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性要求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渗透传统文化精神,让深处时代变化大潮中的初中生热爱传统文化,积极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误区一:实施传统文化渗透会严重影响语文考试分数,功利性色彩浓厚
很多老师认为初中生的语文积累本来就薄弱,对于高深的传统文化很难理解和吃透,传统文化的渗透就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在课堂花大力气去渗透传统文化就无暇顾及语文字词句篇章的落实,厚此薄彼一定会造成学生语文成绩的下滑,得不偿失,因此,传统文化的渗透在语文课堂上由于应试的需要,往往成了边缘化的点缀。事实上,传统文化的渗透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不能将二者用应试的红线简单剥离,而且适切的传统文化渗透还能促进初中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更有利于成绩提升。汉字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表征,它表意丰富,从汉字的造型特点入手,能让学生领略汉字的意趣和先人的智慧;从其音形结合的特点入手,让学生因形求义(声)、以义(声)索形,事半功倍。在轻松的环境中就能高效实施字词教学将其蕴含的文化现象传递给初中生,他们会更热爱祖国的文字,何乐而不为?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选文都是精挑细选的优秀文章,其中蕴含的浓厚文化色彩不容忽视,文字里面、篇章背景后面呈现出来的文天祥等先贤的爱国情怀、鲁迅等名人对家乡风俗的熟稔、吴均等文人展示的祖国壮丽画卷、陶渊明等墨客骚人坦露的高风亮节……都是传统文化的缩影,教师全面、立体地借助课文进行挖掘和渗透,就能让初中生即实现了语言积累,又理解了文意、把握了形象,还吸收了传统文化精髓、明确了人生方向,语文素养全面提升,个人修养水涨船高,分数自然不在话下。
误区二:传统文化渗透仅限于初中古诗文教学,局限性十分了然
既然是传统文化,就一定与传统的古诗文密不可分,以此类推,渗透传统文化的范围就界定在古诗文教学中,其他内容的教学与传统文化渗透没有关系。很显然,这是狭隘的。要打破局限,首当其冲就应该明确文化的概念。从文化的概念不难看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不能局限于古诗、古文的教学上,初中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独立的主题,所有主题所释放的文化现象异彩纷呈。如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社戏》、《安塞腰鼓》、《竹影》、《口技》展现的是中国文化艺术特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吆喝》、《春酒》体现了中国地方传统民俗;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香菱学诗》撷取了中国经典名著的光华;综合性学习中《马的世界》、《连文化的魅力》、《到民间采风去》、《背起行囊走四方》中的对联文化、《寻觅春天的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和关于春天的古诗、《脚踏一方土》中“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又综合了传统文化很多要素。因此,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一定要打破古诗文的界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古为今用;立足本土,体现地域特色;联系课本,拓展延伸;多角度、多方面糅合,体现综合性。
误区三:过度强调传统文化渗透,冲淡了语文味道
为了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老师们花费了语文课堂的大量时间进行说教,让语文课堂变成了道德说教的思想品德课堂,这是本末倒置。为此,明确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核心素养势在必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所以初中语文课堂必须有浓浓的语文味:有朗朗的书声、激昂的辩论、优美的文字、流畅的书法……在课堂上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在传统文化熏陶中与日俱增。如在经典诵读中,积淀传统文化;在古诗文学习中,挖掘文化内蕴;在历史名人故事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借助现代技术,立体还原古文字的原貌。在这些过程中,语文学习是主体,传统文化渗透是依附。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以文化为通道提升初中生文言文学习水平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1201543374)”成果)
责任编辑 邱 丽
误区一:实施传统文化渗透会严重影响语文考试分数,功利性色彩浓厚
很多老师认为初中生的语文积累本来就薄弱,对于高深的传统文化很难理解和吃透,传统文化的渗透就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在课堂花大力气去渗透传统文化就无暇顾及语文字词句篇章的落实,厚此薄彼一定会造成学生语文成绩的下滑,得不偿失,因此,传统文化的渗透在语文课堂上由于应试的需要,往往成了边缘化的点缀。事实上,传统文化的渗透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不能将二者用应试的红线简单剥离,而且适切的传统文化渗透还能促进初中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更有利于成绩提升。汉字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表征,它表意丰富,从汉字的造型特点入手,能让学生领略汉字的意趣和先人的智慧;从其音形结合的特点入手,让学生因形求义(声)、以义(声)索形,事半功倍。在轻松的环境中就能高效实施字词教学将其蕴含的文化现象传递给初中生,他们会更热爱祖国的文字,何乐而不为?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选文都是精挑细选的优秀文章,其中蕴含的浓厚文化色彩不容忽视,文字里面、篇章背景后面呈现出来的文天祥等先贤的爱国情怀、鲁迅等名人对家乡风俗的熟稔、吴均等文人展示的祖国壮丽画卷、陶渊明等墨客骚人坦露的高风亮节……都是传统文化的缩影,教师全面、立体地借助课文进行挖掘和渗透,就能让初中生即实现了语言积累,又理解了文意、把握了形象,还吸收了传统文化精髓、明确了人生方向,语文素养全面提升,个人修养水涨船高,分数自然不在话下。
误区二:传统文化渗透仅限于初中古诗文教学,局限性十分了然
既然是传统文化,就一定与传统的古诗文密不可分,以此类推,渗透传统文化的范围就界定在古诗文教学中,其他内容的教学与传统文化渗透没有关系。很显然,这是狭隘的。要打破局限,首当其冲就应该明确文化的概念。从文化的概念不难看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不能局限于古诗、古文的教学上,初中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独立的主题,所有主题所释放的文化现象异彩纷呈。如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社戏》、《安塞腰鼓》、《竹影》、《口技》展现的是中国文化艺术特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吆喝》、《春酒》体现了中国地方传统民俗;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香菱学诗》撷取了中国经典名著的光华;综合性学习中《马的世界》、《连文化的魅力》、《到民间采风去》、《背起行囊走四方》中的对联文化、《寻觅春天的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和关于春天的古诗、《脚踏一方土》中“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又综合了传统文化很多要素。因此,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一定要打破古诗文的界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古为今用;立足本土,体现地域特色;联系课本,拓展延伸;多角度、多方面糅合,体现综合性。
误区三:过度强调传统文化渗透,冲淡了语文味道
为了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老师们花费了语文课堂的大量时间进行说教,让语文课堂变成了道德说教的思想品德课堂,这是本末倒置。为此,明确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核心素养势在必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所以初中语文课堂必须有浓浓的语文味:有朗朗的书声、激昂的辩论、优美的文字、流畅的书法……在课堂上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在传统文化熏陶中与日俱增。如在经典诵读中,积淀传统文化;在古诗文学习中,挖掘文化内蕴;在历史名人故事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借助现代技术,立体还原古文字的原貌。在这些过程中,语文学习是主体,传统文化渗透是依附。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以文化为通道提升初中生文言文学习水平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1201543374)”成果)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