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2011年下半年来,全球的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蓬勃发展,无论是创业企业还是资本市场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2012年2月20日,GSM协会公布的一份报告称移动技术将在全球医疗保健服务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并预测到2017年移动医疗市场的发展将带来230亿美元的收入,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广泛的移动医疗服务和应用到2017年可为移动运营商带来约115亿美元的收入,届时设备厂商、内容和应用供应商以及医疗保健服务供应商可因此分别获得66亿美元、26亿美元和24亿美元的收入。在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在美国医疗IT市场发生的最大一笔融资交易额达到了2550万美元,来自一家用于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疾病服务的移动设备公司Telcare。
主要的领域eHealth (electronic health),广义上指在医疗卫生中包括电子/数字处理的卫生信息化,狭义是指使用互联网的医疗业务。其中心成分是电子健康记录,建立了保健提供者及患者之间共享信息,包括患者自身管理、家庭保健、传感器、远程医疗、远程手术、电子信息、电子挂号、数据库、地区及国家的网络。
mHealth(mobile health,移动医疗)是eHealth中的重要领域,通过通信技术,实现“医学传感器+移动通信平台”,从而实现信息的实时、连续、长期的双向传递,来提供医疗相关的服务,它为发展中国家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在医疗人力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通过移动医疗可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医疗问题。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则以基于Android和iOS等移动终端系统的医疗类应用为主。在医疗卫生体系则主要基于智能医疗、医疗物联网等应用为主。
对于电信运营商、医疗设备商、芯片企业、软件商、系统方案商等产业链上游参与者而言,移动医疗已经成为一座富含发掘潜力的“金矿”。那么,我们如何看移动医疗目前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中国的移动医疗领域有哪些机会呢?
终端移动
目前移动医疗在互联网的应用主要是五个方面:其一,针对个人的健康资讯及健康知识教育,推送健康信息和知识,以39健康网、有问必答网为代表的医疗健康资讯网站都在做类似的事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健康资讯和教育应该更加突出个性化,针对用户个人的健康特征,推出适合用户个人的健康资讯,进行简单医疗保健知识类应用。
其二,针对医生的学术资讯,专业信息和知识的推送。对于医生来说,及时获取学术资讯非常重要,智能手机在此领域具有优势,利用覆盖完善的移动网络,偏远地区的卫生工作者,能通过手机进行专业培训和远程支持,提高医生医疗保健的专业水平。
其三,专家咨询及预约挂号。在中国现今的医疗健康市场,专家咨询及预约挂号这几乎是所有用户的刚性需求,而且也是很多医疗健康领域创业企业的重点方向。很多移动医疗应用均推出了预约挂号的应用和服务。尽管需求刚性,但资源严重稀缺,而且领域涉及到对公共医疗资源的利用,所以该细分市场的发展方向,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其四,健康监测。通过各类增加通信模块及数据传输功能的人体监测设备、智能手机、电脑电视及其他通信传输设备,上传、收集、存储和分析由监测设备采集到的用户生命体征、位置、情绪、用户周边环境温度和污染程度等数据信息,由后台专业人士进行数据的专业性分析和解读,医生可以更加便捷、及时地开展医学研究和病情监测。
其五,健康咨询及辅助治疗。有了用户自主健康监测的基础,用户会产生对于一些健康问题的求解,更多的一些需求偏重于健康层面并未达到医疗的程度,智能手机带来的便利性可以推动健康咨询应用的普及。(见上表)
智能手机无法直接替代医生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但其用于某些疾病尤其是慢性病治疗过程的辅助应用及辅助咨询对医生和患者双方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商业模式探路
我国3G移动通信技术日趋成熟,移动医疗产业愈发受到卫生管理部门重视。《电子商务“十二五”规划》部署的移动医疗项目涵盖了远程医疗、社区卫生、农村卫生信息化领域的多个试点示范工程,在工信部发布的《物联网“十二五”规划》中,智能医疗是九大重点之一。正在实施的国家重大专项“区域协同医疗服务示范工程”同样离不开移动医疗的支撑。
目前,在医疗卫生体系采用的移动医疗应用解决方案,可基本概括为:无线查房、移动护理、药品管理和分发、条形码病人标识带的应用、RFID解决方案、远程医疗、移动社区医疗等。可以说,病人在医院经历过的所有流程,从住院登记、发放药品、输液、配液/配药中心、标本采集及处理、急救室/手术室,到出院结帐,都可以用移动技术予以优化,从而达到简化工作流程、提高整体工作效率的目的。
虽然移动医疗的前景被专家和厂商一致看好,但在实际发展中,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医疗健康产业链环节众多,移动医疗市场培育的过程中也需要参与者多方协力积极探索共赢的商业模式。目前移动医疗产业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传感器标准不统一,没有一个统一的接入应用平台。二是患者数据信息的采集受制于患者个人的观念障碍,对信息充分共享下的快速诊疗造成了影响。三是产业链垂直发展下各模块的接口问题,也是困扰移动医疗更快、更广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四是数字认证等安全管理的缺失,使医护及病患的信息等面临着亟待解决的安全问题。
随着移动医疗行业更多应用的推广及行业的逐步深化发展,更多的问题将暴露出来,这就需要行业相关企业和管理机构、投资机构站高一步、看远一点,做好相应的发展规划、政策顶层设计以及投资布局,从而保证这一市场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主要的领域eHealth (electronic health),广义上指在医疗卫生中包括电子/数字处理的卫生信息化,狭义是指使用互联网的医疗业务。其中心成分是电子健康记录,建立了保健提供者及患者之间共享信息,包括患者自身管理、家庭保健、传感器、远程医疗、远程手术、电子信息、电子挂号、数据库、地区及国家的网络。
mHealth(mobile health,移动医疗)是eHealth中的重要领域,通过通信技术,实现“医学传感器+移动通信平台”,从而实现信息的实时、连续、长期的双向传递,来提供医疗相关的服务,它为发展中国家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在医疗人力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通过移动医疗可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医疗问题。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则以基于Android和iOS等移动终端系统的医疗类应用为主。在医疗卫生体系则主要基于智能医疗、医疗物联网等应用为主。
对于电信运营商、医疗设备商、芯片企业、软件商、系统方案商等产业链上游参与者而言,移动医疗已经成为一座富含发掘潜力的“金矿”。那么,我们如何看移动医疗目前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中国的移动医疗领域有哪些机会呢?
终端移动
目前移动医疗在互联网的应用主要是五个方面:其一,针对个人的健康资讯及健康知识教育,推送健康信息和知识,以39健康网、有问必答网为代表的医疗健康资讯网站都在做类似的事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健康资讯和教育应该更加突出个性化,针对用户个人的健康特征,推出适合用户个人的健康资讯,进行简单医疗保健知识类应用。
其二,针对医生的学术资讯,专业信息和知识的推送。对于医生来说,及时获取学术资讯非常重要,智能手机在此领域具有优势,利用覆盖完善的移动网络,偏远地区的卫生工作者,能通过手机进行专业培训和远程支持,提高医生医疗保健的专业水平。
其三,专家咨询及预约挂号。在中国现今的医疗健康市场,专家咨询及预约挂号这几乎是所有用户的刚性需求,而且也是很多医疗健康领域创业企业的重点方向。很多移动医疗应用均推出了预约挂号的应用和服务。尽管需求刚性,但资源严重稀缺,而且领域涉及到对公共医疗资源的利用,所以该细分市场的发展方向,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其四,健康监测。通过各类增加通信模块及数据传输功能的人体监测设备、智能手机、电脑电视及其他通信传输设备,上传、收集、存储和分析由监测设备采集到的用户生命体征、位置、情绪、用户周边环境温度和污染程度等数据信息,由后台专业人士进行数据的专业性分析和解读,医生可以更加便捷、及时地开展医学研究和病情监测。
其五,健康咨询及辅助治疗。有了用户自主健康监测的基础,用户会产生对于一些健康问题的求解,更多的一些需求偏重于健康层面并未达到医疗的程度,智能手机带来的便利性可以推动健康咨询应用的普及。(见上表)
智能手机无法直接替代医生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但其用于某些疾病尤其是慢性病治疗过程的辅助应用及辅助咨询对医生和患者双方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商业模式探路
我国3G移动通信技术日趋成熟,移动医疗产业愈发受到卫生管理部门重视。《电子商务“十二五”规划》部署的移动医疗项目涵盖了远程医疗、社区卫生、农村卫生信息化领域的多个试点示范工程,在工信部发布的《物联网“十二五”规划》中,智能医疗是九大重点之一。正在实施的国家重大专项“区域协同医疗服务示范工程”同样离不开移动医疗的支撑。
目前,在医疗卫生体系采用的移动医疗应用解决方案,可基本概括为:无线查房、移动护理、药品管理和分发、条形码病人标识带的应用、RFID解决方案、远程医疗、移动社区医疗等。可以说,病人在医院经历过的所有流程,从住院登记、发放药品、输液、配液/配药中心、标本采集及处理、急救室/手术室,到出院结帐,都可以用移动技术予以优化,从而达到简化工作流程、提高整体工作效率的目的。
虽然移动医疗的前景被专家和厂商一致看好,但在实际发展中,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医疗健康产业链环节众多,移动医疗市场培育的过程中也需要参与者多方协力积极探索共赢的商业模式。目前移动医疗产业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传感器标准不统一,没有一个统一的接入应用平台。二是患者数据信息的采集受制于患者个人的观念障碍,对信息充分共享下的快速诊疗造成了影响。三是产业链垂直发展下各模块的接口问题,也是困扰移动医疗更快、更广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四是数字认证等安全管理的缺失,使医护及病患的信息等面临着亟待解决的安全问题。
随着移动医疗行业更多应用的推广及行业的逐步深化发展,更多的问题将暴露出来,这就需要行业相关企业和管理机构、投资机构站高一步、看远一点,做好相应的发展规划、政策顶层设计以及投资布局,从而保证这一市场健康、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