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电影中,“物”由沉寂走向了喧嚣《猫与老鼠》、《加菲猫》、《汽车总动员》、《疯狂牧场》、《猪狗大战人类世界》等等,都是这种喧嚣的映现。《疯狂的石头》和《鸡犬不宁》的片名似乎也存在这种趋向,乍一听来两个片名,似乎也有些像动画片的味道。但二者不像西方的动画片以“物”为主角,而是把“物”当成一种道具,并以此来勾勒影片内容。
但无论如何,也不能把《疯狂的石头》和《鸡犬不宁》与两者超强的人气联系到一起。片名再也不是具有崇高色彩的意象,更不是关于人的话语。也许正是这种对于关注对象的转变,才是引起观众共鸣的基础。对于底层民众而言,“石头”和“鸡”“狗”这三个词最具日常化色彩,因此就增强了语义的可接受力和可理解度,也就最具有感召力。而对于上层而言则满足了他们渴望回归田园理想和对他者的想象。如果说这种以非人色彩的物为片名主体,只是吸引眼球的部分原因的话,那么“疯狂”和“不宁”这种动态性词语所暗示的情节冲突则更增加了两者的吸引力。此外,在两者的宣传过程中都冠之以喜剧。这就既满足了大众的大团圆和又迎合了寻求娱乐的心理。总之,在幻想的语境中,在电影类型化过度的背景下,这种具有益惑力的片名,就已经把大众的注意力吸引到了屏幕前了。
在编码的过程中,两者也是遵循一定的语法模式。像片名一样,也是有意关注边缘性的东西底层生活、市井小偷、高楼映衬下的古建筑、斑驳的墙壁、浓重的方言等等,这些都是导演组织影片时有意使用的符码,其目的是为我们展现在社会转型时期底层生活图景以及关注在此基础之上的人生状态、价值观念的变化。《疯狂的石头》和《鸡犬不宁》的现实性和人文关怀绝不逊于其喜剧色彩。
《疯狂的石头》以某濒临倒闭的工艺品厂为背景。在其拆迁的过程中无意发现了一块价值千万元的玛瑙石,为了创收,该厂设立了一个“展厅”,供人参观。由此,围绕着这块石头该厂的保卫科长包世宏、香港国际大盗和以道哥为首的偷盗三人组三方展开了喜剧式的争斗。影片《鸡犬不宁》已开封某豫剧团为背景。该团团长因为车祸丢了团里的赞助费而致使该团不得不解散。由此便上演了该团的几个主要成员在各自谋生道路上的喜怒哀乐。
在这两部平民生活喜剧中偷者的形象对剧情的发展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被偷事件屡见不鲜。可以说从《天下无贼》到《疯狂的石头》再到《鸡犬不宁》都是对这一题材的发掘。影片《天下无贼》是以乌托邦式的设想构筑了一个“盗亦有道”的社会。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贼们并没有因为这一不影片而同情弱者,而人们也没有因为这部影片而改变对贼的痛恨。于是在《疯狂的石头》和《鸡犬不宁》中两位导演都以一种戏谑化的形式来表现贼的行为和命运。无疑这种恶搞的方式是采用了艺术化的形式,是通过艺术来加以整合的。这种在反面人物身上的“恶搞”与其说展示的是人们在现实中的无能为力,远不如说是通过电影的形式满足了人们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对贼盗们的惩罚的心理。除此以外,这种形式更加适应了人们在社会压力之下寻求释放和寻找快乐的心理,所以两部影片以虚拟的形式为人们解恨的同时,似乎又创造了某种没有任何负担的爆笑和快意。
两部影片在视觉效果上似乎有些杂乱,比如斑驳的墙壁、杂乱的街道、人声嘈杂的市场。这些看似无意的镜头。其实是被赋予了某种隐喻色彩。“墙”因为空间区隔的物理属性而经常被人赋予各种各样的寓意。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就是运用这种隐喻的代表。“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可以说正是一墙之隔造成了两个世界间彼此的期盼与逃脱。在世界电影史上对“墙”这一符码的引用也有很多,尤其是在以监狱为题材的影片当中更是有充分的体现。如《肖申克的救赎》中,主角肖申克最终跨过了控制和束缚他一生的那面看似大海远景的高墙。回到了正常人的世界。
在现实生活当中,监狱和其高墙一般被认为正义对邪恶的胜利。但是在《疯狂的石头》当中导演宁浩反其意而用之,“监狱”被换成了“寺庙”,由邪恶之地换成了正义之所,而高墙则成为邪恶侵透正义的路径和正义反抗邪恶入侵的屏障。墙里是工艺品厂为了生存而进行的翡翠展览,导演以这个小背景来喻指人们在市场化进程中寻求解决困难的办法。墙外的贼盗们在虎视眈眈地望着墙里。那么,守宝人能不能抵住盗贼们,市场化进程中能否抵制住邪恶呢?斑驳的高墙似乎回答了现实生活中的疑问。当然导演让石头最后又回到了展厅里,似乎表明他的愿望。
如果说“墙”这个意象在《疯狂的石头》中是以其空间性的区隔来加以隐喻的话,那么,《鸡犬不宁》中的破旧的街道和老墙壁则是以时间性的线索,来展现和追忆历史和过去。《鸡犬不宁》中对老墙壁似乎是情有独钟,影片的导演多次将镜头切换到以老墙壁、老建筑为背景的表演当中。影片在12分24秒到12分40秒时向我们展现了三副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错杂在一起的画面,影片的线索也由此展开,剧团倒闭,成员开始了艰难地生活。马三赶着鸡出场,刘冰照相。四海卖狗。导演正是通过建筑意象的展现影射了剧团演员新生活的艰难,也表现了旧有生活的怀念。影片在23分45秒时,四海因卖狗骗人而被追讨,这个故事是在有老墙壁的小巷中进行的。在这种舞台、掌声和老墙、小巷、责难、骂声的对比中,向我们展现了昔日的主角今日的辛酸经历。这种当下生活的困境追忆的是过去生活的舒散和美好。
这两部现实题材影片,一种是向前的思索,一种是向后的追忆,两者构成了反向维度,而所表现的都是对当下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问题的焦虑以及期望。
两部影片都把严肃的话题转换成了娱乐的符号。时代的背景被当作娱乐的潜话语,在这里影片只是作为娱乐的对象而存在的。两部影片当中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滑向了娱乐,滑向了表层的舞台。在观看影片时观众在也不需要像以前看电影那样正襟危坐,也不需要早向历史的纷争。不需要体味紧张和刺激,也不需要酝酿鼻涕和眼泪。在这里观众被置在戏剧当中,是在笑声当中度过的。两部影片的观众是电影的决定因素,他们既是电影的对象,又是电影的目的。电影不再把他们作为观念上的对象看待,而是把他们当作影片当中的主角来看待。这两部影片中置换了以前电影主角的身份。不再是高大全的形象,不再是历史人物,更不是异域的英雄人物。这种没有时间、地域以及身份的距离的理念让观众以一种想象的方式经历了屏幕里的一切。让他们在想象中经历了剧中人的喜怒哀乐。
总之,两部电影折射出了中国电影“现实 娱乐”这种新类型的转向。可以说,疯狂的“石头”扔出去以后,主场再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庙堂、圣像和那里的人们。而是作为其陪衬的院子,以及院子里的“飞鸡”和“跳狗”。
但无论如何,也不能把《疯狂的石头》和《鸡犬不宁》与两者超强的人气联系到一起。片名再也不是具有崇高色彩的意象,更不是关于人的话语。也许正是这种对于关注对象的转变,才是引起观众共鸣的基础。对于底层民众而言,“石头”和“鸡”“狗”这三个词最具日常化色彩,因此就增强了语义的可接受力和可理解度,也就最具有感召力。而对于上层而言则满足了他们渴望回归田园理想和对他者的想象。如果说这种以非人色彩的物为片名主体,只是吸引眼球的部分原因的话,那么“疯狂”和“不宁”这种动态性词语所暗示的情节冲突则更增加了两者的吸引力。此外,在两者的宣传过程中都冠之以喜剧。这就既满足了大众的大团圆和又迎合了寻求娱乐的心理。总之,在幻想的语境中,在电影类型化过度的背景下,这种具有益惑力的片名,就已经把大众的注意力吸引到了屏幕前了。
在编码的过程中,两者也是遵循一定的语法模式。像片名一样,也是有意关注边缘性的东西底层生活、市井小偷、高楼映衬下的古建筑、斑驳的墙壁、浓重的方言等等,这些都是导演组织影片时有意使用的符码,其目的是为我们展现在社会转型时期底层生活图景以及关注在此基础之上的人生状态、价值观念的变化。《疯狂的石头》和《鸡犬不宁》的现实性和人文关怀绝不逊于其喜剧色彩。
《疯狂的石头》以某濒临倒闭的工艺品厂为背景。在其拆迁的过程中无意发现了一块价值千万元的玛瑙石,为了创收,该厂设立了一个“展厅”,供人参观。由此,围绕着这块石头该厂的保卫科长包世宏、香港国际大盗和以道哥为首的偷盗三人组三方展开了喜剧式的争斗。影片《鸡犬不宁》已开封某豫剧团为背景。该团团长因为车祸丢了团里的赞助费而致使该团不得不解散。由此便上演了该团的几个主要成员在各自谋生道路上的喜怒哀乐。
在这两部平民生活喜剧中偷者的形象对剧情的发展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被偷事件屡见不鲜。可以说从《天下无贼》到《疯狂的石头》再到《鸡犬不宁》都是对这一题材的发掘。影片《天下无贼》是以乌托邦式的设想构筑了一个“盗亦有道”的社会。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贼们并没有因为这一不影片而同情弱者,而人们也没有因为这部影片而改变对贼的痛恨。于是在《疯狂的石头》和《鸡犬不宁》中两位导演都以一种戏谑化的形式来表现贼的行为和命运。无疑这种恶搞的方式是采用了艺术化的形式,是通过艺术来加以整合的。这种在反面人物身上的“恶搞”与其说展示的是人们在现实中的无能为力,远不如说是通过电影的形式满足了人们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对贼盗们的惩罚的心理。除此以外,这种形式更加适应了人们在社会压力之下寻求释放和寻找快乐的心理,所以两部影片以虚拟的形式为人们解恨的同时,似乎又创造了某种没有任何负担的爆笑和快意。
两部影片在视觉效果上似乎有些杂乱,比如斑驳的墙壁、杂乱的街道、人声嘈杂的市场。这些看似无意的镜头。其实是被赋予了某种隐喻色彩。“墙”因为空间区隔的物理属性而经常被人赋予各种各样的寓意。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就是运用这种隐喻的代表。“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可以说正是一墙之隔造成了两个世界间彼此的期盼与逃脱。在世界电影史上对“墙”这一符码的引用也有很多,尤其是在以监狱为题材的影片当中更是有充分的体现。如《肖申克的救赎》中,主角肖申克最终跨过了控制和束缚他一生的那面看似大海远景的高墙。回到了正常人的世界。
在现实生活当中,监狱和其高墙一般被认为正义对邪恶的胜利。但是在《疯狂的石头》当中导演宁浩反其意而用之,“监狱”被换成了“寺庙”,由邪恶之地换成了正义之所,而高墙则成为邪恶侵透正义的路径和正义反抗邪恶入侵的屏障。墙里是工艺品厂为了生存而进行的翡翠展览,导演以这个小背景来喻指人们在市场化进程中寻求解决困难的办法。墙外的贼盗们在虎视眈眈地望着墙里。那么,守宝人能不能抵住盗贼们,市场化进程中能否抵制住邪恶呢?斑驳的高墙似乎回答了现实生活中的疑问。当然导演让石头最后又回到了展厅里,似乎表明他的愿望。
如果说“墙”这个意象在《疯狂的石头》中是以其空间性的区隔来加以隐喻的话,那么,《鸡犬不宁》中的破旧的街道和老墙壁则是以时间性的线索,来展现和追忆历史和过去。《鸡犬不宁》中对老墙壁似乎是情有独钟,影片的导演多次将镜头切换到以老墙壁、老建筑为背景的表演当中。影片在12分24秒到12分40秒时向我们展现了三副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错杂在一起的画面,影片的线索也由此展开,剧团倒闭,成员开始了艰难地生活。马三赶着鸡出场,刘冰照相。四海卖狗。导演正是通过建筑意象的展现影射了剧团演员新生活的艰难,也表现了旧有生活的怀念。影片在23分45秒时,四海因卖狗骗人而被追讨,这个故事是在有老墙壁的小巷中进行的。在这种舞台、掌声和老墙、小巷、责难、骂声的对比中,向我们展现了昔日的主角今日的辛酸经历。这种当下生活的困境追忆的是过去生活的舒散和美好。
这两部现实题材影片,一种是向前的思索,一种是向后的追忆,两者构成了反向维度,而所表现的都是对当下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问题的焦虑以及期望。
两部影片都把严肃的话题转换成了娱乐的符号。时代的背景被当作娱乐的潜话语,在这里影片只是作为娱乐的对象而存在的。两部影片当中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滑向了娱乐,滑向了表层的舞台。在观看影片时观众在也不需要像以前看电影那样正襟危坐,也不需要早向历史的纷争。不需要体味紧张和刺激,也不需要酝酿鼻涕和眼泪。在这里观众被置在戏剧当中,是在笑声当中度过的。两部影片的观众是电影的决定因素,他们既是电影的对象,又是电影的目的。电影不再把他们作为观念上的对象看待,而是把他们当作影片当中的主角来看待。这两部影片中置换了以前电影主角的身份。不再是高大全的形象,不再是历史人物,更不是异域的英雄人物。这种没有时间、地域以及身份的距离的理念让观众以一种想象的方式经历了屏幕里的一切。让他们在想象中经历了剧中人的喜怒哀乐。
总之,两部电影折射出了中国电影“现实 娱乐”这种新类型的转向。可以说,疯狂的“石头”扔出去以后,主场再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庙堂、圣像和那里的人们。而是作为其陪衬的院子,以及院子里的“飞鸡”和“跳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