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功权深厚的创业背景,使得他作为风险投资人有些与众不同,创业者说,他能让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起来。
见到王功权是在他召开一个内部会议之后,这个曾是万通集团创始人而如今成为拿着钱袋子转悠的风险投资家,背着一个笔记本电脑包匆匆忙忙赶到了与记者约定的地方。
万通国际集团在业界是特立独行的,这一定程度上缘于王功权本人做风险投资的风格。
王功权做的投资基本上都是第一笔投资,他以捕捉、挖掘、发现最早的商业机会作为自己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同时以此为乐。例如他投资的3721、创联万网、易趣等项目,包括1996年在美国投资亚信皆是如此。最早发现商机,敢于判断萌芽状态的商务模型,然后进行最早的种子投资,这种投资风险是很大的。王功权说,这样做的成就感很强,因为自己去策划一件事情与别人策划出来之后自己跟着做是完全不同的感受。而且,创造本身是有价值的,从而最终收益才会高。
投资之后,王功权并不天天盯着创业企业的财务报表。他说,对一个企业进行资金的投入其实只完成了投资的一半,特别是在中国,投资人在企业运作中发挥的作用应该是非常大的。中国的市场经济还很不规范,信息也不对称,同时中国特色化的东西比较多,创业企业会遇到很多错综复杂的变化,怎么把握这种变化,怎么实施相应的措施,投资人理应是个全能选手。王功权过去在万通做总裁的时候,领导、指挥、参与、推动企业并购、收购、合并、拆分等这样的事情是比较多的,积累了很多的“买卖”经验,在这一点上,他对创业企业的帮助是巨大的。
王功权在美国创办过公司,在中国也创办过公司,在美国做过投资,在中国也做过投资。因此,对国际资本、国际市场以及国际化人才跟中国企业、中国团队以及中国商务模型的对接,他是有实战经验和独到体验的。各自语言的背后意味着什么,互相之间差在哪里,怎样对接才能成功,他觉得都有一些无法言传的东西在其中。的确,像王功权这样将如此多的经历集于一身的人,不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因为做过创业者,领导过小公司,也领导过集团公司,现在又做投资,王功权更能从投资人和创业者双重角度考虑问题,所以,在推动企业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他对于创业者的思维方式、思路、处理问题的态度等更能理解,并且跟他们沟通起来很容易,有时候,创业者会觉得他非常体谅他们。在创业者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王功权会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不会表现出惊讶和愤怒,知道他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他要解决什么问题,要防范什么事情。之后再跟他讲,为什么投资人不能接受他这样的做法,投资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才是利益的最好分配。所以,很多可能发生激烈冲突的事情在王功权的投资项目中是看不到的。
从兜里揣着没有座号的硬座火车票去海南,一直到成为万通集团的总裁,王功权是和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历程同步走过来的。一轮又一轮、一波又一波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兴衰、荣辱、分分合合,这些事情在他的脑海里就像过电影一样,很多事件,当时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这么发生,当时为什么这么想,后来为什么没有实现,在哪里出现了差错,是谁导致了这件事情的改变,他为什么能改变这件事情,中国业界的这些事情,王功权走南闯北见了很多。不同阶段的创业人,例如早年的来辉武、牟其中、鲁冠球,现在的王石、张宏伟、刘永好,一直到新一代的张树新、茅道林、丁磊、张朝阳等人,王功权与他们都很相熟。这些人风风雨雨创办企业的过程和经历,以及遇到的一些问题王功权都是很清楚的。现在,他又跟投资人开始熟络起来。所以,当王功权在说服一个人很困难的时候,就会有很多的例子,并且可以介绍例子里的当事人来现身说法。这位当事人会非常痛切地说:“老兄,这样做是不行的,因为……”这种深入、现实、符合情理的说教往往能够打动创业者。
王功权认为,追求资本的增值,应该是企业界人士最神圣的一个使命,这就像军人的天职是保家卫国一样。作为商人,不能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就不是一个成功的商人。王功权说,赚钱是一个标志,他现在做事情主要是一种习惯、生活方式和一种责任。或者是由于对朋友的承诺,或者由于诸多方面商机的诱惑,或者完全就是困难的挑战引起的冲动,他认为一个人一旦到了某个位置上,就要很职业地把事情做起来,这是一种敬业精神、做人的准则和一种承诺。这就像过去很多浪迹天涯的江湖中人,有时候就是为了一个承诺、一份道义或者一件很小的事情,可能就耗尽了自己的一生。自己目前走到了这样一种位置,面临着这样的责任,就要下意识地把这种责任扛起来,因为只有扛起来才能走出去。
中华学习网的CEO黄波这样评价这位有着深厚创业背景的风险投资家:“功权啊,他是一个非常有想法并且脑子非常敏锐的人,他洞察国内市场和复杂问题的能力非常强。”她说,王功权的经历为中华学习网提供了非常高的价值。例如,在帮助中华学习网开拓一些项目的过程中,明显地能感觉到他与人交流沟通、判断事情、处理问题的能力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的,他对一个新项目的判断能力和很快得出的结论有时候让人觉得非常准确。因为他是在当年非常恶劣的环境下走出来的一批人,对人对事的判断能力非常强,这是他做风险投资的优势。有一次他在一张纸上列出他参与、策划、咨询、领导过的企业,数了数有70多家,看到的和经过的多了,自然会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在这方面,王功权是很自信的。
现在,王功权在万通写字楼和中粮广场各有一个办公室,分别对应他的两个头衔:万通国际集团董事长和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项目总监。王功权说,他已完成了从民企老板向投资基金职业管理者身份的转换,尽管这种职业转换需要一定的代价。现在的王功权每天都与投资界人士和年轻的创业者在一起,他背着的笔记本电脑里承载着很多创业人的梦想。从前的一些老朋友,只是偶尔大家才聚一聚,喝喝酒叙叙旧。
看得出来,王功权对自己目前的工作和生活状态还是很满意的,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位出色的国际化的职业创投基金管理人,从容地驾御风险资本。
听说王功权虽然在美国硅谷“混迹”数年,但其英语并不见好。王功权不好意思地解释说,那是因为很多人去美国走的都是自我谋生之路,可我当年以一个企业家的身份去了之后,就首先找了一个合伙人,并配有翻译。所以,自己的英语差也是惯出来的,这就是“人没压力轻飘飘”啊。假如没有条件来配一个翻译的话,他相信自己的英语也会是很好的。
见到王功权是在他召开一个内部会议之后,这个曾是万通集团创始人而如今成为拿着钱袋子转悠的风险投资家,背着一个笔记本电脑包匆匆忙忙赶到了与记者约定的地方。
万通国际集团在业界是特立独行的,这一定程度上缘于王功权本人做风险投资的风格。
王功权做的投资基本上都是第一笔投资,他以捕捉、挖掘、发现最早的商业机会作为自己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同时以此为乐。例如他投资的3721、创联万网、易趣等项目,包括1996年在美国投资亚信皆是如此。最早发现商机,敢于判断萌芽状态的商务模型,然后进行最早的种子投资,这种投资风险是很大的。王功权说,这样做的成就感很强,因为自己去策划一件事情与别人策划出来之后自己跟着做是完全不同的感受。而且,创造本身是有价值的,从而最终收益才会高。
投资之后,王功权并不天天盯着创业企业的财务报表。他说,对一个企业进行资金的投入其实只完成了投资的一半,特别是在中国,投资人在企业运作中发挥的作用应该是非常大的。中国的市场经济还很不规范,信息也不对称,同时中国特色化的东西比较多,创业企业会遇到很多错综复杂的变化,怎么把握这种变化,怎么实施相应的措施,投资人理应是个全能选手。王功权过去在万通做总裁的时候,领导、指挥、参与、推动企业并购、收购、合并、拆分等这样的事情是比较多的,积累了很多的“买卖”经验,在这一点上,他对创业企业的帮助是巨大的。
王功权在美国创办过公司,在中国也创办过公司,在美国做过投资,在中国也做过投资。因此,对国际资本、国际市场以及国际化人才跟中国企业、中国团队以及中国商务模型的对接,他是有实战经验和独到体验的。各自语言的背后意味着什么,互相之间差在哪里,怎样对接才能成功,他觉得都有一些无法言传的东西在其中。的确,像王功权这样将如此多的经历集于一身的人,不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因为做过创业者,领导过小公司,也领导过集团公司,现在又做投资,王功权更能从投资人和创业者双重角度考虑问题,所以,在推动企业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他对于创业者的思维方式、思路、处理问题的态度等更能理解,并且跟他们沟通起来很容易,有时候,创业者会觉得他非常体谅他们。在创业者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王功权会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不会表现出惊讶和愤怒,知道他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他要解决什么问题,要防范什么事情。之后再跟他讲,为什么投资人不能接受他这样的做法,投资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才是利益的最好分配。所以,很多可能发生激烈冲突的事情在王功权的投资项目中是看不到的。
从兜里揣着没有座号的硬座火车票去海南,一直到成为万通集团的总裁,王功权是和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历程同步走过来的。一轮又一轮、一波又一波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兴衰、荣辱、分分合合,这些事情在他的脑海里就像过电影一样,很多事件,当时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这么发生,当时为什么这么想,后来为什么没有实现,在哪里出现了差错,是谁导致了这件事情的改变,他为什么能改变这件事情,中国业界的这些事情,王功权走南闯北见了很多。不同阶段的创业人,例如早年的来辉武、牟其中、鲁冠球,现在的王石、张宏伟、刘永好,一直到新一代的张树新、茅道林、丁磊、张朝阳等人,王功权与他们都很相熟。这些人风风雨雨创办企业的过程和经历,以及遇到的一些问题王功权都是很清楚的。现在,他又跟投资人开始熟络起来。所以,当王功权在说服一个人很困难的时候,就会有很多的例子,并且可以介绍例子里的当事人来现身说法。这位当事人会非常痛切地说:“老兄,这样做是不行的,因为……”这种深入、现实、符合情理的说教往往能够打动创业者。
王功权认为,追求资本的增值,应该是企业界人士最神圣的一个使命,这就像军人的天职是保家卫国一样。作为商人,不能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就不是一个成功的商人。王功权说,赚钱是一个标志,他现在做事情主要是一种习惯、生活方式和一种责任。或者是由于对朋友的承诺,或者由于诸多方面商机的诱惑,或者完全就是困难的挑战引起的冲动,他认为一个人一旦到了某个位置上,就要很职业地把事情做起来,这是一种敬业精神、做人的准则和一种承诺。这就像过去很多浪迹天涯的江湖中人,有时候就是为了一个承诺、一份道义或者一件很小的事情,可能就耗尽了自己的一生。自己目前走到了这样一种位置,面临着这样的责任,就要下意识地把这种责任扛起来,因为只有扛起来才能走出去。
中华学习网的CEO黄波这样评价这位有着深厚创业背景的风险投资家:“功权啊,他是一个非常有想法并且脑子非常敏锐的人,他洞察国内市场和复杂问题的能力非常强。”她说,王功权的经历为中华学习网提供了非常高的价值。例如,在帮助中华学习网开拓一些项目的过程中,明显地能感觉到他与人交流沟通、判断事情、处理问题的能力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的,他对一个新项目的判断能力和很快得出的结论有时候让人觉得非常准确。因为他是在当年非常恶劣的环境下走出来的一批人,对人对事的判断能力非常强,这是他做风险投资的优势。有一次他在一张纸上列出他参与、策划、咨询、领导过的企业,数了数有70多家,看到的和经过的多了,自然会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在这方面,王功权是很自信的。
现在,王功权在万通写字楼和中粮广场各有一个办公室,分别对应他的两个头衔:万通国际集团董事长和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项目总监。王功权说,他已完成了从民企老板向投资基金职业管理者身份的转换,尽管这种职业转换需要一定的代价。现在的王功权每天都与投资界人士和年轻的创业者在一起,他背着的笔记本电脑里承载着很多创业人的梦想。从前的一些老朋友,只是偶尔大家才聚一聚,喝喝酒叙叙旧。
看得出来,王功权对自己目前的工作和生活状态还是很满意的,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位出色的国际化的职业创投基金管理人,从容地驾御风险资本。
听说王功权虽然在美国硅谷“混迹”数年,但其英语并不见好。王功权不好意思地解释说,那是因为很多人去美国走的都是自我谋生之路,可我当年以一个企业家的身份去了之后,就首先找了一个合伙人,并配有翻译。所以,自己的英语差也是惯出来的,这就是“人没压力轻飘飘”啊。假如没有条件来配一个翻译的话,他相信自己的英语也会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