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童年的途径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520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英国女作家J.K.罗琳在《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少年巫师哈利·波特的形象。透过这位少年英雄的成长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在诸如家庭背景、童年困惑和对家庭对亲情的渴望等方面,哈利·波特的成长之路上随处可以窥见罗琳童年的生活场景。从某种程度上说,《哈利·波特》打通了罗琳重返童年的途径。
  关键词: 《哈利·波特》系列作品 哈利·波特 成长经历 罗琳
  当那位身着巫师长袍、额头上刻着一道著名的闪电形伤疤、骑在“光轮2000”魔法扫帚上驰骋于魔法界惩恶扬善并最终战胜黑魔头伏地魔从而一扫魔法界天空阴霾的哈利·波特被人簇拥着走向胜利的那一刻,J.K.罗琳在其七部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中给我们塑造的英雄形象宣告完成。当寄居在姨妈家楼梯间碗橱里的孩子历经重重磨难终于顽强长大,我们在长大成人的哈利·波特身上,似乎看到了太多人的影子。大难不死、忍辱负重、智勇双全、舍己为人、为民除害、众望所归……哈利·波特身上汇聚了太多英雄的品质,而他也成了英雄的另一种诠释。然而,在这些英雄群像叠加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投射在哈利·波特身上的童年时代的J.K.罗琳的影子。
  一、对快乐家庭的渴望
  弗洛伊德说:“幸福的人从不幻想,只有感到不满意的人才幻想。未能满足的愿望,是幻想产生的动力。”[1]弗洛伊德的话很有道理:因为人们的丰富经验与幸福体验相连,而幸福正是欲望的满足,满足又容易使人生出厌倦,这种满足的厌倦会使生命失去追求的动力。所以说,一个人童年的缺失经验更容易转化为强大的创作动力。作家罗琳的创作历程对此作出了最好的阐释。
  在《哈利·波特》系列中,哈利·波特自小失去父母,一岁时,尚在襁褓中的他就因父母被伏地魔杀害而寄养在女贞路四号的姨妈家。这位在姨妈家楼梯间里顽强长大的男孩,尽管几乎成了姨妈家的小仆人,没有他不干的家务活儿,但还是无法赢得姨父及姨妈的关爱,不仅如此,来自表哥的欺压也让这个男孩倍感压抑。
  而1966年出生于英国格温特郡、从小得不到父亲认可的罗琳,一度也很自卑:“我很怕我爸,我也曾试着逗他开心,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再也无法那样做。”在她15岁那年,母亲安娜被检查出患有多发性硬化症,1990年,这个身边唯一能给她安慰的人匆匆离开人世。母亲的去世,对罗琳的影响是巨大的,正值青春期的女孩,在心理上对母亲有着千丝万缕的依恋。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方面,罗琳的许多感受都是父亲所不能体会的,更何况父亲一直并不看好罗琳。
  哈利从小失去父母,但在他周围却不乏如海格、邓不利多、小天狼星这些胸怀宽广的慈父形象。所以,在哈利离开姨妈家进入霍格沃兹魔法学校之后,他的成长之路一直充满关怀与温暖。而少时的罗琳缺少父爱,又加上母亲的过早去世,敏感脆弱的她顿觉自己陷入人生的困境,并从此开始了一场永无休止的自我挣扎。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那面镜子带给我们的惊讶了。哈利对亲情的渴望,都表现在那面神奇的镜子上。透过镜子,哈利可以看到已经去世的父母的模样。在创作时,罗琳又何尝不是依照自己童年的愿望来弥补内心的缺失?母亲的早逝和父爱的欠缺,对她的成长和创作都产生重大影响。母亲过世前六个月,罗琳开始写作《哈利·波特》。只是多年以后的成书,故事内容因母亲的去世变得更加深沉黑暗。很久以后,当成名后的罗琳面对记者“人生最大遗憾”的提问时,她这样答道:“最后一次跟妈妈通电话,没有跟她多聊一些。”因为父亲不准,罗琳没有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她变成什么样子并不重要。”“我真的非常后悔,我真地想见她最后一面。”美国学者阿瑞提说:“意象不是忠实的再现,而是不完全的复现。这种复现只满足到这样的程度,那就是使这个人体验到一种他与所再现的原事物之间所存在的一种情感。”[2]这也就是说,在表达对亲情的渴望方面,罗琳的心境和情感跟童年储存的意象相吻合,因而所唤起的意象鲜明,她一直存储在自己记忆中的童年的心境与情感,在《哈利·波特》有了复现的机会。
  二、童年场景的再现
  马尔克斯写《百年孤独》是“给童年时期以某种方式触动我的一切经验以一种完整的文学归宿”,他同时回忆说:“……我的童年是在一座凄凉的大房子里度过的,身边是一个吃土的妹妹,一个总是占卜未来的祖母,还有许多同名的亲戚,他们对幸福和想入非非从来不太区分。”
  童年经验对一位作家而言是刻骨铭心的,那么会影响他一生的创作。几乎每一位成名的作家都意识到自己的童年经验在其创作中占有极大的分量,自然不能不向他的童年经验报以感激,即使他的童年经验中充满痛苦和不幸。有一位青年作者曾经这样问海明威:“一个作家最好的早期训练是什么?”海明威答:“不愉快的童年。”海明威的话正道出了童年经验对作家创作的影响。
  另外,童年经验能够作为题材进入创作,一定要有偶然机遇的触发,以及相关的情感、心境作为中介。这种童年经验进入创作视野往往是由于偶然机遇的触发。童年的记忆原本作为档案静静地储存在记忆中,陷于俗务的人们懒得翻阅它,必须有适时、恰当的刺激,它才被激活,就像一堆干柴,有火苗的引发,才会燃烧起熊熊烈焰来。24岁那年,在从曼彻斯特前往伦敦的火车旅途中,一个瘦小的、戴着眼镜的黑发小巫师,一直在车窗外对着罗琳微笑。小巫师一下子闯进了她的生命,她萌生了创作《哈利·波特》之念——从此罗琳开始描画哈利波特的人生。
  罗琳的父亲在飞机制造厂工作,在实验室工作的母亲热爱文学,经常给幼小的罗琳讲各种童话故事。小罗琳古灵精怪,穿长袍、骑扫帚,做巫师打扮,与邻居那个叫波特的男孩一起玩耍,她还曾经为波特调制了一种难以下咽的药水……许多年以后,一个身体瘦弱,有一头黑色的、永远也剪不短的乱蓬蓬的头发,一双明亮的绿色眼睛,戴着一副黑框圆形眼镜,右前额上一道细长、闪电形伤疤的名字叫波特的男孩成为罗琳作品《哈利·波特》的主人公,巧合的是男孩哈利·波特的生日也是7月31日,跟罗琳的生日是同一天……
  罗琳9岁时全家搬到迪恩森林的边缘。罗琳常与妹妹一起去森林,成名后的罗琳回忆道:“那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森林的好处是在这里可以发生很多事,它可以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你很难想象,森林里挤满了人的模样。这是一个安静的地方,我想那是因为它能当成避难地,提供我们安全保护,被它们深深吸引,即使它们蛮可怕的。”[3]《哈利·波特》中与哈利就读的霍格沃兹魔法学校为邻的“禁林”,则是一个更大的诱惑所在,因为学校禁止学生随便进入,它在哈利·波特和他朋友们的眼里更因神秘而散发无穷的魅力:打人柳、尖叫棚屋、巨型蜘蛛、马人、月圆之夜变身的狼人都在“禁林”;不仅如此,“禁林”还作为另一种场景常常与魔法界发生的一些大事联系在一起。比如在最后一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里,哈利·波特与伏地魔就是在这里狭路相逢。   为写作《哈利·波特》,罗琳手绘了霍格沃兹雏形图,从图上的区域分布可以看到有城堡、森林、湖泊……这个在《哈利·波特》中化身为“禁林”的森林,当然就是充满了罗琳式想象的迪恩森林的投射。两张草图,隐隐约约可以看见罗琳童年生活的点点滴滴——而这正是《哈利·波特》最初的源泉。
  三、内心的恐惧
  心理学普遍认为,8—15岁是作家一生个性形成的时期,这期间作家在不自觉地收集素材,换句话说,作家的创作主题在15岁以前基本上就已经确定。一般而言,童年经验是指从儿童时期(现代心理学一般把从出生到成熟这一时期称为“儿童期”)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体验。每一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童年,拥有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生活经历、心理事件和喜乐哀愁,等等。所有这一切构成了他生命初期的生存环境和人生际遇,形成了他短暂的却是异常重要的经历。不过,完整的童年经验并不单纯指原本的童年生活的记录,它还包括主体对自身童年生活经历的心理感受和印象,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童年经验作为一种人生体验更倾向于主观的心理变异。童年经验的这种特性对作家来说至关重要,其意味着一个作家可以在他一生的创作中不间断地吸收他的童年经验的—永不枯竭的资源。也许这种童年经验里不乏痛苦与磨难。
  “贫困带来的恐惧、压力有时是绝望,这意味着屈辱和苦难”。[4]“我是我所见过的最大的失败者”。[5]“我也不知道这种困苦要持续多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任何尽头的光明都只是一个希望而不是现实”。[6]面对人生的困境,罗琳陷入了无边的恐惧之中。这种对贫穷的恐惧如噩梦般将罗琳紧紧包围,令她窒息,就像哈利·波特面对摄魂怪一样。对哈利·波特来说,摄魂怪是这个世界里最可怕的生物,它们入侵最黑暗最肮脏的地方,从堕落和绝望中获取力量,它们吞噬四周的和平、希望和快乐气息。如果你太接近它们,所有的快乐和幸福的感觉将被从你的身体里吸走。而这一切,跟生活中的罗琳所面临的一切是一样的。现实生活里,罗琳生命中最绝望的那种体会,让她看到自己内心的恐惧:脆弱的灵魂在现实面前卑微得不堪一击。罗琳的这种缺失性经验是那样难以忘怀、深入至骨髓,推动着她去追求成功,去追求自己独特的创造,以便从艰苦的劳动中收获精神的慰藉和补偿。创造的成功也许会使她的心获得一种超越一切的自由感,使她觉得自己和一切幸福的人一样,达到人生的至境。到了这里,童年的不幸,实际上成为作家的大幸,因为成就了她创作的辉煌。正如罗琳自己所说:“所以困境的谷底成为我重建生活的坚实基础。”“我们内心的实现将改变外在的现实。”[7]
  概而言之,童年的缺失性经验,从根本上说是作家的沃土,作家在他的一生中永远可以自此获得生命力的发动。人的身体需要在不断运动中保持活力,同样,人的心灵也需要在不停地活动中得到滋养。回忆早年的缺憾、苦难、不幸,诚然使人感到痛苦,但能使人的生命能量畅然释放,从而使人快乐尽享生命因此而带来的自由与甜美。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作家与白日梦.弗洛伊德论美文选.知识出版社,1987:32.
  [2]S.阿瑞提.创造的秘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61.
  [3]曾经的家庭妇女——J.K.罗琳的魔法世界.北京卫视,2011-9-14.
  [4][5][6][7]失败的额外收益与想象力的重要性.J.K.罗琳在2008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其他文献
摘 要: 文章分析了作文教学的现状、当前学生作文不成文的原因,并提出了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作文教学观;减少束缚,活跃宽松氛围;以生活为师,道法自然;日日读学写,功到自然成;提供舞台,激发习作欲望的变“榨文”、“杂文”为“美文”的对策。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榨文” “杂文” “美文”  一、作文教学现状  近年来作文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作文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尤其在农村中学,效果更糟,高考
摘 要: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1.4万所高职院校,毕业生近千万。所以,如何解决高职院校大三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新通国际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心理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针对心理问题提出了采用全员育人导师制度解决大三毕业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 心理现状 全员导师育人制 市场营销专业  
摘 要: 美国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在他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以独特的艺术技巧生动地再现了美国“爵士时代”的社会风貌,鲜活地塑造了女主人公黛西这一多维女性形象,她曾经是盖茨比的初恋情人和一生梦寐以求的恋人,现在是汤姆·布坎南的妻子。她是一个资产阶级富家小姐,是能体现美国“爵士时代”资产阶级贵族人生观、价值观极富代表性的人物。  关键词: 《了不起的盖茨比》 黛西 多维女性形象 
摘 要: 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决定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而且将对学校整体办学实力的提高产生影响。作者基于亲身参与对西南交通大学众多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基本情况的调研结果,分析了理工科学生在人文素养及其教育方面具有明白人文素养的基本内涵,能够认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性等优点,也指出了理工科学生在人文素养及其教育方面存在提高人文素养的行动不积极、人文素养的整体水平较差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
摘要:王尔德的童话《打渔人和他的灵魂》与安徒生的经典童话《海的女儿》在场景安排、主题、情节方面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但生活于不同时代的两住作者处理相似题材的方式又有极大不同。这些差异既来自书写者迥然不同的宗教文化观念,又与其不尽相同的美学理念存在关联。  关键词:王尔德 《打渔人和他的灵魂》 安徒生 《海的女儿》    作为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
摘 要: 当前,各行各业竞争日趋激烈,基础学科专业的毕业生面临严峻形势,对高校如何培养出优秀合格的、适合社会需求的应用理学专业毕业生提出了巨大考验。本文从构建科学的体系、构建体系的优势及多角度、多样化增强学生专业归属感出发,对应用理学专业归属感体系作初步探究,从而提高应用理学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关键词: 应用理学专业 归属感 构建体系  专业归属感是指学生所感受到的被所属专业接受、尊重的心理
摘 要: 提升职业素养是中学政治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核心目的。在了解培训对象的前提下,以提升职业素养为目标进行培训课程设置是做好培训的基础性工作。在培训工作中,“专家引领和名师示范相结合”、“激发职业热情”、“坚定和重塑政治信仰”是关键点。  关键词: 中学政治教育 骨干教师 职业素养  “一生成就看职商”一语道出了职业素养在个人职业成长和发展中的地位。中学政治教师职业生涯的成败也内在地由其职业素养
摘 要: 《我亲爱的甜橙树》有助于班主任以一个孩子的身份,融入学生群体中,体会调皮孩子的心理,真正帮助这些孩子进步、成长。拒绝给孩子温柔是孩子的灾难,也是教育的灾难。拥有浪漫奇幻的遐想是孩子对世界的最初认知,是老师——孩子的朋友,引领孩子天马行空地描绘童年——用文化、想象力、优美情感编织的最好礼物。教师应该亲手把美交到孩子手里,用美润泽儿童美丽的心灵,这是教育工作者们孜孜不倦的追求。  关键词:
摘 要: 本文以一则教学片段为例阐述了竞赛教学法在普高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揭示了竞赛教学法的优点,并列举了竞赛教学法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政治课教学 竞赛教学法 合作 竞争 情境    在当前的普通高中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政治课提不起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在政治课课堂上,往往是教师想方设法,极尽所能,但课堂气氛依然沉闷,学生很少参与进来,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
摘 要: “同课异构”活动在现行教学活动中异军突起,备受广大老师青睐。为强化该活动的实际效果,本文以两位老师的教学过程为例,阐述了对课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的反思,进而证明了在同课异构活动后进行教学反思的必要性。通过深刻的教学反思,让教师的思想在融合与碰撞中借鉴启迪,共享资源,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同课异构 教学反思 有效性  一、同课异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