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学习习惯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这一阶段的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都还没有建立,所以,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之中教师的正确引导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论,小组合作理论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将其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对于活跃课堂氛围,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意义重大。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6-088
引言
小组合作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直都在不断地演进和变化并且受到越来越多老师的重视。活泼好动且想象力丰富是小学生的重要特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基础上,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虽然传授了学生丰富的数学知识,但是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为主,要让学生拥有自主探索和学习的能力。
一、小组合作教学的优势
1、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与同学互相交流,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教师要设计具有启发性与引导性问题,并引导学生之间展开热烈的讨论,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索,在小组合作中轻松地分享出自己的想法,可以让学生拥有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由此一来,既活跃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氛围,又点燃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2、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才是真正地交到了学生的手中,在合作交流活动之中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将会明显提升。所以,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背景下,教师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活动,在班级中营造出一股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
二、小组合作教学的建议
1、明确的目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老师要在课堂一开始就明确地表达出小组合作的目标是什么。通常来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以数学问题讨论为主,教师在备课环节之中必须明确教学目标,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来设置小组合作讨论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小组合作讨论活动的有效性,问题的设置必须建立在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学习基础上,设置难易程度合适的问题,难度过大的问题会挫伤学生的思考热情,难度偏小的问题起不到引发学生的思考的作用。问题的设置最好是和之前学习过的内容有联系,或者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有联系。例如在学习“认识容量和升”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先小组讨论一下生活中看见符号“L”和“ml”的情况,并说一下自己对这个单位的理解。通过讨论,学生们很快就能明白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运用到了容量的单位。总之,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制定合适的小组合作学习目标。
2、合理的分组
老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进行合理的分组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按照优秀学生与后进生相互搭配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形成一種优生带差生的局面,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也可以使教师的教学负担明显下降。数学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带动数学能力一般的学生,帮助他们解决一些老师已经讲解过的数学问题。在这个过程之中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将会对于知识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同时,老师完全可以根据学习的目标,注重分组方式的灵活应用,在分组开始初期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分组,加强对学生分组情况的了解,
鼓励那些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与此同时,对于自制力薄弱的学生要进行监督与管理,避免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作与学习无关的活动,诸如闲聊、看小说以及睡觉等。通过合理进行分组,每个人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一起合作解决数学问题,掌握数学知识。
3、完善评价体系
小学阶段本不应该过分地强调数学成绩的高低,但是在小学的中高年级,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呈现出明显差异,有的学生学习熟悉非常轻松,相反有的学生就感觉数学学习非常吃力,其实数学能力的高低并不是通过一两次考试就可以体现出来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可以更多角度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习惯,有了更多与学生沟通的切入点,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小组合作结束后,老师要带领学生进行复盘,总结出优缺点,找到一种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方式。
结语:
小组合作理论合理地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无疑是非常有益的。老师要注意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学生事先进行合理的分组,让小组讨论更加高效,也让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合作学习,互相吸取对方的优点。通过引导学生之间展开分组讨论,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获取更多看待问题的角度和灵感,做到教学相长。在多次的合作学习活动之中,既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并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由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提升。一个综合素质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表现更佳,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有更多灵活应对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文英.小组合作理论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分析[C]// 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六). 2019.
[2]张会斌.浅析小组合作理论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探究[J].才智, 2019(33).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6-088
引言
小组合作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直都在不断地演进和变化并且受到越来越多老师的重视。活泼好动且想象力丰富是小学生的重要特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基础上,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虽然传授了学生丰富的数学知识,但是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为主,要让学生拥有自主探索和学习的能力。
一、小组合作教学的优势
1、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与同学互相交流,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教师要设计具有启发性与引导性问题,并引导学生之间展开热烈的讨论,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索,在小组合作中轻松地分享出自己的想法,可以让学生拥有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由此一来,既活跃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氛围,又点燃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2、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才是真正地交到了学生的手中,在合作交流活动之中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将会明显提升。所以,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背景下,教师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活动,在班级中营造出一股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
二、小组合作教学的建议
1、明确的目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老师要在课堂一开始就明确地表达出小组合作的目标是什么。通常来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以数学问题讨论为主,教师在备课环节之中必须明确教学目标,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来设置小组合作讨论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小组合作讨论活动的有效性,问题的设置必须建立在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学习基础上,设置难易程度合适的问题,难度过大的问题会挫伤学生的思考热情,难度偏小的问题起不到引发学生的思考的作用。问题的设置最好是和之前学习过的内容有联系,或者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有联系。例如在学习“认识容量和升”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先小组讨论一下生活中看见符号“L”和“ml”的情况,并说一下自己对这个单位的理解。通过讨论,学生们很快就能明白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运用到了容量的单位。总之,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制定合适的小组合作学习目标。
2、合理的分组
老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进行合理的分组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按照优秀学生与后进生相互搭配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形成一種优生带差生的局面,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也可以使教师的教学负担明显下降。数学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带动数学能力一般的学生,帮助他们解决一些老师已经讲解过的数学问题。在这个过程之中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将会对于知识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同时,老师完全可以根据学习的目标,注重分组方式的灵活应用,在分组开始初期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分组,加强对学生分组情况的了解,
鼓励那些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与此同时,对于自制力薄弱的学生要进行监督与管理,避免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作与学习无关的活动,诸如闲聊、看小说以及睡觉等。通过合理进行分组,每个人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一起合作解决数学问题,掌握数学知识。
3、完善评价体系
小学阶段本不应该过分地强调数学成绩的高低,但是在小学的中高年级,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呈现出明显差异,有的学生学习熟悉非常轻松,相反有的学生就感觉数学学习非常吃力,其实数学能力的高低并不是通过一两次考试就可以体现出来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可以更多角度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习惯,有了更多与学生沟通的切入点,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小组合作结束后,老师要带领学生进行复盘,总结出优缺点,找到一种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方式。
结语:
小组合作理论合理地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无疑是非常有益的。老师要注意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学生事先进行合理的分组,让小组讨论更加高效,也让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合作学习,互相吸取对方的优点。通过引导学生之间展开分组讨论,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获取更多看待问题的角度和灵感,做到教学相长。在多次的合作学习活动之中,既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并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由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提升。一个综合素质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表现更佳,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有更多灵活应对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文英.小组合作理论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分析[C]// 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六). 2019.
[2]张会斌.浅析小组合作理论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探究[J].才智, 20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