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课堂越来越多地使用课外教学资源。但是,课外资源的大量使用似乎让课堂少了一些语文味。课程资源的使用应该充分考虑文本的需要,语文教师对资源的整合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程资源 整合
新课程实施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把教材当成唯一课程资源的局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见解的扩展,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要事件,学生家庭生活,等等,纷纷涌入了语文课堂。
同时,随着对新课程观理解的深入,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越来越强。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简单化、机械化了,大大削减了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让课程资源的开发服务于教学的整体目标,进行最恰当的整合?我借助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探讨。
一、立足文本,合理选择,取舍整合跨学科资源
语文课程新标准指出,语文着力强调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深广影响,强调拓宽语文学习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整合中开阔视野。
如我在执教《落落的微笑》时,寻找了许多资源,有作者拍摄的一组落落和婆婆的生活照片,有各省市开展救助唇裂儿童的新闻,还有央视《社会记录》唇裂儿童专题。第一次上课时,我在拓展环节播放专题片段,让学生思考唇裂儿童的生存状态。反思时,我考虑到有些资源的使用没有明显效果,便大胆舍弃,仅在课堂导入时出示落落手术前后的两组照片。学生看到判若两人的落落非常意外,我适时提问:同学们觉得落落有哪些地方变化了?学生们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他们发现落落的唇裂被医好了,衣着整洁了,也有了开心的笑容。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的思维火花一下子被点燃,整个学习过程中一直情绪饱满。
在另一个环节中,当我带领学生感悟了祖孙真情,希望他们能挖掘这篇文章更深的内涵时,同学们脸上露出了疑惑的表情。平常狭窄的生活范围,并不丰富的生活经历对他们深入思考有一定障碍。于是,我出示了大眼睛女孩苏明娟的照片并且告诉学生:它是作者的摄影作品,曾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许多人因此知道“希望工程”并加入到助学行动队伍中。同学们一见照片纷纷表示,这是政治书的插图,他们对它非常熟悉,思路随之打开。经过这一桥梁的帮助,同学们都能够理解记者肩负的社会责任感,也更理解文章作为报告文学的社会价值。
可见,课堂并不是资源的堆砌,让资源引导学生有认识上的提升,思维上的拓展,这样的使用才有价值。有些教师一味追求热闹,恨不得把学生琴曲书画才能都展示在一堂课上。热闹是热闹,课堂却缺少了最重要的语文味,与文本无关的非语言性活动过多。学生的能力和素养虽也是课程资源的组成部分,但这种资源仅仅是得到了展示,却没有得到进一步的能力提升。所以,合理选择资源,精心整合,让它们文本服务,这需要教师仔细研究。
二、灵活机动,捕捉课堂灵感,利用好生成性资源
课堂教学中往往有很多突发事件,这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和有效利用生成资源的能力提出了挑战。临危不乱、沉着应对,才能积极捕捉教育契机,抓住学生的心理,巧妙地将课堂上的意料之外转化为意料之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快乐成长,在成长中享受学习过程的快乐。
1.树立“学生”资源意识,以学定教。
一次,学校教研组内听课,上《美丽的西双版纳》一课,老师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品味文章语言美,分别从字词、修辞使用和小标题不同的角度入手。学生们纷纷赞美文章语言清新,用词准确。可偏偏有个学生认为这篇文章的小标题不怎么样,好几处小标题根本不贴合所写内容。老师看看下面学生的反应,有的同学若有所思,有的点头称是。经过讨论,大家找出了小标题的一些毛病,或者是没能准确概括语段内容,或者是个别字词使用不够规范。老师并没有简单地就此打住进行到下一个环节,而是随机应变,组织同学们来改写原有的小标题。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既是一个发现者,同时又担当研究者和探索者的角色。这得益于老师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尊重和大胆合理的引导。教师不满足于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尊重多变的学生资源,只有这样的过程才是活的过程,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耀创造的光辉。而要达到这样的理想境界,需要教师有足够的心胸与智慧。多一点欣赏,多一点等待,多一点智慧,理智对待每一个动态的生成,才能和学生一起在动态生成中享受语文的灵性之光。
2.树立“教师”资源意识,融入课堂。
除了学生外,教师自身也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情感的创造性运用显得很重要。新一代的语文教师应充分调动和利用好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在激昂的感情和抑扬顿挫的语调中传递情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中产生包括道德情感、理智感和美感等各种情感,从而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促进语文教学的效果。
如浙江宁波效实中学的张悦老师在上《唱响心中那首亲情之歌》时,充分地调动了各种资源。整堂课的神来之笔是张老师与腰鼓的真实故事。她拿出了她的外婆的遗物——腰鼓,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这个腰鼓是我外婆的。新中国解放时,她打着腰鼓走在欢庆的大街上。我七岁时,外婆离开了我,我实在说不出外婆爱我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也就每天在夕阳下牵着我的小手,把我从幼儿园接进接出的,给我买好吃的。……我觉得亲情的力量,就在于我们平时忽视的细节。比方刚才女孩子说的蹬被子,跟父亲产生口角,还有光脚走路,这些都是。”师生一起感受亲情。她引导学生从这个故事出发,理解亲情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大事。课堂上,没有对学生的生硬教育,只有春风般和煦的语言和真诚对待学生的心。
中学生如今正处于心理“叛逆”期,空泛说教往往会让他们反感。只有教师用一颗真诚的心,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借助自身在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上的优势,充分倾听学生的心声,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感情与认识,师生的心灵才能是相通的,教师才真正能够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程资源 整合
新课程实施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把教材当成唯一课程资源的局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见解的扩展,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要事件,学生家庭生活,等等,纷纷涌入了语文课堂。
同时,随着对新课程观理解的深入,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越来越强。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简单化、机械化了,大大削减了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让课程资源的开发服务于教学的整体目标,进行最恰当的整合?我借助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探讨。
一、立足文本,合理选择,取舍整合跨学科资源
语文课程新标准指出,语文着力强调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深广影响,强调拓宽语文学习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整合中开阔视野。
如我在执教《落落的微笑》时,寻找了许多资源,有作者拍摄的一组落落和婆婆的生活照片,有各省市开展救助唇裂儿童的新闻,还有央视《社会记录》唇裂儿童专题。第一次上课时,我在拓展环节播放专题片段,让学生思考唇裂儿童的生存状态。反思时,我考虑到有些资源的使用没有明显效果,便大胆舍弃,仅在课堂导入时出示落落手术前后的两组照片。学生看到判若两人的落落非常意外,我适时提问:同学们觉得落落有哪些地方变化了?学生们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他们发现落落的唇裂被医好了,衣着整洁了,也有了开心的笑容。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的思维火花一下子被点燃,整个学习过程中一直情绪饱满。
在另一个环节中,当我带领学生感悟了祖孙真情,希望他们能挖掘这篇文章更深的内涵时,同学们脸上露出了疑惑的表情。平常狭窄的生活范围,并不丰富的生活经历对他们深入思考有一定障碍。于是,我出示了大眼睛女孩苏明娟的照片并且告诉学生:它是作者的摄影作品,曾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许多人因此知道“希望工程”并加入到助学行动队伍中。同学们一见照片纷纷表示,这是政治书的插图,他们对它非常熟悉,思路随之打开。经过这一桥梁的帮助,同学们都能够理解记者肩负的社会责任感,也更理解文章作为报告文学的社会价值。
可见,课堂并不是资源的堆砌,让资源引导学生有认识上的提升,思维上的拓展,这样的使用才有价值。有些教师一味追求热闹,恨不得把学生琴曲书画才能都展示在一堂课上。热闹是热闹,课堂却缺少了最重要的语文味,与文本无关的非语言性活动过多。学生的能力和素养虽也是课程资源的组成部分,但这种资源仅仅是得到了展示,却没有得到进一步的能力提升。所以,合理选择资源,精心整合,让它们文本服务,这需要教师仔细研究。
二、灵活机动,捕捉课堂灵感,利用好生成性资源
课堂教学中往往有很多突发事件,这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和有效利用生成资源的能力提出了挑战。临危不乱、沉着应对,才能积极捕捉教育契机,抓住学生的心理,巧妙地将课堂上的意料之外转化为意料之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快乐成长,在成长中享受学习过程的快乐。
1.树立“学生”资源意识,以学定教。
一次,学校教研组内听课,上《美丽的西双版纳》一课,老师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品味文章语言美,分别从字词、修辞使用和小标题不同的角度入手。学生们纷纷赞美文章语言清新,用词准确。可偏偏有个学生认为这篇文章的小标题不怎么样,好几处小标题根本不贴合所写内容。老师看看下面学生的反应,有的同学若有所思,有的点头称是。经过讨论,大家找出了小标题的一些毛病,或者是没能准确概括语段内容,或者是个别字词使用不够规范。老师并没有简单地就此打住进行到下一个环节,而是随机应变,组织同学们来改写原有的小标题。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既是一个发现者,同时又担当研究者和探索者的角色。这得益于老师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尊重和大胆合理的引导。教师不满足于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尊重多变的学生资源,只有这样的过程才是活的过程,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耀创造的光辉。而要达到这样的理想境界,需要教师有足够的心胸与智慧。多一点欣赏,多一点等待,多一点智慧,理智对待每一个动态的生成,才能和学生一起在动态生成中享受语文的灵性之光。
2.树立“教师”资源意识,融入课堂。
除了学生外,教师自身也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情感的创造性运用显得很重要。新一代的语文教师应充分调动和利用好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在激昂的感情和抑扬顿挫的语调中传递情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中产生包括道德情感、理智感和美感等各种情感,从而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促进语文教学的效果。
如浙江宁波效实中学的张悦老师在上《唱响心中那首亲情之歌》时,充分地调动了各种资源。整堂课的神来之笔是张老师与腰鼓的真实故事。她拿出了她的外婆的遗物——腰鼓,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这个腰鼓是我外婆的。新中国解放时,她打着腰鼓走在欢庆的大街上。我七岁时,外婆离开了我,我实在说不出外婆爱我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也就每天在夕阳下牵着我的小手,把我从幼儿园接进接出的,给我买好吃的。……我觉得亲情的力量,就在于我们平时忽视的细节。比方刚才女孩子说的蹬被子,跟父亲产生口角,还有光脚走路,这些都是。”师生一起感受亲情。她引导学生从这个故事出发,理解亲情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大事。课堂上,没有对学生的生硬教育,只有春风般和煦的语言和真诚对待学生的心。
中学生如今正处于心理“叛逆”期,空泛说教往往会让他们反感。只有教师用一颗真诚的心,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借助自身在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上的优势,充分倾听学生的心声,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感情与认识,师生的心灵才能是相通的,教师才真正能够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