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社团体系在大学英语线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长江丛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C8525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线上教学存在的课堂监管难、学生学习自律性差及互动不足的问题,本文从认知临场、社会临场和教学临场三个维度,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学习平台和社交平台,构建了基于探究社团体系的大学英语线上教学设计及多元化的云评价体系。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式对此模式进行了教学效果研究。研究表明,学生对基于探究社团体系的线上教学评价较好,教学满意度较高;绝大多数同学对此教学模式非常认可,愿意在小组的合作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本文可为语言类的线上教学提供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当今“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探究式教学符合大学生认知特点和知识建构规律,有利于核心能力的培养,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提供了科学有效的融入手段。从探究问题、探究环境、探究结果展示交流、考核评价、教师因素5个方面,提出如何利用探究式教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策略。
弗洛姆《为自己的人》一书将伦理学理论和心理分析结合起来分析友善,他认为人有善的潜能,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善不是压抑邪恶的结果,要通过生产性取向来激发人内心的爱的力量。弗洛姆的友善思想对于我们研究西方伦理学中人道主义伦理道德观点具有重要意义。
地方院校的转型发展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分类管理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基本路径。本文在分析了制约师范生核心竞争力提升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发展师范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措施,有助于构建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的学科专业群,从而推动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发展。
桂剧既是一门文学艺术,同时又是一种表演艺术。因此译本需要朗朗上口、易于表演。桂剧翻译要做到传神达意并有利于艺术交流和传播中国文化,文化移植自然是翻译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如何把桂剧中的文化信息尽可能的表达出来是每个译者追求的目标。本文选取《大儒还乡》和《西厢记》为例,分析了翻译过程中出现的文化移植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容”在古代汉语中有作副词、表示主观或然义的用法,但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共同语口语中基本消失。然而,许昌方言口语中保留了“容”作为情态副词表示主观推测的意义,这与共同语中的“容”存在很大差别。因此,本文尝试从方言视角,探究“容”的句法语义特征,以清晰展示该情态副词的独特用法,以丰富许昌方言的副词研究。
高职院校应加大与小微外贸企业的合作力度,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优化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和指导能力,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从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社会人才的宗旨。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外国人士对中国政府工作了解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官方发布的政治文献是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官方途径,涵盖经济、政治、外交等领域。对此类文本高质量的翻译,能进向外传播我国国家特色,推动国家间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传播我国国家特色,对宣传我国方针政策、政治体制、建设成就、思想意识等具有积极的作用。使用语料库为翻译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扩大了翻译范围和深度。本文通过语料库对中央政治文献的英译文本进行研究,从词汇层面、句法层面探析,探讨政治类文献翻译策略,进而优化大数据时代译者的翻译活动。
在总结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实践及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在此总结了如下的四种具体的建设路径供大家选择。这些路径分别是:融入课程改革的实践路径、融入教学法改革的实践路径、融入评价改革的实践路径、融入资源分享的实践路径。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课程思政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方向都渗透着课程思政的因素,且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五大类课程都有着各自的课程思政元素。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践行课程思政关键是明确课程思政是隐性的、系统的、需要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团队的关键属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锻炼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发掘整理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充分利用实践类课程进行思政元素的渗透以及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深化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网络缩略语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表现出年轻人个性追求与自我张扬。我们不难发现本出于经济省力原则应运而生的网络缩略语有相应的存在前提,即对话双方都已知缩略语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而人类语言认知不具备绝对同步性,存在时间差的可能,从而产生交际壁垒。本文试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入手,结合抽样调查结果数据,分析人们使用网络缩略语沟通时所反映出的交际壁垒,进一步揭示说话人运用网络缩略语时的心理现实及风格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