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的核心素养观点一经提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点就转移到了如何让学生具备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方面。这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未来教育在核心素养引领下,将实现从学科到学生、从单一到多元的变革。核心素养在高中地理中的体现,就是高中生学习地理之后形成稳定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品格,具体来说就是具备核心的地理观念、地理能力、地理思维与地理品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呢?这就要求教师要为学生们搭建起有效的活动平台,通过内化心灵,外化行为的“内外兼修”,助力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培养核心观念
核心素养的形成首先应该是观念的形成。在高中地理课堂,学生们需要通过地理学习,学会运用地理思维去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所以,地理教师要擅于“深挖”地理教材中的核心观念,并通过教学活动的形式提炼并呈现出来,让学生透过多种角度,用多个观点进行判断、比较、反思,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地理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将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投向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上,实现环境保护观、生态资源观、可持续发展观等核心观念的形成。例如,在教学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中的《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这一单元时,就可以让学生们去开展一些研究性的学习活动,对家乡某片荒废或者是不合理利用的土地进行调查,并提出如何合理开发并利用土地的建议或意见。通过研究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关注身边的“小事”,强化“知识化”地理與“生活化”地理之间的联系,让他们在真实的活动中树立起环境意识、人地协调观念。
二、培养核心思维
所谓核心思维,是指学生所具备的能够系统、全面且动态地去发现、认识和解释事物与现象的思维方法与思维能力。核心思维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拓宽自己的角度与视野,学会多方位地思考问题。例如,在教学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中的《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一课时,教材中将黄土高原作为水土流失案例让学生们进行认知与分析。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注意知识的延伸与拓展,不要将森林资源、荒漠化以及水土流失等不合理开发现象单独地进行讲解,而是引导学生站在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去分析环境问题,让他们深入了解地理资源不合理开发对现代经济发展造成影响的事实,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究竟哪些因素影响了生态环境,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治理措施。当学生的思维越来越开阔,视角越来越大,他们的认识就不会再停留于事物的表象,而是会深入探究事物本质,通过挖掘事物内在联系,对事物之间存在的各种关系与因素进行分析,再结合所学知识,对之所以存在某种关联的所有因素形成的经过、原因以及结果进行深入探究,并尝试运用这种思维去解决现实中包括地理问题在内的所有生活化问题,这恰恰就是核心素养培养的一个过程。
三、培养核心能力
高中生通过地理学习应该具备怎样的核心能力?笔者认为实践能力是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当应试教育逐渐被素质教育所替代,学生们学习地理的目标不再单纯是应对高考。一方面是掌握实实在在的知识,让它能够成为自己未来学习与生活中最有利的生存工具;另一方面就是在学习中形成一种能够将知识与现实结合起来的实践能力,如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户外考察、地质勘探,为环保提出合理化建议等。但传统讲解式的教学方法往往会压抑和限制高中生能力的提升。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育者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讲到“月相变化”的内容时,为了避免这节课陷入枯燥的僵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开展“观察月相变化”的活动,让学生们自由组合,为他们提供一些观察思路,鼓励他们认真记录月相变化,绘制出变化图,从而激发他们的热情与兴趣,使其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
无论是观念、思维还是能力,都需要教师以教材为根本,以课堂为媒介,以教学活动为载体,通过多种形式与方法,对高中生进行培养与提升。这样,才能让他们真正具备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让他们在成就自我的基础上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培养核心观念
核心素养的形成首先应该是观念的形成。在高中地理课堂,学生们需要通过地理学习,学会运用地理思维去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所以,地理教师要擅于“深挖”地理教材中的核心观念,并通过教学活动的形式提炼并呈现出来,让学生透过多种角度,用多个观点进行判断、比较、反思,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地理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将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投向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上,实现环境保护观、生态资源观、可持续发展观等核心观念的形成。例如,在教学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中的《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这一单元时,就可以让学生们去开展一些研究性的学习活动,对家乡某片荒废或者是不合理利用的土地进行调查,并提出如何合理开发并利用土地的建议或意见。通过研究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关注身边的“小事”,强化“知识化”地理與“生活化”地理之间的联系,让他们在真实的活动中树立起环境意识、人地协调观念。
二、培养核心思维
所谓核心思维,是指学生所具备的能够系统、全面且动态地去发现、认识和解释事物与现象的思维方法与思维能力。核心思维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拓宽自己的角度与视野,学会多方位地思考问题。例如,在教学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中的《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一课时,教材中将黄土高原作为水土流失案例让学生们进行认知与分析。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注意知识的延伸与拓展,不要将森林资源、荒漠化以及水土流失等不合理开发现象单独地进行讲解,而是引导学生站在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去分析环境问题,让他们深入了解地理资源不合理开发对现代经济发展造成影响的事实,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究竟哪些因素影响了生态环境,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治理措施。当学生的思维越来越开阔,视角越来越大,他们的认识就不会再停留于事物的表象,而是会深入探究事物本质,通过挖掘事物内在联系,对事物之间存在的各种关系与因素进行分析,再结合所学知识,对之所以存在某种关联的所有因素形成的经过、原因以及结果进行深入探究,并尝试运用这种思维去解决现实中包括地理问题在内的所有生活化问题,这恰恰就是核心素养培养的一个过程。
三、培养核心能力
高中生通过地理学习应该具备怎样的核心能力?笔者认为实践能力是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当应试教育逐渐被素质教育所替代,学生们学习地理的目标不再单纯是应对高考。一方面是掌握实实在在的知识,让它能够成为自己未来学习与生活中最有利的生存工具;另一方面就是在学习中形成一种能够将知识与现实结合起来的实践能力,如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户外考察、地质勘探,为环保提出合理化建议等。但传统讲解式的教学方法往往会压抑和限制高中生能力的提升。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育者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讲到“月相变化”的内容时,为了避免这节课陷入枯燥的僵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开展“观察月相变化”的活动,让学生们自由组合,为他们提供一些观察思路,鼓励他们认真记录月相变化,绘制出变化图,从而激发他们的热情与兴趣,使其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
无论是观念、思维还是能力,都需要教师以教材为根本,以课堂为媒介,以教学活动为载体,通过多种形式与方法,对高中生进行培养与提升。这样,才能让他们真正具备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让他们在成就自我的基础上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