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业财融合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学如何打造智慧课堂培养未来型人才?本文选取《企业会计》课程中的《购入原材料的核算(实际成本)》为例,通过“两平台三阶段七步教学”,构建业务财务融合的会计智慧课堂,以期在提升学生的核算能力的同时提升业财融合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业财融合;智慧课堂;教学实践
互联网 时代,业财融合背景下,财务转型、信息化教学改革势不可挡。教师如果不懂得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或资源来优化教学,那么教学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培养的未来财务人员如果不懂业务只会简单的会计分录,那么很难适应业财融合背景下的人才需求。因此,中职会计教学如何顺应“业财融合”培养人才?如何借助信息化平台构建“智慧课堂”?本文选取《企业会计》课程中的《购入原材料的核算(实际成本)》为例进行探究和实践,以期能够给予相关研究和实践者借鉴和启发。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业财融合
业财融合是基于财务共享的一种新型企业财务运作模式,即企业财务人员需主动融入到企业业务活动中来,更多地了解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投资及融资等领域的业务运作,切实发挥财务为各环节业务提供分析、预测、决策等作用。因此,业财融合背景下,财务人员不仅有基本的财务能力,更要具备业财融合的思维能力。
(二)智慧课堂
关于“智慧课堂”的定义,现有研究没有定论。纵观不同学者的观点,笔者归纳总结分析后发现,“智慧课堂”相对于传统课堂而言,具有如下特征,详见表1 。
二、整体设计思路
《企业会计》课程是中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传统课堂教学存在学生对岗位职责不熟悉,业务流程不明晰、业务单据不真实、会计理论抽象难懂等问题。因此,本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思路是,通过“两平台三阶段七步教学”,构建业务财务融合的会计智慧课堂,即立足于企业典型的工作任务,在教学中积极进行业务财务融合的岗位实战演练,让学生体验到从业务流程到财务核算的全过程,运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平台,提高学生的财务核算能力和业财融合的思维能力。
三、具体教学案例
本文选取《企业会计》课程中的《购入原材料的核算(实际成本)》为例进行探究和实践,以期构建业务财务融合的会计智慧课堂。
(一)课前线上自学,完成在线测评
教师在91速课平台上发布课前任务单,要求学生观看2个微课视频《购入原材料的核算(实际成本)》和《暂估入库的账务处理》,并完成1个在线测评。教师分析测评结果,评估学生的自学情况,确定本课教学任务:购入原材料3种不同的账务处理。
(二)课中交流探索,完成知识内化
1.温旧故。教师对学生课前测评和留言提问情况进行点评,对课前检测错误率前三的题目进行针对性讲解,并引导出本课教学重难点。
2.创情境。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淘宝”购物流程(下单——支付——收货),与新知建立连接。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企业购料流程与日常购物流程有什么异同?学生在思考交流中理解和掌握企业购入原材料的相关业务流程和涉及的业务单据,分清岗位职责,培养岗位意识。
3.识单据。由于业务单据传递存在时间差,不同的业务单据组合,会计核算也不一样。教师借助希沃白板自制的“对对碰”交互教学游戏,帮助学生在游戏互动中更好地理解和辨别业务单据,并由此认知3种不同业务情况:单货同到、货到单未到和单到货未到。
4.明流程。采用岗位角色扮演等手段和方法讲解业务流程时,涉及到采购员、出纳、仓管员和会计等岗位认知,教师巧妙融入思政元素,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知晓财务人员应当以公允、客观的态度核算每一笔业务,严格遵守会计准则,培养严谨求实、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5.训业务。教师精选教学案例,通过一题多用,叠加场景应用,突出教学重点。通过智慧课室多媒体教学平台下发实训资料包,明确学习任务。任务一,业务单据齐全,有入库单、支付结算凭证、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联和抵扣联)。任务二,业务单据比任务一少了一张入库单,其它不变。任务三,业务单据仅有一张入库单,其它都没有。要求学生区分三种不同情况,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完成记账凭证的编制。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现场反应和表现,收集学生的闪光點与易错点,为点评做好准备。
6.判对错。学生完成后拍照上传作品,并通过多媒体智能投屏,展示全班学生作品,教师设计找茬互动环节,现场随机抽取学生扮演小老师角色,寻找和纠正差错点。通过搭建自我评、小组评、教师评、企业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不断优化学习成果。
7.析方法。各小组借助思维导图等工具进行课程内容回顾与总结,派代表汇报展示,教师分别进行点评,并就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教师及时总结出4步工作法口诀:“一看二选三算四填”,即一看原始凭证,二选会计科目,三算采购成本,四填记账凭证。编制口诀,轻松记忆,有章可循,彻底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课后巩固提升,完成拓展考核
课后,学生通过“91速课平台”和“科云实训平台”分别进行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考核,拓展提升对实际成本法下购入原材料的核算能力和业务财务融合的思维能力,系统后台自动计算得分,教师及时查看结果,为下次课做好准备。
四、教学效果分析
(一)线上线下并行,优化教学过程
线上线下活动贯穿“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扩展了传统课堂教与学的时空:课前利用“91速课平台”推送课前自学任务单和教学资源,实现“全时段、全方位”教学;课中借助多媒体智慧教室实现互动教学,采用动画游戏、思维导图等信息化手段突出教学重点内容;课后采用“科云实训平台”解决“真账实操难”的问题,多方发力,构建智慧课堂教学,教学过程得以优化。从学生的课前测与课后测对比分析,教学效果呈显著的上升趋势。
(二)师生生生互动,营造有效课堂
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学生与学生多形式互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学生小老师等),充分调动了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通过探究任务和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借助希沃白板设计的交互教学游戏具有“好看、好玩、好用”的特点,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使得学生乐于参与,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小结与展望
与传统课堂相比,业财融合的会计智慧课堂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教师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不断创新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
1.教学资源要持续更新
随着我国减税降费改革的推行,教学中需不断按照最新税率持续更新教材的教学案例和教学资源。在本节课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最新税率的实训教学素材,需要教师通过票据工厂自主设计教学案例,耗用较多前期准备时间。因此,后期可以借力校企合作企业,共同合作开发岗位核算实务系列教材和教学资源,邀请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共建实训平台,真正聚焦对接财务人员的核心技能和素养。
2.校企联合开发“1 X ”证书
本专业正在申请“1 X ”证书,加强合作企业或第三方评价参与到学校专业教学改革,并把“1 X ”证书内容融入企业会计课程教学,以适应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胡立贵.财务共享环境下高校“业财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0(34):118-119.
[2]吴亭,李霞,方旎.基于移动教学的智慧课堂建设案例研究——以“会计学”课程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20(7):99-103.
【关键词】业财融合;智慧课堂;教学实践
互联网 时代,业财融合背景下,财务转型、信息化教学改革势不可挡。教师如果不懂得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或资源来优化教学,那么教学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培养的未来财务人员如果不懂业务只会简单的会计分录,那么很难适应业财融合背景下的人才需求。因此,中职会计教学如何顺应“业财融合”培养人才?如何借助信息化平台构建“智慧课堂”?本文选取《企业会计》课程中的《购入原材料的核算(实际成本)》为例进行探究和实践,以期能够给予相关研究和实践者借鉴和启发。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业财融合
业财融合是基于财务共享的一种新型企业财务运作模式,即企业财务人员需主动融入到企业业务活动中来,更多地了解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投资及融资等领域的业务运作,切实发挥财务为各环节业务提供分析、预测、决策等作用。因此,业财融合背景下,财务人员不仅有基本的财务能力,更要具备业财融合的思维能力。
(二)智慧课堂
关于“智慧课堂”的定义,现有研究没有定论。纵观不同学者的观点,笔者归纳总结分析后发现,“智慧课堂”相对于传统课堂而言,具有如下特征,详见表1 。
二、整体设计思路
《企业会计》课程是中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传统课堂教学存在学生对岗位职责不熟悉,业务流程不明晰、业务单据不真实、会计理论抽象难懂等问题。因此,本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思路是,通过“两平台三阶段七步教学”,构建业务财务融合的会计智慧课堂,即立足于企业典型的工作任务,在教学中积极进行业务财务融合的岗位实战演练,让学生体验到从业务流程到财务核算的全过程,运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平台,提高学生的财务核算能力和业财融合的思维能力。
三、具体教学案例
本文选取《企业会计》课程中的《购入原材料的核算(实际成本)》为例进行探究和实践,以期构建业务财务融合的会计智慧课堂。
(一)课前线上自学,完成在线测评
教师在91速课平台上发布课前任务单,要求学生观看2个微课视频《购入原材料的核算(实际成本)》和《暂估入库的账务处理》,并完成1个在线测评。教师分析测评结果,评估学生的自学情况,确定本课教学任务:购入原材料3种不同的账务处理。
(二)课中交流探索,完成知识内化
1.温旧故。教师对学生课前测评和留言提问情况进行点评,对课前检测错误率前三的题目进行针对性讲解,并引导出本课教学重难点。
2.创情境。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淘宝”购物流程(下单——支付——收货),与新知建立连接。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企业购料流程与日常购物流程有什么异同?学生在思考交流中理解和掌握企业购入原材料的相关业务流程和涉及的业务单据,分清岗位职责,培养岗位意识。
3.识单据。由于业务单据传递存在时间差,不同的业务单据组合,会计核算也不一样。教师借助希沃白板自制的“对对碰”交互教学游戏,帮助学生在游戏互动中更好地理解和辨别业务单据,并由此认知3种不同业务情况:单货同到、货到单未到和单到货未到。
4.明流程。采用岗位角色扮演等手段和方法讲解业务流程时,涉及到采购员、出纳、仓管员和会计等岗位认知,教师巧妙融入思政元素,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知晓财务人员应当以公允、客观的态度核算每一笔业务,严格遵守会计准则,培养严谨求实、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5.训业务。教师精选教学案例,通过一题多用,叠加场景应用,突出教学重点。通过智慧课室多媒体教学平台下发实训资料包,明确学习任务。任务一,业务单据齐全,有入库单、支付结算凭证、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联和抵扣联)。任务二,业务单据比任务一少了一张入库单,其它不变。任务三,业务单据仅有一张入库单,其它都没有。要求学生区分三种不同情况,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完成记账凭证的编制。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现场反应和表现,收集学生的闪光點与易错点,为点评做好准备。
6.判对错。学生完成后拍照上传作品,并通过多媒体智能投屏,展示全班学生作品,教师设计找茬互动环节,现场随机抽取学生扮演小老师角色,寻找和纠正差错点。通过搭建自我评、小组评、教师评、企业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不断优化学习成果。
7.析方法。各小组借助思维导图等工具进行课程内容回顾与总结,派代表汇报展示,教师分别进行点评,并就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教师及时总结出4步工作法口诀:“一看二选三算四填”,即一看原始凭证,二选会计科目,三算采购成本,四填记账凭证。编制口诀,轻松记忆,有章可循,彻底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课后巩固提升,完成拓展考核
课后,学生通过“91速课平台”和“科云实训平台”分别进行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考核,拓展提升对实际成本法下购入原材料的核算能力和业务财务融合的思维能力,系统后台自动计算得分,教师及时查看结果,为下次课做好准备。
四、教学效果分析
(一)线上线下并行,优化教学过程
线上线下活动贯穿“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扩展了传统课堂教与学的时空:课前利用“91速课平台”推送课前自学任务单和教学资源,实现“全时段、全方位”教学;课中借助多媒体智慧教室实现互动教学,采用动画游戏、思维导图等信息化手段突出教学重点内容;课后采用“科云实训平台”解决“真账实操难”的问题,多方发力,构建智慧课堂教学,教学过程得以优化。从学生的课前测与课后测对比分析,教学效果呈显著的上升趋势。
(二)师生生生互动,营造有效课堂
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学生与学生多形式互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学生小老师等),充分调动了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通过探究任务和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借助希沃白板设计的交互教学游戏具有“好看、好玩、好用”的特点,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使得学生乐于参与,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小结与展望
与传统课堂相比,业财融合的会计智慧课堂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教师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不断创新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
1.教学资源要持续更新
随着我国减税降费改革的推行,教学中需不断按照最新税率持续更新教材的教学案例和教学资源。在本节课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最新税率的实训教学素材,需要教师通过票据工厂自主设计教学案例,耗用较多前期准备时间。因此,后期可以借力校企合作企业,共同合作开发岗位核算实务系列教材和教学资源,邀请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共建实训平台,真正聚焦对接财务人员的核心技能和素养。
2.校企联合开发“1 X ”证书
本专业正在申请“1 X ”证书,加强合作企业或第三方评价参与到学校专业教学改革,并把“1 X ”证书内容融入企业会计课程教学,以适应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胡立贵.财务共享环境下高校“业财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0(34):118-119.
[2]吴亭,李霞,方旎.基于移动教学的智慧课堂建设案例研究——以“会计学”课程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20(7):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