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浅议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2303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两句名言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作文源于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妙笔生花。当然,要想写好作文,光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还是不够的,还要有丰富的生活积累。那么如何引导农村小学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呢?全国特级教师于漪曾作过精辟论述:读有字书,精读博览,广为采撷;读无字书,汲生活之水,开阔视野。
  一、精读博览,广为采撷
  蜜蜂每酿一公斤蜜,需飞行45万公里,要在100万朵鲜花上辛勤采蜜;提炼出人丹那么大的镭,需要8吨重的矿石。同样的道理,要写出好作文,也如“采蜜”、“炼镭”一样,应掌握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采集原材料,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材料仓库。
  1.从课内获得积累语言
  语言积累不仅限于语文学科,数学中有语文科新学的字词,科学里的实验、动物的构造、生活习性是作文的材料。美术里有建筑的结构美、自然景物美、人体的构造美、动态美、表情的变化……在作文时, 要把人物的外貌表情写得丰满鲜活,美术科的教学无疑是最好不过的阵地。俗话说“一首好的歌首先是一首好的诗”,音乐科里的歌词不正是一首首精练的文章?品德与社会学科是检测学生分析课文、理解语言文字能力最好的科目,也是学生收集习作素材、积累语文的一大平台。
  2.从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
  (1)多途径精心为学生选择读物。
  可订阅少儿刊报,并组织学生交换阅读。低段指导学生读童话、寓言、儿歌等活泼的趣的读物;中段指导学生读诗歌、古诗、民间故事、科幻小说、历史故事;高段我就指导他们读科普读物、短篇小说、名家作品。电视、广播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文字传播手段,学生能从声情并茂的讲解中知道事物的善恶,对未讲的内容产生好奇心。学生耳熟能详,积累语言文字就得来全不费功夫了。还可利用学校的广播、电视,组织学生认真收听、收看美文欣赏、童话故事、新闻报道等,碰到一些新词、妙句,随时记在黑板上,在收听、收看完后作适当的讲解、赏析。
  (2)指导诵读的方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和“背”,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更能让学生吸收和积累语言材料。积累语言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背诵,但不是死记硬背,要有正确的方法。如提纲背诵的方法,列出段落的层次提纲,抓住重点词,然后循着主导词熟读成诵;有些名言警句、诗歌,可采用手抄与背诵相结合的方法;还有理解背诵法,没有以此为基础的记忆是机械记忆,机械记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积累。为防止遗忘,在熟读成诵后隔三差五就要提醒学生复习一下。
  (3)指导不动笔墨不读书。
  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课内可指导一边读一边圈点勾划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查阅工具书的习惯等,从易到难逐步提高;学生进入中年级后就要求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取名《朝花夕拾》,专记文中的成语、名言警句、含有修辞手法的句式、含有关联词的句子等;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在摘抄的内容旁边写简要的点评,以表达自己的见解。
  二、汲生活之水,开阔视野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在平时教学中,我把学生目光引向了自然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1.以社会为背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作文教学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时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新农村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留心家庭中一些生活设施的添置;观察身边人物的工作表现,如教师热爱关心学生、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爷爷奶奶勤俭节约;观察大自然的花草树木、瓜果蔬菜、田野庄稼、虫鱼鸟兽、日月星辰……通过观察,能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情操。
  2.以活动为载体,组织学生参与生活
  有意识地组织活动,使学生有可能积累较典型的习作材料,这不仅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过程中深化作文主题。如写一个熟悉的人,进行作文训练时,若单靠作文指导时启发学生选材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一时想不起来而无从下笔。那么在作文前我会组织开展“夸夸他”或“我佩服他(她)”、“他真行”等演讲形式的主题活动,学生就会有较多时间有意回忆,搜集所写人物对象的材料。这样,既可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产生作文兴趣,又有可能选取出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材料。
  3.以实践为契机,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实践出真知,我们要从作文教学的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材料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家乡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懂得保护环境……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实践的感受,如学会技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做了好事受到他人赞扬的欢乐,遇到困难、挫折的懊丧,受到责难、误解甚至讽刺打击时的愤慨……引导学生善于把这一切所见所感装进自己的“素材库”。
  总之,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与生活素材,就为写作做好了准备。剩下要做的,就是实践、实践、再实践,也就是在此基础上做技巧指导,再让学生适当多练,相信作文一定会花艳果香。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阐述了语文诗歌教学实施自然学习法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并重点从“诗歌教学导入,强调新、奇,激发学生诗趣”、“抓住契机,创新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诗歌教学过程,强调少齐读、多涵泳”、“诗歌鉴赏,强调少明确统一、多个体感悟”等方面加以促进,从而更好地实施诗歌教学自然学习法。  关键词:诗歌教学 自然学习 诗歌鉴赏 创新技法  自然学习法(The Natural Approach),最初源
期刊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时期,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才素质的现代化,这已成为各国的共识。然而,人的素质的高低并不是简单的加减法,各种素质只有与创新这条主线相连通,才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教育的核心内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成为学生的“第二天性”。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正是它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
期刊
和谐体育课堂氛围是指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营造的一种民主、平等、愉快、积极的体育课堂教学氛围。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当前中学体育教学课堂中,教师因素、课程内容、学生因素、教学环境因素等方面都是影响中学体育课堂和谐氛围的主要因素,影响着營造体育课堂和谐氛围的重要意义以及营造体育课堂和谐氛围的途径。现谈谈营造初中体育课堂和谐氛
期刊
高中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实验为基础,从实验出发,寻找规律,再用实验去验证规律。高中物理中的概念比较抽象,规律的应用比较复杂,导致学生怕学物理。我们都知道,学好一门功课离不开课前预习、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反思和练习,这是学好一门功课最好的办法。面对物理教学中的诸多问题,笔者想谈以下几点浅见,和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物理学习过程是认知、理解、运用的过程  要鼓励学生利
期刊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创造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中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有创新能力,首先必须有
期刊
在小学,看图作文实际上是“看图——说话——写作——作文”,这是从口语表达向书面语表达过渡的一种训练方式。它既可以培养和提高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又为书面表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小学中、低年级必须加强看图作文训练,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进入小学高年级乃至中学的作文能力。下面我就浅谈一下看图作文教学:  第一,感知整体,把握中心。  感知整体就是指导学生先审图,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抓住
期刊
摘 要:复习课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新课程背景下的复习课,是由教学大纲重视“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向“两个适应”(适应终身学习、适应社会生活)的根本转变。如何才能上好复习课?我的观点是抓住“四条主线”,构建复习课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复习课 高效 备课 上课 检测 讲评  复习课是以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复习的真正目的是融会贯通、查漏补缺、温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运用化学实验,创设真实情境”、“利用化学故事,创设生动情境”、“运用多种媒体,创设直观情境”。这样活跃课堂,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 情境创设 注重实践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战场,而学生是教师主导下的课堂活动的主体,这已经不容质疑。建构主义认为:要把学生置于真实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注意从
期刊
摘 要: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识水平及认知特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反复朗读,让学生去品味、去欣赏,从而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文言文能够流芳千古的独特魅力,切实落实新课改的理念。  关键词:文言文 兴趣 方法 朗读 积累 素养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一节中要求7~9年级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期刊
摘 要:地理学科将自然、社会和环境融于一体,其知识构建涉及许多学科,并需要其他学科知识的支撑。由于本学科的综合性较强,因此,容易找到学科渗透的结合点。地理中的自然部分与理、化、生等学科密切相关,人文部分与语、政、史等学科紧密相联。本文着重阐述了地理与其他学科间的结合点、交叉点、生长点,并以之为根据在教学中进行学科间有机渗透,强化学生的渗透意识,增强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地理 学科渗透 综合素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