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全面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尤其在小学、中学等基础教学阶段。全面发展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要求我们广大教学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领悟能力。本文从当前我国中学数学教学活动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入手,再具体谈到几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实例,以此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效率
近年以来,伴随着我国在经济、科学、社会等不同方面的高速发展,社会各界对提高教育水平、增强教育质量有着越来越迫切的需求。就我国当前各个阶段的教育现状而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而数学是中学阶段最为基础的学科之一,本文将重点探讨更广泛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
一、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融入现代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初中阶段是青年学生接受最基础教育的阶段,该阶段教学活动的效率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养成。数学作为一门启蒙性质的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关键学科。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的运用,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是我们初中阶段数学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
然而现在的现实情况是,我国初中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一方面,初中生本身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不正确,使得数学基础较差,缺乏数学思维,缺乏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学习效率难以得到提高等现象比较普遍;另一方面,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科学,教学活动较为单一,数学课堂死气沉沉,没有将数学的趣味性和逻辑性展现出来,最终导致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不大,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较差。
为了有效地改观上述问题,让我们的中学生能更加直观、更加全面地取得知识,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我们的教师应该多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与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活动更多地进行创造性地设计和规划,发挥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潜在功能,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使得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学在表现形式上更加地形象化、多样化以及视觉化,也更加有利于我们去充分地揭示出数学概念、数学公式等的形成和发展,手动地展示出数学思维的变化过程,使得数学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率。
二、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融入现代信息技术的方法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信息技术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数学语言,进行数学计算、逻辑推理等具体的教学,要将信息技术充分融合进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做到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直观、化静止为运动、化繁琐为简单。
(一)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间的交互性,鼓励初中生更多地运用独特的方式去表示丰富的数量关系与变化规律,以此激发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如何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并能熟练掌握二次函数y=ax2 bx c的性质,我采用了《几何画板》软件来探究二次函数的性质,形象直观。本节课上我先让学生利用基本方法和步骤在草稿纸上画出二次函数y=2x2 3x 7的图象。这是学生掌握和理解的基本方法。接下来我再利用几何画板将参数a,b,c输入2,3,7将电脑上所得的函数图象与学生自己所画的函数图象进行比较,进而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当然,本节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并不是函数的图象而是让学生清楚明白地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我在“操作类按钮运动参数的属性”对话框中,将参数a变化由“2”到“-2”,引导学生观察图象不同的变化。这样学生便能非常清楚直观并迅速地观察出函数图象不同的变化。“参数b变化和参数c变化,图象分别会怎样变化?”将这一问题抛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发现和总结。在几何画板软件的帮助下,将参数改变而引起图象的改变的动态过程形象生动地在学生的面前。这种动态的模拟不仅解决了教师教学中的难点,让学生感受到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优势,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在多媒体的信息技术中,我们运用最多的就是人机交互方法。人机交互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活动中与学生的互动和反馈,使得学生更加容易地形成学习数学的动机,给每一个学生平等的锻炼机会。
(二)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外部刺激,以其多样性的刺激满足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猎奇心。
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数学活动提供的外部刺激是综合性的,融合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刺激,在这些刺激中,我们的可以将中学数学知识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直观、化静止为动态、化繁琐为简洁,使得这些多样性的刺激最大程度地满足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好奇和渴求。而这也是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发挥这些因素的作用,离不开大量的感性认识,因此,在一些概念知识的学习上先列举大量的实例或者让学生亲身体验来获得感性认识,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在平时的教学课堂上,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多彩的资源去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性精神,养成学生发现式的学习方法。
只有将现代信息技术更多地引进到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才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激活中学生的思维,增强他们的想象力,改变新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变逼迫被动学习为学生孜孜不倦地主动求学,为培养现代化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全面发展的机会是我国提倡素质教育,重视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在初中基础教育阶段更是如此。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可以有效地解决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存在的很多问题,极大地活跃初中数学课堂气氛,使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更有效率。
参考文献:
[1] 吴建湘,董大晖. 关于中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信息技术应用[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6:146—250.
[2] 梁耀民,李连成. 浅谈中学生数学教学与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8:136—240..
[3] 黄东先,柳辉民. 浅谈中学人才培养机制与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M].北京:中国教育发展出版社,2009:63—224.
[4] 陈灼荣,闵黄文,惠军辉.我国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进建议[J].现代高等教育管理,2009.1l(3):56—57.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效率
近年以来,伴随着我国在经济、科学、社会等不同方面的高速发展,社会各界对提高教育水平、增强教育质量有着越来越迫切的需求。就我国当前各个阶段的教育现状而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而数学是中学阶段最为基础的学科之一,本文将重点探讨更广泛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
一、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融入现代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初中阶段是青年学生接受最基础教育的阶段,该阶段教学活动的效率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养成。数学作为一门启蒙性质的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关键学科。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的运用,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是我们初中阶段数学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
然而现在的现实情况是,我国初中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一方面,初中生本身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不正确,使得数学基础较差,缺乏数学思维,缺乏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学习效率难以得到提高等现象比较普遍;另一方面,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科学,教学活动较为单一,数学课堂死气沉沉,没有将数学的趣味性和逻辑性展现出来,最终导致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不大,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较差。
为了有效地改观上述问题,让我们的中学生能更加直观、更加全面地取得知识,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我们的教师应该多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与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活动更多地进行创造性地设计和规划,发挥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潜在功能,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使得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学在表现形式上更加地形象化、多样化以及视觉化,也更加有利于我们去充分地揭示出数学概念、数学公式等的形成和发展,手动地展示出数学思维的变化过程,使得数学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率。
二、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融入现代信息技术的方法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信息技术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数学语言,进行数学计算、逻辑推理等具体的教学,要将信息技术充分融合进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做到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直观、化静止为运动、化繁琐为简单。
(一)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间的交互性,鼓励初中生更多地运用独特的方式去表示丰富的数量关系与变化规律,以此激发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如何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并能熟练掌握二次函数y=ax2 bx c的性质,我采用了《几何画板》软件来探究二次函数的性质,形象直观。本节课上我先让学生利用基本方法和步骤在草稿纸上画出二次函数y=2x2 3x 7的图象。这是学生掌握和理解的基本方法。接下来我再利用几何画板将参数a,b,c输入2,3,7将电脑上所得的函数图象与学生自己所画的函数图象进行比较,进而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当然,本节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并不是函数的图象而是让学生清楚明白地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我在“操作类按钮运动参数的属性”对话框中,将参数a变化由“2”到“-2”,引导学生观察图象不同的变化。这样学生便能非常清楚直观并迅速地观察出函数图象不同的变化。“参数b变化和参数c变化,图象分别会怎样变化?”将这一问题抛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发现和总结。在几何画板软件的帮助下,将参数改变而引起图象的改变的动态过程形象生动地在学生的面前。这种动态的模拟不仅解决了教师教学中的难点,让学生感受到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优势,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在多媒体的信息技术中,我们运用最多的就是人机交互方法。人机交互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活动中与学生的互动和反馈,使得学生更加容易地形成学习数学的动机,给每一个学生平等的锻炼机会。
(二)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外部刺激,以其多样性的刺激满足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猎奇心。
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数学活动提供的外部刺激是综合性的,融合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刺激,在这些刺激中,我们的可以将中学数学知识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直观、化静止为动态、化繁琐为简洁,使得这些多样性的刺激最大程度地满足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好奇和渴求。而这也是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发挥这些因素的作用,离不开大量的感性认识,因此,在一些概念知识的学习上先列举大量的实例或者让学生亲身体验来获得感性认识,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在平时的教学课堂上,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多彩的资源去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性精神,养成学生发现式的学习方法。
只有将现代信息技术更多地引进到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才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激活中学生的思维,增强他们的想象力,改变新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变逼迫被动学习为学生孜孜不倦地主动求学,为培养现代化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全面发展的机会是我国提倡素质教育,重视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在初中基础教育阶段更是如此。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可以有效地解决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存在的很多问题,极大地活跃初中数学课堂气氛,使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更有效率。
参考文献:
[1] 吴建湘,董大晖. 关于中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信息技术应用[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6:146—250.
[2] 梁耀民,李连成. 浅谈中学生数学教学与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8:136—240..
[3] 黄东先,柳辉民. 浅谈中学人才培养机制与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M].北京:中国教育发展出版社,2009:63—224.
[4] 陈灼荣,闵黄文,惠军辉.我国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进建议[J].现代高等教育管理,2009.1l(3):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