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初四位著名的王姓画家是被朝廷认可的正统画派,人称“四王”,他们对清代300年山水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王时敏是当时的画坛领袖,而与王时敏并称的就是王鉴。
王鉴的祖父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家学的深厚和丰富的收藏使王鉴自幼就见惯历代名家的精品画作,有着常人难以具备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他出生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那时的琅琊王家还算兴盛,因此幼年的王鉴表现出对绘画情有独钟的天分之后,家中除了为他请来教书先生,还请来绘画先生对他加以指点。
可惜王鉴的父亲性好声色,加之子嗣众多,常常挥霍无度,渐渐地,几乎将家产挥霍殆尽。王鉴对父亲的喜好很是反感,却无能为力,小小年纪的他只能在书画的世界里恣意遨游,平日里除了读书,就是临摹家中珍藏的画卷。
自学之外,他还幸运地拥有同道人。王时敏和王鉴同样居于太仓,又同为世家子弟,二人早就相识,并都曾受过董其昌的指点。对于这个比自己大六岁的绘画高手,王鉴很敬重,虽然他们是同辈,王鉴却总是以子侄辈的礼数对待王时敏。那时王时敏已步入青年,而王鉴还是少年,他们常常在一起交流探讨有关古人用笔用意的一些心得体会,大多时候是王时敏讲、王鉴听,也因此,早年王鉴的画风深受王时敏的影响。同时,王鉴也常对着家乡的山水思索,为什么传世名画中的一山、一水、一树、一舟,古人要这样点染皴擦,从而加深自己的领悟。
或许是自幼沉浸在笔墨山水中的缘故,王鉴和王时敏一样,对仕途都不是很热衷。不过王鉴因为父亲败家的缘故,总存有振兴琅琊王氏的念头。他的画作常以“琅琊”落款—这是他引以为荣的家族荣耀,他也一直在科举的道路上跋涉着。
一边是深爱的丹青,一边是家族的重任,王鉴两样都不能割舍,于是读书和绘画始终占满了他的全部生活。他精于摹古,只要能看到的名作,他必会临摹下来。他的笔法精妙直追古哲,因而声名远播。与此同时,他也一步步走过了乡试和会试。
崇祯六年(1633年),35岁的王鉴考中进士。因为优秀的家庭背景,37岁时,王鉴出任左府都事,不久又升迁为广东廉州(今属广西北海)太守。他治下的合浦县历代以盛产珍珠而出名,早在晋时就有不产于合浦的珍珠“不得骊龙之夜光也”的说法。当时正逢粤中盛行开采,王鉴一上任就直面了无度征敛和过度开采带给百姓的压迫。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他力请朝廷取消征敛珍珠,才终止了这一弊政。不过王鉴的这一行为也无形中得罪了不少从中牟利的人,两年之后他就罢职返回了太仓。
虽然王鉴做官的时间很短,这段时光却是他人生中一个重要经历和节点。当时的大诗人都写诗赞颂他的爱民之举,当地史志也郑重记载了他一心为民、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罢征行为。
故鄉的山水如旧,正殷殷地等着游子归来一一描摹。罢官回乡后,王鉴再也没有出仕。经历过了官场的纷繁复杂和尔虞我诈,他更加觉得纵情山水间才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情,希望将余生都用来画这眼中的万里河山。
在晚明的乱世,昔日的侯门公子王鉴隐退林下,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这恰好让他躲过战火的浩劫。
40岁的王鉴开始了他的另一番人生。有了丰厚的人生积淀和阅历之后,王鉴对绘画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不再拘泥于一味摹古,更多时候他会来往于山川之间,运用宋、元的笔法记录眼中的河山。
自幼积累的深厚笔墨功力和常年不辍的勤加练习都化作了王鉴画中的满纸清淑之气。也因此,他的画尤其受文人名士的推崇。与他交情深厚的王时敏当时已经是享誉画坛的大家,王时敏在王鉴的画作上却写下这样的题跋:“玄照(王鉴)画道独步海内”,“当今画家不得不推第一”。有了这样的神助攻,王鉴更是在业内盛誉有加。
王鉴出入风雨,踏遍山川,不停地作画、鬻画,这样简单的日子原本应是快乐而安闲的,然而随之而来的鼎革之变让他的生活愈加清贫坎坷起来。早已在他父亲手中败落的琅琊王家如今更加窘迫,他的兄弟有的遁入空门,有的成为伶人。而他早年丧妻,没有续娶也没有子嗣,如今只能孤单一人,守着遗民之志,四处飘零。
顺治八年(1651年)的中秋时节,53岁的王鉴受友人邀约前去虞山,看到了年仅20岁的王翚(他的故事请参阅本刊2017年7期)画的一幅扇面。爱才惜才的王鉴在宴席上盛赞王翚“三百年所仅见,不久当享大名”,于是,王翚被请到了宴席上,并拜王鉴为师。王鉴对王翚着意栽培,使王翚终成一代画圣、虞山画派的创始人。
除了培养后辈,已然无牵无挂的王鉴孤独而执着地在山水间游走着,用画笔将它们一一拓印在素宣之上。他曾说:“余生平无所嗜好,惟于丹青不能忘情。”家国于他都是前尘旧梦,明亡清兴是他不愿意面对的伤痛,只有沉浸在书画的世界里,他才能找到心灵栖息的乐土。
半生漂泊的王鉴一直到63岁才返回故乡,在老宅的原址上重建了一所小院,并在四周种满花竹。王时敏来访时笑称可以染香,王鉴就将其命名为染香庵。晚年的他就在此地专注地绘画,许多作品也落此款。绘画之余,他还著了一本《染香庵集》,只可惜这本书和他对明朝的思绪一样,最终散佚在历史的尘烟中。
王时敏羡慕王鉴的染香庵,王时敏的儿子也替父亲感慨过王鉴的创作生活:两位大画家的晚年比较起来,王时敏子嗣众多,被家事所累,无暇多作笔墨;王鉴则独身一人,笔耕不辍。乾隆后期一位著名收藏家也曾在王鉴的山水册里写过:“四王先生中,唯廉州(王鑒)能运笔中锋,其合作处堪与董华亭(董其昌)对垒。”由此可见,孤单却悠闲的生活带给了王鉴更高的艺术成就。
数百年后,在新文化运动中,四王曾被诸多名家诟病为故步自封,一味盗取前人的骨髓却没有长出自己的血肉。但从王鉴传世的作品中不难看出,晚年的王鉴已不再处处以古人的作品为范本,而是有了自己的面貌。他寄情一生的笔墨没有负他,画中的一皴一染都在替他无声地辩解诉说。
编 辑/葡 萄
王鉴的祖父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家学的深厚和丰富的收藏使王鉴自幼就见惯历代名家的精品画作,有着常人难以具备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他出生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那时的琅琊王家还算兴盛,因此幼年的王鉴表现出对绘画情有独钟的天分之后,家中除了为他请来教书先生,还请来绘画先生对他加以指点。
可惜王鉴的父亲性好声色,加之子嗣众多,常常挥霍无度,渐渐地,几乎将家产挥霍殆尽。王鉴对父亲的喜好很是反感,却无能为力,小小年纪的他只能在书画的世界里恣意遨游,平日里除了读书,就是临摹家中珍藏的画卷。
自学之外,他还幸运地拥有同道人。王时敏和王鉴同样居于太仓,又同为世家子弟,二人早就相识,并都曾受过董其昌的指点。对于这个比自己大六岁的绘画高手,王鉴很敬重,虽然他们是同辈,王鉴却总是以子侄辈的礼数对待王时敏。那时王时敏已步入青年,而王鉴还是少年,他们常常在一起交流探讨有关古人用笔用意的一些心得体会,大多时候是王时敏讲、王鉴听,也因此,早年王鉴的画风深受王时敏的影响。同时,王鉴也常对着家乡的山水思索,为什么传世名画中的一山、一水、一树、一舟,古人要这样点染皴擦,从而加深自己的领悟。
或许是自幼沉浸在笔墨山水中的缘故,王鉴和王时敏一样,对仕途都不是很热衷。不过王鉴因为父亲败家的缘故,总存有振兴琅琊王氏的念头。他的画作常以“琅琊”落款—这是他引以为荣的家族荣耀,他也一直在科举的道路上跋涉着。
一边是深爱的丹青,一边是家族的重任,王鉴两样都不能割舍,于是读书和绘画始终占满了他的全部生活。他精于摹古,只要能看到的名作,他必会临摹下来。他的笔法精妙直追古哲,因而声名远播。与此同时,他也一步步走过了乡试和会试。
崇祯六年(1633年),35岁的王鉴考中进士。因为优秀的家庭背景,37岁时,王鉴出任左府都事,不久又升迁为广东廉州(今属广西北海)太守。他治下的合浦县历代以盛产珍珠而出名,早在晋时就有不产于合浦的珍珠“不得骊龙之夜光也”的说法。当时正逢粤中盛行开采,王鉴一上任就直面了无度征敛和过度开采带给百姓的压迫。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他力请朝廷取消征敛珍珠,才终止了这一弊政。不过王鉴的这一行为也无形中得罪了不少从中牟利的人,两年之后他就罢职返回了太仓。
虽然王鉴做官的时间很短,这段时光却是他人生中一个重要经历和节点。当时的大诗人都写诗赞颂他的爱民之举,当地史志也郑重记载了他一心为民、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罢征行为。
故鄉的山水如旧,正殷殷地等着游子归来一一描摹。罢官回乡后,王鉴再也没有出仕。经历过了官场的纷繁复杂和尔虞我诈,他更加觉得纵情山水间才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情,希望将余生都用来画这眼中的万里河山。
在晚明的乱世,昔日的侯门公子王鉴隐退林下,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这恰好让他躲过战火的浩劫。
40岁的王鉴开始了他的另一番人生。有了丰厚的人生积淀和阅历之后,王鉴对绘画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不再拘泥于一味摹古,更多时候他会来往于山川之间,运用宋、元的笔法记录眼中的河山。
自幼积累的深厚笔墨功力和常年不辍的勤加练习都化作了王鉴画中的满纸清淑之气。也因此,他的画尤其受文人名士的推崇。与他交情深厚的王时敏当时已经是享誉画坛的大家,王时敏在王鉴的画作上却写下这样的题跋:“玄照(王鉴)画道独步海内”,“当今画家不得不推第一”。有了这样的神助攻,王鉴更是在业内盛誉有加。
王鉴出入风雨,踏遍山川,不停地作画、鬻画,这样简单的日子原本应是快乐而安闲的,然而随之而来的鼎革之变让他的生活愈加清贫坎坷起来。早已在他父亲手中败落的琅琊王家如今更加窘迫,他的兄弟有的遁入空门,有的成为伶人。而他早年丧妻,没有续娶也没有子嗣,如今只能孤单一人,守着遗民之志,四处飘零。
顺治八年(1651年)的中秋时节,53岁的王鉴受友人邀约前去虞山,看到了年仅20岁的王翚(他的故事请参阅本刊2017年7期)画的一幅扇面。爱才惜才的王鉴在宴席上盛赞王翚“三百年所仅见,不久当享大名”,于是,王翚被请到了宴席上,并拜王鉴为师。王鉴对王翚着意栽培,使王翚终成一代画圣、虞山画派的创始人。
除了培养后辈,已然无牵无挂的王鉴孤独而执着地在山水间游走着,用画笔将它们一一拓印在素宣之上。他曾说:“余生平无所嗜好,惟于丹青不能忘情。”家国于他都是前尘旧梦,明亡清兴是他不愿意面对的伤痛,只有沉浸在书画的世界里,他才能找到心灵栖息的乐土。
半生漂泊的王鉴一直到63岁才返回故乡,在老宅的原址上重建了一所小院,并在四周种满花竹。王时敏来访时笑称可以染香,王鉴就将其命名为染香庵。晚年的他就在此地专注地绘画,许多作品也落此款。绘画之余,他还著了一本《染香庵集》,只可惜这本书和他对明朝的思绪一样,最终散佚在历史的尘烟中。
王时敏羡慕王鉴的染香庵,王时敏的儿子也替父亲感慨过王鉴的创作生活:两位大画家的晚年比较起来,王时敏子嗣众多,被家事所累,无暇多作笔墨;王鉴则独身一人,笔耕不辍。乾隆后期一位著名收藏家也曾在王鉴的山水册里写过:“四王先生中,唯廉州(王鑒)能运笔中锋,其合作处堪与董华亭(董其昌)对垒。”由此可见,孤单却悠闲的生活带给了王鉴更高的艺术成就。
数百年后,在新文化运动中,四王曾被诸多名家诟病为故步自封,一味盗取前人的骨髓却没有长出自己的血肉。但从王鉴传世的作品中不难看出,晚年的王鉴已不再处处以古人的作品为范本,而是有了自己的面貌。他寄情一生的笔墨没有负他,画中的一皴一染都在替他无声地辩解诉说。
编 辑/葡 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