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教学是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特别是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国情教育内容。
一、在历史教学中国情教育的主要方面
(一)进行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教育。
我们伟大祖国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从人类告别愚昧迈入文明时起,到公元15世纪以前,我国一直是当时世界上为数很少的几个先进国家之一。中华民族以高度的智慧和能力,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由中国人民培植的优秀文明传统,从古至今,代代相传,一脉相承,因此它与我们正在建设着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分不开、割不断的。我们要积极地从古代文明中汲取营养,同时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不断前进,创造出更加光辉灿烂的当代社会主义文明,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进行五千年中国人民奋斗史,特别是近百年来中国历史的教育。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在封建社会里,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革命精神,在中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在近代,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后。出路何在?中国人民百余年以来不屈不挠、再接再励,进行了英勇的斗争。许多求进步的先进思想人物提出了不少济世图存的主张,企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但都没有成功。“五四”运动后,随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真正救国救民的责任落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人阶级身上。历史已经证明,唯一的出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三座大山,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经过28年的英勇奋斗,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近百年来历史所证明的颠扑不破的伟大真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只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是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西方的多党制领导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我们要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光荣革命传统的教育,特别是要向学生进行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教育。
(三)进行社会主义必然性的教育。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而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痛苦摸索,从多次失败中找到的。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建立,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空前的全国(除台湾外)统一,民族团结,祖国富强。我们要在中国现代史的教学中教育学生,让他们了解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只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有光明的前途。在生产不发达不富裕的国家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搞社会主义,才能使大家都有饭吃,都能生活得好。
(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教育。
在中国现代史的教学中,要同学生讲清讲足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使他们了解社会主义祖国的伟大和前途的无限光明。4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十多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由一个极端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大为增强。我国已建立了比较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农村经济走向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13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教育、科学文化等各项事业也得到很大发展。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学生了解到了我国的社会建设的巨大成就,就会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树立起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将来自觉地献身于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我们还要使学生了解,我国是在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我们的生产仍然落后,经济不发达,我国当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学生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强国,还要广大青少年学生艰苦奋斗,努力学习,将来担负起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
二、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国情教育的着手点
(一)从思想上要明确认识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国情教育的重要性。
进行国情教育,是广大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要认真钻研《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小学历史学科思想和政治纲要》,认真钻研历史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国情教育因素,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教学中运用。国情教育必须寓于历史教学活动之中,紧密结合历史教材,以便得出结论。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在国情教育中,教师在讲授时,要充满感情,表现出主观上的爱和憎、赞美和批判等鲜明的阶级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以生动的历史事实感染学生。
(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国情认识国情。
历史唯物主义是认识国情、分析国情的基本方法,也是认识、分析国情的基本原则,是正确认识国情的前提。进行国情教育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对历史国情知识进行科学分析,去教育学生认清国情发展的真正规律,预见其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才能使国情教育成为对客观世界及事物的发展以正确的反映。以真实的历史、真实的国情教育广大的青少年学生,才能使广大的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我们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无比正确的。
(三)运用比较方法进行国情教育。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求同存异,或者求异存同,从而探寻正确的道路和适宜的措施。国情教育要进行历史的纵向比较,这样才能认识中国现实社会所处的阶段,才能看清中国的历史进步、发展趋势和前景。只有将国情教育放到同一历史时期内,进行不同国度的横向比较,才能找出国情中的长短差距,探求适合本国国情的各种问题的答案,才能发人深省,催人奋起。
(四)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要以正面教育为主,要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我国的国情。
在历史教学中,讲国情中的积极有利因素方面,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讲国情中消极不利因素方面,要深刻分析产生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使学生心理能够产生出一种民族的紧迫感和忧患感。归纳到一点,通过认识国情,增强青少年一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使命感。
(五)从实际出发,进行国情教育。
国情教育必须从教育的对象——学生出发,必须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思想与现实存在的一些不正确的认识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我国的国情。
(六)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国情教育。
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时,要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除课堂讲授外,还可组织一些其它的活动,如参观、调查、访问、搞专题报告会等等。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使用教学挂图、幻灯、录像等,使之真正把课内外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目的。
一、在历史教学中国情教育的主要方面
(一)进行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教育。
我们伟大祖国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从人类告别愚昧迈入文明时起,到公元15世纪以前,我国一直是当时世界上为数很少的几个先进国家之一。中华民族以高度的智慧和能力,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由中国人民培植的优秀文明传统,从古至今,代代相传,一脉相承,因此它与我们正在建设着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分不开、割不断的。我们要积极地从古代文明中汲取营养,同时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不断前进,创造出更加光辉灿烂的当代社会主义文明,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进行五千年中国人民奋斗史,特别是近百年来中国历史的教育。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在封建社会里,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革命精神,在中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在近代,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后。出路何在?中国人民百余年以来不屈不挠、再接再励,进行了英勇的斗争。许多求进步的先进思想人物提出了不少济世图存的主张,企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但都没有成功。“五四”运动后,随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真正救国救民的责任落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人阶级身上。历史已经证明,唯一的出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三座大山,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经过28年的英勇奋斗,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近百年来历史所证明的颠扑不破的伟大真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只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是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西方的多党制领导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我们要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光荣革命传统的教育,特别是要向学生进行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教育。
(三)进行社会主义必然性的教育。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而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痛苦摸索,从多次失败中找到的。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建立,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空前的全国(除台湾外)统一,民族团结,祖国富强。我们要在中国现代史的教学中教育学生,让他们了解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只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有光明的前途。在生产不发达不富裕的国家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搞社会主义,才能使大家都有饭吃,都能生活得好。
(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教育。
在中国现代史的教学中,要同学生讲清讲足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使他们了解社会主义祖国的伟大和前途的无限光明。4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十多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由一个极端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大为增强。我国已建立了比较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农村经济走向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13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教育、科学文化等各项事业也得到很大发展。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学生了解到了我国的社会建设的巨大成就,就会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树立起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将来自觉地献身于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我们还要使学生了解,我国是在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我们的生产仍然落后,经济不发达,我国当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学生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强国,还要广大青少年学生艰苦奋斗,努力学习,将来担负起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
二、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国情教育的着手点
(一)从思想上要明确认识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国情教育的重要性。
进行国情教育,是广大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要认真钻研《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小学历史学科思想和政治纲要》,认真钻研历史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国情教育因素,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教学中运用。国情教育必须寓于历史教学活动之中,紧密结合历史教材,以便得出结论。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在国情教育中,教师在讲授时,要充满感情,表现出主观上的爱和憎、赞美和批判等鲜明的阶级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以生动的历史事实感染学生。
(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国情认识国情。
历史唯物主义是认识国情、分析国情的基本方法,也是认识、分析国情的基本原则,是正确认识国情的前提。进行国情教育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对历史国情知识进行科学分析,去教育学生认清国情发展的真正规律,预见其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才能使国情教育成为对客观世界及事物的发展以正确的反映。以真实的历史、真实的国情教育广大的青少年学生,才能使广大的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我们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无比正确的。
(三)运用比较方法进行国情教育。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求同存异,或者求异存同,从而探寻正确的道路和适宜的措施。国情教育要进行历史的纵向比较,这样才能认识中国现实社会所处的阶段,才能看清中国的历史进步、发展趋势和前景。只有将国情教育放到同一历史时期内,进行不同国度的横向比较,才能找出国情中的长短差距,探求适合本国国情的各种问题的答案,才能发人深省,催人奋起。
(四)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要以正面教育为主,要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我国的国情。
在历史教学中,讲国情中的积极有利因素方面,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讲国情中消极不利因素方面,要深刻分析产生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使学生心理能够产生出一种民族的紧迫感和忧患感。归纳到一点,通过认识国情,增强青少年一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使命感。
(五)从实际出发,进行国情教育。
国情教育必须从教育的对象——学生出发,必须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思想与现实存在的一些不正确的认识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我国的国情。
(六)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国情教育。
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时,要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除课堂讲授外,还可组织一些其它的活动,如参观、调查、访问、搞专题报告会等等。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使用教学挂图、幻灯、录像等,使之真正把课内外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