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学生对政治说“我爱你”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010l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缺失只会使学生越来越觉得政治是一门枯燥乏味、无用处的学科而不愿意学。因此,第一节政治课我没有讲具体教学内容,而是与学生们聊了一节课,从中了解:你为什么不愿意学政治?你希望政治是一门怎样的课?你对政治老师有哪些要求?从调查中我发现,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否则我的政治课必将一塌糊涂。那么怎样调动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呢?在实际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经验:
  一、从学科特点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坚持“三贴近”原则
  所谓兴趣,就是情感准备状态。学生在学习某一任务之前,已抱有一种对该学习任务的态度,这种情感态度也是同学生以往对类似学习任务的态度相关联的。在教学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改变他们对本学科固有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1.注重科学性的同时,做好“三贴近”,增强趣味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涉及范围广泛,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要将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结合、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与现实实际相结合。
  “贴近实际”就是联系社会实际,要求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必须贯彻时事政治的内容,将时事与课本内容相联系,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贴近学生”是指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学习、情感、思想和心理。思想政治课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思想和心理的现状,了解学生思维、心理特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贴近学生,比如在《经济生活》的教学过程中,讲到货币、信用卡这一知识点时,先让学生回忆实际生活中的有关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从学生的生活体验谈起,使学生感到经济就我们身边,学生也就觉得学习经济生活有关知识是有用的,这时自然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课必修的四个模块分别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哲学生活、文化生活,每个模块都带有“生活”二字,这完全可以体现出政治教材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这说明思想政治课是扎根于现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密切贯彻“贴近生活”原则,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与学生生活相联系。
  2.民主合作,合作探究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观点和看法,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在学习中发表不同的意见,使其在轻松、活泼、民主的气氛中学习。这样,学生会感到思想政治老师是他们的知心师长,思想政治课能帮他们指点迷津、分清是非,他们就会亲其师、信其道,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3.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学习中,学生很容易形成理解上的障碍。例如在学习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时,如果只讲本本条条,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只会使学生进一步深化其对政治课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的认识,而放弃对这门课的学习。所以,在课堂上可以由学生模拟商品交换的过程,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亲身经历的再现,调动课堂气氛和学生的积极性,让其自主思考,抽象出他们平常没有认识到的问题的本质。
  二、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主要是某种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的心理氛围,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自主学习,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1.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情境
  可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搜集教学材料,与课堂进行有机的结合,将多媒体应用到教学中去。网络资源在今天可谓丰富,但是要想与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还需要老师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认真筛选。在教学中视频和图片往往能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枯燥的课堂为有趣。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注意积累素材,比如与教学有关的图片、视频、文字材料,我们要像创作文学作品一样,只要灵光一现,我们就要随时记录。要是等上课前去临时搜集,可能不是很全,也可能不适合。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2.采用身边典型的事例创设情境
  在情境教学中,采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最能触动学生的心灵。
  如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可以让学生搜集身边的关于消费的例子。学生们对这个肯定很感兴趣,因为每个人都是消费者。同时可以引导学生,你们穿的衣服、鞋子、日常生活中用的东西等都是消费品。教师也可以到学校食堂拍摄有些学生浪费饭菜的例子,让学生们自然进入课堂,爱上政治。
  3.组织学生扮演角色创设情境
  单纯地讲授教学内容必然枯燥无趣,这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扮演角色,演绎社会现实,激发学生兴趣。如在讲“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作用”这一知识点时,可以采取“模拟联合国”这一情境进行教学。
  总之,要想使学生对政治说“我爱你”,使我们的政治课堂熠熠生辉,我们就要做个有心人。备课要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最重要的就是备学生。要从学生出发、从实际出发、从生活出发,做好“三贴近”,同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他文献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时期,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才素质的现代化,这已成为各国的共识。然而,人的素质的高低并不是简单的加减法,各种素质只有与创新这条主线相连通,才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教育的核心内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成为学生的“第二天性”。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正是它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
期刊
和谐体育课堂氛围是指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营造的一种民主、平等、愉快、积极的体育课堂教学氛围。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当前中学体育教学课堂中,教师因素、课程内容、学生因素、教学环境因素等方面都是影响中学体育课堂和谐氛围的主要因素,影响着營造体育课堂和谐氛围的重要意义以及营造体育课堂和谐氛围的途径。现谈谈营造初中体育课堂和谐氛
期刊
高中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实验为基础,从实验出发,寻找规律,再用实验去验证规律。高中物理中的概念比较抽象,规律的应用比较复杂,导致学生怕学物理。我们都知道,学好一门功课离不开课前预习、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反思和练习,这是学好一门功课最好的办法。面对物理教学中的诸多问题,笔者想谈以下几点浅见,和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物理学习过程是认知、理解、运用的过程  要鼓励学生利
期刊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创造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中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有创新能力,首先必须有
期刊
在小学,看图作文实际上是“看图——说话——写作——作文”,这是从口语表达向书面语表达过渡的一种训练方式。它既可以培养和提高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又为书面表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小学中、低年级必须加强看图作文训练,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进入小学高年级乃至中学的作文能力。下面我就浅谈一下看图作文教学:  第一,感知整体,把握中心。  感知整体就是指导学生先审图,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抓住
期刊
摘 要:复习课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新课程背景下的复习课,是由教学大纲重视“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向“两个适应”(适应终身学习、适应社会生活)的根本转变。如何才能上好复习课?我的观点是抓住“四条主线”,构建复习课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复习课 高效 备课 上课 检测 讲评  复习课是以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复习的真正目的是融会贯通、查漏补缺、温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运用化学实验,创设真实情境”、“利用化学故事,创设生动情境”、“运用多种媒体,创设直观情境”。这样活跃课堂,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 情境创设 注重实践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战场,而学生是教师主导下的课堂活动的主体,这已经不容质疑。建构主义认为:要把学生置于真实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注意从
期刊
摘 要: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识水平及认知特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反复朗读,让学生去品味、去欣赏,从而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文言文能够流芳千古的独特魅力,切实落实新课改的理念。  关键词:文言文 兴趣 方法 朗读 积累 素养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一节中要求7~9年级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期刊
摘 要:地理学科将自然、社会和环境融于一体,其知识构建涉及许多学科,并需要其他学科知识的支撑。由于本学科的综合性较强,因此,容易找到学科渗透的结合点。地理中的自然部分与理、化、生等学科密切相关,人文部分与语、政、史等学科紧密相联。本文着重阐述了地理与其他学科间的结合点、交叉点、生长点,并以之为根据在教学中进行学科间有机渗透,强化学生的渗透意识,增强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地理 学科渗透 综合素养
期刊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两句名言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作文源于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妙笔生花。当然,要想写好作文,光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还是不够的,还要有丰富的生活积累。那么如何引导农村小学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呢?全国特级教师于漪曾作过精辟论述:读有字书,精读博览,广为采撷;读无字书,汲生活之水,开阔视野。  一、精读博览,广为采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