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数学教材第十册中的内容。之前,学生已接触过分数,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已经会读、写分数,了解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分母不超过10的简单分数加减法。而本节课就是在学生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1”进行平均分的探究活动,使学生真正懂得单位“1”的深刻内涵,进而掌握分数的意义,并能进行简单地运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材是静态的,而课堂是灵动的,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不能只是照本宣科,而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水平,将学生低效的被动式学习转化为高效的主动探究式学习。
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中,笔者基于科學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创设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切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情境,并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达成了教学目标。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生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能从五彩缤纷的世界中感悟、理解数学知识。因此,教师所选择的教学素材应尽量取自于学生的生活。如教师可以设计让学生在课间活动中找分数的活动,请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将抽象知识具象化,然后在交流反馈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分数的意义。接着,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让学生内化、提升自己的思维,逐步归纳出分数的意义,理解分子、分母的含义,最后在生活中找出分数。这样,教师既轻松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又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价值与作用,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巧设冲突,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
探究性学习要以问题为导向,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和新知之间产生认知冲突,就能激发他们强烈的探究欲望,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升华,在学习新知识中完成对单位“1”的进一步理解。如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把一块黑板的面积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再以全班56个学生为例,其中男生有28人,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此时,教师再适时提出“同是,为什么具体数量却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观察、比较,重新整理以前学习过的分数和平均分的知识,理解用分数表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从而自然地完成对单位“1”的认知与拓展。
三、应用拓展,提升学生的探究深度
有人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开放性的问题能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在教学“分数的意义”中教师先让学生分别拿出12根小棒的、、、……再猜一猜“一幅图中,露出部分占整幅图的,整幅图是什么样的?”这一系列的开放性活动和开放式问题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机会,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质的飞跃。这样,学生在练习中巩固了新知,在思考中理解了分数的意义,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应用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灵活地处理教材,有效地实施探究活动,能够顺利地实现教学目的,从而形成高效的课堂。同时,在独立思考、交流讨论、比较分析的过程中,学生找到了方向,发现了新知。
当然,“分数的意义”的教学也有一些值得深思和探究的地方。首先,给予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与教学时间之间产生了矛盾。课堂上,教师很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但时间的把握还有欠缺。其次,合作学习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之间产生了矛盾。在小组讨论之前,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独立思考的时间,再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与组员进行交流,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拥有独立思考的空间。
(作者单位:南昌市珠市教育集团)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材是静态的,而课堂是灵动的,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不能只是照本宣科,而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水平,将学生低效的被动式学习转化为高效的主动探究式学习。
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中,笔者基于科學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创设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切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情境,并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达成了教学目标。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生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能从五彩缤纷的世界中感悟、理解数学知识。因此,教师所选择的教学素材应尽量取自于学生的生活。如教师可以设计让学生在课间活动中找分数的活动,请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将抽象知识具象化,然后在交流反馈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分数的意义。接着,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让学生内化、提升自己的思维,逐步归纳出分数的意义,理解分子、分母的含义,最后在生活中找出分数。这样,教师既轻松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又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价值与作用,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巧设冲突,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
探究性学习要以问题为导向,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和新知之间产生认知冲突,就能激发他们强烈的探究欲望,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升华,在学习新知识中完成对单位“1”的进一步理解。如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把一块黑板的面积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再以全班56个学生为例,其中男生有28人,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此时,教师再适时提出“同是,为什么具体数量却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观察、比较,重新整理以前学习过的分数和平均分的知识,理解用分数表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从而自然地完成对单位“1”的认知与拓展。
三、应用拓展,提升学生的探究深度
有人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开放性的问题能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在教学“分数的意义”中教师先让学生分别拿出12根小棒的、、、……再猜一猜“一幅图中,露出部分占整幅图的,整幅图是什么样的?”这一系列的开放性活动和开放式问题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机会,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质的飞跃。这样,学生在练习中巩固了新知,在思考中理解了分数的意义,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应用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灵活地处理教材,有效地实施探究活动,能够顺利地实现教学目的,从而形成高效的课堂。同时,在独立思考、交流讨论、比较分析的过程中,学生找到了方向,发现了新知。
当然,“分数的意义”的教学也有一些值得深思和探究的地方。首先,给予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与教学时间之间产生了矛盾。课堂上,教师很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但时间的把握还有欠缺。其次,合作学习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之间产生了矛盾。在小组讨论之前,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独立思考的时间,再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与组员进行交流,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拥有独立思考的空间。
(作者单位:南昌市珠市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