导的困境。那么,对中学生来讲,记叙文真的那么难写吗?对语文老师来讲,记叙文真的那么难以指导吗?
  笔者以“读通析透仿像”这一模式为主来指导学生的记叙文写作,多年实践下来,效果明显。下面以读通、析透、仿像《周亚夫军细柳》一文为例略作说明,以就教于方家。
  一、读通是基础
  要写好记叙文,首先要读懂、读通记叙文。
  “读”是指读典范作品,所谓“取法乎上”:“精读教材是挑选出来的,它的写作技能当然有可取之处;阅读时候看出那些可取之处,对于选剔与斟酌就渐渐增进了较深的识力;写作时候凭着那种识力来选剔与斟酌,就渐渐训练成较精的技能。”(《论国文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鉴于学生课业负担较重,我特别选取典范的短篇传记类文言作品作为阅读材料,以求一箭双雕之效。
  “通”的要求首先是熟读成诵。读通的前提是背熟——像《周亚夫军细柳》这样较短的文言作品我都要求学生能先给白文断句,然后在熟读基础上背诵。有人可能认为这样做会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其实不然。古人早已用事实证明,读懂、读通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就是断句、背诵。这种方法看似费力,但开始阶段的费力,却能换来后续阶段的省力,而且其效果又是别的方法无法比拟的。(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一篇作品做到能断句能背诵,就为读通奠定下了扎实的基础。“从前教人作文,别的不讲,只教把若干篇文章读得烂熟。我们且不问其他,这读得烂熟的办法并不能算坏。读书就是要把一些成例化为习惯。”(《“通”与“不通”》)
  二、析透很重要
  将材料读懂、读通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分析很重要,因为它是学习他人作品与自己模仿写作之间的一道桥梁。对学生来说,读相对容易,析会困难一些,析透就不是个个可过关的事。但唯有析透,才为仿像树立了标杆,学生才能明白从何处仿,仿到何种程度才算成功。更何况我们毕竟不像古人那样有充足的时间来“读得烂熟”,唯有借助分析,以期事半功倍。
  “析”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在这里我要求学生能从记叙文写作的角度来析;“透”则要求学生能理清记叙的事件与人物、中心与主题、材料运用与写作方法等,从而领悟记叙文的章法。要析透记叙文,仅仅“心知肚明”是远远不够的,即使做些常规笔记效果还是不很明显。实践证明,不借助表格来分析,就不能达到设定的理想目标,因为表格有助于清晰思路,提升品质;表格列得越细,表明思路越清,认识越透。
  下面是学生在我指导下对《周亚夫军细柳》一文就材料运用与写作方法作的表格化处理结果:
  理清文章叙述的先后顺序,并以表格形式使其清晰化:
  为了真正理清事件的来龙去脉,确立人物的主次、事情的详略,应该指导学生对该表格进一步细化:
  在此基础上,逐项分析讨论这样写的作用与效果,如:写背景“匈奴大入边”,“达到渲染气氛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之效。
  不仅要“析”典范的作品,更要“析”自己的文章。因为领悟的捷径之一是比较,将自己的文章与典范作品进行比较之后,往往高下立现,妍媸毕露;在事实面前学生自然明白该往哪个方向努力了。
  通过分析直至析透这一过程,学生不仅进一步理解了文章,而且也体会到了优秀作品的妙处,更找到了自己写作中存在的差距从而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三、仿像是关键
  读通、析透仅仅是手段,目的是仿像。一味模仿当然是错误的,但如同练字的临摹,仿写是创作的初级阶段;只有仿像了,而后才有创作的可能与希望;在目前记叙文写作还很不景气的现实面前,我觉得特别应该抓模仿。
  仿像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更需要及时鼓励。每次指导记叙文写作我从不提过多要求,一般一次只提出一两个,凡是能达到这一个或两个要求的就给高分乃至满分。比如,有一次我提出文章开头必须营造气氛、设置悬念的要求,随后布置学生以“根”为题写记叙文。有个学生这样开头:“浙江乐清和温岭的交界处有一片连山,叫做赤砂山,我儿时的家。”小作者连用“交界处”“一片连山”且是“赤砂”来营造气氛,让久处平原之地的读者油然而生神往之情;而“我儿时的家”又吊起了读者的胃口,激发起了阅读兴趣:这就很成功!这样的仿写既训练了学生的写作技巧又保护了其写作热情。以后再逐步提升要求,直到将分析出的典范作品的优点全部仿像为止。
  其次必须反复训练,力求巩固。“所谓善读善写,非可求成于一旦,端宜积之于平时。”这时候最需要的是不断进行修改,以求逐步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反思显得尤为重要:写完作文后,我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文章与分析过的典范作品进行比较,找出成功之处,列出暂未达到的地方,思考该用什么办法来进一步完善。而后才要求学生各自作有针对性的修改。经过多次反复,最终形成“阅读—分析—再阅读—再分析—仿写—反思—再修改—再反思—再修改……—满意”这样一个循环。通过这个循环的不断训练,学生仿像的成功率越来越高,写作热情不断高涨,写作水平也随之逐步提升。
  仅仅停留在“仿像”阶段是不够的,作文当然应该创造、创新。但是,“仿像”毕竟让学生尝到了写作的甜头,老师布置作文时再也听不到学生的唉声叹气了。有了这个良好的开端,何愁他们不愿意拿起笔来作文,何愁“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不能实现呢?
  作者单位:江苏昆山震川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一文“通过奇特的构思表达了严肃的社会问题,在幽默的笔调中寄寓着很深的感慨”。若欲读懂文章,则必须探究文章寄寓之感慨。既然如此,文章所寄寓哪些感慨?笔者曾数次执教该文,略有些许心得,兹陈述如下,恳请方家指正。  一、惊骇遭遇火灾,寄予深切同情  王参元一向辛勤奉养双亲,只望恬然安宁,淡然度日。岂料一场大火烧黑房屋,烧红垣墙,家中财物,荡然无存。甚至饮食必需品,亦供给不上,家中面
朱自清先生说:“标点符号表明词句的性质,帮助达意的明确和表情的恰切,作用跟文字一样,决不是附加在文字上,可有可无的玩意儿……多半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作用轻视或认识不足,随处乱点。其实不充分利用,写作的效果便会因此减少。”确实,“一枝一叶总关情”,好的文章,连标点符号都在表情达意,都在暗暗地说话。一个细心的读者绝不会错过这些值得一嚼的地方。语文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善于捕捉这些文本的细微处,引领学生反复品读
现行课时安排一般是每周上两节作文课,教师多是安排一周一次作文。形式固定,不能适时安排写作,不能使用好课本上的范文,不能使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   根据现状,我觉得把写作教学融于阅读教学之中,利用范文,适时训练,既能顺利完成阅读教学的目标,又能促进学生的习作,使阅读教学最终落实到写作上来。这样,阅读写作两不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行教材的编写(以洪宗礼主编的《义务教育课程标
一、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命题的内容分析  2016年高考全国三套试卷的作文题从总体来看命制较佳。从形式上看,分别为漫画材料、事理材料和事实材料作文题,从内容上看,上分别指向教育(学习)和创新,贴近学生生活,呼应时代主题。  具体简析如下:  全国卷Ⅰ作文题(题略)为漫画材料题,材料由内容貼近学生生活的两组四格漫画构成。漫画组在纵向、横向及交叉等多向关联中呈现出丰富的寓意,给考生提供了多元选择角度和较
边缘,一个幽僻、冷落的处所,其地理意义的风景也许并不美丽;然而,在中国的古典诗歌里,“边缘”的人文风景又常常是崇高、壮美的所在,因为它饱含着作者的孤独和愤懑,是高标独立、落落不同凡俗的人格象征。屈原的《离骚》,曹植的《杂诗》(其四)《美女篇》,李白的《美人出南国》,杜甫的《佳人》,凡此等等,皆遭遇边缘情境的幽怨发愤之作。他们被逐出政治中心,身处边缘,躬自反思生存的意义,不得不重新认识自我,于是便有
“在我国中小学的语文课里,几乎没有写作教学。” 王荣生如是说,“中小学的‘作文教学’,主要在两个阶段:一是在写之前指导学生审题,或使学生进入写作的情景,或有构思的激发乃至‘训练’。这一阶段主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对‘怎么写’只有原则性的引导或要求。二是在写之后,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或展示好的作文,或做提升作文档次的修缮,有时是教师介绍批卷的感观,或解释本次作文打分的标准。这一阶段主要解决‘
编者按:2015年12月25日晚,《中学语文》读者群举办了一场以“语文课用什么教”为话题的在线研讨活动。  本次研讨从晚上7:00开始自由讨论,8:00正式开始,到晚上10:30结束。本次活动由周志恩、钱晓国、翟晓周主持,邀请了三位主讲嘉宾:湖北省优秀语文教师付蓉、宜昌市语文学科带头人韩煦、全国“双有”活动先进工作者钱丹。她们分从教学的理念、策略和媒介的角度对“语文课用什么教”做了深刻的阐述。在交
今秋,草根作家马及时的《王几何》入选初中课本,一时引起网民热议。说“贴近”学生者有之,说“迎合”学生者有之……综观《王几何》一文,所写内容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语言幽默风趣,展现了一个独特的教师个性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学构想】  言语学习,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要义。本文内容浅显,学生在“解读”方面应该不成问题。研读课文,感觉冗余和害意的文字不少,而删减后稍做修正,就读着干净清爽多了。作
一、叙述性文章及其写作困境  叙述性文章是主要采用叙述与描写的表达方式,讲述事件,刻画形象,借以表达中心的文章。它是相较于事实文体而存在的虚拟文体,也可称之為教学文体,因为它主要存在于中小学教学环境之中。  针对人们存在的一些误解,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叙述性文章并不等同于记叙性文章,而是后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作为表达方式,记叙本就包含记述(亦即描写)和叙述,记叙性文章除了可偏重于叙事,还可以用
中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怕文言文列在“三怕”之首。但丢弃了文言阅读,就是丢弃了古代文化。丢弃了古代文化,就等于丢弃了另一只眼睛,同时也丢弃了另一条腿。因此,中、高考古文阅读题有增无减,而且花样迭出。如何让古文阅读充满兴趣、焕发生机呢?一篇古文就是一座古墓,打开它,有所发现,才会有所惊喜;一篇古文就是一笔遗产,面对它,有所继承,才会有所感恩;一篇古文就是一幅旧画,模效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