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8月8日的夜晚是全世界为之震惊的夜晚,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鸟巢隆重举行,整场晚会充分体现了“和谐家园,和谐地球”的主题,可见构建和谐社会是如今每一个地球人的愿望和职责,“和谐”二字在世人心中已上升到了不可估量的高度,我不禁为之震撼。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又不禁由社会关系想到了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难道不是也同等重要吗?
事实上在踏入教育工作岗位的这几年,无论是自身工作中与学生的接触还是平时工作中的耳闻目染都使我深刻体会并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师生关系日趋紧张化。这一现象在我们职业中学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学生教师之间关系日渐淡漠,师生之间的思想沟通差异日渐增大,甚至师生间的言语冲突和肢体冲突事件也时有发生。究其根源,我认为有诸多方面的因素,而就我们学生和老师而言:首先从我们教师的角度出发,受到升学率的束缚,在对学生的管理上精力有限,往往采取简单的管理方法,要么是“保姆型”的管理,也就是事无巨细,恨不能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把学生所有可能犯的错误都包含进来。在处理问题上往往只采取简单的批评、道德说教,缺少对学生的深入了解,缺少对学生最基本的信任和理解,久而久之,学生不再认同教师的说法,甚至产生叛逆心理;要么就是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其他事情不闻不问,或者睁只眼闭只眼,从而造成学生认为教师对其缺少必要的关心,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他们往往也会故意犯一些错误,从而导致师生关系日渐冷漠。其次,从我们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学生,知识的来源渠道多、更新快,每一天都有许多新的观念充斥着他们的头脑。他们是挑剔却也是善意的一群,他们有时无法完善自我,却苛刻地要求老师是一个完人,只因为在他们求知的道路上,他们把老师看得比父母更重要。其实从哲学的角度出发,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而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我认为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关键还是在于我们教师。
一、树立一个标志性的形象是基础
教师,无论是否是班主任,都是集体的一分子,并且应该努力成为众心的归依,能不能让学生认同并接纳自己成为他们心目中的集体形象代言人,是创造和谐师生关系最初成功的关键。然而一个普通的个体是谁也无法引以为傲的。教师只有规范自己的言行,不做虚伪的掩饰,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敢于面对问题承认错误的勇气,这才是一个标志性形象的所在,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认可。记得刚工作不久的一次晚自习,我在教室值班,由于疏忽忘了将手机调到震动,结果在安静的教室响起了不安分的铃声。尽管我手忙脚乱地冲出教室,身后是还未反应过来的惊愕的目光。过后,我立即真挚地向同学们道歉,本是不好意思的,但看到同学们的那些微笑,听到那些掌声,我意识到学生对老师期望值高的同时也是很宽容的。其实树立一个标志性的形象其根本目的还是在于将言传身教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当老师被学生们认同并在心目中标志着美好和高尚的形象时,许多时候便可不怒而威,师生关系自然和谐。
二、坚持做一个宽恕者是保障
宽容,紧随严厉而来,矛盾吗?不。学生违纪后适当的处罚是严格的管理不可或缺的,但这并不排斥老师从心理上对学生的宽恕。任何一次不愉快的经历,都不能造成自己对某个学生的偏见,反而应该满怀信心地期待他的转变与进步。在做07数控班班主任期间,曾有一段时间,班上三位班干部(其中有我平时最信任的学生)因为经不起诱惑,在每天中午的午休时间偷偷打牌,我知道情况后,气急败坏,一时真想撤了他们的职并给他们一定的处分。但经过冷静的思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们的认错态度还是很好的,为何不给他们一次机会呢?取代了责骂和写检查书,我与他们一一进行深刻的交谈,谈打牌对学习及其他各方面的伤害和影响,听取他们自身的感受和想法。
三、成为一个特别的朋友是真谛
既为“朋友”,便不离善意的相处。所谓“特别”,便是比学生同龄的朋友更为成熟。
一个朋友,容易让学生亲近;一个特别的朋友,才能让学生受益终生。记得一次自习课,学生不曾防备下被我收到一张字条,是男生写给女生的,其中有着真诚的心意,只是发生在了不该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当这位男生来到办公室时,我已感觉出了他的紧张,因为他并不知道他的老师会如何定义他刚才的行为。善意的教育远比针对性的伤害来得实际而有效。我与他就爱情和责任,人生与幸福进行了各自观点的交流,虽然有时他的想法很浅很窄,但是我还是给予了适时的理解。结束时,从他那释然的微笑中,我感受到了谈话的成功,走时他的那句“老师,你真像我的朋友”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此后的每一次相处,我都能感受到他的热情和真诚,一个对朋友的热情。
总之,师生间只有通过心灵的沟通,真情的沐浴,才能使教育过程真正成为一个温暖和谐的精神之旅,执子之手,师生同行,才可以轻松上路。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事实上在踏入教育工作岗位的这几年,无论是自身工作中与学生的接触还是平时工作中的耳闻目染都使我深刻体会并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师生关系日趋紧张化。这一现象在我们职业中学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学生教师之间关系日渐淡漠,师生之间的思想沟通差异日渐增大,甚至师生间的言语冲突和肢体冲突事件也时有发生。究其根源,我认为有诸多方面的因素,而就我们学生和老师而言:首先从我们教师的角度出发,受到升学率的束缚,在对学生的管理上精力有限,往往采取简单的管理方法,要么是“保姆型”的管理,也就是事无巨细,恨不能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把学生所有可能犯的错误都包含进来。在处理问题上往往只采取简单的批评、道德说教,缺少对学生的深入了解,缺少对学生最基本的信任和理解,久而久之,学生不再认同教师的说法,甚至产生叛逆心理;要么就是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其他事情不闻不问,或者睁只眼闭只眼,从而造成学生认为教师对其缺少必要的关心,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他们往往也会故意犯一些错误,从而导致师生关系日渐冷漠。其次,从我们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学生,知识的来源渠道多、更新快,每一天都有许多新的观念充斥着他们的头脑。他们是挑剔却也是善意的一群,他们有时无法完善自我,却苛刻地要求老师是一个完人,只因为在他们求知的道路上,他们把老师看得比父母更重要。其实从哲学的角度出发,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而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我认为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关键还是在于我们教师。
一、树立一个标志性的形象是基础
教师,无论是否是班主任,都是集体的一分子,并且应该努力成为众心的归依,能不能让学生认同并接纳自己成为他们心目中的集体形象代言人,是创造和谐师生关系最初成功的关键。然而一个普通的个体是谁也无法引以为傲的。教师只有规范自己的言行,不做虚伪的掩饰,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敢于面对问题承认错误的勇气,这才是一个标志性形象的所在,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认可。记得刚工作不久的一次晚自习,我在教室值班,由于疏忽忘了将手机调到震动,结果在安静的教室响起了不安分的铃声。尽管我手忙脚乱地冲出教室,身后是还未反应过来的惊愕的目光。过后,我立即真挚地向同学们道歉,本是不好意思的,但看到同学们的那些微笑,听到那些掌声,我意识到学生对老师期望值高的同时也是很宽容的。其实树立一个标志性的形象其根本目的还是在于将言传身教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当老师被学生们认同并在心目中标志着美好和高尚的形象时,许多时候便可不怒而威,师生关系自然和谐。
二、坚持做一个宽恕者是保障
宽容,紧随严厉而来,矛盾吗?不。学生违纪后适当的处罚是严格的管理不可或缺的,但这并不排斥老师从心理上对学生的宽恕。任何一次不愉快的经历,都不能造成自己对某个学生的偏见,反而应该满怀信心地期待他的转变与进步。在做07数控班班主任期间,曾有一段时间,班上三位班干部(其中有我平时最信任的学生)因为经不起诱惑,在每天中午的午休时间偷偷打牌,我知道情况后,气急败坏,一时真想撤了他们的职并给他们一定的处分。但经过冷静的思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们的认错态度还是很好的,为何不给他们一次机会呢?取代了责骂和写检查书,我与他们一一进行深刻的交谈,谈打牌对学习及其他各方面的伤害和影响,听取他们自身的感受和想法。
三、成为一个特别的朋友是真谛
既为“朋友”,便不离善意的相处。所谓“特别”,便是比学生同龄的朋友更为成熟。
一个朋友,容易让学生亲近;一个特别的朋友,才能让学生受益终生。记得一次自习课,学生不曾防备下被我收到一张字条,是男生写给女生的,其中有着真诚的心意,只是发生在了不该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当这位男生来到办公室时,我已感觉出了他的紧张,因为他并不知道他的老师会如何定义他刚才的行为。善意的教育远比针对性的伤害来得实际而有效。我与他就爱情和责任,人生与幸福进行了各自观点的交流,虽然有时他的想法很浅很窄,但是我还是给予了适时的理解。结束时,从他那释然的微笑中,我感受到了谈话的成功,走时他的那句“老师,你真像我的朋友”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此后的每一次相处,我都能感受到他的热情和真诚,一个对朋友的热情。
总之,师生间只有通过心灵的沟通,真情的沐浴,才能使教育过程真正成为一个温暖和谐的精神之旅,执子之手,师生同行,才可以轻松上路。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