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这一新课程标准给初中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身为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如何落实新课程思想呢?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提供有“生命”的材料,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看生活、以数学的思维看问题,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例如,在讲“解直角三角形应用”时,教师可提出问题:同学们,现在你们都是船长,你们的船正在向正东航行,航行到A处时,望见某岛C在北偏东60°;你们继续前进了6海里,到达点B,这时测得岛在北偏东30°,可是岛C周围6海里内有暗礁,你们现在必须马上决定是继续向东航行呢,还是另取航道才能避免触礁?问题提出后,学生都很感兴趣,立即行动起来,画出方位图,并利用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理论解决问题.
问题情境的创设并不局限于上述这种假设的情境,还包括操作情境、活动情境的创设.
例如,在讲“立体几何”时,教师可让学生预先收集一些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等实物,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搭一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立体感,使学生初步感知几何体的特点,如圆柱体、球体可以滚动,而长方体、正方体不可以.这种实际的操作,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可帮助学生理解几何体.
二、启发式教学,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只注重知识点对头脑的轰炸,教师卖力的教,学生死命的听,效果却不理想.因为在这种方式下,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问题,解题时常常生搬硬套,不理解也不去思考问题的真正意义.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秉承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目标,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给学生实际操作的时间,组织探究性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等,使学生融入到学习中,对学习产生兴趣,乐于学、想要学.只有在这种情境下,学生的大脑才能完全被开发,思维机制才能得到启动.
例如,在讲“速度和路程”时,教师可出题:甲、乙两人在400s的环形跑道上练习长跑,同时、同向、同地点出发,甲的速度是5m/s,乙的速度是6m/s.甲跑几圈后,乙可超过甲一圈?问题抛出后,让学生思考:这道题有几种解法,哪种方法更好?并要求学生将自己想到的方法都写出来,看看哪个同学想的最多,方法最好?这样,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想出更多的解决方法,可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提供自主学习空间,塑造学生的发散思维
无论是创设情境还是启发式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这并不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身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的思维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又要培养学生独立发现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四动”能力.
例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发现思考二次方程的根与其系数有何关系,并和同学们一起经过多次实例论证得出一个系统的结论.之后,让学生独自尝试、自主学习,继续发现一元二次方程中还暗藏着哪些规律?学生小组讨论,进行头脑风暴,从不同角度尝试,以期发现新的可能成立的关系,并提出一系列想法: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是否可以用来表达它的系数?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二次方程的系数对方程求解有何影响?等等.当学生提出这些问题后,教师要激励他们继续探究,想办法验证他们发现的问题.这样,能够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发现问题
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因此,教师的教学必须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时刻带着“为什么”去看生活.教师可要求学生每天都从生活中发现一个问题,并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学生提出问题:家庭的定期存款利息是怎样计算的?面盆底、锅盖等的圆心在哪里?如何测量旗杆的高度?等等.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我们一起学习了增长率的计算、圆心的确定、影子的测量……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总之,初中数学学习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教学中教师应把握这一点,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提供有“生命”的材料,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看生活、以数学的思维看问题,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例如,在讲“解直角三角形应用”时,教师可提出问题:同学们,现在你们都是船长,你们的船正在向正东航行,航行到A处时,望见某岛C在北偏东60°;你们继续前进了6海里,到达点B,这时测得岛在北偏东30°,可是岛C周围6海里内有暗礁,你们现在必须马上决定是继续向东航行呢,还是另取航道才能避免触礁?问题提出后,学生都很感兴趣,立即行动起来,画出方位图,并利用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理论解决问题.
问题情境的创设并不局限于上述这种假设的情境,还包括操作情境、活动情境的创设.
例如,在讲“立体几何”时,教师可让学生预先收集一些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等实物,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搭一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立体感,使学生初步感知几何体的特点,如圆柱体、球体可以滚动,而长方体、正方体不可以.这种实际的操作,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可帮助学生理解几何体.
二、启发式教学,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只注重知识点对头脑的轰炸,教师卖力的教,学生死命的听,效果却不理想.因为在这种方式下,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问题,解题时常常生搬硬套,不理解也不去思考问题的真正意义.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秉承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目标,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给学生实际操作的时间,组织探究性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等,使学生融入到学习中,对学习产生兴趣,乐于学、想要学.只有在这种情境下,学生的大脑才能完全被开发,思维机制才能得到启动.
例如,在讲“速度和路程”时,教师可出题:甲、乙两人在400s的环形跑道上练习长跑,同时、同向、同地点出发,甲的速度是5m/s,乙的速度是6m/s.甲跑几圈后,乙可超过甲一圈?问题抛出后,让学生思考:这道题有几种解法,哪种方法更好?并要求学生将自己想到的方法都写出来,看看哪个同学想的最多,方法最好?这样,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想出更多的解决方法,可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提供自主学习空间,塑造学生的发散思维
无论是创设情境还是启发式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这并不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身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的思维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又要培养学生独立发现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四动”能力.
例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发现思考二次方程的根与其系数有何关系,并和同学们一起经过多次实例论证得出一个系统的结论.之后,让学生独自尝试、自主学习,继续发现一元二次方程中还暗藏着哪些规律?学生小组讨论,进行头脑风暴,从不同角度尝试,以期发现新的可能成立的关系,并提出一系列想法: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是否可以用来表达它的系数?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二次方程的系数对方程求解有何影响?等等.当学生提出这些问题后,教师要激励他们继续探究,想办法验证他们发现的问题.这样,能够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发现问题
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因此,教师的教学必须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时刻带着“为什么”去看生活.教师可要求学生每天都从生活中发现一个问题,并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学生提出问题:家庭的定期存款利息是怎样计算的?面盆底、锅盖等的圆心在哪里?如何测量旗杆的高度?等等.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我们一起学习了增长率的计算、圆心的确定、影子的测量……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总之,初中数学学习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教学中教师应把握这一点,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