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23日,阴霾的天空,云层压得很低。
8米多高的嫩江国堤伴着一江秋水蜿延而下,放眼望去,狭长的坝身像是天际伸出的一弯虹,三十年来默默守护黎明年年丰产,岁岁稻谷飘香。
秋风中,堤坝下黎明村的千亩稻田熟了,翻滚的稻浪,涌动如流,让人不由得联想起1998年8月的那场洪灾。
难而不惧:“挖”出一个富黎明
1998年8月14日,前郭县抗洪指挥部命令黎明村——弃村。已经在国堤上坚守20多天的6名村干部和党员一下子僵住了,全体村民拖家带口撤离时,他们中没有一个人回家看一眼,扛沙袋磨破了几层皮没皱过一下眉,现在被告知弃村,村党支部书记江万富和他的战友们,泪水先于洪水决堤而下。昨天还人山人海的国堤上,现在已经空荡无人,向北看去是白浪滔天的洪水,向南看去是崭新的大瓦房,稻谷飘香的黎明……弃村?绝不!他们宁可弃命,也要和这场洪水拼了!黎明村走到今天有多不易,没人比他们更清楚。
30年前的黎明村,那真是一个穷啊:全村到处是新开荒的泥洼地,农民年年种地,年年种不出收成,不到十年全村搬走了100多户,黎明村成了“离娘村”。
只能安于宿命吗?黎明村的党员不服穷,在江万富的带领下,党员们带着剩余的村民一头扎进茫茫荒滩,不分男女,不论老幼挖土开渠,十年苦干,硬是把524公顷“鬼见愁“的荒地,变成了旱涝皆丰的水田。黎明村从此水流金、草滴翠、鱼鲜鸭儿肥。如今,更有富起来的农民开着四十多万元的越野车去种地,家家存款几乎不低于二十万元,这样的生活在全国农村怕是也不多见。
这个从荒滩里挖出来的新黎明,是黎明人世世代代的想,年年岁岁的盼啊!是黎明人在走投无路时,党员用决不妥协的豪气向困境宣战的勇气,带领全村农民创造的奇迹。用这种精神磨砺出的党员、干部,骨子里根本就找不出“退”字。
也许是他们的坚定信念“吓”退了洪魔,也许是他们的精神感动了天地,8月14日未过,江水水位陡然下降,黎明村保住了。从此,每年8月14日,黎明村家家放鞭炮,比过年还热闹,村民们更是自掏腰包,在国堤上修了一座抗洪纪念碑,上书“党群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富而不惑:守住一个“强”黎明
小黑板、大喇叭、亮灯箱是黎明村党支部的三件“宝”。
6时40分,村委会门厅旁,村干部郑秀艳拿着刚刚从《人民日报》摘抄的学习要点,细致地校对着,今天的内容是“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要时时刻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一块不到两平方米的小黑板上,三十年来从不间断,记录着从党中央到地方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思想理论。这黑板不仅是块“学习板”,更是块“警示板”,时时提醒村干部问问自己在干什么,怎么干,为谁干。
这时,拎着黑皮包的江万富走进来,看到今天的“小黑板”挥着皮包赞叹一声“好!”,那包已老得四角透光,手提带也早不知去向,缝上了两条布绳,江万富依旧拎着这包,春风得意进市入城。在黎明村,江万富带头,全村上下节俭成风,江万富说,日子富了,但是不能有了钱就无原则地花,要花就花给百姓,花在刀刃上。从1996年开始,黎明村修了路,安了路灯,建起了学校和米业加工厂……成为全省有名的“农机村”、“社会主义新农村”。
早晨7时,天依旧阴沉。江万富打开已经用了快四十年的老音箱。音箱虽老,可音质出奇的好,加上安插在全村各处的十余个大喇叭,阴霾的天空瞬间被江万富那特有的高亢嗓音划破,小村一下子精神起来。江万富传达完镇政府的会议精神后,就开始了例行半个小时的思想教育、工作汇报,结合村里的大事小情,说前因讲后果,花了多少钱全都公开给大伙。这个时候,年纪大耳朵背的村民就端着粥碗,坐在院子里侧着头听,农妇们麻利地忙着早餐,不时还“啧啧”称赞几句:“看咱老书记多有才,话说得多在理!”
理不说不透,事不讲不清,通过大喇叭,村党支部把大伙儿的心拧成了一股绳,社员周显刚家遭遇大火,平时不舍得多花一分钱的村民,不到一个小时就捐了6000多元钱,还帮着盖好了房;困难家庭马淑琴儿子考上大学,村民集资5000元去贺喜。要是国家、集体有需要,全村老少更是毫不含糊。
要想看看黎明村百姓的觉悟有多高,信仰有多坚定,三十年的珍贵实践全都写在了灯箱上。晚上8点左右,路灯亮了,五十多个灯箱,一百多条标语,齐刷刷地照亮了小村的夜空,“要干改天换地的事业,要修造福子孙的工程”,“只有坚定大信念,才有经济大发展”,“智能改天换地,情能洒满人间”……
8米多高的嫩江国堤伴着一江秋水蜿延而下,放眼望去,狭长的坝身像是天际伸出的一弯虹,三十年来默默守护黎明年年丰产,岁岁稻谷飘香。
秋风中,堤坝下黎明村的千亩稻田熟了,翻滚的稻浪,涌动如流,让人不由得联想起1998年8月的那场洪灾。
难而不惧:“挖”出一个富黎明
1998年8月14日,前郭县抗洪指挥部命令黎明村——弃村。已经在国堤上坚守20多天的6名村干部和党员一下子僵住了,全体村民拖家带口撤离时,他们中没有一个人回家看一眼,扛沙袋磨破了几层皮没皱过一下眉,现在被告知弃村,村党支部书记江万富和他的战友们,泪水先于洪水决堤而下。昨天还人山人海的国堤上,现在已经空荡无人,向北看去是白浪滔天的洪水,向南看去是崭新的大瓦房,稻谷飘香的黎明……弃村?绝不!他们宁可弃命,也要和这场洪水拼了!黎明村走到今天有多不易,没人比他们更清楚。
30年前的黎明村,那真是一个穷啊:全村到处是新开荒的泥洼地,农民年年种地,年年种不出收成,不到十年全村搬走了100多户,黎明村成了“离娘村”。
只能安于宿命吗?黎明村的党员不服穷,在江万富的带领下,党员们带着剩余的村民一头扎进茫茫荒滩,不分男女,不论老幼挖土开渠,十年苦干,硬是把524公顷“鬼见愁“的荒地,变成了旱涝皆丰的水田。黎明村从此水流金、草滴翠、鱼鲜鸭儿肥。如今,更有富起来的农民开着四十多万元的越野车去种地,家家存款几乎不低于二十万元,这样的生活在全国农村怕是也不多见。
这个从荒滩里挖出来的新黎明,是黎明人世世代代的想,年年岁岁的盼啊!是黎明人在走投无路时,党员用决不妥协的豪气向困境宣战的勇气,带领全村农民创造的奇迹。用这种精神磨砺出的党员、干部,骨子里根本就找不出“退”字。
也许是他们的坚定信念“吓”退了洪魔,也许是他们的精神感动了天地,8月14日未过,江水水位陡然下降,黎明村保住了。从此,每年8月14日,黎明村家家放鞭炮,比过年还热闹,村民们更是自掏腰包,在国堤上修了一座抗洪纪念碑,上书“党群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富而不惑:守住一个“强”黎明
小黑板、大喇叭、亮灯箱是黎明村党支部的三件“宝”。
6时40分,村委会门厅旁,村干部郑秀艳拿着刚刚从《人民日报》摘抄的学习要点,细致地校对着,今天的内容是“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要时时刻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一块不到两平方米的小黑板上,三十年来从不间断,记录着从党中央到地方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思想理论。这黑板不仅是块“学习板”,更是块“警示板”,时时提醒村干部问问自己在干什么,怎么干,为谁干。
这时,拎着黑皮包的江万富走进来,看到今天的“小黑板”挥着皮包赞叹一声“好!”,那包已老得四角透光,手提带也早不知去向,缝上了两条布绳,江万富依旧拎着这包,春风得意进市入城。在黎明村,江万富带头,全村上下节俭成风,江万富说,日子富了,但是不能有了钱就无原则地花,要花就花给百姓,花在刀刃上。从1996年开始,黎明村修了路,安了路灯,建起了学校和米业加工厂……成为全省有名的“农机村”、“社会主义新农村”。
早晨7时,天依旧阴沉。江万富打开已经用了快四十年的老音箱。音箱虽老,可音质出奇的好,加上安插在全村各处的十余个大喇叭,阴霾的天空瞬间被江万富那特有的高亢嗓音划破,小村一下子精神起来。江万富传达完镇政府的会议精神后,就开始了例行半个小时的思想教育、工作汇报,结合村里的大事小情,说前因讲后果,花了多少钱全都公开给大伙。这个时候,年纪大耳朵背的村民就端着粥碗,坐在院子里侧着头听,农妇们麻利地忙着早餐,不时还“啧啧”称赞几句:“看咱老书记多有才,话说得多在理!”
理不说不透,事不讲不清,通过大喇叭,村党支部把大伙儿的心拧成了一股绳,社员周显刚家遭遇大火,平时不舍得多花一分钱的村民,不到一个小时就捐了6000多元钱,还帮着盖好了房;困难家庭马淑琴儿子考上大学,村民集资5000元去贺喜。要是国家、集体有需要,全村老少更是毫不含糊。
要想看看黎明村百姓的觉悟有多高,信仰有多坚定,三十年的珍贵实践全都写在了灯箱上。晚上8点左右,路灯亮了,五十多个灯箱,一百多条标语,齐刷刷地照亮了小村的夜空,“要干改天换地的事业,要修造福子孙的工程”,“只有坚定大信念,才有经济大发展”,“智能改天换地,情能洒满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