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雄狮家族”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C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沙尔与夫人阿斯玛

  8月27日,美国国防部长查克·哈格尔声称,美军已经做好准备,随时响应总统奥巴马军事打击叙利亚的命令。奥巴马考虑采取的军事行动,意在惩罚叙利亚使用化学武器。
  8月21日,叙利亚境内有上千平民死于化学武器,而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弟弟马希尔·阿萨德被认为是这一事件的“幕后黑手”。马希尔·阿萨德担任叙利亚共和国卫队司令、第四装甲师师长,以及秘密警察部队首长。他是巴沙尔政权的核心成员之一,被认为是叙国内仅次于巴沙尔的二号人物。
  化学武器事件,以及西方可能的军事介入,让人们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及其庞大的家族。
  1966年,老阿萨德通过军事政变当上国防部长,实际控制了叙利亚的大权。在1970年和1971年,他又两次通过政变手段排斥异己,先后攀上总理、总统宝座,成为叙利亚党政军第一把手。掌权之后,为维护自己的“家天下”,老阿萨德开始倚重自家兄弟、子侄,并安排儿子接班。父死子继的“阿萨德王朝”就此奠定基础。
  不过,麻烦也随之而来:王朝政治的痼疾——家族内斗,成了阿萨德家族始终挥之不去的噩梦。一些熟悉巴沙尔的人称,他畏惧自己的叔父、兄弟,不亚于畏惧国内的武装反对派,和反对他继续执政的西方国家。
  老阿萨德原本不叫阿萨德。这个名字是他在少年时自己改的。在阿拉伯语中,“阿萨德”是雄狮的意思。从教父般的“中东雄狮”老阿萨德,到不愿从政却被拉到总统宝座的“幼狮”巴沙尔,以及掌管要职的家人们,让我们看看是怎样一个家族统治着叙利亚。

一心想取而代之的叔叔


  “阿拉伯之春”开始不久,一个名叫里法特·阿萨德的人在法国振臂高呼,声称“已准备好接管叙利亚政权”。
  相信听到这个声音的巴沙尔不会平静:这个人是他的嫡亲叔叔,曾是叙利亚仅次于老阿萨德的二号人物。许多人曾经认为,这个里法特才应是阿萨德王朝的第二代执政者。他的失势,完全是因为要给巴沙尔让路。
  里法特曾留学苏联,毕业于叶卡捷琳娜堡炮兵学校。回国后,他成为一心夺权的哥哥老阿萨德的最得力助手。除了伞兵少将军衔,他当时没有显赫公职,但谁都知道他是第二号人物,是仅次于老阿萨德的实力派。
  然而,老阿萨德有自己的想法:对于这位弟弟,他既要重用,又免不了要提防。此时,他一心把继承权传给精明强干的长子贝塞尔。但贝塞尔羽翼未丰,时机不成熟,因此他一直隐忍不发,却暗中抑制里法特的势力。
  1983年下半年,老阿萨德心脏病发作,无力视事,委任了一个由6人组成的“全国委员会”代行权力。里法特对此极为不满,遂联络亲信准备政变夺权。当时,他开始在大马士革等地设立路障、检查站,在市区张贴歌颂自己的海报,甚至试图控制军政机关。
  然而,他的动作似乎太过迟缓,直到1984年夏尚未获得大的进展,而此时老阿萨德的病却奇迹般地好了。一时间,原本云集于里法特周围的支持者烟消云散。人们纷纷猜测,倒霉的弟弟可能被送进大牢,甚至死于非命。
  不过,老阿萨德却最终网开一面,甚至在当年任命里法特为副总统。然而,这位“副总统”动辄被派去国外出长差,仿佛盼着他叛逃一般。除了1992年因母亲去世回国奔丧外,大多数时候这位“副总统”都住在法国、西班牙或英国。
  1994年1月21日,老阿萨德长子贝塞尔因车祸去世,原本无心政治、在英国当眼科医生的次子巴沙尔被匆匆召回,“速成培养”为新继承人。里法特又试图煽动反抗,结果被阿萨德父子联手镇压。1998年,他的副总统头衔被取消。次年,巴沙尔亲自率兵镇压,将里法特在国内的势力几乎一网打尽。2000年6月10日,老阿萨德病逝,里法特公开声称自己才是“合法的叙利亚总统”。巴沙尔也不客气,于当年6月12日签发了对里法特的逮捕令。
  此后,里法特一直试图借外力回国夺权,但应者寥寥。

既动不得,又离不开的弟弟


  有分析人士认为,8月21日的化学武器事件,可能是巴沙尔的弟弟马希尔所为。其目的意在拆哥哥的台,达到乱中夺权的目的。
  姑且不论这种猜测有几分可信度,马希尔的确是阿萨德家族中最神秘的的人物。
  马希尔出生于1967年,两岁时父亲就当了总统,因此不仅备受宠爱,且自小性格强悍。贝塞尔车祸身亡后,一些军界人士曾主张让马希尔而非巴沙尔出任“王储。但阿萨德认为,马希尔年纪太轻(当年仅27岁),且个性太强,不适合继承大位,硬是把原本无心政治的巴沙尔扶上台。
  然而,巴沙尔当总统是“半路出家”,在政界和军界的资历都十分浅。对马希尔这个大权在握的弟弟,巴沙尔既动不得,又离不开。在老阿萨德生前,马希尔已负责指挥最精锐的共和国卫队警卫旅。巴沙尔上台后,马希尔更升任共和国卫队总司令兼叙利亚头号王牌师——第四装甲师师长,还当选复兴社会党中央委员会委员。
  马希尔被认为富有军事才能,在军中享有很高声望。在公开场合,马希尔总是以“巴沙尔的好弟弟、好助手”形象出现。但许多分析家都指出,两人关系并不和睦。
  在政治上,巴沙尔一度热衷“民主改革”,而马希尔则公开拆台。据说,他曾硬逼着哥哥取消了对若干改革派人士的任命;在经济上,马希尔担负着叙利亚—伊朗等战略物资和武器供应保障的走私生命线的大权。此外,他还在黎巴嫩、伊拉克等地拥有众多秘密商业利益。而巴沙尔则对财权旁落不以为然,曾多次以“反腐倡廉”为由,试图染指马希尔的商业王国。
  2012年7月18日,叙利亚国家安全部大楼发生大爆炸。这是马布尔身上最大的谜团。
里法特·阿萨德

  那次大爆炸的死者都是巴沙尔政权的核心人物,包括国防部副部长、巴沙尔的姐夫肖卡特,“恢复国家稳定危机处理小组”负责人图尔克马尼等,伤者则包括内政部长易卜拉欣-沙阿和国家安全局长以赫梯亚尔等。如此精准的袭击,被许多人猜测是“家贼”所为。而这个“家贼”在一些人看来,恐怕正是马希尔。其理由不但有夺权的“大节”,还有家族间的私怨——1995年,肖卡特和他姐姐布沙拉结婚,他曾坚决反对,甚至在4年后开枪打伤了姐夫。
  不过,也有人认为,马希尔才是被暗算的一方。事发后,反对派纷纷欢呼“马希尔被炸死”,但很快有可靠消息称他并没有死。

出逃避祸的姐姐


  2012年7月18日的大爆炸,是阿萨德家族的一大悬案。悬案中地位最高的牺牲者,是巴沙尔姐夫肖卡特。而在大爆炸后仅两个月,他的妻子、阿萨德长女布沙拉就带着5个孩子悄然逃离叙利亚,投靠住在迪拜的母亲马赫卢夫。
  作为家中长女,布沙拉自幼深得父亲的喜爱,而且很早就流露出对政治的关心。她被认为在家族中属于中立派,早先曾斡旋于阿萨德父子和里法特之间。里法特未被正式清洗,据说就是她苦苦周旋的结果。她本人似乎满足于在本专业(卫生)发挥作用,而将政治抱负寄托在丈夫肖卡特身上。肖卡特被认为是巴沙尔在军情界的左膀右臂。
  但布沙拉本人和两个弟弟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并未特别倒向其中一派。马希尔和她的疙瘩,主要集中在肖卡特身上,而她和巴沙尔之间虽无芥蒂,但和巴沙尔的妻子阿斯玛却水火不容。阿斯玛热衷抛头露面,参加社会活动,布沙拉对此颇为不满,却又无可奈何。
  “7·18”大爆炸后,她匆匆出逃,当时被反对派渲染为“阿萨德家族自知败局已定,仓皇逃命”。如今回头看,这却更似惟恐被宫斗殃及的避祸行为。因为倘若爆炸案真是“家贼”所为,不论肇祸者是马希尔或巴沙尔,她都是惹不起的。如今,她定居迪拜一年有余,一直对叙利亚时局保持着沉默。

内斗不休的家族


  在阿萨德家族中,里法特一派因失势早已被清洗殆尽,只能在海外发出些许声响。
  亲巴沙尔的阿萨德家族成员,还包括其姑父沙利什家族一脉。其中,巴沙尔的堂兄西玛·沙利什是巴沙尔的心腹爱将,负责总统府安全保卫,也是对付反对派武装的主要将领;巴沙尔的堂侄阿塞夫·伊萨·沙利什,是负责与伊朗、伊拉克进行军火走私的SES公司总裁;巴沙尔的另一个表哥利亚德·沙利什,则通过承包政府工程中饱私囊发了大财。
  站在马希尔一边的,包括其堂弟哈伊尔·阿萨德、表叔阿德南·阿萨德和穆罕默德·阿萨德。他们领导着在内战中表现活跃的亲政府民兵组织;表哥拉米·马赫卢夫(曾是叙利亚电信巨头并有贪腐恶名),哈菲兹·马赫卢夫(叙利亚军情局的实际首脑)和阿提夫·纳吉布(秘密警察机构负责人)。
  此次“8·21”化武事件被某些人认定系内斗所致,是因为阿萨德家族以往就有过类似的行为。最突出的,是1995年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遇刺事件。
  从阿萨德家族中居然传出3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巴沙尔所为(当时他刚当上“王储”急欲立威,且负责黎巴嫩事务);马希尔所为(军情部门实际掌握在马希尔手中,且这样做可彰显自己的决断力);里法特所为(故意把水搅浑,让阿萨德父子背黑锅,自己好浑水摸鱼)。尽管事件的责任至今还是个谜,但为在内斗中占据上风,家族成员不惜相互拆台,却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巴沙尔继位后,阿萨德家族的内斗遵循着“亲兄弟,暗算账”的不成文惯例——即台面下相互使绊子,台面上却尽可能保持一个声音。
其他文献
“(你)绝对是卖空气的!”女投资人停下手中的笔,转身离开立着的白板。  颜建国在白板上画满了他的“宏图伟业”,哈哈大笑,声称自己是“中国最具有品牌价值的”。因为在过去的13年,他注册了七千多项关于“英雄儿女”的知识产权保护:无名英雄、平民英雄、英雄赞歌、大英雄……品类涵盖影视剧制作、酒、服装鞋帽,甚至汽车。  他说典型的湖南普通话,扔出一个重磅筹码:我是《邓小平》的成就者!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我和台湾作家郭冠英相识多年。他年轻时在台湾政治大学匪情研究所(今东亚研究所)取得硕士学位,朋友圈中都戏称其为“郭匪”。毕业后成为媒体人,做过中视新闻部制作人,也做过《联合报》专栏组记者。1984年进入“行政院新闻局”,二十多年来,一起进新闻局的同僚,有当局长、部长的,如胡志强和苏起,其他人少说也混个处长,但郭冠英始终是个芝麻绿豆官。实在是因为他恃才傲物、我行我素、口不择言,没有一位长官愿意用他。后
疼痛这东西,每个人都感受过。但要具体描述“那是怎样一种痛” ,就非人人都能做到。  经期生理痛,是绞痛(wrenching)。懒人锻炼后,是肌肉酸痛(aching)。五雷轰顶,是电击痛(electric-shock)。膝蓋中了一箭,是刺伤痛(shooting)。关云长刮骨疗毒,是刀割痛(stabbing)和撕裂痛(lacerating)。曹操偏头痛,是连绵不绝的搏动之痛(pulsing)。  四十
2007年,陆铿与夫人崔蓉芝回云南老家探亲  5年前的6月28日,陆铿病逝于旧金山,享年89岁。按照他的遗愿,骨灰葬在故乡云南。墓碑上刻着“中国一记者陆铿”,其实应该称为“中国第一记者陆铿 ”。  陆铿在抗战时期开始记者生涯,是中国最早的广播记者,曾作为驻欧战地记者,结识了美国的3位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马歇尔和麦克阿瑟,因此在圈中有“三五牌”记者的雅号。抗战胜利后,他担任《中央日报》副总编辑兼采访
取名是个技术活,维生素与维他命无疑是典范,让人一听就对这些小分子们心生向往。然而,对这些补剂的过分依赖也会让人疑虑。3个多月前,歌手凯蒂·佩芮在推特上贴了张照片,举着贴着“早餐”、“午餐”等字样的透明塑料袋,每个袋子里都装着足以引发密集恐惧症的各色药片。她写,这些补剂和维生素是我的一切。  即使是在过半人口服用过维生素补剂的美国,凯蒂的这张照片仍然激起了一场反思。《大西洋月刊》连续刊发了两篇文章,
那个骑楼挤满了日本人,像我曾在Discovry看过一景观:一群企鹅站在因油轮触礁搁浅泄满整片海域、糊黏了厚厚一层黑油的岩礁上,它们呆愣愣挨挤在一块,各自身上的黑拼图碎块拼成了一个整幅流动的黑。我从那些循规蹈矩等灯的日本老男人、老女人的身体间挤过,觉得他们西装或套装里的实物感空荡荡的。据说这家小笼包名店里的女服务生,也全是配合这些慕名而来的日本观光客的身形,刻意挑选身高不得超过155公分的小个子女孩
2003年,第22届金像奖,黄秋生引用了狄更斯《双城记》的开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那时候,香港电影的确处于最好与最坏的夹缝中:回归6年、风格倒置、非典来袭、人心惶惶,加上张国荣自杀的打击,整个社会和文化都面临一种沉痛的割裂。之后10年,港人与香港电影并没有走出这种文化割裂的哀悼:表面被北上的大潮同化,内心却总守着过去的好时光,在“港片已死”的口号被长期集体呼喊的酸涩中,香港电影
看完舞台剧《宝岛一村》已是黄昏,夕阳正红,燥热已经消退。快80的顿巴(Dunbar)教授和他的俄罗斯籍妻子一人领到一个热乎乎的“天津包子”。  包子产于新泽西州,但出自地道的天津师傅之手。每一个包子都装在一个精致的纸袋里,上面印着一个门牌号:宝岛一村99号。  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戏剧系终身荣誉教授顿巴在纽约上城拥有一座不大的度假公寓。这是他和夫人第一次跑到哈德逊河对岸的新泽西表演艺术中心看戏。新泽
两年前,220名大陆学生远赴台湾,成为第一批正式赴台读书的大陆研究生,其中不少是来自北大、清华、人大等大陆名校的佼佼者。由于两岸规定限制,他们必须来自于京沪苏浙闽粤6省市,且必须毕业于大陆“985计划”高校或海外知名大学。  时隔两年,其中八十多名陆生即将毕业,但他们在大陆社会鲜为人知,甚至是在放开陆生赴台就学制度三年有余的今日,仍有许多大陆民众对陆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感到惊讶,这与他们在台湾受到
隐形  “这个选题没什么意思,”出版人彭仑说,“翻译本身是一个幕后工作,像编辑一样,我个人认为,译者并不需要很大的公众知名度。”他是99读书人出版公司的外国文学编辑,也是一位译者,翻译过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的几部小说。  约访其他译者时,他们也会这样反问,像是突然被人在大街上叫住,或是从书房里被揪出来——表现出惊讶和不解,又略带笑意,你们是怎么想的?怎么想到采访我?  “隐形”,已经成了他们职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