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27日,美国国防部长查克·哈格尔声称,美军已经做好准备,随时响应总统奥巴马军事打击叙利亚的命令。奥巴马考虑采取的军事行动,意在惩罚叙利亚使用化学武器。
8月21日,叙利亚境内有上千平民死于化学武器,而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弟弟马希尔·阿萨德被认为是这一事件的“幕后黑手”。马希尔·阿萨德担任叙利亚共和国卫队司令、第四装甲师师长,以及秘密警察部队首长。他是巴沙尔政权的核心成员之一,被认为是叙国内仅次于巴沙尔的二号人物。
化学武器事件,以及西方可能的军事介入,让人们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及其庞大的家族。
1966年,老阿萨德通过军事政变当上国防部长,实际控制了叙利亚的大权。在1970年和1971年,他又两次通过政变手段排斥异己,先后攀上总理、总统宝座,成为叙利亚党政军第一把手。掌权之后,为维护自己的“家天下”,老阿萨德开始倚重自家兄弟、子侄,并安排儿子接班。父死子继的“阿萨德王朝”就此奠定基础。
不过,麻烦也随之而来:王朝政治的痼疾——家族内斗,成了阿萨德家族始终挥之不去的噩梦。一些熟悉巴沙尔的人称,他畏惧自己的叔父、兄弟,不亚于畏惧国内的武装反对派,和反对他继续执政的西方国家。
老阿萨德原本不叫阿萨德。这个名字是他在少年时自己改的。在阿拉伯语中,“阿萨德”是雄狮的意思。从教父般的“中东雄狮”老阿萨德,到不愿从政却被拉到总统宝座的“幼狮”巴沙尔,以及掌管要职的家人们,让我们看看是怎样一个家族统治着叙利亚。
一心想取而代之的叔叔
“阿拉伯之春”开始不久,一个名叫里法特·阿萨德的人在法国振臂高呼,声称“已准备好接管叙利亚政权”。
相信听到这个声音的巴沙尔不会平静:这个人是他的嫡亲叔叔,曾是叙利亚仅次于老阿萨德的二号人物。许多人曾经认为,这个里法特才应是阿萨德王朝的第二代执政者。他的失势,完全是因为要给巴沙尔让路。
里法特曾留学苏联,毕业于叶卡捷琳娜堡炮兵学校。回国后,他成为一心夺权的哥哥老阿萨德的最得力助手。除了伞兵少将军衔,他当时没有显赫公职,但谁都知道他是第二号人物,是仅次于老阿萨德的实力派。
然而,老阿萨德有自己的想法:对于这位弟弟,他既要重用,又免不了要提防。此时,他一心把继承权传给精明强干的长子贝塞尔。但贝塞尔羽翼未丰,时机不成熟,因此他一直隐忍不发,却暗中抑制里法特的势力。
1983年下半年,老阿萨德心脏病发作,无力视事,委任了一个由6人组成的“全国委员会”代行权力。里法特对此极为不满,遂联络亲信准备政变夺权。当时,他开始在大马士革等地设立路障、检查站,在市区张贴歌颂自己的海报,甚至试图控制军政机关。
然而,他的动作似乎太过迟缓,直到1984年夏尚未获得大的进展,而此时老阿萨德的病却奇迹般地好了。一时间,原本云集于里法特周围的支持者烟消云散。人们纷纷猜测,倒霉的弟弟可能被送进大牢,甚至死于非命。
不过,老阿萨德却最终网开一面,甚至在当年任命里法特为副总统。然而,这位“副总统”动辄被派去国外出长差,仿佛盼着他叛逃一般。除了1992年因母亲去世回国奔丧外,大多数时候这位“副总统”都住在法国、西班牙或英国。
1994年1月21日,老阿萨德长子贝塞尔因车祸去世,原本无心政治、在英国当眼科医生的次子巴沙尔被匆匆召回,“速成培养”为新继承人。里法特又试图煽动反抗,结果被阿萨德父子联手镇压。1998年,他的副总统头衔被取消。次年,巴沙尔亲自率兵镇压,将里法特在国内的势力几乎一网打尽。2000年6月10日,老阿萨德病逝,里法特公开声称自己才是“合法的叙利亚总统”。巴沙尔也不客气,于当年6月12日签发了对里法特的逮捕令。
此后,里法特一直试图借外力回国夺权,但应者寥寥。
既动不得,又离不开的弟弟
有分析人士认为,8月21日的化学武器事件,可能是巴沙尔的弟弟马希尔所为。其目的意在拆哥哥的台,达到乱中夺权的目的。
姑且不论这种猜测有几分可信度,马希尔的确是阿萨德家族中最神秘的的人物。
马希尔出生于1967年,两岁时父亲就当了总统,因此不仅备受宠爱,且自小性格强悍。贝塞尔车祸身亡后,一些军界人士曾主张让马希尔而非巴沙尔出任“王储。但阿萨德认为,马希尔年纪太轻(当年仅27岁),且个性太强,不适合继承大位,硬是把原本无心政治的巴沙尔扶上台。
然而,巴沙尔当总统是“半路出家”,在政界和军界的资历都十分浅。对马希尔这个大权在握的弟弟,巴沙尔既动不得,又离不开。在老阿萨德生前,马希尔已负责指挥最精锐的共和国卫队警卫旅。巴沙尔上台后,马希尔更升任共和国卫队总司令兼叙利亚头号王牌师——第四装甲师师长,还当选复兴社会党中央委员会委员。
马希尔被认为富有军事才能,在军中享有很高声望。在公开场合,马希尔总是以“巴沙尔的好弟弟、好助手”形象出现。但许多分析家都指出,两人关系并不和睦。
在政治上,巴沙尔一度热衷“民主改革”,而马希尔则公开拆台。据说,他曾硬逼着哥哥取消了对若干改革派人士的任命;在经济上,马希尔担负着叙利亚—伊朗等战略物资和武器供应保障的走私生命线的大权。此外,他还在黎巴嫩、伊拉克等地拥有众多秘密商业利益。而巴沙尔则对财权旁落不以为然,曾多次以“反腐倡廉”为由,试图染指马希尔的商业王国。
2012年7月18日,叙利亚国家安全部大楼发生大爆炸。这是马布尔身上最大的谜团。
那次大爆炸的死者都是巴沙尔政权的核心人物,包括国防部副部长、巴沙尔的姐夫肖卡特,“恢复国家稳定危机处理小组”负责人图尔克马尼等,伤者则包括内政部长易卜拉欣-沙阿和国家安全局长以赫梯亚尔等。如此精准的袭击,被许多人猜测是“家贼”所为。而这个“家贼”在一些人看来,恐怕正是马希尔。其理由不但有夺权的“大节”,还有家族间的私怨——1995年,肖卡特和他姐姐布沙拉结婚,他曾坚决反对,甚至在4年后开枪打伤了姐夫。
不过,也有人认为,马希尔才是被暗算的一方。事发后,反对派纷纷欢呼“马希尔被炸死”,但很快有可靠消息称他并没有死。
出逃避祸的姐姐
2012年7月18日的大爆炸,是阿萨德家族的一大悬案。悬案中地位最高的牺牲者,是巴沙尔姐夫肖卡特。而在大爆炸后仅两个月,他的妻子、阿萨德长女布沙拉就带着5个孩子悄然逃离叙利亚,投靠住在迪拜的母亲马赫卢夫。
作为家中长女,布沙拉自幼深得父亲的喜爱,而且很早就流露出对政治的关心。她被认为在家族中属于中立派,早先曾斡旋于阿萨德父子和里法特之间。里法特未被正式清洗,据说就是她苦苦周旋的结果。她本人似乎满足于在本专业(卫生)发挥作用,而将政治抱负寄托在丈夫肖卡特身上。肖卡特被认为是巴沙尔在军情界的左膀右臂。
但布沙拉本人和两个弟弟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并未特别倒向其中一派。马希尔和她的疙瘩,主要集中在肖卡特身上,而她和巴沙尔之间虽无芥蒂,但和巴沙尔的妻子阿斯玛却水火不容。阿斯玛热衷抛头露面,参加社会活动,布沙拉对此颇为不满,却又无可奈何。
“7·18”大爆炸后,她匆匆出逃,当时被反对派渲染为“阿萨德家族自知败局已定,仓皇逃命”。如今回头看,这却更似惟恐被宫斗殃及的避祸行为。因为倘若爆炸案真是“家贼”所为,不论肇祸者是马希尔或巴沙尔,她都是惹不起的。如今,她定居迪拜一年有余,一直对叙利亚时局保持着沉默。
内斗不休的家族
在阿萨德家族中,里法特一派因失势早已被清洗殆尽,只能在海外发出些许声响。
亲巴沙尔的阿萨德家族成员,还包括其姑父沙利什家族一脉。其中,巴沙尔的堂兄西玛·沙利什是巴沙尔的心腹爱将,负责总统府安全保卫,也是对付反对派武装的主要将领;巴沙尔的堂侄阿塞夫·伊萨·沙利什,是负责与伊朗、伊拉克进行军火走私的SES公司总裁;巴沙尔的另一个表哥利亚德·沙利什,则通过承包政府工程中饱私囊发了大财。
站在马希尔一边的,包括其堂弟哈伊尔·阿萨德、表叔阿德南·阿萨德和穆罕默德·阿萨德。他们领导着在内战中表现活跃的亲政府民兵组织;表哥拉米·马赫卢夫(曾是叙利亚电信巨头并有贪腐恶名),哈菲兹·马赫卢夫(叙利亚军情局的实际首脑)和阿提夫·纳吉布(秘密警察机构负责人)。
此次“8·21”化武事件被某些人认定系内斗所致,是因为阿萨德家族以往就有过类似的行为。最突出的,是1995年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遇刺事件。
从阿萨德家族中居然传出3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巴沙尔所为(当时他刚当上“王储”急欲立威,且负责黎巴嫩事务);马希尔所为(军情部门实际掌握在马希尔手中,且这样做可彰显自己的决断力);里法特所为(故意把水搅浑,让阿萨德父子背黑锅,自己好浑水摸鱼)。尽管事件的责任至今还是个谜,但为在内斗中占据上风,家族成员不惜相互拆台,却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巴沙尔继位后,阿萨德家族的内斗遵循着“亲兄弟,暗算账”的不成文惯例——即台面下相互使绊子,台面上却尽可能保持一个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