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二小卖西瓜,站在风里乐哈哈。——飘
竹当头,目当肚,一横当屁屁,撇竖当脚走。——算
山上是树木,树木有枝丫,大手抓住它,使劲往上爬。——攀
小时候,学到笔画多的生字就头疼,写错了被罚抄更是头疼。记得我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喜欢用儿歌引导我们记忆生字。有些儿歌让人听了哈哈大笑(算),有些生动形象直达字义(攀),有些押韵如顺口溜(飘),总之记忆犹新,终身难忘。实践证明,儿歌可以缓解学习压力,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提升课堂质量。低年级识字教学难免有些枯燥、单调。然而,当那一个个重点、难点化作一首首跳动有趣的小儿歌活跃在孩子们面前时,枯燥的教学就不再是苦涩的被动接受,而是香甜的主动吸纳了。
一、儿歌先行,让难点形象起来
有的汉字笔画较多,字形很是复杂;有的汉字与古代汉字的字音、字形、字义相比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教师在教学这些特殊汉字的时候,如果借助儿歌帮助孩子建立起形象思维,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一:“藏”着惊喜——《菩萨兵》
师:“藏”这个字啊,笔画很多,有点难记,老师这里有个小字谜,帮大家记“藏”字(动画演示)。大家一边看一边听:一位大臣,左手举刀,右肩扛戈,躲在草丛里。它就是“藏”。
师:一起来记一记吧!(再演示,学生说)
案例二:“游”出精彩——《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师:“游”的笔画较多,老师也带来了一种方法,编个儿歌来记住它。请小朋友们一边看画面一边听老师念:四四方方一泳池,池水清清能见底,大人带着小孩子,一起游泳多欢喜。
生:太有趣了,我一下子就记住了。
教师结合生字的组成部分,巧妙运用儿歌,如此生动形象的生字解读就像讲故事一样把小家伙们如磁铁般牢牢地吸住了。
二、儿歌引领,让疑点化解开来
案例:怎一个“才”字了得——《要好好学字》
课前预习读课文,一个孩子读完这篇课文后,一脸疑惑,举手问我:“课文中写两个人,一个叫安定宝,15岁,个子高一点;一个叫刘长贵,才14岁,个子矮一点。刘长贵都14岁了,比我们大多了,这里为什么还要用‘才’呢?”是啊,文中为什么要用“才”呢?“才”在这里该怎样理解?编者的意图是什么?透过这个字我们可以读懂什么?二年级的学生之所以费解,是因为他们忽视了文中两者身份的不同——他们自己是学生,而文本中的人物是“小八路”。
课上,我是这样引导大家的: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送给大家一首儿歌——
《解放军》
今年十八岁 报名来当兵
穿上绿军衣 戴上绿军帽
我是解放军 握紧手中枪
练好真本领 爱国爱人民
师:你们从这首儿歌中知道我们现在多少岁才可以参军吗?
生:18周岁。
师:这两个小八路满18岁了吗?
生:没有。
师:这里用“才”是想告诉我们——他们还非常非常小。这么小就穿上了军装,所以我们叫他们——小八路。他们还这么小,怪不得毛主席教导他们——要好好学字。
生:这个“才”字说明了他们小小年纪就当了八路,真是了不起!
生:这两个小八路真勇敢,和大人一起打日本鬼子,他们是好样儿的,是小英雄。
儿歌的引领,化解了课文中的疑点,丰富了语言的情境,孩子们从中感悟到了语言的魅力,体味到了字词本身蕴涵的丰富情感。
三、儿歌总结,让重点丰满起来
案例:“钓”条大鱼——《“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的重点在“放”与“不放”,“钓”鱼的过程也是一个训练写作的好契机。文中“套上、甩起、抛向”,“划破、沉入、泛起”等动词可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准确,再加上“湖面泛起一圈圈银色的涟漪”使得这一段描写更富诗意。在教学 “钓”鱼部分,我把钓鱼的动作总结起来串成了一首小儿歌:
套上鱼饵,甩起不;渔竿,抛向远方
划破水面,沉入水底,泛起涟漪
觉察动静,弯成弧形,拖出水面
我让学生围绕儿歌回忆或想象自己“钓鱼”的经过,以此来让学生练习说话,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课文提供的词串进行语言训练。在句式的训练中,学生们又一次体会到了作者细致的观察和精彩的描述。
生1:爸爸熟练地套上鱼饵,甩起渔竿,丝线抛向远方。眨眼间,鱼饵划破水面,不一会儿,鱼饵沉入了水底。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不断向远处扩散开去。爸爸目不转睛,不一会儿,丝线动了一下,竹竿被拉成了弧形,爸爸使劲一拖,一条一尺来长的大鲤鱼越出了水面,活蹦乱跳的。哇!爸爸好棒啊!
生2: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套上鱼饵,甩起渔竿,丝线被抛向了远方。鱼饵划破水面,沉入水底。我注视着水面,漫长的等待,丝线动了动。我使劲提起渔竿,哈哈,一条小鱼在半空中挣扎着尾巴。小鱼身上的水滴到河里,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
多么富有情境,又多么生动有趣啊!简洁的儿歌帮助孩子们理解了文本的含义,简洁的儿歌帮助孩子们回顾了钓鱼的过程,简洁的儿歌帮助孩子们出色地完成了口语训练。
儿歌,仿佛一个个舞动的精灵。它将孩子们带入有情、有趣的思维训练之中,将孩子们的童年装扮得色彩纷呈。让儿歌在课堂上时常响起,回应它的将是那串串清脆的银铃般的精彩回答。
(责编 刘宇帆)
竹当头,目当肚,一横当屁屁,撇竖当脚走。——算
山上是树木,树木有枝丫,大手抓住它,使劲往上爬。——攀
小时候,学到笔画多的生字就头疼,写错了被罚抄更是头疼。记得我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喜欢用儿歌引导我们记忆生字。有些儿歌让人听了哈哈大笑(算),有些生动形象直达字义(攀),有些押韵如顺口溜(飘),总之记忆犹新,终身难忘。实践证明,儿歌可以缓解学习压力,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提升课堂质量。低年级识字教学难免有些枯燥、单调。然而,当那一个个重点、难点化作一首首跳动有趣的小儿歌活跃在孩子们面前时,枯燥的教学就不再是苦涩的被动接受,而是香甜的主动吸纳了。
一、儿歌先行,让难点形象起来
有的汉字笔画较多,字形很是复杂;有的汉字与古代汉字的字音、字形、字义相比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教师在教学这些特殊汉字的时候,如果借助儿歌帮助孩子建立起形象思维,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一:“藏”着惊喜——《菩萨兵》
师:“藏”这个字啊,笔画很多,有点难记,老师这里有个小字谜,帮大家记“藏”字(动画演示)。大家一边看一边听:一位大臣,左手举刀,右肩扛戈,躲在草丛里。它就是“藏”。
师:一起来记一记吧!(再演示,学生说)
案例二:“游”出精彩——《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师:“游”的笔画较多,老师也带来了一种方法,编个儿歌来记住它。请小朋友们一边看画面一边听老师念:四四方方一泳池,池水清清能见底,大人带着小孩子,一起游泳多欢喜。
生:太有趣了,我一下子就记住了。
教师结合生字的组成部分,巧妙运用儿歌,如此生动形象的生字解读就像讲故事一样把小家伙们如磁铁般牢牢地吸住了。
二、儿歌引领,让疑点化解开来
案例:怎一个“才”字了得——《要好好学字》
课前预习读课文,一个孩子读完这篇课文后,一脸疑惑,举手问我:“课文中写两个人,一个叫安定宝,15岁,个子高一点;一个叫刘长贵,才14岁,个子矮一点。刘长贵都14岁了,比我们大多了,这里为什么还要用‘才’呢?”是啊,文中为什么要用“才”呢?“才”在这里该怎样理解?编者的意图是什么?透过这个字我们可以读懂什么?二年级的学生之所以费解,是因为他们忽视了文中两者身份的不同——他们自己是学生,而文本中的人物是“小八路”。
课上,我是这样引导大家的: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送给大家一首儿歌——
《解放军》
今年十八岁 报名来当兵
穿上绿军衣 戴上绿军帽
我是解放军 握紧手中枪
练好真本领 爱国爱人民
师:你们从这首儿歌中知道我们现在多少岁才可以参军吗?
生:18周岁。
师:这两个小八路满18岁了吗?
生:没有。
师:这里用“才”是想告诉我们——他们还非常非常小。这么小就穿上了军装,所以我们叫他们——小八路。他们还这么小,怪不得毛主席教导他们——要好好学字。
生:这个“才”字说明了他们小小年纪就当了八路,真是了不起!
生:这两个小八路真勇敢,和大人一起打日本鬼子,他们是好样儿的,是小英雄。
儿歌的引领,化解了课文中的疑点,丰富了语言的情境,孩子们从中感悟到了语言的魅力,体味到了字词本身蕴涵的丰富情感。
三、儿歌总结,让重点丰满起来
案例:“钓”条大鱼——《“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的重点在“放”与“不放”,“钓”鱼的过程也是一个训练写作的好契机。文中“套上、甩起、抛向”,“划破、沉入、泛起”等动词可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准确,再加上“湖面泛起一圈圈银色的涟漪”使得这一段描写更富诗意。在教学 “钓”鱼部分,我把钓鱼的动作总结起来串成了一首小儿歌:
套上鱼饵,甩起不;渔竿,抛向远方
划破水面,沉入水底,泛起涟漪
觉察动静,弯成弧形,拖出水面
我让学生围绕儿歌回忆或想象自己“钓鱼”的经过,以此来让学生练习说话,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课文提供的词串进行语言训练。在句式的训练中,学生们又一次体会到了作者细致的观察和精彩的描述。
生1:爸爸熟练地套上鱼饵,甩起渔竿,丝线抛向远方。眨眼间,鱼饵划破水面,不一会儿,鱼饵沉入了水底。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不断向远处扩散开去。爸爸目不转睛,不一会儿,丝线动了一下,竹竿被拉成了弧形,爸爸使劲一拖,一条一尺来长的大鲤鱼越出了水面,活蹦乱跳的。哇!爸爸好棒啊!
生2: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套上鱼饵,甩起渔竿,丝线被抛向了远方。鱼饵划破水面,沉入水底。我注视着水面,漫长的等待,丝线动了动。我使劲提起渔竿,哈哈,一条小鱼在半空中挣扎着尾巴。小鱼身上的水滴到河里,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
多么富有情境,又多么生动有趣啊!简洁的儿歌帮助孩子们理解了文本的含义,简洁的儿歌帮助孩子们回顾了钓鱼的过程,简洁的儿歌帮助孩子们出色地完成了口语训练。
儿歌,仿佛一个个舞动的精灵。它将孩子们带入有情、有趣的思维训练之中,将孩子们的童年装扮得色彩纷呈。让儿歌在课堂上时常响起,回应它的将是那串串清脆的银铃般的精彩回答。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