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导入式教学法的内涵
小学数学导入式教学是教师以一定的问题、故事、情境等作为引导,学生基于教师的引导自主思考、自发学习、自我创新的一种教学方法。[1]导入式教学法的基本特征在于:老师为引导者而非决定者;学生为自主学习者而非被动接受者。导入式教学法倡导的是老师的“导”与学生的“学”相互结合。教师对于“导”应当秉持一种为“学”服务的心态,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中心地位,而应当具有一种铺垫和引路的功能。
二、导入式教学法的意义
导入式教学法作为有别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新型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导入式教学法有利于提升小学生自我学习的兴趣。小学生是最具有灵性、想象力、不受拘束的一个学习群体。以导入式教学法,比如以一定的故事、情境作为指引,引导他们自我思考,基于自身年龄所具备的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会主动探索问题的答案,并在探索答案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满足感和愉悦感,从而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2]二是,导入式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导入式教学法有别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教师引导而非强制,学生自主而非被动。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过去的“被动灌输”转变为“主动发掘”,从“要我学习”转变为“我要探索”。学习方式的转变必然伴随着学生主动学习知识、探索答案。三是,导入式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外学习的效率。导入式教学法一般是以老师的一个问题或者情境作为引导,这种引导可以放在课堂开始之前,也可以放在上一堂课的最后时刻。在问题抛出之后学生若想获取问题的答案,在课堂上提出不同的见解,就必须高效利用课外时间探索问题,发掘答案。如此,课外学习不仅仅是由有形的家庭作业来支撑,而是包含了主动思考探索。
三、导入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直截了当的导入
这种导入式教学是最简单也是收效最轻微的导入教学,就是指教师在课堂开篇之时直截了当的说明本次课程的知识点,然后引入例题讲解。比如老师在课程开始时直接说“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是除数、被除数和商的关系,下面让我们翻到课本的46页,一起来看例题。”在这句简短的话中,老师直接说明了本节课的知识点,以及学习该知识点的手段。但是这种导入一般对学生来说意义不大,学生也不会对这种导入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提出问题的导入
有别于直截了当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在课程开始之前基于本节课程的知识点提出一个预设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发掘问题答案。学习这个问题的解答方法时,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学习到课程涵盖的知识点。比如在学习长方形面积时,老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大家每天都会在我们这个教室里学习,大家有没有观察过我们这个教室是个什么形状的?它的面积怎么计算呢?如果我给你们一把卷尺大家能不能告诉我怎么测算它的面积呢?”这种提问式的导入会立刻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思考问题的答案。更可以真的给予学生卷尺让学生动手测量。这个动手的过程会让学生印象深刻,更能够对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熟记于心。
(三)预设情境的导入
预设情境的导入就是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将数学课堂上的知识点融汇到日常生活问题的解决中。[3]学生通过老师预设的情境,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这种导入由于和生活紧密相连,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并且觉得学有所用。比如在讲解“除数、被除数、商的关系”时,教师可以预设一个这样的情境:“同学们,刚刚过完新年大家一定都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那里拿到了压岁钱。那么假如你现在手上有100块的压岁钱,你想要买两个汽车玩具,每个玩具45块钱,你买完玩具之后手上还能剩下多少钱呢?”这个情境假设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在计算商的过程中复习了乘法的运算规则:买两个玩具需要花费45×2=90元。在复习旧知识点的过程中引入商的计算。这种引入方式让学生记忆深刻,能够加深印象。
(四)设置故事导入
基于小学生天马行空的思维,小学生多数是爱听故事的,故事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最大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来进行知识点导入,这种导入方法比较适合低年级的学生。比如在学习加法的运算过程中,老师可以设置下列故事:“同学们,大家都知道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白雪公主的后母为了杀害白雪公主第一次带来了3个毒苹果,第二次带来了5个毒苹果,第三次带来了7个毒苹果。请问白雪公主的后母一共给白雪公主带来了多少个毒苹果?”这种故事设置与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合二为一,能够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加法运算规则。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编纂故事,解答问题。
四、结语
导入式教学基于其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独特优势,应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在实际应用时,应当着重应用“情境导入”、“故事导入”等方式,当然导入过程中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创设问题、自己组团解答。在“导”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在学生“学”的过程中优化“导”。
参考文献:
[1]王炎.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
[2]李树清.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研究[D].西南大学,2008.
[3]赵美玲.试论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15,14:141.
小学数学导入式教学是教师以一定的问题、故事、情境等作为引导,学生基于教师的引导自主思考、自发学习、自我创新的一种教学方法。[1]导入式教学法的基本特征在于:老师为引导者而非决定者;学生为自主学习者而非被动接受者。导入式教学法倡导的是老师的“导”与学生的“学”相互结合。教师对于“导”应当秉持一种为“学”服务的心态,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中心地位,而应当具有一种铺垫和引路的功能。
二、导入式教学法的意义
导入式教学法作为有别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新型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导入式教学法有利于提升小学生自我学习的兴趣。小学生是最具有灵性、想象力、不受拘束的一个学习群体。以导入式教学法,比如以一定的故事、情境作为指引,引导他们自我思考,基于自身年龄所具备的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会主动探索问题的答案,并在探索答案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满足感和愉悦感,从而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2]二是,导入式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导入式教学法有别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教师引导而非强制,学生自主而非被动。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过去的“被动灌输”转变为“主动发掘”,从“要我学习”转变为“我要探索”。学习方式的转变必然伴随着学生主动学习知识、探索答案。三是,导入式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外学习的效率。导入式教学法一般是以老师的一个问题或者情境作为引导,这种引导可以放在课堂开始之前,也可以放在上一堂课的最后时刻。在问题抛出之后学生若想获取问题的答案,在课堂上提出不同的见解,就必须高效利用课外时间探索问题,发掘答案。如此,课外学习不仅仅是由有形的家庭作业来支撑,而是包含了主动思考探索。
三、导入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直截了当的导入
这种导入式教学是最简单也是收效最轻微的导入教学,就是指教师在课堂开篇之时直截了当的说明本次课程的知识点,然后引入例题讲解。比如老师在课程开始时直接说“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是除数、被除数和商的关系,下面让我们翻到课本的46页,一起来看例题。”在这句简短的话中,老师直接说明了本节课的知识点,以及学习该知识点的手段。但是这种导入一般对学生来说意义不大,学生也不会对这种导入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提出问题的导入
有别于直截了当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在课程开始之前基于本节课程的知识点提出一个预设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发掘问题答案。学习这个问题的解答方法时,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学习到课程涵盖的知识点。比如在学习长方形面积时,老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大家每天都会在我们这个教室里学习,大家有没有观察过我们这个教室是个什么形状的?它的面积怎么计算呢?如果我给你们一把卷尺大家能不能告诉我怎么测算它的面积呢?”这种提问式的导入会立刻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思考问题的答案。更可以真的给予学生卷尺让学生动手测量。这个动手的过程会让学生印象深刻,更能够对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熟记于心。
(三)预设情境的导入
预设情境的导入就是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将数学课堂上的知识点融汇到日常生活问题的解决中。[3]学生通过老师预设的情境,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这种导入由于和生活紧密相连,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并且觉得学有所用。比如在讲解“除数、被除数、商的关系”时,教师可以预设一个这样的情境:“同学们,刚刚过完新年大家一定都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那里拿到了压岁钱。那么假如你现在手上有100块的压岁钱,你想要买两个汽车玩具,每个玩具45块钱,你买完玩具之后手上还能剩下多少钱呢?”这个情境假设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在计算商的过程中复习了乘法的运算规则:买两个玩具需要花费45×2=90元。在复习旧知识点的过程中引入商的计算。这种引入方式让学生记忆深刻,能够加深印象。
(四)设置故事导入
基于小学生天马行空的思维,小学生多数是爱听故事的,故事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最大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来进行知识点导入,这种导入方法比较适合低年级的学生。比如在学习加法的运算过程中,老师可以设置下列故事:“同学们,大家都知道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白雪公主的后母为了杀害白雪公主第一次带来了3个毒苹果,第二次带来了5个毒苹果,第三次带来了7个毒苹果。请问白雪公主的后母一共给白雪公主带来了多少个毒苹果?”这种故事设置与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合二为一,能够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加法运算规则。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编纂故事,解答问题。
四、结语
导入式教学基于其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独特优势,应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在实际应用时,应当着重应用“情境导入”、“故事导入”等方式,当然导入过程中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创设问题、自己组团解答。在“导”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在学生“学”的过程中优化“导”。
参考文献:
[1]王炎.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
[2]李树清.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研究[D].西南大学,2008.
[3]赵美玲.试论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15,1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