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班新来一个男孩叫萌萌,高高大大,聪明懂事,自理能力特别强。一天早上,萌萌高高兴兴地对我说:“老师,看我的新裤子!”为了不助长孩子的攀比心理,我只是笑着点点头。萌萌还想说什么,这时一位家长向我交代孩子服药的事,萌萌与我的讲话便中断了。第二天吃完午饭我正在洗碗,萌萌走过来对我说:“老师,我的新裤子是我自己穿的。”我对他点点头,依然埋头洗碗。萌萌站了一会儿就离开了。第三天萌萌从厕所出来就对我说他把裤子尿湿了。我忙着给他换上裤子,就去哄一个正在哭的孩子了。第四天,萌萌又一次告诉我他尿湿了裤子时,我有些生气,认为萌萌是故意在添乱,所以我没出声,只是低头给他换裤子。这时,萌萌说:“老师,你不用帮我穿裤子,我自己会穿。”我抬起头说:“是吗?”看着萌萌很熟练地穿上裤子,我不禁表扬道:“萌萌真棒,会自己穿裤子!”萌萌自豪地说:“我学会自己穿裤子好几天了,妈妈说老师一定会表扬我的。”我终于明白了萌萌尿裤子是为了让我知道他会自己穿裤子。前几天萌萌一直在暗示我,希望得到我的表扬,但我未能理解他的“言外之意”。
由于萌萌一直以来各方面表现都较为出色,所以我认为他学会穿裤子不足为奇。现在我明白,这是对孩子发展的漠视,使我没有及时鼓励他,以至于萌萌不得不以一种另类的行为方式引起我的注意。这件事情提醒我们如果不能重视、理解孩子的“言外之意”,就会错失教育契机。我们在与幼儿交流的过程中,应学会倾听孩子的“言外之意”,并及时给予适宜的回应,以促进他们的发展。
“听了音乐我有点睡觉”
朱 瑗
一次,我让幼儿欣赏一首欢快的乐曲。我预计幼儿能将欣赏的曲子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体验快乐、高兴等情绪,于是,在欣赏一遍乐曲后,我问幼儿:“听完这首乐曲有什么感觉?想做哪些事情?”没想到源源说:“我听了音乐有点想睡觉。”这个答案大大出乎我的预料,听了这么欢快的曲子怎么会有想睡觉的感觉呢?我一时不知如何回应,就重复道:“哦,你听了想睡觉。”不料这引来了许多幼儿的模仿,这个说:“我听了音乐也很想睡觉。”那个说:“我现在就想睡觉了。”这时,为了避免尴尬,我赶紧打开录音机让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跟着我做动作,转移幼儿的注意,转入下一个环节。
事后,我对这一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在教育活动中幼儿的回答与教师预设的情况不一致是常有的事,可能是幼儿的生活经验不足、思维方式单一所致,也可能是教师没有充分了解幼儿已有知识经验造成的。作为教师,首先,在幼儿表达自己独特的理解时,我们应倾听他们的解释,从幼儿的视角去尊重、去感受、去理解。其次,我们应意识到幼儿的独特理解可能恰好是引导幼儿探索学习的最佳切入点。当时如果我能耐心询问源源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然后结合他自身的经验,引导他感受音乐的情感色彩,也许就能丰富他的情感体验和音乐素养,同时给其他幼儿以启发。
由于萌萌一直以来各方面表现都较为出色,所以我认为他学会穿裤子不足为奇。现在我明白,这是对孩子发展的漠视,使我没有及时鼓励他,以至于萌萌不得不以一种另类的行为方式引起我的注意。这件事情提醒我们如果不能重视、理解孩子的“言外之意”,就会错失教育契机。我们在与幼儿交流的过程中,应学会倾听孩子的“言外之意”,并及时给予适宜的回应,以促进他们的发展。
“听了音乐我有点睡觉”
朱 瑗
一次,我让幼儿欣赏一首欢快的乐曲。我预计幼儿能将欣赏的曲子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体验快乐、高兴等情绪,于是,在欣赏一遍乐曲后,我问幼儿:“听完这首乐曲有什么感觉?想做哪些事情?”没想到源源说:“我听了音乐有点想睡觉。”这个答案大大出乎我的预料,听了这么欢快的曲子怎么会有想睡觉的感觉呢?我一时不知如何回应,就重复道:“哦,你听了想睡觉。”不料这引来了许多幼儿的模仿,这个说:“我听了音乐也很想睡觉。”那个说:“我现在就想睡觉了。”这时,为了避免尴尬,我赶紧打开录音机让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跟着我做动作,转移幼儿的注意,转入下一个环节。
事后,我对这一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在教育活动中幼儿的回答与教师预设的情况不一致是常有的事,可能是幼儿的生活经验不足、思维方式单一所致,也可能是教师没有充分了解幼儿已有知识经验造成的。作为教师,首先,在幼儿表达自己独特的理解时,我们应倾听他们的解释,从幼儿的视角去尊重、去感受、去理解。其次,我们应意识到幼儿的独特理解可能恰好是引导幼儿探索学习的最佳切入点。当时如果我能耐心询问源源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然后结合他自身的经验,引导他感受音乐的情感色彩,也许就能丰富他的情感体验和音乐素养,同时给其他幼儿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