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自助课外体育教学系统的建构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lan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重新定位。先通过对学生体育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新多元评价方法,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和技能的获取中;编写切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材,充分展示体育学习内容的实用意义;引入“联赛的机制”,建立展示的平台,驱动荣誉动机。再用简明的流程,使学生在学和练的过程中有导向、多交流、快反馈、自觉练习、多次循环,自然形成流畅的、高效的教与学过程。
  关键词: 学习材料 联赛机制 体育教学资源
  1.引言
  课堂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孰重孰轻,不必争论,如果单从学生参与的时间上分析,则课外远重于课堂,现实是,课堂体育教学有人力与财力的保障基本达到《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要求,而课外体育活动愈发显得被忽视。课外体育教学开展的如何,对遏制学生素质的连续下滑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建立有重要意义。
  2.概念
  编写切合学生实际需求的课外教学材料,选择性地引入联赛的机制,建立展示的平台,驱动学生的荣誉动机,在学练的过程中不断地诱导学生建立新的目标,再通过对学生资源的开发,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及时反馈,多次改进练习方法,形成一个多次循环、自觉练习、自我管理的课外体育自助互助系统。
  3.流程
  学生根据爱好,组建学习小组和运动项目协会,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和技能的形成规律,把学习材料分成若干阶段,写清易犯动作及纠正方法和每一阶段的测试内容和方法;学习小组在体育骨干(队长)的带领下讨论每个人的学习进度和计划,在练习过程中注重交流、讨论和测试,互帮互助,完成每一阶段的测试;通过联赛的机制,进一步激发社会交往和荣誉动机,使课外体育学习形成一个完整的流程。
  4.1校园人力资源开发
  通过人力的开发,解决系统中的测试、比赛的组织及小组学习中师资不足的问题。
  4.1.1在非体育专业教师队伍中选调体育爱好者为荣誉会员,利用课余时间负责一部分的组织和体育教学工作,并记为该教师的工作。这些教师在学生中有好的影响,又有非常高的热情和良好的组织能力,为课外体育教学的开展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同时进一步培养自己的爱好和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真正地实现双赢。
  4.1.2培训学生体育教学骨干,建立体育教学骨干资源库,为更好地开展课外体育教学提供有力的人力和技术支撑。这一培训体系应包括培训管理流程、培训制度、管理者的培训和某一内容发展计划等。特别是培训制度和培训管理流程要做得非常详细,可按不同的兴趣和特长进行技术培训、教法的培训、组织能力培训、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制定等。此处需强调的是我们需要培养和可以培养的并不只是技能,还要包括好的品格:尽职、热情、耐心、毅力、创意等,并在评价体系中进行正面强化。
  4.1.3注重培训开发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它主要表现为全校同学的整体精神,如:乐意与人交流和沟通、树立公平竞争意识、乐于团结、具备团队精神、乐于帮助人、自觉爱护器材和设备、积极思考善于提问勇于创新等,这种文化气质以体育为载体,它来得很快也很直接。
  4.1.4引入和开发学生体育资源的信息系统。基于校园网的平台,建立体育教学资源系统,应包括:招收选拔骨干、成绩管理、各种比赛信息发布、培训管理、教学计划管理和各种管理的模块,它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可以交流各种信息,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让管理者及时了解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4.2改造学习评价方案(向课堂拓展,实现一体化)
  以评代考,以评价为引导,以协会测试为核心,以比赛促进学与练为手段,实施有效的多元评价,制订一种课内外相联系、以师生共同参与、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过程与终结相结合的、人文的、准确的、操作性强的、动态的评价方案。
  4.2.1设计评价表。将学生课内课外通盘考虑,取消每学期的期末考核,取而代之的是动态的、人文的、多元的评价表,表中单元测试由教师根据单元测试的结果进行填写,其余各项分别由协会和本人填写,教师负责监督,有效地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增强操作性。
  4.2.2评价表的特點。第一,这种评价有效克服了评价中对被评价者的忽视的弊端,又克服了质评中对评价者过于依赖的弊端,对质评和量评进行了很好的整合,非常适合大中学生。第二,引入了“动态评价”方法,就是根据体能的增长幅度与实测相结合,利用“标准分”法,进行量化处理,既重“横向评价”又重“纵向评价”,有效调动体质弱的学生和体质好的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在量化的同时结合描述性的评价,弥补“纯数字”的机械性和孤立性,使评价的结果更深刻、更细腻,做到有血有肉。
  5.结语
  5.1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摆脱学科本位、知识本位思想的约束,着眼学生的发展,拓展教材功能,做到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实施中注重教材的趣味性、拓展性、灵活性、针对性、延续性,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开展教学。
  5.2体育师资不足,这是体育工作者的共识,我们基于动员广大师生、服务广大师生的思想,开创了“校园人力资源开发的平台”,很好地解决了体育师资不足的难题,增强了体育教学效果并为体育课程改革铺平了道路。
  5.3开创性地建设了“课外体育教学系统”,注重激发运动热情、提高兴趣、提高身心素质、培养教学能力、增进学生的人际交往,为改变课外体育教学的疲软无力现状,落实2005年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有关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工作意见》,找到了一个有效可行的技术支撑点。
  参考文献:
  [1]李洁,陈仁伟.人体运动能力检测与评价[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86.
  [2]胡中锋,黎雪琼.论新课程评价中质的评价与量的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6,(2):1.
  [3]龙佩林等编.大学体育与健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103.
  [4]体育与健康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
  [5]季浏主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通过对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现状的分析,阐明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快乐学习,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英语学习 兴趣培养 职中学生  结合几年前我在普通高中从事的高中英语教学工作,对比现在从事的职业中学英语教学工作,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现在的教学工作中我努力改变,大胆尝试,效果明显。今天把它写出来不仅是
摘 要: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能力及英语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对于英语课堂教学理念的创新,对于课堂教学环境的创新,对于教学方法的创新等都是急需开展的任务,创新英语教学思路对于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重大意义。本文对初中英语教学创新思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教学思路 创新  1.引言  培养学生英语思维和能力的主要平台就是初中英语课堂教
摘 要: 有效积累大量语言材料是掌握任何一种语言能力都不可缺少的手段。我国初中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触的都是汉语,很少有机会进行英语表达交流,有的即使学习了英语,也都是“哑巴英语”。平时很少说英语,只有在英语课堂上才能练习英语,但是在英语课上用英语表达交流的机会也非常少,一周只有五、六节英语课,初中生在课堂上获得的英语语言资料很少,在生活中更是没有机会获得,这样的英语语言环境导致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摘 要: 本文以文献资料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对中职与高职体育课程的衔接模式及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中职与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及构建具有中高职特色体育课程的体系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中职教育 高职教育 体育课程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及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教育得到大力发展,其发展出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前景。我国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它更多地要求实际的应用与实践,职业针对性很强。
《新课标》指出: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英语活动的机会。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是新旧知识、生活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笔者以3B Unit5 How old are you?第一课时的教学为例,谈谈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  一、教前思考: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灵活处理教材  教材是课堂教学资源,但绝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它只是为教学提供了基本的素材及线索
摘 要: 赛艇运动既是奥运会的传统项目,又是一项很有锻炼价值的体能性体育运动,其集体项目在赛艇比赛中占有绝对比重。多人艇的赛艇运动是一个集体性项目,它要求所有参加的队员有很强的团队凝聚力,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力量,才有可能获胜。文章针对如何在赛艇运动教学与训练中培养运动员的团队凝聚力等问题作探讨。  关键词: 赛艇运动 团队凝聚力 培养方法  赛艇运动作为奥运会的传统项目,它发源于英国,后来逐渐
摘 要: 本文对西安市500名参与体育活动的中老年肥胖女性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对风险认知的程度和个体差异、项群类别,客观环境等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联,从而有效避免或减少因中老年肥胖女性风险认知不当而引发的负面效果和风险事故,促进中老年肥胖女性体育锻炼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中老年肥胖女性 风险认知 影响因素  1.引言  随着群众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中老年肥胖女性以强身健体、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