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代化的中职校园生活当中,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更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中职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特别是要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以6S 管理为契机,为中职学生创建优秀的班级文化。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中职班级管理教学经验,结合信息技术与中职学校班级特点,探讨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工作,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策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同时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与和谐校园的文化创建活动,特别是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规划纲要的指示中可知,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工作非常重要,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让学生受益匪浅Ⅲ。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推广和深入应用,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同理将其应用在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工作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丰富班级文化建设的形式与方法,更能让建设工作开展得高效。而中职班主任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就在于如何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功能和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在先进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将两者融合,促进班级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
一、信息技术背景下中职班级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学教育工作中的深入渗透,当前中职校园中,尤其是数字化校园服务平台建设更多以微课、精品课程网站等方式呈现,中职学校班级教学与组织管理形式发生了全新的变化,越来越多中职班级以虚拟在线的方式进行学习和交往,这种开发新空间和新平台的方式必然也给班级文化建设带来一定的挑战。
首先,不可否认当前依旧有一些班级文化建设的模式还停留在传统文化建设形式当中,忽略了信息技术背景下虚拟班级的存在。其次,班级文化制度在建设形态上相对单一,制度的执行方式也比较落后,不少班级文化建设还以纸质班规和班约为主,无法充分利用信息化传播媒介对班级文化制度建设形式进行拓展,提高制度运行的效能。最后是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在途径和方法上还比较落后,还有很多班会和活动的开展沿袭传统模式,氛围中缺乏民主意识,导致班级凝聚力无法体现,师生之间的交流更是无法通过线上线下铺展开来,影响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效率。
由此可见,在严峻的中职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形势下,中职班主任需要全面而正确地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引入以及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6S管理法推广的契机,发挥先进理念和管理模式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才能让中职班集体更具凝聚力。在良好的氛围下,班主任或教师才能与学生做好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凸显文化建设的效果。
二、中职班级文化建设实施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班级文化建设,应该是继承和发扬中职学校文化建设前提下的信息时代班级文化特征的探索,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结合中职学校、班级和专业的特征遵循一些原则。
(一)普遍性与职业性相统一的原则。中职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首先属于一种班级文化建设,与班级文化的内涵和共性相同,此外还具有教育功能、导向功能和制约功能。另外这种文化也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具备了中职学校特有的鲜明职业性特点。所以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创建班级文化,就必须与中职学校办学的理念与追求相符,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积极融入职业特征,遵循普遍性与职业性统一的原则,才能让班级文化氛围中的中职生逐渐成为职业人。
(二)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原则。众所周知,文化的形成是思想与风格融合下的积淀,如果将班级作为一个文化组织集体,那么班级的发展和进步历史就是文化的内容体现。在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方式也有了新的内涵,所以在创建时其本身具备的继承性必须与创新性相统一,才能确保班级特有的文化特色凸显出来,具备独一无二的特性,班级内部的学生也才能更团结与进步。
三、信息技术背景下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
关于班级文化的建设,其内容可包含三大板块,分别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因此在信息技术背景下,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可从这三个方面整合应用的内容。
(一)“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物质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应该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礎,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物质文化更多体现于物理环境文化建设和虚拟网络文化建设,前者主要指信息化的教学措施,如计算机、投影仪、智慧教室等智能化设备,还有图书馆、专业实训场地等等,这些都要反映文化蕴意。后者的文化环境指的是现实班级物质形态的网络化,是对前者的扩充,建设的主要途径是构建班级网络、智慧校园、班级服务平台等等。比如在班主任整合的学生管理素材中涉及到的文件材料、图片等做成PPT剪影,打包压缩后形成专业的班级文化资源,投放到学校的资源库中,供全校师生共享。
(二)“规范”与“有效”相结合的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应该成为中职学校班级文化的保障,属于外显制度化的行为规范和模式化的行为方式,常见的如班级内部各种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纪律准则等等,还有班级管理长期形成约定的纪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班主任就要将这些规范一一进行归类和整理,使其成为可实施的班级制度,确保在长期管理中形成更专业化的班风和班级舆论导向,专业班级活动的规则覆盖到线上线下,班级学生的网络信息管理制度也更为完善。
(三)“专业”与“特色”相结合的精神文化建设。中职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文化组成的灵魂,精神领域的内涵包括信念、理想、认知、价值取向、情感意志、学习态度等等,这些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纪律规范中约束并成长与发展。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班主任就要班规、班徽、班旗、班歌等作为班级精神文化得以凝聚的载体,根据中职专业选择性和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其成为鼓舞学生进步的精神力量。 四、信息技术背景下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途径
结合上述信息化时代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班主任及其教师为学生创建班级精神文化工作就要从三项内容着手,在此基础上总结相应的措施与途径。
(一)坚持以教育信息化促进物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在信息技术背景下,中职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有着“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特点,因此物质文化的建设就应将两者结合。首先,信息化班级中现实存在的物质文化建设,包括教学设备、图书馆、实训场地、知识宣传栏等,这些都要充分应用起来,融入中职专业的特色集中反映班级文化,让学生得到更专业的教育。其次,“虚拟”物质文化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存在方式,为了更好地构建班级文化,班主任需要利用中职学校的网络平台,融入智慧校园、智慧班级网络,将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如语言凝练的班级口号、通俗易懂的班规、有具体流程的时间表或课表、符合学生心理成长年龄的“文化特色墙”都在班级网站和论坛或微信平台中呈现出来,展现班级风采,便于师生交流。
(二)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创新制度文化建设,确保制度文化的全方位立体化。首先,在信息技术的支持运用下,班级制度可以以多形态的方式存在,比如电子公告牌可以成为班级消息发布的新平台,在统一的电子平台中,班主任、教师和学生就能对班徽、班歌、班旗等设计进行探讨,加强交流互动,形成新的制度文化建设方式,还能融合更多民主性的意见或建议,制定班规,使其整合并体现在电子材料上,上报给学校。其次,信息技术还能创新班级制度文化的运行模式,提高执行与传播的效能。比如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家班互动系统,就能为完善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工作优化管理,确保建设过程中班主任与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动态,实现最新最快动态公布的目的。
(三)坚持以教育信息化丰富精神文化建设,共同实现教与学的理想和目标。中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要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充分融合专业化特色,走职业教育路线。班主任需要通过网络建设平台大力弘扬班级精神文化,如创建平台来展现班級的人文风采和职业特色,将文件资料整合融入到校园当中实现共享,为班级学生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形成监督力,奠定良好基础。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班级凝聚力,通过微信平台宣传表现良好的学生,形成班级典范,增强鼓舞力,全面提高整个班级管理的效果,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在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创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班主任应将展现班级面貌,强化学生的精神文化教育,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作为重要的教育管理目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大力发展学校班级的精神文化,才能确保学生在良好的氛围环境中成长与进步。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策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同时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与和谐校园的文化创建活动,特别是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规划纲要的指示中可知,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工作非常重要,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让学生受益匪浅Ⅲ。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推广和深入应用,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同理将其应用在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工作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丰富班级文化建设的形式与方法,更能让建设工作开展得高效。而中职班主任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就在于如何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功能和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在先进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将两者融合,促进班级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
一、信息技术背景下中职班级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学教育工作中的深入渗透,当前中职校园中,尤其是数字化校园服务平台建设更多以微课、精品课程网站等方式呈现,中职学校班级教学与组织管理形式发生了全新的变化,越来越多中职班级以虚拟在线的方式进行学习和交往,这种开发新空间和新平台的方式必然也给班级文化建设带来一定的挑战。
首先,不可否认当前依旧有一些班级文化建设的模式还停留在传统文化建设形式当中,忽略了信息技术背景下虚拟班级的存在。其次,班级文化制度在建设形态上相对单一,制度的执行方式也比较落后,不少班级文化建设还以纸质班规和班约为主,无法充分利用信息化传播媒介对班级文化制度建设形式进行拓展,提高制度运行的效能。最后是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在途径和方法上还比较落后,还有很多班会和活动的开展沿袭传统模式,氛围中缺乏民主意识,导致班级凝聚力无法体现,师生之间的交流更是无法通过线上线下铺展开来,影响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效率。
由此可见,在严峻的中职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形势下,中职班主任需要全面而正确地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引入以及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6S管理法推广的契机,发挥先进理念和管理模式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才能让中职班集体更具凝聚力。在良好的氛围下,班主任或教师才能与学生做好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凸显文化建设的效果。
二、中职班级文化建设实施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班级文化建设,应该是继承和发扬中职学校文化建设前提下的信息时代班级文化特征的探索,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结合中职学校、班级和专业的特征遵循一些原则。
(一)普遍性与职业性相统一的原则。中职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首先属于一种班级文化建设,与班级文化的内涵和共性相同,此外还具有教育功能、导向功能和制约功能。另外这种文化也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具备了中职学校特有的鲜明职业性特点。所以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创建班级文化,就必须与中职学校办学的理念与追求相符,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积极融入职业特征,遵循普遍性与职业性统一的原则,才能让班级文化氛围中的中职生逐渐成为职业人。
(二)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原则。众所周知,文化的形成是思想与风格融合下的积淀,如果将班级作为一个文化组织集体,那么班级的发展和进步历史就是文化的内容体现。在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方式也有了新的内涵,所以在创建时其本身具备的继承性必须与创新性相统一,才能确保班级特有的文化特色凸显出来,具备独一无二的特性,班级内部的学生也才能更团结与进步。
三、信息技术背景下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
关于班级文化的建设,其内容可包含三大板块,分别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因此在信息技术背景下,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可从这三个方面整合应用的内容。
(一)“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物质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应该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礎,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物质文化更多体现于物理环境文化建设和虚拟网络文化建设,前者主要指信息化的教学措施,如计算机、投影仪、智慧教室等智能化设备,还有图书馆、专业实训场地等等,这些都要反映文化蕴意。后者的文化环境指的是现实班级物质形态的网络化,是对前者的扩充,建设的主要途径是构建班级网络、智慧校园、班级服务平台等等。比如在班主任整合的学生管理素材中涉及到的文件材料、图片等做成PPT剪影,打包压缩后形成专业的班级文化资源,投放到学校的资源库中,供全校师生共享。
(二)“规范”与“有效”相结合的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应该成为中职学校班级文化的保障,属于外显制度化的行为规范和模式化的行为方式,常见的如班级内部各种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纪律准则等等,还有班级管理长期形成约定的纪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班主任就要将这些规范一一进行归类和整理,使其成为可实施的班级制度,确保在长期管理中形成更专业化的班风和班级舆论导向,专业班级活动的规则覆盖到线上线下,班级学生的网络信息管理制度也更为完善。
(三)“专业”与“特色”相结合的精神文化建设。中职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文化组成的灵魂,精神领域的内涵包括信念、理想、认知、价值取向、情感意志、学习态度等等,这些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纪律规范中约束并成长与发展。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班主任就要班规、班徽、班旗、班歌等作为班级精神文化得以凝聚的载体,根据中职专业选择性和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其成为鼓舞学生进步的精神力量。 四、信息技术背景下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途径
结合上述信息化时代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班主任及其教师为学生创建班级精神文化工作就要从三项内容着手,在此基础上总结相应的措施与途径。
(一)坚持以教育信息化促进物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在信息技术背景下,中职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有着“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特点,因此物质文化的建设就应将两者结合。首先,信息化班级中现实存在的物质文化建设,包括教学设备、图书馆、实训场地、知识宣传栏等,这些都要充分应用起来,融入中职专业的特色集中反映班级文化,让学生得到更专业的教育。其次,“虚拟”物质文化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存在方式,为了更好地构建班级文化,班主任需要利用中职学校的网络平台,融入智慧校园、智慧班级网络,将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如语言凝练的班级口号、通俗易懂的班规、有具体流程的时间表或课表、符合学生心理成长年龄的“文化特色墙”都在班级网站和论坛或微信平台中呈现出来,展现班级风采,便于师生交流。
(二)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创新制度文化建设,确保制度文化的全方位立体化。首先,在信息技术的支持运用下,班级制度可以以多形态的方式存在,比如电子公告牌可以成为班级消息发布的新平台,在统一的电子平台中,班主任、教师和学生就能对班徽、班歌、班旗等设计进行探讨,加强交流互动,形成新的制度文化建设方式,还能融合更多民主性的意见或建议,制定班规,使其整合并体现在电子材料上,上报给学校。其次,信息技术还能创新班级制度文化的运行模式,提高执行与传播的效能。比如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家班互动系统,就能为完善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工作优化管理,确保建设过程中班主任与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动态,实现最新最快动态公布的目的。
(三)坚持以教育信息化丰富精神文化建设,共同实现教与学的理想和目标。中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要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充分融合专业化特色,走职业教育路线。班主任需要通过网络建设平台大力弘扬班级精神文化,如创建平台来展现班級的人文风采和职业特色,将文件资料整合融入到校园当中实现共享,为班级学生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形成监督力,奠定良好基础。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班级凝聚力,通过微信平台宣传表现良好的学生,形成班级典范,增强鼓舞力,全面提高整个班级管理的效果,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在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创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班主任应将展现班级面貌,强化学生的精神文化教育,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作为重要的教育管理目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大力发展学校班级的精神文化,才能确保学生在良好的氛围环境中成长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