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山东省高考语文作文原题:
乡间有农谚:“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和肉豆的藤须一旦缠绕在一起,是很难分开的。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的丝瓜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挑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要求:①选准角度,确定立
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题特征鲜明。
一、材料立意
1.依靠
为了生存和结果,丝瓜的藤蔓和肉豆的藤须缠绕在了一起,达到了很难分开的地步。它们彼此成了依靠,最终瓜熟蒂落,肉豆飘香。其实自然万物莫不如是,彼此相依,甚至交互相融,不分彼此。在自然中,万物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又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有遗传的基因、生存的土壤,有近亲和远亲,这是自然的规律,也是万物生存的智慧。
2.探索
若单独来看,小孩的这一举动包含着积极的一面,有对自然科学的探索精神,探索中有挫折和失败,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把它放在了农谚和父亲的引导之间,这种好奇心驱使下的探索无疑是错误的,它违背了自然规律,忽视了丝瓜肉豆的存在价值。可见,该段是对农谚的反面证明,小孩不遵循自然万物相互依靠、相生交融的道理,最后“扯断”了生命的根,毁坏了庭院的风景。
3.价值
“笑”是态势语,否定了小孩子的做法;“种它们是挑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语言描写,这是对小孩子举动作了第二次否定;“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意味深长,要遵循自然规律,任其发展;“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瓜熟蒂落,庭院飘香,丝瓜肉豆自有其特点和生长的规律,但对于劳动人民来说,关注的重心是其存在的价值,不在差距的评鉴。古印度有众人戏牛、鉴赏雕塑、游戏人生、光阴虚度的愚人譬喻;当下生活中又有多少品鉴宝马而不去扬鞭驰骋,品鉴岗位而不去践行实践、追求人生价值、探求人生意义的虚浮者?
整合三层,就其组材的常规思维逻辑而言,应该是先遇故事,后思农谚,结于价值的思考和追问。可见,语料的一级立意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评鉴探求人生的差距,而在于遵循自然的规律,从自然科学和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践行实践,做出成绩。该作文题目立意总结如下:
二、命题思想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源泉和精神宝库,生命源于自然又归于自然,这短暂的人生依靠自然生存和发展。而农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和总结。农谚的语言朴素自然又简洁生动,朗朗上口又幽默诙谐,烙着劳动人民生活的激情和血泪,闪着劳动人民思想的灵光。关注农谚,探究农谚的哲理和情感,无疑是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尊重,究其长远而言,农谚寄寓了对劳动和土地的深厚情感。
认识自然、揭示大自然的奥秘,这种探索精神是可贵的。然而,探索之路是一条创新之路,需要迎接挑战的极大勇气,很多时候需要另辟蹊径。探求到大自然的真谛,让探索之路阳光明媚,走向成功,必须战胜前进道路上的无数困难和艰险,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探索,探索要从实际出发,应该以科学精神为指导。材料对小孩子的盲目举动作了多重否定,无疑在于提醒考生关注探索的价值和方法,关注科学的探索精神和悲悯的人文精神,重要的是尊重劳动者和教育引导,要俯下身子与广大的劳动者一道,走进自然,走向大众,实现探索的真正价值。
“人生为一大事而来”“自古英雄多磨难”。在这一追求的道路上,有许多歧路和坎坷,重要的是明确人生目标,坚持不懈,哪怕是在飘雪的季节里,也定能守候到滚滚春潮,繁华满路。当前有许多青年,胸无大志又目标不明,追求之路背离科学规律,不能脚踏实地地学习和工作,又不善于学习和吸纳前人的经验,或急功近利,或徘徊观望,或眼高手低,或思想偏激,最终虚度了光阴。
如果说2014年山东高考作文“透过窗口看风景”,还是一种观望的话,那么2015年无疑是引领考生来到了窗外,走进了风景,有了更深一层的探索和更高一层的期望。从命题蕴含的深意看,语料没有脱离人生、自然与社会、科技与人文、成长经历、道德修养、内心情感、为人处世等七大常规備考方向,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所以2015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在山东高考命题史上又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三、结语
教师的辛勤使得桃李满天下,然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自然的桃李不择地而居,无暇顾及花下的鉴赏者,只顾耸立大地,吸纳天地精华,迎接自然的风雨,开出本分的花,结出自然的果。愿山东高中语文教育同仁戒骄戒躁,高举科学精神的大旗,坚守民族文化的根,走过四季轮回继续守候桃李的春天!
(作者单位:山东省蒙阴第一中学)
乡间有农谚:“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和肉豆的藤须一旦缠绕在一起,是很难分开的。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的丝瓜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挑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要求:①选准角度,确定立
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题特征鲜明。
一、材料立意
1.依靠
为了生存和结果,丝瓜的藤蔓和肉豆的藤须缠绕在了一起,达到了很难分开的地步。它们彼此成了依靠,最终瓜熟蒂落,肉豆飘香。其实自然万物莫不如是,彼此相依,甚至交互相融,不分彼此。在自然中,万物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又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有遗传的基因、生存的土壤,有近亲和远亲,这是自然的规律,也是万物生存的智慧。
2.探索
若单独来看,小孩的这一举动包含着积极的一面,有对自然科学的探索精神,探索中有挫折和失败,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把它放在了农谚和父亲的引导之间,这种好奇心驱使下的探索无疑是错误的,它违背了自然规律,忽视了丝瓜肉豆的存在价值。可见,该段是对农谚的反面证明,小孩不遵循自然万物相互依靠、相生交融的道理,最后“扯断”了生命的根,毁坏了庭院的风景。
3.价值
“笑”是态势语,否定了小孩子的做法;“种它们是挑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语言描写,这是对小孩子举动作了第二次否定;“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意味深长,要遵循自然规律,任其发展;“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瓜熟蒂落,庭院飘香,丝瓜肉豆自有其特点和生长的规律,但对于劳动人民来说,关注的重心是其存在的价值,不在差距的评鉴。古印度有众人戏牛、鉴赏雕塑、游戏人生、光阴虚度的愚人譬喻;当下生活中又有多少品鉴宝马而不去扬鞭驰骋,品鉴岗位而不去践行实践、追求人生价值、探求人生意义的虚浮者?
整合三层,就其组材的常规思维逻辑而言,应该是先遇故事,后思农谚,结于价值的思考和追问。可见,语料的一级立意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评鉴探求人生的差距,而在于遵循自然的规律,从自然科学和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践行实践,做出成绩。该作文题目立意总结如下:
二、命题思想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源泉和精神宝库,生命源于自然又归于自然,这短暂的人生依靠自然生存和发展。而农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和总结。农谚的语言朴素自然又简洁生动,朗朗上口又幽默诙谐,烙着劳动人民生活的激情和血泪,闪着劳动人民思想的灵光。关注农谚,探究农谚的哲理和情感,无疑是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尊重,究其长远而言,农谚寄寓了对劳动和土地的深厚情感。
认识自然、揭示大自然的奥秘,这种探索精神是可贵的。然而,探索之路是一条创新之路,需要迎接挑战的极大勇气,很多时候需要另辟蹊径。探求到大自然的真谛,让探索之路阳光明媚,走向成功,必须战胜前进道路上的无数困难和艰险,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探索,探索要从实际出发,应该以科学精神为指导。材料对小孩子的盲目举动作了多重否定,无疑在于提醒考生关注探索的价值和方法,关注科学的探索精神和悲悯的人文精神,重要的是尊重劳动者和教育引导,要俯下身子与广大的劳动者一道,走进自然,走向大众,实现探索的真正价值。
“人生为一大事而来”“自古英雄多磨难”。在这一追求的道路上,有许多歧路和坎坷,重要的是明确人生目标,坚持不懈,哪怕是在飘雪的季节里,也定能守候到滚滚春潮,繁华满路。当前有许多青年,胸无大志又目标不明,追求之路背离科学规律,不能脚踏实地地学习和工作,又不善于学习和吸纳前人的经验,或急功近利,或徘徊观望,或眼高手低,或思想偏激,最终虚度了光阴。
如果说2014年山东高考作文“透过窗口看风景”,还是一种观望的话,那么2015年无疑是引领考生来到了窗外,走进了风景,有了更深一层的探索和更高一层的期望。从命题蕴含的深意看,语料没有脱离人生、自然与社会、科技与人文、成长经历、道德修养、内心情感、为人处世等七大常规備考方向,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所以2015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在山东高考命题史上又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三、结语
教师的辛勤使得桃李满天下,然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自然的桃李不择地而居,无暇顾及花下的鉴赏者,只顾耸立大地,吸纳天地精华,迎接自然的风雨,开出本分的花,结出自然的果。愿山东高中语文教育同仁戒骄戒躁,高举科学精神的大旗,坚守民族文化的根,走过四季轮回继续守候桃李的春天!
(作者单位:山东省蒙阴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