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杰
中国高技能人才开发集团总裁,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副所长、教授,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首席教育培训专家,曾任中国青年报社学校韶副主任,中国企业文化研究院秘书长等职。他长期致力于职业教育市场研究、课程开发等,成功研发职业培训项目数十个。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进入了内部质量提升阶段,尤其是在产业升级速度加快的前提下,如何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进而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竞争力成为当务之急。
由于职业教育直接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因此了解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特点、人才需求现状对有效提升职业教育竞争力至关重要。近期,《教育与职业》杂志记者结合以上问题采访了中国高技能人才开发集团总裁、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副所长李杰教授。
《教育与职业》:我国作为传统的制造业大国,制造类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从实际来看,这种人才需求的现状如何?
李杰:目前,我国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为代表的东部制造业基地,人均GDP大多超过了3000美元,已经到了技术结构和产业规模必须升级的转折点。在这一关键时刻,建立国际标准的制造服务系统,已成为整个制造业的共同心声和愿望。
因此,学习和借鉴制造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尽快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制造服务体系已是当务之急。然而,从现状来看,企业普遍存在的低水平、粗放式生产状态和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短缺仍然是阻碍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和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这就给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制造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经不再是完全专业技术的单一培养与训练模式,而是强调在掌握专业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制造业通用生产管理能力的培养,从而使专业技术在通用生产能力的作用下得到最大效率的发挥。
《教育与职业》:在这种发展局面下,以职业院校为主体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单位应该具备怎样的发展思维呢?
李杰:在自动化生产时代,企业的生产现场已经不是外界权威或领班工头控制的现场,而是团队作业的现场。因此,要求在现代制造业生产现场的每一个员工,不管他是领导者还是操作者,都必须学习和掌握以组织、管理、沟通、协调、反馈为主要内容的通用生产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谓高技能人才,并不单纯指高技术人才,更多的应是指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人才。以日本为例,它在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形成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与体系,为日本培养了大批经验丰富、优秀敬业的基础员工,为提升日本制造业的品种、质量、技术工艺乃至创造出世界领先的劳动生产率和核心竞争力,做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
正如一位中国著名的制造业精英所言:“当你教会了企业的员工自觉地按国际水准去工作,你的企业离世界500强还会远吗?”因此,职业院校应该深刻理解现代制造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实际要求,按照产业升级特点和通用型技能人才发展趋势,通过加强对学生进行以管理、组织、沟通、协调、反馈为重要内容的生产现场工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通用生产能力。
《教育与职业》:具体来说,学校如果想真正拉近与企业的合作距离,必须了解、吸收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员工成长特点,对此您能给出一些企业具体的培养模式来供广大职业院校借鉴吗?
李杰:现代制造业的一个特点,就是员工的训练基本上是在职、按需和即时的。边干边学、边用边学、融合在团队中学习成为现代企业合格员工的主要特征,只有较少部分内容是岗前或脱岗学习的。因此,现代制造服务企业比较倾向于通过广泛实施的OJT(On JobTraining)培训模式,与相关机构进行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一般制造业人员在学校毕业后需要在企业内经过3~5年的时间反复提升训练,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经过这种OJT模式培养出来的技能人才,不仅会用高度负责的精神和高超的操作技能来确保产品品质的万无一失,他们还会在工作现场积极地交换工作意见,共同探求生产中关键难题的解决办法,不断改善生产工艺,改进操作办法。
这对现代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即学校不仅要培养具备责任心和熟练技艺的人才,还要有帮助企业建立起良好的生产现场管理体系的意识和决心,要充分利用自己完善的高技能人才训练体系,为客户企业定向培养和派遣市场所需的合格人才。
《教育与职业》:从实际出发,职业院校与企业应该是“捆绑式”密切合作关系,企业本身的发展特点对于学校自身建设有无参考价值?
李杰:在我看来,职业院校跟企业一样都有一个“投入”和“产出”的过程,学校基本建设即为“投入”,教育教学是“产品加工过程”,而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则是“产出”了。如何按照市场规律更好地理解这些环节,关系到职业学校能否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据我了解,职业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主要在于学校没有很好地理解和把握自身定位,在办学方向和目的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既背离了职业教育规律,又没能实现与市场、企业很好地结合,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改进办学方向,才能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因此,学校应该紧扣“投入”“产出”相辅相成的特点,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行业动态,在专业设置、师资建设、课程改革等方面下大力气与市场接轨,让自身的“产品”在培育过程中提前感受市场气息和岗位氛围,才能在“产出”阶段广受市场青睐。
《教育与职业》:今后一个时期,您认为国内制造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对于职业院校来说是一种怎样的机遇?
李杰:二十世纪下半叶,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一群工程师发明了“精益生产方式”,该方式的核心就是在企业不增加资金投入且不裁减员工而仍保持稳定就业的情况下,通过训练提高员工素质,使员工在理解的基础上,主动参与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生产流程的持续改善;参与管理和完善与客户的关系;建立全流程价值为导向的供应链和产品开发体系;不断发现和消NMUDA(意为浪费,指一切消耗资源而又不创造价值的人类行为与动作)。通过上述努力,企业能以越来越少的投入,获取越来越多的产出与利润。
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是由制造业大国提升为创新型、节能型的制造业强国,我认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引导企业全面推行“精益生产方式”。从目前来看,中国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年增长率为25%,优秀制造工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将是各大企业争夺的热点,培养和吸引达到先进制造业需求统一标准的高技能人才已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这对国内职业院校来讲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企业对高技能人才数量的持续需求可以巩固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而市场对通用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高质量要求又促使学校必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因此,对于广大职业院校来说,一方面要结合市场的发展趋势,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身建设;另一方面要树立培养具备行业通用标准人才的教育观,将自身建设和未来发展投放到行业发展大背景下,从而真正提升职业教育竞争力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