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这是信息技术教师所面临的严峻课题。针对这个课题,“差异化教学实验区”里的林大锋老师、周玳珈老师和蔡海斌老师正在紧锣密鼓地研究、探讨、解决差异化教学的策略。面对差异化学习个体采取的“分层递进式教学”的最终目标是缩小差异,同时促进个性与能力的发展、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在下一期,我们还将在本期的基础上,用实例来证明“分层递进式教学”的实际效果。
虽然新课程改革日益深入,但“差异”仍然是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信息技术教育究竟怎么样才能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面对“差异”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这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严峻课题。“分层递进式教学”是差异化教学的一个有效载体,它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本文从学生主体、教学目标、课堂案例、教学模式和差异化评价等方面重点论述了“分层递进式”这一教学模型的设计思想和实施过程,也期望通过对此种教学模式的探讨,为当前学科的有效教学与研究打开一个突破口。
● 现阶段课堂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
学生操作水平“多级化”。当前学生信息技术操作水平普遍存在“多级化”的趋向,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学习起点多级化,基础好的学生对常用软件的使用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但有的学生以前却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第二,学习条件多级化,学习条件好的 学生在课余时间有更多的实践机会,而学习条件不好的学生则与之相反;第三,学生素质多级化,如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和学生提问等环节能够明显感受到学生操作水平多级分化问题突出。
课堂教学模式“齐步走”。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学生主体性地位本应在这一学科的教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然而通过实际调查,笔者发现很多教师还是没有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充分地转换角色,反映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抢角色”、“满堂灌”、“齐步走”等问题突出,从而使得本应“风光无限”的信息技术课堂变得“枯燥乏味”。
学习任务布置“一刀切”。在具体的教研活动中,笔者还发现很多教师在布置课堂学习任务时出现简单的“一刀切”现象,没有留一些问题和悬念给学生。究其原因是没有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差异、学习能力不同以及计算机操作的特殊性(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因素)等,用相近的内容、类似的标准来要求有“差异性”的学生。反映在具体课堂教学效果中,就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等问题并存的现象,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评价偏离“最近发展区”。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存在两种水平:一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环节,没有很好地意识到“差异性学生”所对应的“层次性的最近发展区”,甚至用最优秀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评价中下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出现用“同一把标尺”衡量不同学生的片面教学评价,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 分层递进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分层递进式教学是指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实行分层施教、分层评价的教学策略。它要求教师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教师的教学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教师在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上都要有所区别,从而不断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向不同的目标冲刺。
1.关注个体差异,实施主体分层
新课程标准特征之一是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而现实问题却是:学生的认知结构建构不同,信息捕捉的敏感度不同,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不同。这些差异,决定了我们要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的基础上,实施有策略的教学分层。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对刚入学的新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信息技术的起点水平进行摸底,从而将学生分为A 层、A层、B层和C层,具体如表1。
在对学生主体分层后,以“异层同组”的方式安排学生的座位。但由于学生处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面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境,其层次水平肯定是动态交替的,因此座位要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进行动态调整,从而避免“标签效应”的产生。
2.课前充分预设,形成分层教学预案
(1)把握学生学习能力,制订分层递进的教学目标。设置分层递进教学目标要遵循“既要让全体学生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目标,又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超过课程要求去学习”的原则。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目标,哪些属于拓展和探究目标,从而制订相应的阶段性弹性目标,如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发展性目标:①基础性目标即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②提高性目标即在保证基本教学任务完成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③发展性目标即针对少数基础较好的学生,不局限于课本知识的认知,而注意学习潜能的挖掘,对知识的拓展和综合应用水平,都应有更高的要求。
(2)精选课堂案例,选择分层开放的学习内容。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习内容同质化问题较为普遍,很多教师没有充分预测到部分学生“额外的学习需要”,结果导致基础好的学生在完成“一刀切”的教学任务后“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面对“一刀切”的教学任务又“吃不了”。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一般采用对比式案例分析的方法。例如,我在介绍多媒体技术应用中的遮罩动画时,一般只介绍第一种常见的遮罩类型:遮罩图层运动,被遮罩图层静止。而对于第二种类型——遮罩图层静止,被遮罩图层运动,笔者一般通过引导性提问:“遮罩图层静止、被遮罩图层运动是否可以呢,具体又如何制作并且可以应用在什么样的场合呢?”将问题留给学生。再如,介绍《信息技术基础》中的网页制作时,笔者会按照教材基本教学目标将FrontPage中网页制作的常用技巧介绍给学生,当很多学生在实践体验其制作过程并大致形成作品雏形的时候,笔者会出一个问题:“大家觉得自己做的网页作品怎么样?为什么我们自己制作的作品与我们平时在网络上浏览的网页在视觉效果、内容板块划分上相差甚远?”从而引出教材中并未介绍但应用广泛的网页制作的第二种核心技术——在Photoshop中设计网页模板或者修改网络上的优秀的PSD网页模板、切片并导出HTML格式网页文件、在FrongtPage或者Dreamweaver中编辑网页(添加链接等)。这样也可以为一些与计算机应用相关的竞赛活动做好“预备役”工作,实践证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课中分层引领,满足“差异化”学习对象
受学生起点水平差异化因素和传统学科教学模式的双重影响,当前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应用“讲述演示”教学模式的习惯“根深蒂固”,这种教学模式下的40分钟课堂常常被无情地划分为接近1∶1的“教师20分钟 学生20分钟”。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对A层和A 层的学生主要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B层的学生和C层的学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这样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向各自不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C层的学生必须基本上达到大纲的要求,对A层和A 层的学生拔尖提高(做好参加各类赛项的“提优”和“预备役”工作)。除此之外,也可以重点借鉴表2中的几种基于教学论分类的教学模式。
以上基于教学论的五种模式是一个发展序列。从C1到C5,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逐渐增强,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这一规律;而从C5到C1,教师的主导性逐渐增强,体现了“教是为了发展”这一规律。在具体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对于《信息技术基础(上册)》中的很多偏向理论性的知识点,可以重点考虑采用C1和C2型模式;而对于《多媒体技术应用(下册)》、《算法与程序设计(下册)》中的很多偏向实践性操作的作品设计、程序编制类课程,则应以C3和C4型为主,如果能够开展信息技术主题类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话,就可以重点考虑采用C5型。
4.课后实施积极的差异化评价,创设和谐学习氛围
教学评价是当前新课程改革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然而由于评价的侧重点不同,其所采用的评价手段也迥异。笔者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理论类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一般通过“上机测试 理论笔试”的评价模式(如高一上学期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而对于技能应用类的模块掌握情况,则一般通过学生作品展示的评价手段(如高一下学期的多媒体技术应用、算法与程序设计等选修模块)。在这里笔者重点探讨后者,在这种评价手段中,学生充当双重身份——“学生身份的教师角色”。学生通过模拟教师的“传授者”角色阐述整个作品的创作思路、创作过程、创作心得和技巧归纳,在这一过程中,B层和C层的学生不仅可以欣赏A层和A 层学生的“高手佳作”,更重要的是培养整个班级学习共同体的意识:究竟什么样的作品是优秀的作品(创作方向)?如何制作优秀的作品(创作思路)?
除了评价手段外,在实施积极的差异化评价过程中,首先要注意评价纬度和评价原则问题。不管是测试成绩还是作品效果,教师作为教学组织者,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学生在各自差异化的“最近发展区”里的发展与进步。其次,还要注意评价纬度中的过程性评价,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也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积极的反思。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达到成员推动小组、小组引领成员的互动学习效果。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是多层面的,实现的策略也是多样化的,笔者在此仅仅以“分层递进式”的差异化教学策略为例,和大家一起探讨实现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一种尚在探索中的途径。诚然,笔者在具体实践探索中发现这一教学模型尚存在一些未解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解决好分层教学中的教学时间分配问题?如何做好学生分层中的动态分层问题?如何制定和实施科学量化的评价体系等。笔者将会在后续的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索、完善这一教学模型,以期为当前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补充一种具有完整的设计思想、具体详细的实施过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的新型教学模式。
虽然新课程改革日益深入,但“差异”仍然是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信息技术教育究竟怎么样才能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面对“差异”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这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严峻课题。“分层递进式教学”是差异化教学的一个有效载体,它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本文从学生主体、教学目标、课堂案例、教学模式和差异化评价等方面重点论述了“分层递进式”这一教学模型的设计思想和实施过程,也期望通过对此种教学模式的探讨,为当前学科的有效教学与研究打开一个突破口。
● 现阶段课堂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
学生操作水平“多级化”。当前学生信息技术操作水平普遍存在“多级化”的趋向,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学习起点多级化,基础好的学生对常用软件的使用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但有的学生以前却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第二,学习条件多级化,学习条件好的 学生在课余时间有更多的实践机会,而学习条件不好的学生则与之相反;第三,学生素质多级化,如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和学生提问等环节能够明显感受到学生操作水平多级分化问题突出。
课堂教学模式“齐步走”。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学生主体性地位本应在这一学科的教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然而通过实际调查,笔者发现很多教师还是没有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充分地转换角色,反映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抢角色”、“满堂灌”、“齐步走”等问题突出,从而使得本应“风光无限”的信息技术课堂变得“枯燥乏味”。
学习任务布置“一刀切”。在具体的教研活动中,笔者还发现很多教师在布置课堂学习任务时出现简单的“一刀切”现象,没有留一些问题和悬念给学生。究其原因是没有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差异、学习能力不同以及计算机操作的特殊性(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因素)等,用相近的内容、类似的标准来要求有“差异性”的学生。反映在具体课堂教学效果中,就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等问题并存的现象,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评价偏离“最近发展区”。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存在两种水平:一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环节,没有很好地意识到“差异性学生”所对应的“层次性的最近发展区”,甚至用最优秀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评价中下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出现用“同一把标尺”衡量不同学生的片面教学评价,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 分层递进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分层递进式教学是指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实行分层施教、分层评价的教学策略。它要求教师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教师的教学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教师在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上都要有所区别,从而不断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向不同的目标冲刺。
1.关注个体差异,实施主体分层
新课程标准特征之一是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而现实问题却是:学生的认知结构建构不同,信息捕捉的敏感度不同,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不同。这些差异,决定了我们要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的基础上,实施有策略的教学分层。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对刚入学的新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信息技术的起点水平进行摸底,从而将学生分为A 层、A层、B层和C层,具体如表1。
在对学生主体分层后,以“异层同组”的方式安排学生的座位。但由于学生处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面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境,其层次水平肯定是动态交替的,因此座位要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进行动态调整,从而避免“标签效应”的产生。
2.课前充分预设,形成分层教学预案
(1)把握学生学习能力,制订分层递进的教学目标。设置分层递进教学目标要遵循“既要让全体学生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目标,又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超过课程要求去学习”的原则。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目标,哪些属于拓展和探究目标,从而制订相应的阶段性弹性目标,如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发展性目标:①基础性目标即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②提高性目标即在保证基本教学任务完成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③发展性目标即针对少数基础较好的学生,不局限于课本知识的认知,而注意学习潜能的挖掘,对知识的拓展和综合应用水平,都应有更高的要求。
(2)精选课堂案例,选择分层开放的学习内容。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习内容同质化问题较为普遍,很多教师没有充分预测到部分学生“额外的学习需要”,结果导致基础好的学生在完成“一刀切”的教学任务后“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面对“一刀切”的教学任务又“吃不了”。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一般采用对比式案例分析的方法。例如,我在介绍多媒体技术应用中的遮罩动画时,一般只介绍第一种常见的遮罩类型:遮罩图层运动,被遮罩图层静止。而对于第二种类型——遮罩图层静止,被遮罩图层运动,笔者一般通过引导性提问:“遮罩图层静止、被遮罩图层运动是否可以呢,具体又如何制作并且可以应用在什么样的场合呢?”将问题留给学生。再如,介绍《信息技术基础》中的网页制作时,笔者会按照教材基本教学目标将FrontPage中网页制作的常用技巧介绍给学生,当很多学生在实践体验其制作过程并大致形成作品雏形的时候,笔者会出一个问题:“大家觉得自己做的网页作品怎么样?为什么我们自己制作的作品与我们平时在网络上浏览的网页在视觉效果、内容板块划分上相差甚远?”从而引出教材中并未介绍但应用广泛的网页制作的第二种核心技术——在Photoshop中设计网页模板或者修改网络上的优秀的PSD网页模板、切片并导出HTML格式网页文件、在FrongtPage或者Dreamweaver中编辑网页(添加链接等)。这样也可以为一些与计算机应用相关的竞赛活动做好“预备役”工作,实践证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课中分层引领,满足“差异化”学习对象
受学生起点水平差异化因素和传统学科教学模式的双重影响,当前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应用“讲述演示”教学模式的习惯“根深蒂固”,这种教学模式下的40分钟课堂常常被无情地划分为接近1∶1的“教师20分钟 学生20分钟”。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对A层和A 层的学生主要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B层的学生和C层的学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这样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向各自不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C层的学生必须基本上达到大纲的要求,对A层和A 层的学生拔尖提高(做好参加各类赛项的“提优”和“预备役”工作)。除此之外,也可以重点借鉴表2中的几种基于教学论分类的教学模式。
以上基于教学论的五种模式是一个发展序列。从C1到C5,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逐渐增强,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这一规律;而从C5到C1,教师的主导性逐渐增强,体现了“教是为了发展”这一规律。在具体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对于《信息技术基础(上册)》中的很多偏向理论性的知识点,可以重点考虑采用C1和C2型模式;而对于《多媒体技术应用(下册)》、《算法与程序设计(下册)》中的很多偏向实践性操作的作品设计、程序编制类课程,则应以C3和C4型为主,如果能够开展信息技术主题类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话,就可以重点考虑采用C5型。
4.课后实施积极的差异化评价,创设和谐学习氛围
教学评价是当前新课程改革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然而由于评价的侧重点不同,其所采用的评价手段也迥异。笔者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理论类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一般通过“上机测试 理论笔试”的评价模式(如高一上学期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而对于技能应用类的模块掌握情况,则一般通过学生作品展示的评价手段(如高一下学期的多媒体技术应用、算法与程序设计等选修模块)。在这里笔者重点探讨后者,在这种评价手段中,学生充当双重身份——“学生身份的教师角色”。学生通过模拟教师的“传授者”角色阐述整个作品的创作思路、创作过程、创作心得和技巧归纳,在这一过程中,B层和C层的学生不仅可以欣赏A层和A 层学生的“高手佳作”,更重要的是培养整个班级学习共同体的意识:究竟什么样的作品是优秀的作品(创作方向)?如何制作优秀的作品(创作思路)?
除了评价手段外,在实施积极的差异化评价过程中,首先要注意评价纬度和评价原则问题。不管是测试成绩还是作品效果,教师作为教学组织者,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学生在各自差异化的“最近发展区”里的发展与进步。其次,还要注意评价纬度中的过程性评价,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也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积极的反思。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达到成员推动小组、小组引领成员的互动学习效果。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是多层面的,实现的策略也是多样化的,笔者在此仅仅以“分层递进式”的差异化教学策略为例,和大家一起探讨实现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一种尚在探索中的途径。诚然,笔者在具体实践探索中发现这一教学模型尚存在一些未解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解决好分层教学中的教学时间分配问题?如何做好学生分层中的动态分层问题?如何制定和实施科学量化的评价体系等。笔者将会在后续的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索、完善这一教学模型,以期为当前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补充一种具有完整的设计思想、具体详细的实施过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的新型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