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策略·媒介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51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2015年12月25日晚,《中学语文》读者群举办了一场以“语文课用什么教”为话题的在线研讨活动。
  本次研讨从晚上7:00开始自由讨论,8:00正式开始,到晚上10:30结束。本次活动由周志恩、钱晓国、翟晓周主持,邀请了三位主讲嘉宾:湖北省优秀语文教师付蓉、宜昌市语文学科带头人韩煦、全国“双有”活动先进工作者钱丹。她们分从教学的理念、策略和媒介的角度对“语文课用什么教”做了深刻的阐述。在交流中,群友参与面广,参与度高,不时与嘉宾互动碰撞,研讨气氛热烈,给群友带来了一场语文教研的盛筵。
  首先开讲的是韩煦老师,她以诗歌教学这一小角度切入,阐述“语文课用什么教学理念教”。围绕这个话题,她提出三个观点:一是“用课标理念指导教”。根据《新课程标准(初中)》对初中学段的明确要求,针对日常诗歌教学大多只是读背分析的现状,应以具体指导学生对诗歌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阅读领悟为重点。二是“用诗歌文体特点定向教”。诗歌是一种运用精炼、含蓄的语言,借助联想和想象等手法构造出生动鲜明的形象,以此传达出作者的内心情感的文学样式。针对这种文体特点宜采用朗读教学法、问题导向法、矛盾质疑法、留白想象法、思维导图法、多维比较法等,从语言入手,弄清诗歌的含义,再借助于联想和想象还原诗歌中的鲜明意象和意境,进而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即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入味。三是“用不同学段学情分层教”。面对初一学生,就要侧重于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有意识地教授一些古典诗词的鉴赏知识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欣赏古典诗歌的能力,面对初三的学生,就可以采取抓住意象、涵咏句子、品味词语达到理解情怀的目的。
  紧接教学理念话题,付蓉老师同样从诗歌教学用实例这一小角度切入,阐述“语文课用什么教学策略教”。她以韩煦执教的《渔家傲·秋思》和钱丹执教的《华南虎》为例,分享了三个方面的诗歌教学策略:一是“用问题导向法教,推动教学过程”。主问题的设计要着眼于整体地带动对课文的理解品读,着眼于引动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每一次提问或问题设置都能形成和支撑课堂上一个时间较长的教学活动的板块,使得课堂结构清晰流畅。二是“用朗读品味法教,突破教学重难点”。在诗歌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就是要在读中品味、揣摩、感悟、积累、熏陶,培养良好的语感,丰富语言的材料,增加文化的底蕴,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学生能通过朗读明白的,老师就不用讲很多了,只需要给一把钥匙——如何朗读,如抓好重读词语,诗歌的意象、画面、情感也就随之溢出。三是“用矛盾质疑法教,深入理解文本”。要把出发。”教师在引导过程中就要善于抓住原本统一的对象差异性或者矛盾性,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理解,以更巧更好地深入理解文本。
  最后是钱丹老师的分享,她依然从诗歌教学这一小角度切入,阐述“语文课用什么教学媒介教”。她以《华南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商山早行》等大量实例阐述了三个观点:一是“用相关材料为媒介来教”。教师应该适时、有效、恰如其分地运动诗歌的背景介绍和文本资料。二是“用版本比较为媒介来教”。同一篇文章因版本不同而略有差异,借助版本差异引导学生探究不一样的原因,培养学生推敲文意的能力、阅读能力、探究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三是用“教师素养为媒介来教”。语文教师应当成为“语文的化身”。教师理解得透,才能引导得深,教师的语文素养才是决定一节课质量高低的关键。
  黄祥本、万运华、万鹏、谢家宏、黄硕、王有职、吴滎林等群友积极参与研讨互动,并就如何引导学生披情入文地诵读,如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涵咏,如何不断孜孜探究语文教学从而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等问题做了深而细的探究。
  [作者通联:成都市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上学期高中语文所授教材是苏教版的必修三和必修四,这两本教材中议论文的比重比较大,尤其是古代议论文。学生在解读古代文学文本上有一定困难,加之是议论文,因而在后期议论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明显不如先期。我在教授《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时在两个班级采用了两种教学方法,收到了截然不同的效果。  第一个班级,我采用传统的议论文教学的框架来构建课堂,用议论文的基本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主
汪曾祺先生的《葡萄月令》一文被编入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中的“人与物的对话”这一专题。编者按是这样写的:“当我们面对一样东西——物的时候,我们其实都是天真的孩子,在不可遏止的好奇心驱动下,看之,看不够,琢磨之,琢磨不够,拆解之,拆解不够,描摹之,描摹不够;以至欢呼,以至雀跃。物和人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建立起了互助、亲善的关系。状物散文中的物首先是物,但其次又不是物,它可能还是人。”的确,《葡萄月令》是
韩军老师的公开课《雷雨》(《语文教学通讯》A刊2015年第4期》)与众不同,切入角度新颖,以“周”字贯穿教学,梳理情节,阐述人物,描绘命运,概括主旨,终抵“神秘”。加上韩军老师个人独特的学养、卓越的朗诵以及熟练的课堂言语,确实让我们享受一场酣畅淋漓的“雷雨”盛宴。然而,正如韩老师的《背影》一样,《雷雨》这一课也在语文界产生了不同的反响和激烈的争论。也正像2015年《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第7、8期
回顾语文教育的百年历史,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施历经迂回曲折的前进过程,从历史来看,不难发现,每一次教学模式的改变都是在一定的教学理念的基础之上产生。特别是进入新课程改革后,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我国语文教学模式层出不穷,显示出“百花齐放”的势态。在这其中,深圳市南山区新安中学吴泓老师的专题模块教学就是在自觉探索中,在精神与言语共生的理念下所孕育出来的一朵语文教学魅力的花朵。  在语文新课程改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一文“通过奇特的构思表达了严肃的社会问题,在幽默的笔调中寄寓着很深的感慨”。若欲读懂文章,则必须探究文章寄寓之感慨。既然如此,文章所寄寓哪些感慨?笔者曾数次执教该文,略有些许心得,兹陈述如下,恳请方家指正。  一、惊骇遭遇火灾,寄予深切同情  王参元一向辛勤奉养双亲,只望恬然安宁,淡然度日。岂料一场大火烧黑房屋,烧红垣墙,家中财物,荡然无存。甚至饮食必需品,亦供给不上,家中面
朱自清先生说:“标点符号表明词句的性质,帮助达意的明确和表情的恰切,作用跟文字一样,决不是附加在文字上,可有可无的玩意儿……多半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作用轻视或认识不足,随处乱点。其实不充分利用,写作的效果便会因此减少。”确实,“一枝一叶总关情”,好的文章,连标点符号都在表情达意,都在暗暗地说话。一个细心的读者绝不会错过这些值得一嚼的地方。语文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善于捕捉这些文本的细微处,引领学生反复品读
现行课时安排一般是每周上两节作文课,教师多是安排一周一次作文。形式固定,不能适时安排写作,不能使用好课本上的范文,不能使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   根据现状,我觉得把写作教学融于阅读教学之中,利用范文,适时训练,既能顺利完成阅读教学的目标,又能促进学生的习作,使阅读教学最终落实到写作上来。这样,阅读写作两不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行教材的编写(以洪宗礼主编的《义务教育课程标
一、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命题的内容分析  2016年高考全国三套试卷的作文题从总体来看命制较佳。从形式上看,分别为漫画材料、事理材料和事实材料作文题,从内容上看,上分别指向教育(学习)和创新,贴近学生生活,呼应时代主题。  具体简析如下:  全国卷Ⅰ作文题(题略)为漫画材料题,材料由内容貼近学生生活的两组四格漫画构成。漫画组在纵向、横向及交叉等多向关联中呈现出丰富的寓意,给考生提供了多元选择角度和较
边缘,一个幽僻、冷落的处所,其地理意义的风景也许并不美丽;然而,在中国的古典诗歌里,“边缘”的人文风景又常常是崇高、壮美的所在,因为它饱含着作者的孤独和愤懑,是高标独立、落落不同凡俗的人格象征。屈原的《离骚》,曹植的《杂诗》(其四)《美女篇》,李白的《美人出南国》,杜甫的《佳人》,凡此等等,皆遭遇边缘情境的幽怨发愤之作。他们被逐出政治中心,身处边缘,躬自反思生存的意义,不得不重新认识自我,于是便有
“在我国中小学的语文课里,几乎没有写作教学。” 王荣生如是说,“中小学的‘作文教学’,主要在两个阶段:一是在写之前指导学生审题,或使学生进入写作的情景,或有构思的激发乃至‘训练’。这一阶段主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对‘怎么写’只有原则性的引导或要求。二是在写之后,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或展示好的作文,或做提升作文档次的修缮,有时是教师介绍批卷的感观,或解释本次作文打分的标准。这一阶段主要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