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一个个舞动的精灵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o19881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二小卖西瓜,站在风里乐哈哈。——飘
  竹当头,目当肚,一横当屁屁,撇竖当脚走。——算
  山上是树木,树木有枝丫,大手抓住它,使劲往上爬。——攀
  小时候,学到笔画多的生字就头疼,写错了被罚抄更是头疼。记得我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喜欢用儿歌引导我们记忆生字。有些儿歌让人听了哈哈大笑(算),有些生动形象直达字义(攀),有些押韵如顺口溜(飘),总之记忆犹新,终身难忘。实践证明,儿歌可以缓解学习压力,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提升课堂质量。低年级识字教学难免有些枯燥、单调。然而,当那一个个重点、难点化作一首首跳动有趣的小儿歌活跃在孩子们面前时,枯燥的教学就不再是苦涩的被动接受,而是香甜的主动吸纳了。
  一、儿歌先行,让难点形象起来
  有的汉字笔画较多,字形很是复杂;有的汉字与古代汉字的字音、字形、字义相比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教师在教学这些特殊汉字的时候,如果借助儿歌帮助孩子建立起形象思维,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一:“藏”着惊喜——《菩萨兵》
  师:“藏”这个字啊,笔画很多,有点难记,老师这里有个小字谜,帮大家记“藏”字(动画演示)。大家一边看一边听:一位大臣,左手举刀,右肩扛戈,躲在草丛里。它就是“藏”。
  师:一起来记一记吧!(再演示,学生说)
  案例二:“游”出精彩——《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师:“游”的笔画较多,老师也带来了一种方法,编个儿歌来记住它。请小朋友们一边看画面一边听老师念:四四方方一泳池,池水清清能见底,大人带着小孩子,一起游泳多欢喜。
  生:太有趣了,我一下子就记住了。
  教师结合生字的组成部分,巧妙运用儿歌,如此生动形象的生字解读就像讲故事一样把小家伙们如磁铁般牢牢地吸住了。
  二、儿歌引领,让疑点化解开来
  案例:怎一个“才”字了得——《要好好学字》
  课前预习读课文,一个孩子读完这篇课文后,一脸疑惑,举手问我:“课文中写两个人,一个叫安定宝,15岁,个子高一点;一个叫刘长贵,才14岁,个子矮一点。刘长贵都14岁了,比我们大多了,这里为什么还要用‘才’呢?”是啊,文中为什么要用“才”呢?“才”在这里该怎样理解?编者的意图是什么?透过这个字我们可以读懂什么?二年级的学生之所以费解,是因为他们忽视了文中两者身份的不同——他们自己是学生,而文本中的人物是“小八路”。
  课上,我是这样引导大家的: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送给大家一首儿歌——
  《解放军》
  今年十八岁 报名来当兵
  穿上绿军衣 戴上绿军帽
  我是解放军 握紧手中枪
  练好真本领 爱国爱人民
  师:你们从这首儿歌中知道我们现在多少岁才可以参军吗?
  生:18周岁。
  师:这两个小八路满18岁了吗?
  生:没有。
  师:这里用“才”是想告诉我们——他们还非常非常小。这么小就穿上了军装,所以我们叫他们——小八路。他们还这么小,怪不得毛主席教导他们——要好好学字。
  生:这个“才”字说明了他们小小年纪就当了八路,真是了不起!
  生:这两个小八路真勇敢,和大人一起打日本鬼子,他们是好样儿的,是小英雄。
  儿歌的引领,化解了课文中的疑点,丰富了语言的情境,孩子们从中感悟到了语言的魅力,体味到了字词本身蕴涵的丰富情感。
  三、儿歌总结,让重点丰满起来
  案例:“钓”条大鱼——《“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的重点在“放”与“不放”,“钓”鱼的过程也是一个训练写作的好契机。文中“套上、甩起、抛向”,“划破、沉入、泛起”等动词可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准确,再加上“湖面泛起一圈圈银色的涟漪”使得这一段描写更富诗意。在教学 “钓”鱼部分,我把钓鱼的动作总结起来串成了一首小儿歌:
  套上鱼饵,甩起不;渔竿,抛向远方
  划破水面,沉入水底,泛起涟漪
  觉察动静,弯成弧形,拖出水面
  我让学生围绕儿歌回忆或想象自己“钓鱼”的经过,以此来让学生练习说话,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课文提供的词串进行语言训练。在句式的训练中,学生们又一次体会到了作者细致的观察和精彩的描述。
  生1:爸爸熟练地套上鱼饵,甩起渔竿,丝线抛向远方。眨眼间,鱼饵划破水面,不一会儿,鱼饵沉入了水底。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不断向远处扩散开去。爸爸目不转睛,不一会儿,丝线动了一下,竹竿被拉成了弧形,爸爸使劲一拖,一条一尺来长的大鲤鱼越出了水面,活蹦乱跳的。哇!爸爸好棒啊!
  生2: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套上鱼饵,甩起渔竿,丝线被抛向了远方。鱼饵划破水面,沉入水底。我注视着水面,漫长的等待,丝线动了动。我使劲提起渔竿,哈哈,一条小鱼在半空中挣扎着尾巴。小鱼身上的水滴到河里,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
  多么富有情境,又多么生动有趣啊!简洁的儿歌帮助孩子们理解了文本的含义,简洁的儿歌帮助孩子们回顾了钓鱼的过程,简洁的儿歌帮助孩子们出色地完成了口语训练。
  儿歌,仿佛一个个舞动的精灵。它将孩子们带入有情、有趣的思维训练之中,将孩子们的童年装扮得色彩纷呈。让儿歌在课堂上时常响起,回应它的将是那串串清脆的银铃般的精彩回答。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重于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技巧技能的传授训练,而忽略于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研究表明,3岁儿童的想象正处于萌芽阶段,5-6岁儿童的想象内容逐渐丰富,想象的目的性、独立性也明显增强。因此,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
接受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表现为教师将所要掌握的字词句段篇的知识讲解给学生。探究学习表现在语文课堂中则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阅读主题展开自主合作的阅读探究,从而感悟语言文字的过程。探究学习是作为建立在对接受学习的批判基础上产生的学习形式和理念,它有许多方面优于接受学习。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是否一味地追求探究学习,就能达到有效的目标呢?先让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案例】   苏教版第三册第15课《
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的“质”的指标。抓好养成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因此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目的,促进其终生发展。我认为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要求  学习《守则》《规范》,让学生逐条理解
构建高效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减负增效的需要。作为站在小学数学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怎样构建高效课堂,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生动的情境、生活的体验和生命的色彩呢?现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要做到“三个精心”  1.精心备课  要构建高效课堂,首先要做到精心备课,要科学把握教材重难点,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如怎样设置教学情境,怎样引入新课,怎样安排作业设计等,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马克思说:“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而音乐则是人的声音与语言的结合。所以说,音乐歌曲也是一种语言,它能激发人的情感,活跃人的思维。从生理上看,当我们舒舒服服坐着听音乐时,不但会感到身心特别松弛,而且还会有非常丰富的内心活动。这时候,良好的精神状态在形成,丰富的联想在奔驰,创造力在活跃。人在这种状态中学到的知识记忆会特别牢固、持久。从心理上看,唱歌是以听觉感知为主的形象记忆。由于歌曲悦耳、动听,而且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其中提到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审美是人类活动中理性、情感交织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面对一群尚未成年的学生,教师该如何培养他们的审美趣味呢?这需要合适的理论指导。  19世纪初,瑞士心理学家、语言学
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是源,能力是流”,为了促进学生最大程度地享受成功感受而激发自信心,我尝试了形成性评价的多角度尝试。根据《浙江省小学英语教学建议》中的3个建议,小学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和形式多样化。教学中我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知识能力学习与兴趣培养互相结合,从而最大程度引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一、实时评价学生的课堂
作为一线的教师,追求有效乃至高效的课堂是我们永恒的追求,也是让学生减负的重要途径之一。有效课堂涉及诸多方面,但其核心是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而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兴趣的保驾护航。  一、有味可尝 —— 有效数学课堂的基石  所谓“有味”,就是指出现在学生面前的一切现象都应该富有“挑逗性”,都应该“有味”可循,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所谓“可尝”就是指出现在学生面前的
游戏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对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和掌握运动知识技能有积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安排适当的游戏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本人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利用收集的废旧报纸、旧挂历自制彩色“小魔棒”,在低年级课堂教学和大课间活动中,作为轻质活动器材开展各种活动,既经济环保,又安全。  棒操:自编准备活
原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课文《二泉映月》的课后生字表曾将二类字“搀”的拼音标注为“cóng”。于是,不少学生读到“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一句时,都把“搀”字读成了“cóng”音。在惋惜教材的不慎对学生造成误导的遗憾之余,我不禁又在心中琢磨起对这一资源的开发来,于是继续调整原来的教学步骤,增添质疑、讨论的环节,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明白:教材也会出错,不要迷信教材,要有主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