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团学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的多元化需求,社会对学生的高素质化要求,给高校团学活动的开展和在团学活动中融入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已成为高校共青团共同讨论的话题。
团学活动的特点及其现状
大类培养理念就是要建立一种良好的人才培养制度, 为每位学生提供同等的机会和条件, 使之在竞争中学会选择, 在选择中找准自己的坐标和定位, 并在培养中夯实基础,提高素质, 增强适应性。因而,团学活动的开展主要呈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目的性
适应性的培养,让学生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此外一种良好学风建设为主导,提升一种多元化的学术氛围,增强学生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
2、针对性
以丰富的校园文化为平台,校园精神为主导,通过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不同的活动内容,针对不同大类学生以专业建设为依托,打造团学品牌活动。
3、依赖性
在活动主题的设计、流程的设置、环节的实施等各方面,都比较依赖特定的环境和相应职能部门的推动。
4、时效性
团学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其鲜明的主题需要结合时代背景进行不断创新,以适应新形势和新环境的需求。如今,团学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日趋多样化的发展,呈现丰富的校园生活。活动的开展过程,也出现了很多不足之处。
(1)团学活动全局把握不够。在各类团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经常出现内部协调不通畅,部分环节遗漏或是冲突的事情发生,全局意识不够。
(2)团学活动成本管理不强。在进行活动的初期策划和统筹时,对于预期估算不足,导致成本随着活动不断开展和深入,而呈递增趋势,使得组织工作陷入僵局和无奈境地。
(3)团学活动意识主动不足。各类活动的开展还是比较依赖辅导员,不具主动性、灵活性和应变性。当事情出现突变时,缺乏自身的应急措施和主动解决困难的能力,因而使得活动发展受到限制。
团学活动实施项目管理的可行性
项目管理,通常是指在完成项目活动中通过个体或群体以及项目组织的努力,使项目能够实现项目参与者或受到项目活动影响的人们的需要和期望。项目化管理是对高校共青团工作模式的有力创新,是适应大类招生等新形势下的工作开展,更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发展培养多元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1、科学性
团学工作项目化管理则是引入项目管理理论中最基本的理念用于团学的日常工作之中, 所以同样具有科学性。一是目标明确, 采用多层次目标管理法,注重项目风险预测, 团队分工明确,协调合作, 充分利用资源,保证项目按时、按量、按质的完成。二是资源配置最优化,通过项目牵头,整合项目,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 实现其最大效用, 达到资金的合理使用, 资源的合理配置、人员的有效合作, 这是项目化管理给团工作带来的巨大生机与活力。
2、竞争性
引入一些市场化的机制与管理理念是项目化管理一大特色,它引入竞争的机制, 使校内运行的项目都是经过反复认证与推敲, 是众多相似或相同类型的项目中最优秀的, 从而有助于建立品牌活动。同时, 这种机制下, 对项目的策划人和负责人, 则提出更高的要求, 他们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创意新颖而有意义的活动, 使共青团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3、主动性
在过去各类团学工作中具有较强的行政倾向, 上级团组织的指导作用有弱化的趋势, 使团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有所下降,实施项目化管理后, 一是活动由基层组织或学生个人设计, 更能贴近学生需求; 二是项目化管理通过竞标使活动空间更大, 创意更新, 主动性更强; 三是淡化行政作用, 强化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主创造。项目化运作能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创造性,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实践者, 从根本上广泛调动学生积极性。
高校团学活动项目化管理模式 对人才培养的全面规划
1、在团学活动项目化管理中学习方法、培养能力
(1)明确组织管理机构,培养领导能力。团组织为团学活动的项目化管理成立专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项目部、项目负责人等四级管理部门。管理委员会是最高领导、最终审批机构,是专家委员会。主任由团委书记担任,委员是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有其他辅导员、专业指导老师担任。办公室是活动项目的初步审批机构,由团委办公室主任兼任,负责调查各基层团组织活动情况,对投标项目进行初审,协调管理委员会和项目部之间关系。
项目部是项目化管理的管理机构,由主席团成员组成,负责听取团委书记根据学校的工作重点、上级组织的工作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部署、下级团组织愿望,确定《团学活动计划》,并负责受理活动项目的申报、项目资金的支付、日常运行管理,以及监督和评比。
项目负责人,主要有团委、学生会各职能部门部长、副部长担任,根据《团学活动计划》制定项目投标书,按照办公室的要求进行项目的规划,监督项目的运行,合理使用项目资金,根据情况对项目进行修正,实现项目目标。
实行项目化管理,发挥各环节主体作用,发挥了各环节负责人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团学活动中来,为团学活动的开展出谋划策。
(2)明确基本管理程序,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其基本程序如下:
①项目申报阶段。项目部在管理委员会指导和办公室的领导下,制定《团学活动计划》,张榜公布,召集项目负责人组织和动员各类学生成立项目组,进行实施项目的整体设计,进行投标,上交投标书。
②审批立项阶段。项目部对项目投标书进行初审,提交办公室审批。经审批后,公布中标项目,并根据管理委员会的意见,拨付项目启动资金。
③检查跟踪阶段。项目部对项目团队的所有活动进行跟踪检查,及时反馈项目组信息,对项目运行过程中遇到的特殊困难及时协助解决,指导活动直至成功,是真正实现项目目标的关键阶段。
④验收评比阶段。在项目运行结束后,各项目负责人要将所有与项目有关的计划书、总结、照片及DV影像资料上交团学活动项目部,并配合项目部进行审核和验收。同时,邀请专家组和办公室对项目进行最终评审和反馈,评选出精品项目、优秀项目、合格项目及不合格项目,拨付项目后期资金,组织表彰、宣传与经验交流。
2、在团学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制度中懂得竞争、学会生存
高校团学活动要进行项目化管理,其实就是一种竞争,为这种竞争保驾护航的就是完善的制度体系:
(1)招投标制度。所有团学活动分校、院(或系)两级,在校、院(或系)两级中再分重点和一般项目级别,从而确定申报单位投标范围和招投标方式,经过一轮项目评审和答辩程序,淘汰一批创新不够、难以执行、有偏差的方案,完善那些有核心竞争力的活动方案。
(2)检查监督制度。项目部负责项目运行过程中的全程监督,如果遇到有随意改变项目计划,有权停止项目的继续运行,另外检查监督制度,重在每个项目的指导过程,解决每个环节中发生的特殊困难。
(3)评优激励制度。建立严格的项目评优办法,重点对优秀项目进行培育,对团学活动项目进行评比表彰。
(4)资金管理制度。管理委员会负责每一步资金的最终审批,办公室做好资金管理工作,专人负责资金的进出帐工作、统计工作。
3、在团学活动项目化管理中体验团队协作的精神
团学活动项目化管理在团学活动中的运用,既有利于在团学活动中形成合力,又有利于增强青年学生的参与意识、自主意识和集体意识,进一步为高校团学活动开展优化环境,真正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高校团学活动项目化管理模式的启示
高校团学活动项目化管理模式对于高校的其他学生组织开展活动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高校中有很多的学生组织和社团,这种模式如果能够在其他组织中加以运用和推广,会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也是对学生素质化培养模式的一种探索。通过项目化管理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对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和完善,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团学活动中来。
(作者单位:陕西西安未央大学园区陕西科技大学)
团学活动的特点及其现状
大类培养理念就是要建立一种良好的人才培养制度, 为每位学生提供同等的机会和条件, 使之在竞争中学会选择, 在选择中找准自己的坐标和定位, 并在培养中夯实基础,提高素质, 增强适应性。因而,团学活动的开展主要呈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目的性
适应性的培养,让学生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此外一种良好学风建设为主导,提升一种多元化的学术氛围,增强学生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
2、针对性
以丰富的校园文化为平台,校园精神为主导,通过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不同的活动内容,针对不同大类学生以专业建设为依托,打造团学品牌活动。
3、依赖性
在活动主题的设计、流程的设置、环节的实施等各方面,都比较依赖特定的环境和相应职能部门的推动。
4、时效性
团学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其鲜明的主题需要结合时代背景进行不断创新,以适应新形势和新环境的需求。如今,团学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日趋多样化的发展,呈现丰富的校园生活。活动的开展过程,也出现了很多不足之处。
(1)团学活动全局把握不够。在各类团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经常出现内部协调不通畅,部分环节遗漏或是冲突的事情发生,全局意识不够。
(2)团学活动成本管理不强。在进行活动的初期策划和统筹时,对于预期估算不足,导致成本随着活动不断开展和深入,而呈递增趋势,使得组织工作陷入僵局和无奈境地。
(3)团学活动意识主动不足。各类活动的开展还是比较依赖辅导员,不具主动性、灵活性和应变性。当事情出现突变时,缺乏自身的应急措施和主动解决困难的能力,因而使得活动发展受到限制。
团学活动实施项目管理的可行性
项目管理,通常是指在完成项目活动中通过个体或群体以及项目组织的努力,使项目能够实现项目参与者或受到项目活动影响的人们的需要和期望。项目化管理是对高校共青团工作模式的有力创新,是适应大类招生等新形势下的工作开展,更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发展培养多元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1、科学性
团学工作项目化管理则是引入项目管理理论中最基本的理念用于团学的日常工作之中, 所以同样具有科学性。一是目标明确, 采用多层次目标管理法,注重项目风险预测, 团队分工明确,协调合作, 充分利用资源,保证项目按时、按量、按质的完成。二是资源配置最优化,通过项目牵头,整合项目,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 实现其最大效用, 达到资金的合理使用, 资源的合理配置、人员的有效合作, 这是项目化管理给团工作带来的巨大生机与活力。
2、竞争性
引入一些市场化的机制与管理理念是项目化管理一大特色,它引入竞争的机制, 使校内运行的项目都是经过反复认证与推敲, 是众多相似或相同类型的项目中最优秀的, 从而有助于建立品牌活动。同时, 这种机制下, 对项目的策划人和负责人, 则提出更高的要求, 他们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创意新颖而有意义的活动, 使共青团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3、主动性
在过去各类团学工作中具有较强的行政倾向, 上级团组织的指导作用有弱化的趋势, 使团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有所下降,实施项目化管理后, 一是活动由基层组织或学生个人设计, 更能贴近学生需求; 二是项目化管理通过竞标使活动空间更大, 创意更新, 主动性更强; 三是淡化行政作用, 强化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主创造。项目化运作能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创造性,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实践者, 从根本上广泛调动学生积极性。
高校团学活动项目化管理模式 对人才培养的全面规划
1、在团学活动项目化管理中学习方法、培养能力
(1)明确组织管理机构,培养领导能力。团组织为团学活动的项目化管理成立专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项目部、项目负责人等四级管理部门。管理委员会是最高领导、最终审批机构,是专家委员会。主任由团委书记担任,委员是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有其他辅导员、专业指导老师担任。办公室是活动项目的初步审批机构,由团委办公室主任兼任,负责调查各基层团组织活动情况,对投标项目进行初审,协调管理委员会和项目部之间关系。
项目部是项目化管理的管理机构,由主席团成员组成,负责听取团委书记根据学校的工作重点、上级组织的工作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部署、下级团组织愿望,确定《团学活动计划》,并负责受理活动项目的申报、项目资金的支付、日常运行管理,以及监督和评比。
项目负责人,主要有团委、学生会各职能部门部长、副部长担任,根据《团学活动计划》制定项目投标书,按照办公室的要求进行项目的规划,监督项目的运行,合理使用项目资金,根据情况对项目进行修正,实现项目目标。
实行项目化管理,发挥各环节主体作用,发挥了各环节负责人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团学活动中来,为团学活动的开展出谋划策。
(2)明确基本管理程序,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其基本程序如下:
①项目申报阶段。项目部在管理委员会指导和办公室的领导下,制定《团学活动计划》,张榜公布,召集项目负责人组织和动员各类学生成立项目组,进行实施项目的整体设计,进行投标,上交投标书。
②审批立项阶段。项目部对项目投标书进行初审,提交办公室审批。经审批后,公布中标项目,并根据管理委员会的意见,拨付项目启动资金。
③检查跟踪阶段。项目部对项目团队的所有活动进行跟踪检查,及时反馈项目组信息,对项目运行过程中遇到的特殊困难及时协助解决,指导活动直至成功,是真正实现项目目标的关键阶段。
④验收评比阶段。在项目运行结束后,各项目负责人要将所有与项目有关的计划书、总结、照片及DV影像资料上交团学活动项目部,并配合项目部进行审核和验收。同时,邀请专家组和办公室对项目进行最终评审和反馈,评选出精品项目、优秀项目、合格项目及不合格项目,拨付项目后期资金,组织表彰、宣传与经验交流。
2、在团学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制度中懂得竞争、学会生存
高校团学活动要进行项目化管理,其实就是一种竞争,为这种竞争保驾护航的就是完善的制度体系:
(1)招投标制度。所有团学活动分校、院(或系)两级,在校、院(或系)两级中再分重点和一般项目级别,从而确定申报单位投标范围和招投标方式,经过一轮项目评审和答辩程序,淘汰一批创新不够、难以执行、有偏差的方案,完善那些有核心竞争力的活动方案。
(2)检查监督制度。项目部负责项目运行过程中的全程监督,如果遇到有随意改变项目计划,有权停止项目的继续运行,另外检查监督制度,重在每个项目的指导过程,解决每个环节中发生的特殊困难。
(3)评优激励制度。建立严格的项目评优办法,重点对优秀项目进行培育,对团学活动项目进行评比表彰。
(4)资金管理制度。管理委员会负责每一步资金的最终审批,办公室做好资金管理工作,专人负责资金的进出帐工作、统计工作。
3、在团学活动项目化管理中体验团队协作的精神
团学活动项目化管理在团学活动中的运用,既有利于在团学活动中形成合力,又有利于增强青年学生的参与意识、自主意识和集体意识,进一步为高校团学活动开展优化环境,真正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高校团学活动项目化管理模式的启示
高校团学活动项目化管理模式对于高校的其他学生组织开展活动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高校中有很多的学生组织和社团,这种模式如果能够在其他组织中加以运用和推广,会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也是对学生素质化培养模式的一种探索。通过项目化管理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对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和完善,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团学活动中来。
(作者单位:陕西西安未央大学园区陕西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