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职业倦怠背景下的师德建设研究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P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是我国教育建设与教育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通过研究表明目前的教师职业倦怠情况不容乐观。文章分析了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产生的原因,职业倦怠对师德的影响,进而从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角度,提出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
  关键词:职业倦怠;教师职业道德;策略
  职业倦怠这一概念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在1974年研究职业压力时,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主要包括三个核心部分:一是情绪衰竭;二是非人性化与失去个性化;三是低个人成就感。[1]用来描述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近些年来,国内的相关学者在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后发现,职业倦怠的现象目前普遍存在于我国的教师群体当中。
  一、职业倦怠的表现
  在今天竞争日益激烈、改革日渐加深的社会中,无论是几十年教龄的老教师还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他们中的一些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都感受到了很大的职业压力,并且表现出各种各样不适应的反应,教师中的职业倦怠的情绪有愈演愈烈之势,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知上
  在认知上,无论是知觉、记忆思维都处于非激活状态,显得迟钝、机械极端,感觉到自己的知识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感到自己无能和失败,产生自责。
  (二)情绪上
  在情绪情感上,产生去人性化的倾向,对于挫折、失利、身体不适等体验强烈,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对他人不信任,无同情心可言,取而代之的是冷嘲热讽。
  (三)行为上
  对待教学上失去往日的热情、甚至厌恶,恐惧教育工作,即使上课也是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教学活动缺乏创造性,对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听之任之;对于课堂上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如迟到、旷课、睡觉、玩手机、看其他书籍等都不闻不问,对学生在课外的违纪现象更是视而不见,对学生逐渐失去爱心和耐心,感到学生一无是处,难于相处,对学生的期望和信心降低,对学生不配合教学等问题不是积极寻找原因,而是放弃努力。
  二、职业倦怠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对它们的教育持有很高的期望,因为教师承担着培育英才、承担历史文化的重任,教师肩负着社会的希望,同时也承受着压力。当今社会对教师期望值过高,但理解不够。在传递积极信息的同时,却忽视了对教师应有的理解和关注。教师在付出许多时间和精力教书育人的同时,忽视了教师的自我发展,忽视了家庭,教师的付出和回报仍不成正比,教师应有的社会地位没有实现,从而失去做教师的自豪感、幸福感。
  (二)个人原因
  教师个人因素也是诱发职业倦怠最为重要的诱因,不可忽视。教师的过高期望、过低的师德素养和能力素质、过强的工作压力是产生教师职业倦怠最主要的诱因。责任感与使命感、自信与自卑感、压力与困惑等心理感受,是每一位教师都会遇到的心理现象。但是,这些心理感受又会因人而异,那些整天忙于工作,无暇充实自己的生活,以及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内心焦虑、孤独等无法排遣的教师,则容易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
  (三)职业原因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需要教师因材施教、精心培育,因而教师在其劳动过程中智力、情感和体力的消耗相当大。加之某些学生品行不端,对事情漠不关心,对学习资料缺乏热情,这些都易使教师产生倦怠。工作压力大,时间长,工作负担重。班级人数的膨胀,过多的测验与工作也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荷,从而给他们带来倦怠感。
  三、职业倦怠对师德的影响
  (一)对社会及学生的影响
  长期的职业倦怠使教师无心工作,工作没有热情更谈不上激情。对待学生的方式简单、应付甚至粗暴,更谈不上走进学生的心里,从内心深处关心爱护学生。这样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显然不符合学生心目中教师的形象,不符合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最后的结果是不能教育出合格的人才,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早已提出重视教育的口号和具体措施,如不控制和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则有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危险。
  (二)对教师自身的影响
  敷衍教学,缺乏职业责任心。对教学而言,教师对教学工作产生厌倦情绪,教学上无心投入、敷衍了事、创造性降低,也影响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对学生缺乏耐心和爱心,甚至发生冲突,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直接导致教学品质的低劣化。课堂教学,是一个高校教师工作的核心。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都应该不断积极的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通过精彩的课堂和自身的人格魅力抓住每一个学生的心。但当一些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后,他们很容易对教学工作产生倦怠感,功利倾向化也日益严重。而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得课堂和教师的地位在学生心中一落千丈。
  四、克服职业倦怠,提高师德修养
  教师职业倦怠,既要从社会和学校等大环境方面着手,又要从教师自身着手。而其中解决内因问题则是关键。职业倦怠感会对教师的师德带来负面影响,而解决职业倦怠问题,更需要加强师德建设。每个教师都應树立一种“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精神扶持,成为大学生真正的人生指导者和引路人。
  (一)社会层面
  提高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尽管在新时期党和政府一贯倡导尊师重教,教师被授予“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但由于受传统影响较深,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度仍较低。另外教师的工资待遇偏低,导致心理失衡,失落感也由此而生,倦怠于是不可避免。因此,我们应大力弘扬崇尚科学、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社会风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
  (二)学校层面
  高校应营造更融洽的适合教师工作的文化氛围。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应以人为本,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人本管理的实质就是完整而全面的发展人,提升人,关爱人,满足人的理性及情感需求,促进人持续协调的发展。[3]这样才能使得教师们找到自己职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最大程度上调动他们教学的积极性,在教学上发挥自身最大的能量,缓解和干预职业倦怠感。
  (三)教师层面
  1.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一个人的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教师个人社会价值取向来源于对教师职业的正确认识,认识到教师这个职业一种高尚的事业,并为这一事业奋斗一生也无怨无悔。教师一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不会迷失人生方向,就能正确地面对教育实践中的困难和挫折,正确地面对金钱和权利,志存高远,淡泊名利,全身心地投身于教育事业。
  2.通过不断提高个人魅力和专业技能从而提升职业幸福感。
  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创作和享受,是获得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条件。一个优秀成功的教师势必是具有吸引着学生的优秀个人魅力和扎实而又丰富的教学技能。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他都能以身作则,在信仰、道德和价值观方面能做出积极的表率,通过个人高雅的情操和言行来感染和影响自己的学生,带给学生正能量。
  3.提高心理素质,学会自我调适。
  教师在产生职业倦怠感后,一定要以积极的自我调适去面对,这样才能把倦怠感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例如,教师应平时主动参加一些心理知识的培训,认真学习教育学及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掌握一些自我心理调节的技巧。
  五、结语
  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现象,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影响着教师个体的工作和生活,制约着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阻碍着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和心理素质,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建立起良好的师德形象,这样才是解决职业倦怠感的一剂良药。消除教师职业倦怠,教师自身应当高度重视,注重提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成为拯救自我的“上帝”,就可以有效地克服职业倦怠。
  参考文献
  [1]王乐.从师德建设的角度谈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倦怠.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
  [2]邱小捷,王江奇.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心理透视[J].中国高等教育,2005.
  作者简介
  应娅璇(1997-)、女、汉族、浙江金华、浙江师范大学初阳学院英语专业。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初阳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就当前中职生礼仪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包括礼仪教育落实不到位、教育方法单一、经验总结不及时等问题,从更新观念、采取多样化教育方式、重视經验总结等方面入手,提出中职生礼仪教育的有效策略,以改善中职生礼仪教育成效,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中职生;礼仪教育;问题;策略  引言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发展中注重礼仪教育,一个国家没有礼节就不得安宁,对于个体来说,做人没有礼节就无法生活,
期刊
摘 要:根据园林专业学生学习园林美术的目的和用处。本文作者结合园林专业中美术课程教学的现状,对园林美术课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是为了让园林专业学生了解学习美术的作用和目标。使园林美术课程训练的内容和方法能够更适合园林专业特性、更接近园林专业学习目标。  关键词:园林美术课程;教学现状;园林专业  “园林美术”是园林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它是为从事园林设计、施工人员培养美术技能和审美能力的课程,是园林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目前我国高校新媒体管理的现状,并分析了高校学生管理中新媒体技术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新媒体;作用研究  1.前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我国信息科技技术也逐步完善。我国高校管理者也逐渐意识新媒体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新媒体手段取代原来传统式的高校管理手段,说明了高校管理者对学生管理意识及管理理念的一大突破和创新。相较于传统的媒体手段,新媒体管理
期刊
摘 要:优秀的绘本能够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妙的体验,并且让小学生带着好奇兴奋的心情阅读故事情境。通过绘本故事,能够有效的增强小学生的表达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考能力。本文通过针对绘本创编过程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行分析,从而有效的促进绘本创编的水平。  关键词:绘本;创编;小学生;想象;思考能力  引言:绘本包括栩栩如生的画面、生动有趣的语言和独具创意的故事,能够有效的深吸引
期刊
摘 要:近几年以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发展,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行素质教育,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教育阶段,数学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育体制改革下,数学教师就需要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与时俱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本文简要阐述了自主、互助教学模式的有关内容,分析了在数学课堂中应用互助教学模式的意义,并进一步提出应用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
期刊
摘 要:《学记》中国教育史上最早,也是人类教育史上最早的极为重要的教育文献。《学记》篇幅虽短小,但内容颇丰,几乎包含了现代教学论的全部思想,对教育功能、原则,教学方法、原则及学校制度与管理等方面都作了系统论述。这些内容对我们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师范生在教学实践方面有极大的启示。本文旨在通过对《学记》中的一些启发笔者的内容联系实际,去探讨如何进行更好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学记》;教学实践;教学启发
期刊
摘 要: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班主任工作是德育工作的实施者。不当班主任似乎不是真正的老师,班主任对班级学生的感受似乎是对人生的感受,五味杂陈、酸甜苦辣尽在其中。特别地,班主任感受到学生有所进步,有所改变,哪怕与学生变得聊得来,便会感觉充满乐趣,满足,幸福。本文案例讲述笔者作为高职学校的班主任,对学生平常在校行为表现和其家长之间的沟通,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期刊
摘 要:幼儿教育游戏化成为国内外公认的卓有成效的学前教育体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模式正在成为我国的幼儿教育主流,让幼儿教育回归自然,顺应孩子的天性,已成为我国幼教界的共识。“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这一命题来自于当代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纲要》提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所以
期刊
摘 要: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即5G技术,当前4G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并为人们所普遍接受,而5G技术却还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换言之它距离消费者还存在一段距离。当然,作为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也有必要研究一下5G技术的基本概念与技术特征,多方面思考5G技术的具体技术应用,并对其未来技术发展前景进行探寻展望。  关键词:5G移动通信技术;特征;技术应用;发展前景展望  当前移动通信技术发展
期刊
摘 要:根据教育部最新改革决议,语文教材统一采用全新“部编版”,大幅度增加古诗文篇目,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有必备古诗。1-9年级必背古诗文增加至142篇。这些数字还不包括大量选学古诗文。仅仅从数量看无疑已经增加了学生背诵的“负担”,更不用说背诵难度的加大。当然,中小学生积累、背诵古诗文的价值自不必多言。本文只从如何更高效的背诵、积累古诗文的角度出现,试论如何提升中小学生古诗文背诵能力,以期能帮助广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