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学生掌握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对教师的要求尤其是对语文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不但要做到传授知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还要做到愉快教学,在课堂上博学多才,风趣幽默,亲切和蔼而又不失时尚。所以,作为语文教师,不能墨守成规,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
   一、要对语文教育无比热爱
   热爱看似和专业无关,但是如果把热爱和事业、时间结合起来,确实是影响提高专业水平的因素中最重要的了。如果不热爱工作,就不会有激情,就不会有心思让课堂充满活力。如果教师上课就是完成任务,课堂必定是枯燥无味的。但是如果教师对教育教学发自内心地喜欢,那就不一样了。教师整天和学生在一起,经历着生命的成长,感受着学生的可爱,收获着最单纯的喜欢和尊敬,这其中有很多快乐。和学生交朋友,是最简单、最真挚的,没有功利和世俗,是美好的。只有热爱教育教学,教师才会喜欢每一个学生,才会对每一个学生负责,才会想尽办法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让每节课都生动有效。语文教师一直从事语文教学,要喜欢每一篇课文,要想方设法地去欣赏它、钻研它,思考用什么方式能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奥妙和情感的真挚。同一节课,要教好多遍,但是每次都有不同的呈现和收获,这是一种快乐。因此,语文教师要发自内心地喜欢语文教学,不是当成负担,而是当成乐趣。所以,改变心态对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语文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对语文教育无比的热爱之情。
   二、多读书,提高文学修养
   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需要语文教师具有扎实的文学功底。一个语文教师的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读书的习惯、读书视野的宽窄和读书积累的厚薄。特级教师窦桂梅曾说过:“让读书成为我的一双慧眼,真正地读书,内化成为我们内在的东西。”可见,读书是每位语文教师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自觉是读书的基本前提,是内在的潜动力,读书才会常读常新,常读常活,犹如一股源头活水,不断冒出鲜活的泉水。语文教师通过自觉读书,不仅获取信息,增长知识,还提升了个人的人文底蕴。知识面广了,底蕴深了,教学就驾轻就熟,事半功倍。在讲解课文时,就可以引经据典,这样不但能使课堂更生动、更有吸引力,还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文学功底到家的语文教师,容易创造出语文课堂的诗意。语文本就是靠平时的积累,如果教师上课时好词佳句信手拈来,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丰富的文学知识,积累文学词语。而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也会自然地向学生展现文本的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由此唤醒学生的生命感和价值感,唤起学生内在的精神动力。
   三、充分备课,多思考
   要想成功地组织好一节课,必须充分备课。书是死的,只有思考才能让它活起来,产生价值。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注意独立思考,吃透教材,把握课文的重点、难点,安排好整节课的内容。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课前预设的完备是教师发挥组织、引领作用的重要保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学会解读文本是必备的素养,是一种专业知识、言语技能、伦理情操和审美价值等方面的综合素养。教师除了学会解读自己,对自身的知识、能力,自己的情感、心智等的解读外,还要学会解读学生。当然,最为重要的是,作为教师要学会解读文本。在解读文本这一环节中,最能够显现出一个教师的思想修养、学识结构和文化视野。有了良好的课前预设,还要求教师有出众的课堂调控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对课堂中组织教学的环节进行严密的思考,掌握两种能力:一是对教材的驾驭能力,二是对学生的驾驭能力。教材是静止的事物,课堂上教师可以调控,可以分重难点进行取舍,旁敲侧击,有的放矢;而学生是动态的个体,需要教师的洞悉察觉和教育机智,还需要教师有良好的口才和敏捷的思维,以应对课堂中千变万化的情况。在不同的情况下,对课前的预设,教师应该灵活变通,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总之,语文教师专来水平的提高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完善的过程。只要教师永远保持一颗对教育事业无比热爱的忠心,永远坚守对自身素质不断提升的追求,就一定会在语文教学这片广阔的天地中大展宏图。
其他文献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教师则是艺术的缔造者。每一堂课在教室眼中都是一个需要不断雕琢、打磨的艺术品。但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被贴上这样的标签:信息库,知识点传输者。因为,课堂不过是教师“满堂灌”的一个途径,只要教师说完了,课便上完了。至于学生能不能跟上,课堂气氛怎么样,不重要!学生只要听就好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不仅学生的听课效率低,课堂气氛也死气沉沉,毫无生气。明明可以雕琢成青花瓷的艺术品,却仅仅
期刊
随着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探究式教学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教育部门颁布的《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课要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来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精神,突破以往以系统地传授知识为中心的观念,明确科学学习应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一种教学形式,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语文教学实践充分证明,预习是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自主学习文本的实践过程,预习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预习是学生学习的基本环节之一,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要充分重视语文教学的预习,使
期刊
听,听,学生的读书声又此起彼伏地响起来了。看,有的面带笑容,有的摇头晃脑,有的几个人齐声朗诵;听,有的声音高亢,有的声音低沉,有的声音清脆,声声悦耳动听,轻重缓急分明。学生读出了情致,读出了韵味。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学生原来的读书声,语文教师是难以接受的。他们的读书声还是未脱稚气,读书的时候,个个伸长脖子,一个字一个字拖长声音,或者是最后一个字使劲地提高声音。他们认为,声音越高越好听,并且不
期刊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学习主动性是认识主体的主动建构的本质,只有当认识主体意识到是其自身在影响和决定学习成败的时候,这种主动建构才有可能实现。因此,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
期刊
同义复用,是指意义相同的两个字或词语连在一起使用,表示同一概念或同一个事物,这在古汉语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词汇现象。语言学者老早就关注到了这种语言现象,其中唐朝的孙颖达在《左传正义》里将其称为“重言”或“复语”,而清朝的顾炎武、王引之、俞樾和近代的刘师培等人都在各自的著述中,列举分析了不少同义复词的例子,为现代人研究这种语言现象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保证。    其实,这种同义复用的现象在文言文学习和高
期刊
一、问题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0万字以上,并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   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日益被教师、学生、家长所认识和接受,如,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曾提出“阅读比上语文课更管用”。然而,在课堂内外实施阅读的过程中,人们也十分清楚地看到,还存在很多不足,甚至是问题:一
期刊
经过小学五年、初中四年的语文学习,高中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如秋蝉般萎靡不振。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语文教师课上激情四溢时,学生昏昏欲睡,无精打采;语文教师课下谆谆教导时,学生不屑一顾,置若罔闻。那么,难道九年的语文学习真的让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不再燃烧?解铃还须系铃人,当下青年语文教师应做好以下四点:   一、造好课堂,做真教师   最好的课堂是那种教师轻松、学生快乐、学生思维紧张的课堂,最好的
期刊
雨果说:“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种失败,自己揭下面具是一种胜利。”转眼间,又是一年风吹麦浪时,微风带着收获的味道,扑面而来。在本学期最后一节课,凝望学生那一张张青春的面孔,仿佛一位劳作一年的农夫伫足田边,守望着自己的麦田。今年的收成会好吗?该做的事都做好了吧?该是问心无愧了吧?“农夫”每次伫足麦田思考时,似乎总能收获比“麦子”更重要的东西。   一、数据分析   在分层次走班教学之后,教师对学生的了
期刊
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确立了语文教学的重要地位   1946年,陕甘宁边区出版的《中等国文》就曾指出:“国文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对于汉语、汉文的基本规律与主要用途的掌握”。《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更是明确指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的“基础工具”的属性决定了它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或者说,具有很强的功能性。   当学生结束九年义务教育,走上社会或是进入高等学府时,语文水平之高下,对他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