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教师、学生、教材三者有机结合,是师生课堂交流的主要方式,对学生掌握新知、提高思维水平、完成三维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就所观察到的一些思品课堂提问生活化的误区进行了粗浅的归纳和分析,并就走出误区的对策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寻。
关键词:思品课堂;问题设计;生活化;误区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55-1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为了能实现教学问题的生活化而不断地学习、探索,不断地思考、感悟。在学习和实践中,笔者观察到很多教师包括笔者自己由于缺少深入的思考和理性的分析,思品课堂的提问走入了一些误区。笔者就思想品德教学提问生活化的过程中容易存在的一些误区进行了粗浅的探寻。
误区一:有形而无神
散文讲究形散而神不散,课堂问题提问的生活化也同样如此。“形”是指提问的形式,给出的问题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可言可发,形成师生之间的互动,“神”则是提问的精髓,问题要有目的性,致力于实现一个或几个目标。目标可以是让学生掌握一个知识,也可以是提高学生的某一种能力,或者也可以是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有所启迪。问题要能够触动学生深层次的思维,能够给予学生以思想启迪和情感的触动,做到“有的放矢”,其中的“的”也就是问题的“神”。而在课堂中,教师往往因为过于注重追求让学生有话可说,却忽略了让学生有所思、有所得,问题的提出“有形而无神”。
例如,在上《人生难免有挫折》的时候,某老师从书本上邓亚萍的例子导入,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著名的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吗?你对她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七嘴八舌谈开了,回答得热闹非凡,有的说到了邓亚萍在乒乓球比赛中取得了哪些成绩,有的谈起了邓亚萍的生活轶事,有的对邓亚萍现在在学业上取得的成就羡慕不已……
像这样的设问,就如同给学生提供了一片无人踏足的草原,让学生找出道路来,答案既可以说是无边无际,也可以说是无路可走。看似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但效果却让学生一片茫然,无法真正触动学生的思维。有的课,教师创设情境,提问不断,学生异口同声,对答如流,但同样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究其原因,有的是问题过于简单,有的是内容空泛,有的是形式单调等。
在提问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追求学生回答形式上的互动,更要追求“神动”,激活学生的思维,这应该是新课改中教师的共同价值取向。
在上面的例子中,课本运用邓亚萍的材料目的是引出挫折,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挫折,并初步感受到坚强的意志可以战胜挫折,教师可以直接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材料,让学生从材料中找出邓亚萍曾经遇到的挫折,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世界冠军邓亚萍的了解谈一谈她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曾经遇到过哪些挫折,这两种提问都能更为有效地达成目标。只有在设计问题时有目的性,提出问题时有指向性,才能让学生有思、有得。没有激发学生有效思考的互动,是无效的活动。所以,问题的提出应该考虑学生能获得多少有用的知识及其方法,能得到多大的思想启迪和情感的触动,做到“形神兼备”。
误区二:有答案无思考
在教学中,我们常听到这样的一句话:问题的提出,要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这个比喻的意思非常明了:课堂提问,要难易得当,问题的难度应该略高于学生的理解能力,而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又能够解决问题,并提高学科能力。“跳一跳,能摘到”的问题,可以给学生的思维不断加温,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处在兴奋状态,这样既有利于深化学生的理解,也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样,要使生活化的提问也“跳一跳,能摘到”,就要做到问题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能指导生活。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过大,让学生跳一跳,还是摘不到;有些教师提问又过于简单,如“是不是”、“好不好”、“行不行”等缺乏思考价值的问题,就有可能“不用跳,就能摘到”。后者,表面看课堂气氛活跃,但效果堪忧,走进了“有答案,无思考”的误区。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在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对所教内容作出恰当的分析和计划,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和能力。所以,老师提出的问题,应切合学生实际,既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上,又要高于学生已有的能力或直观的经验,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讨论,激发他们探求的兴趣。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依托教材,定位好问题的三维目标,认真谋划,严格设计出一个或一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问题,就能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具有思维的深度,有利于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刚刚的案例中,如果老师采用创设情景,小组讨论的方式,给出几个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可能会造成对未成年人侵害的情景,如陌生人敲门、网友要求见面、社会青年强行索要财物等,要求每组针对情况之一,探讨自己的应对方法,并说明理由。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加以引导或概括总结,得出防范侵害的指导性方法,可能要比上述一问一答的方式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要让生活化的问题能够触动学生的情感,影响学生的态度,使学生与教材及教师之间产生交互作用,帮助学生形成学科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情感和思维品质,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就必须要克服在问题设计的时候粗糙、马虎,必须明确什么是真正的生活化,做到问题的形神兼备、有深度,做到课堂的主体和主导地位清晰、作用分明,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课堂问题生活化的作用。
关键词:思品课堂;问题设计;生活化;误区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55-1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为了能实现教学问题的生活化而不断地学习、探索,不断地思考、感悟。在学习和实践中,笔者观察到很多教师包括笔者自己由于缺少深入的思考和理性的分析,思品课堂的提问走入了一些误区。笔者就思想品德教学提问生活化的过程中容易存在的一些误区进行了粗浅的探寻。
误区一:有形而无神
散文讲究形散而神不散,课堂问题提问的生活化也同样如此。“形”是指提问的形式,给出的问题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可言可发,形成师生之间的互动,“神”则是提问的精髓,问题要有目的性,致力于实现一个或几个目标。目标可以是让学生掌握一个知识,也可以是提高学生的某一种能力,或者也可以是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有所启迪。问题要能够触动学生深层次的思维,能够给予学生以思想启迪和情感的触动,做到“有的放矢”,其中的“的”也就是问题的“神”。而在课堂中,教师往往因为过于注重追求让学生有话可说,却忽略了让学生有所思、有所得,问题的提出“有形而无神”。
例如,在上《人生难免有挫折》的时候,某老师从书本上邓亚萍的例子导入,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著名的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吗?你对她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七嘴八舌谈开了,回答得热闹非凡,有的说到了邓亚萍在乒乓球比赛中取得了哪些成绩,有的谈起了邓亚萍的生活轶事,有的对邓亚萍现在在学业上取得的成就羡慕不已……
像这样的设问,就如同给学生提供了一片无人踏足的草原,让学生找出道路来,答案既可以说是无边无际,也可以说是无路可走。看似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但效果却让学生一片茫然,无法真正触动学生的思维。有的课,教师创设情境,提问不断,学生异口同声,对答如流,但同样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究其原因,有的是问题过于简单,有的是内容空泛,有的是形式单调等。
在提问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追求学生回答形式上的互动,更要追求“神动”,激活学生的思维,这应该是新课改中教师的共同价值取向。
在上面的例子中,课本运用邓亚萍的材料目的是引出挫折,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挫折,并初步感受到坚强的意志可以战胜挫折,教师可以直接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材料,让学生从材料中找出邓亚萍曾经遇到的挫折,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世界冠军邓亚萍的了解谈一谈她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曾经遇到过哪些挫折,这两种提问都能更为有效地达成目标。只有在设计问题时有目的性,提出问题时有指向性,才能让学生有思、有得。没有激发学生有效思考的互动,是无效的活动。所以,问题的提出应该考虑学生能获得多少有用的知识及其方法,能得到多大的思想启迪和情感的触动,做到“形神兼备”。
误区二:有答案无思考
在教学中,我们常听到这样的一句话:问题的提出,要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这个比喻的意思非常明了:课堂提问,要难易得当,问题的难度应该略高于学生的理解能力,而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又能够解决问题,并提高学科能力。“跳一跳,能摘到”的问题,可以给学生的思维不断加温,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处在兴奋状态,这样既有利于深化学生的理解,也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样,要使生活化的提问也“跳一跳,能摘到”,就要做到问题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能指导生活。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过大,让学生跳一跳,还是摘不到;有些教师提问又过于简单,如“是不是”、“好不好”、“行不行”等缺乏思考价值的问题,就有可能“不用跳,就能摘到”。后者,表面看课堂气氛活跃,但效果堪忧,走进了“有答案,无思考”的误区。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在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对所教内容作出恰当的分析和计划,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和能力。所以,老师提出的问题,应切合学生实际,既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上,又要高于学生已有的能力或直观的经验,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讨论,激发他们探求的兴趣。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依托教材,定位好问题的三维目标,认真谋划,严格设计出一个或一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问题,就能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具有思维的深度,有利于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刚刚的案例中,如果老师采用创设情景,小组讨论的方式,给出几个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可能会造成对未成年人侵害的情景,如陌生人敲门、网友要求见面、社会青年强行索要财物等,要求每组针对情况之一,探讨自己的应对方法,并说明理由。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加以引导或概括总结,得出防范侵害的指导性方法,可能要比上述一问一答的方式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要让生活化的问题能够触动学生的情感,影响学生的态度,使学生与教材及教师之间产生交互作用,帮助学生形成学科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情感和思维品质,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就必须要克服在问题设计的时候粗糙、马虎,必须明确什么是真正的生活化,做到问题的形神兼备、有深度,做到课堂的主体和主导地位清晰、作用分明,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课堂问题生活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