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考试作为一种对知识水平与技能水平进行检查的方法,其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文中,对中国考试文化展开了研究,希望可以对中国考试文化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考试制度 考试观念 考试行为
考试作为一种检查自己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能力水平的方法,它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作为一种选拔手段,在中国教育、文化以及社会各个领域的人才进行历史漫长的发展时期,对中国教育、学习和文化以及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各个方面发展均产生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对中国社会的考试文化进行研究和剖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讲从中国历史上的考试制度、历史上考试观念和行为的改变以及当代考试制度的改革趋势三个方面对中国的考试文化进行分析论述。
一.中国历史上的考试制度
“考试”一词,最早出现在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考功名》:“考试之法,合其爵禄,并其秩,积其日,陈其实,计功量罪,以多除少,以名定实,先内弟之。”在这之前考”与“试”是意思相近的两个概念。纵观中国历史长河,考试制度与政治息息相关。为政需要人才,人才需要选拔,在历史的演变与朝代的更迭中考试逐渐成为了选拔人才的方式与载体。那么考试究竟是如何成为了社会制度,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社会的运行,又是如何一步步进行了完善和改革,便是这一章节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古代人才的选拔以“选仕”为旨趣,这样的方式从先秦一直贯穿到清末,但是方式并不相同,大致经历了世袭制到举荐再到考试选拔的阶段。
1.世袭制度
先秦时期,“世卿世禄制”是选拔人才最重要的制度,天子或诸侯国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继承他们父辈的官位与财富,这些财富除了土地之外还有赋税收入,该制度主要用来选拔大夫以及更高级的官位。“乡举里选”主要是选拔大夫以下低级官吏。而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的动荡和当时复杂的政治情形,“世卿世禄制”开始败落,明贤思想开始兴起,“尚贤”和“举能”成为了选拔人才的新风尚。这个时期虽然没有向后世一样进行正规的考试,但是君主在任用人才时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可以说此时“选贤举能”的观念成为这一阶段“考试”的核心,并且后世的考试思想也由这一观念发展而来,“尚贤”思想,成为中国考试文化研究的历史起点。
2.举荐制度
与先秦时期的“世袭”制度不同,同样目的为“选仕”,但是选拔的方式在战国时期发生了较大改变,主要以秦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为主,用以举荐人才。尽管目的是选拔人才,方式却和以前不同。例如从西汉到东汉,察举制就发生了从“举”到“试”的阶段,从只需要被举荐就能被任用到需要通过考试才能从仕,从只需“一试优则仕”到“多试优则仕”,制度一直在发生着改变。但也并不单单只是考试,而是考试与举荐相结合来选拔人才。可以说,察举制是历史上十分重要且关键的一环,它打破了以血统优劣来统治官场的局面,它赋予了人们能够“不为出身”而“登堂入仕”的机会,只可惜察举制虽然最初为寒门弟子从仕带来了一道曙光,但最终还是沦为了权贵的工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同样如此,初衷是为了给寒门学子从仕报国的机会,但最终也因为权贵力量的攀升的败落。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都设有考试,但共同点都在于先进行举荐而后再进行考试,所以被举荐者往往是世族子弟,这就使得广大寒门弟子无缘仕途。
3.选拔制度
先真正出現了纸笔意义上的考试是在秦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不过在那个时期考试选拔也还未成为主流,而是举荐为主考试为辅。而隋朝科举制的确立则标志着考试成为了选仕的必经之路。
“科举制”时期,相比于“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来说,被举荐已经不再重要,考试已经成为了“选仕”的重中之重。因此关于考试的各个方面都需要进行慎重的考虑,包括考试科目的确定、考试范围的确立、考试内容的划分、考试周期的确定、考试如何运作、考试机构的兴办等都成为了重要的问题,并且在隋唐至清末都一直发生着改变。
科举制的确立打破了贵族对于人才选拔权利的掌握和人才的垄断,至少在制度上做到了公平取仕,为寒门学子从仕为官创造了条件。但是科举制在发展中也存在许多问题,考试内容古今最为褒贬不一的便是“八股文”,不少学者认为八股文拖累了整个科举制度,使科举制僵硬化、死板化。
二.古代考试观念与行为
1.孔子“举贤才”的人才选择观①
实际上,最早提出“尚贤”思想的是墨家。墨子的《尚贤中》中:“尚贤,为政之本也。”②可见“尚贤”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了,而后才通过它引出了孔子“举贤才”的人才选拔观。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比较复杂,纷争四起,诸侯称雄争霸,但也正是因为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的混乱的场面,让各地统治者意识到了选贤的重要性。一时之间,国之兴亡完全取决于统治者手下贤能人的数量和素质,甚至孔子还认为一个国家即便是国君昏庸,但只要手下贤士得力,那么这个国家的发展走向也必定永远不会陷入败亡,孔子认为“夫举贤者,百福之宗也,而神明之主也”③、“依贤固不困,依富固不穷。马妍斩而复行者何,以辅足众也。”④即只要依靠贤才,国家就不会陷入困境。可以说,以“选贤才”为基本中心的孔子考试思想,对于当时的中国社会从贵族政治到官僚体制的改变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对后世的考试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选仕与入仕
选仕旨在设置考试,是针对国家层面来说的;入仕则是参加考试从而获得官职,这是针对个人来说的。选仕与入仕观念在科举制体现得尤为明显,对于国家而言,君主希望通过科举制选拔出人才为国家效力,为自己排忧解难,同时科举制这种选仕的方法也能够打破贵族阶级统治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使权利回归于君主。因此因为选仕之风盛行。也出现了很多和选仕之风相配的考试行为。例如《劝学》《读书吟》等文学创作皆为劝学之作。而入仕则是个人入仕为官。在古代的时候,想要入仕的人便有两种,一种是想要为官从政报国平天下的有志之士,一种则是想要享用荣华富贵从而为官的人。从古到今不管是报国投江的屈原,还是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孙中山……他们入仕的观念和目的都很单纯。而为了追求功名利禄、想要享受荣华富贵的人虽然入仕的动机为人们所不齿,但是细细想来其实也是合理的。一些家里贫寒的穷苦学子想要改变自己生活的唯一机会便是科举考试,一旦中榜入仕为官,的的确确就能改变他们生活的品质。科举考试以才华为衡量标准、以考试为选拔路径的公平取仕现象,使广大寒门学子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之道。⑤其实即使到了现今也是一样,高考和科举考试也有这样很多的共通之处,他们都是相对公平的,都能给贫寒学子一个相对公平的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然而科举制度的发展对考试不断强化,将考试窄化成了做官的唯一途径,加之与利益挂钩,使得科举考试成为了仕人的目的,学习只是为官的手段和途径,根本是为了做官,陷入了这样一个怪圈。 3.当代考试观念的形成
现今社会中的考试观念实际上是来源于科举制度长久的历史凝结下来的影响。这种影响深远且广泛,不管是教师、家长抑或是学生本身都背考试观念所包围、裹挟。不管是中小学升学考试或是“一生中最重要的”高考、还是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或是各种证书等级的测评考试,都侵蚀着人们的生活。现今时期的中考、高考、硕考、博考对应科举时期的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已不是新鲜话题,高卡的第一名叫作状元、第二第三对应榜眼和探花也是一件常事,这些都是从科举考试所流传下来并一直延续至今的文化影响。
三.当代考试改革趋势(以高考为例)
高考制度是一项大规模的选拔性制度,从1952年建立以来,反对甚至是“废除高考”的声音一直都存在。这些反对的声音里大多都不约而同地将高考与科举制度想通,认为高考是“现代科举”。虽然高考和科举考试的的确确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仅凭相似之处便决定废除高考制度不免过于武断。其次,二者并不完全相同,最重要的就在于二者的根本目的不相同,科举制度是一种政治选拔制度,考试旨在选拔从政人才,虽然具有教育考试的性质,更主要的目的在于为朝廷选拔能人。而高考是一项高等教育制度,是高校新生入学考试制度,与政治选拔并没有直接关系。⑥这是二者最大的差异。同时,高考制度确实是现今为止最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制度,是有必要和优势继续保持下去的。
但是高考制度仍然需要进行改革,首先便是内容的改革,教材和教学方式以及考试题目与大难的设置都不应该过于死板严苛,而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便是考试形式的改革,现今已有省份开始尝试并采取了两考的形式,打破了高考一考定胜负的魔咒,这些都是应该继续进行深究和探索的。
本文从中国历史上的考试制度、历史上考试观念和行为的改变以及当代考试制度的改革趋势三个方面对中国的考试文化进行了分析论述,对中国的考试文化又了基本的认识与了解。同时,笔者在写这篇文章时发现关于考试文化中所出现的问题实际上还远不止本文中所提到的,考试文化的研究也需要并且值得更进一步的深入。
注 釋
①田建荣:《中国考试思想史研究》,2001.07.01
②《墨子·尚贤中》
③《史记·孔子世家》
④《说苑·杂言》
⑤王中男:《考试文化研究》
⑥同注⑤
(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
关键词:考试制度 考试观念 考试行为
考试作为一种检查自己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能力水平的方法,它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作为一种选拔手段,在中国教育、文化以及社会各个领域的人才进行历史漫长的发展时期,对中国教育、学习和文化以及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各个方面发展均产生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对中国社会的考试文化进行研究和剖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讲从中国历史上的考试制度、历史上考试观念和行为的改变以及当代考试制度的改革趋势三个方面对中国的考试文化进行分析论述。
一.中国历史上的考试制度
“考试”一词,最早出现在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考功名》:“考试之法,合其爵禄,并其秩,积其日,陈其实,计功量罪,以多除少,以名定实,先内弟之。”在这之前考”与“试”是意思相近的两个概念。纵观中国历史长河,考试制度与政治息息相关。为政需要人才,人才需要选拔,在历史的演变与朝代的更迭中考试逐渐成为了选拔人才的方式与载体。那么考试究竟是如何成为了社会制度,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社会的运行,又是如何一步步进行了完善和改革,便是这一章节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古代人才的选拔以“选仕”为旨趣,这样的方式从先秦一直贯穿到清末,但是方式并不相同,大致经历了世袭制到举荐再到考试选拔的阶段。
1.世袭制度
先秦时期,“世卿世禄制”是选拔人才最重要的制度,天子或诸侯国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继承他们父辈的官位与财富,这些财富除了土地之外还有赋税收入,该制度主要用来选拔大夫以及更高级的官位。“乡举里选”主要是选拔大夫以下低级官吏。而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的动荡和当时复杂的政治情形,“世卿世禄制”开始败落,明贤思想开始兴起,“尚贤”和“举能”成为了选拔人才的新风尚。这个时期虽然没有向后世一样进行正规的考试,但是君主在任用人才时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可以说此时“选贤举能”的观念成为这一阶段“考试”的核心,并且后世的考试思想也由这一观念发展而来,“尚贤”思想,成为中国考试文化研究的历史起点。
2.举荐制度
与先秦时期的“世袭”制度不同,同样目的为“选仕”,但是选拔的方式在战国时期发生了较大改变,主要以秦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为主,用以举荐人才。尽管目的是选拔人才,方式却和以前不同。例如从西汉到东汉,察举制就发生了从“举”到“试”的阶段,从只需要被举荐就能被任用到需要通过考试才能从仕,从只需“一试优则仕”到“多试优则仕”,制度一直在发生着改变。但也并不单单只是考试,而是考试与举荐相结合来选拔人才。可以说,察举制是历史上十分重要且关键的一环,它打破了以血统优劣来统治官场的局面,它赋予了人们能够“不为出身”而“登堂入仕”的机会,只可惜察举制虽然最初为寒门弟子从仕带来了一道曙光,但最终还是沦为了权贵的工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同样如此,初衷是为了给寒门学子从仕报国的机会,但最终也因为权贵力量的攀升的败落。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都设有考试,但共同点都在于先进行举荐而后再进行考试,所以被举荐者往往是世族子弟,这就使得广大寒门弟子无缘仕途。
3.选拔制度
先真正出現了纸笔意义上的考试是在秦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不过在那个时期考试选拔也还未成为主流,而是举荐为主考试为辅。而隋朝科举制的确立则标志着考试成为了选仕的必经之路。
“科举制”时期,相比于“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来说,被举荐已经不再重要,考试已经成为了“选仕”的重中之重。因此关于考试的各个方面都需要进行慎重的考虑,包括考试科目的确定、考试范围的确立、考试内容的划分、考试周期的确定、考试如何运作、考试机构的兴办等都成为了重要的问题,并且在隋唐至清末都一直发生着改变。
科举制的确立打破了贵族对于人才选拔权利的掌握和人才的垄断,至少在制度上做到了公平取仕,为寒门学子从仕为官创造了条件。但是科举制在发展中也存在许多问题,考试内容古今最为褒贬不一的便是“八股文”,不少学者认为八股文拖累了整个科举制度,使科举制僵硬化、死板化。
二.古代考试观念与行为
1.孔子“举贤才”的人才选择观①
实际上,最早提出“尚贤”思想的是墨家。墨子的《尚贤中》中:“尚贤,为政之本也。”②可见“尚贤”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了,而后才通过它引出了孔子“举贤才”的人才选拔观。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比较复杂,纷争四起,诸侯称雄争霸,但也正是因为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的混乱的场面,让各地统治者意识到了选贤的重要性。一时之间,国之兴亡完全取决于统治者手下贤能人的数量和素质,甚至孔子还认为一个国家即便是国君昏庸,但只要手下贤士得力,那么这个国家的发展走向也必定永远不会陷入败亡,孔子认为“夫举贤者,百福之宗也,而神明之主也”③、“依贤固不困,依富固不穷。马妍斩而复行者何,以辅足众也。”④即只要依靠贤才,国家就不会陷入困境。可以说,以“选贤才”为基本中心的孔子考试思想,对于当时的中国社会从贵族政治到官僚体制的改变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对后世的考试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选仕与入仕
选仕旨在设置考试,是针对国家层面来说的;入仕则是参加考试从而获得官职,这是针对个人来说的。选仕与入仕观念在科举制体现得尤为明显,对于国家而言,君主希望通过科举制选拔出人才为国家效力,为自己排忧解难,同时科举制这种选仕的方法也能够打破贵族阶级统治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使权利回归于君主。因此因为选仕之风盛行。也出现了很多和选仕之风相配的考试行为。例如《劝学》《读书吟》等文学创作皆为劝学之作。而入仕则是个人入仕为官。在古代的时候,想要入仕的人便有两种,一种是想要为官从政报国平天下的有志之士,一种则是想要享用荣华富贵从而为官的人。从古到今不管是报国投江的屈原,还是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孙中山……他们入仕的观念和目的都很单纯。而为了追求功名利禄、想要享受荣华富贵的人虽然入仕的动机为人们所不齿,但是细细想来其实也是合理的。一些家里贫寒的穷苦学子想要改变自己生活的唯一机会便是科举考试,一旦中榜入仕为官,的的确确就能改变他们生活的品质。科举考试以才华为衡量标准、以考试为选拔路径的公平取仕现象,使广大寒门学子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之道。⑤其实即使到了现今也是一样,高考和科举考试也有这样很多的共通之处,他们都是相对公平的,都能给贫寒学子一个相对公平的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然而科举制度的发展对考试不断强化,将考试窄化成了做官的唯一途径,加之与利益挂钩,使得科举考试成为了仕人的目的,学习只是为官的手段和途径,根本是为了做官,陷入了这样一个怪圈。 3.当代考试观念的形成
现今社会中的考试观念实际上是来源于科举制度长久的历史凝结下来的影响。这种影响深远且广泛,不管是教师、家长抑或是学生本身都背考试观念所包围、裹挟。不管是中小学升学考试或是“一生中最重要的”高考、还是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或是各种证书等级的测评考试,都侵蚀着人们的生活。现今时期的中考、高考、硕考、博考对应科举时期的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已不是新鲜话题,高卡的第一名叫作状元、第二第三对应榜眼和探花也是一件常事,这些都是从科举考试所流传下来并一直延续至今的文化影响。
三.当代考试改革趋势(以高考为例)
高考制度是一项大规模的选拔性制度,从1952年建立以来,反对甚至是“废除高考”的声音一直都存在。这些反对的声音里大多都不约而同地将高考与科举制度想通,认为高考是“现代科举”。虽然高考和科举考试的的确确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仅凭相似之处便决定废除高考制度不免过于武断。其次,二者并不完全相同,最重要的就在于二者的根本目的不相同,科举制度是一种政治选拔制度,考试旨在选拔从政人才,虽然具有教育考试的性质,更主要的目的在于为朝廷选拔能人。而高考是一项高等教育制度,是高校新生入学考试制度,与政治选拔并没有直接关系。⑥这是二者最大的差异。同时,高考制度确实是现今为止最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制度,是有必要和优势继续保持下去的。
但是高考制度仍然需要进行改革,首先便是内容的改革,教材和教学方式以及考试题目与大难的设置都不应该过于死板严苛,而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便是考试形式的改革,现今已有省份开始尝试并采取了两考的形式,打破了高考一考定胜负的魔咒,这些都是应该继续进行深究和探索的。
本文从中国历史上的考试制度、历史上考试观念和行为的改变以及当代考试制度的改革趋势三个方面对中国的考试文化进行了分析论述,对中国的考试文化又了基本的认识与了解。同时,笔者在写这篇文章时发现关于考试文化中所出现的问题实际上还远不止本文中所提到的,考试文化的研究也需要并且值得更进一步的深入。
注 釋
①田建荣:《中国考试思想史研究》,2001.07.01
②《墨子·尚贤中》
③《史记·孔子世家》
④《说苑·杂言》
⑤王中男:《考试文化研究》
⑥同注⑤
(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