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fly5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开门见山,先入为主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
  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录像带,花坞春晓、桃红李白等春景激起了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或放一曲《春天在哪里》的录音,创造意境,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
  又如教学冰心的《小桔灯》,教师可自制小桔灯,在导入新课之前,将模型展示出来,引起学生的集中注意和有趣思考,引起学生寻求探索新知的积极性,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也为学生架起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冰心奶奶笔下的《小桔灯》该是怎样的呢?文中小姑娘的形象又是如何呢?
  二、巧设悬念,激发情感
  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课文情节,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
  如教学《孔乙己》、《竞选州长》、《变色龙》这一类课文时,教师可采用这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创设疑问,启迪思维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针对所讲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这样导入新课,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增强讲课的吸引力。
  如教学《驿路梨花》时,可设计这样的提问:标题一语双关如何理解?文中两次误会、三设悬念、四写梨花分别从哪些语句体现了出来?
  四、故事吸引,情境感染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这一特点,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出发导入新课,从而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授新课前,花极短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显得亲切自然,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
  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可先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给学生讲讲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再讲讲阿长本人的故事。这样,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作品的意境。
  五、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语文教学可通过“入画——入情——入理”的环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入画,即以画导入,让学生进入画面情境之中;入情,即由入画将学生导入课文情境之中;入理,即让学生由情明理,认识到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如教学《白杨礼赞》就可采用这种方法。
  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把相似的东西联系起来,是唤起学生情感的好办法。如教学《济南的冬天》,可让学生回忆故乡冬天的景色;教学《春》时,可让学生回忆过去与好友踏春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和当时的惬意心情。这样,学生就能触类旁通,深刻地体会课文的情感。
  七、抓住重点,纲举目张
  教学中,教师可抓住文中的重点加以点拨,这样,就能使学生一下子领悟到文中所包含的情感。
  如教学《卖炭翁》时,教师可就“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愿”字,剖析卖炭老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激起学生对卖炭老人的同情和对官僚的憎恶之情。
  八、故留空白,意味深长
  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常常留下空白,让欣赏者去驰骋想象,进行再创作活动。语文教学亦可借鉴这一手段,故留空白,让学生去体验课文情感。
  如教学《我的老师》、《最后一课》时,教师可不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而让学生重读课文,结合课后练习、预习提示及有关资料,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归纳主题思想。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阐述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运用化学实验,创设真实情境”、“利用化学故事,创设生动情境”、“运用多种媒体,创设直观情境”。这样活跃课堂,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 情境创设 注重实践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战场,而学生是教师主导下的课堂活动的主体,这已经不容质疑。建构主义认为:要把学生置于真实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注意从
期刊
摘 要: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识水平及认知特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反复朗读,让学生去品味、去欣赏,从而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文言文能够流芳千古的独特魅力,切实落实新课改的理念。  关键词:文言文 兴趣 方法 朗读 积累 素养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一节中要求7~9年级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期刊
摘 要:地理学科将自然、社会和环境融于一体,其知识构建涉及许多学科,并需要其他学科知识的支撑。由于本学科的综合性较强,因此,容易找到学科渗透的结合点。地理中的自然部分与理、化、生等学科密切相关,人文部分与语、政、史等学科紧密相联。本文着重阐述了地理与其他学科间的结合点、交叉点、生长点,并以之为根据在教学中进行学科间有机渗透,强化学生的渗透意识,增强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地理 学科渗透 综合素养
期刊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两句名言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作文源于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妙笔生花。当然,要想写好作文,光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还是不够的,还要有丰富的生活积累。那么如何引导农村小学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呢?全国特级教师于漪曾作过精辟论述:读有字书,精读博览,广为采撷;读无字书,汲生活之水,开阔视野。  一、精读博览,广为采撷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缺失只会使学生越来越觉得政治是一门枯燥乏味、无用处的学科而不愿意学。因此,第一节政治课我没有讲具体教学内容,而是与学生们聊了一节课,从中了解:你为什么不愿意学政治?你希望政治是一门怎样的课?你对政治老师有哪些要求?从调查中我发现,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否则我的政治课必将一塌糊涂。那么怎样调动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呢?在实际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经验:  一、从学科特点
期刊
导入是指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方式。它是课堂教学的序幕,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有创意的导入,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形成学生积极热烈的学习情感。数学课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下面举例说明:  一、旧知导入  《论语》道“温故而知新”,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也指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能否习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中,阅读具有重要的位置,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关键。相关教学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中应强调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自主地完成阅读分析过程。目前个性化阅读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共识,如何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过程,进而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对于提升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水平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就个性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个性化
期刊
1.最理想的朋友,是气质上互相倾慕,心灵上互相沟通,世界观上互相合拍,事业上目标一致的人。 ——周汉晖  2.一个人因为看到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更有重大的意义,只经过半小时的考虑就甘愿抛弃一生一事业前途,这才需要很强的个性呢,冒然走出这一步,以后永不后悔,那需要的个性就更多了。 ——毛姆  3.一个顽强坚持自己在正义事业中的目标的人是不会因同伴发疯似地狂叫“错了”而动摇决心,也不会因暴君威胁恫吓的脸色
期刊
时常听文科的学生说“我选择学文就是因为学不好物理”,听着这话心里就想:物理有这么难吗?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生学不好呢?作为一名物理老师,我认真地思考了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学生。  学生步入高中生活,一切都是新的,而对于物理的学习,更是和初中有很大的区别。虽然在某些知识点上有一点联系,但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习方法却大不相同。初中注重的是定性研究,注重理论,而高中却是大部分转入定量,注重的是公式和定理
期刊
我们一般认为,数学的能力,分为两种水平:一种是独立创造具有社会价值的数学新成果的能力;一种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数学的能力。中学阶段,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数学能力呢?无疑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因为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毕竟是将来学习数学、运用数学以及进行数学创新的基础。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的传统教学特别重视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采取的方法是“满堂灌”──让学生多听一点;教出的学生是“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