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对话”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shuang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斯课标强调阅读教学中的多重对话。古典诗词教学展开对话有其客观条件:即文本在表意上存在着模糊性,同时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因感知能力不同而出现偏差,导致对作品的误读或曲解。作为教师应充分尊重阅读主体,适当引导,创设“对话”情境,实现学生主体精神的建构。
  [关键词]对话 个性化 古典诗词 模糊性 误读 曲解 情境 尊重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既有教师与阅读文本、学生与阅读文本之间的对话,又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我们倡导语文学习中与作者心灵的对接、精神的对话,主要目的是要使学生完成主体精神的重构。
  
  一、学生作为阅读主体是个性化的主体是现代先进的教育观念的体现
  
  首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人的发展,其本质就是人的个性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新课标凸现了全新的语文教育理念,其核心便是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人格素养,为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让生命自由生长,也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教育的理想境界就是让学生自由学习。学习是一种内在的思想交流、对话、质疑、反思,以及达成新见解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其实质而言,是自觉、自愿和自由的,任何外在的强迫都无助于启动和维持这一过程。从这一意义上说,只有让其充分地有个性地自由学习,他们身心各方面的潜在发展倾向才能表现出来。“自由乃是其他价值欲得到发展所必须的土壤”,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自然便成为本真教育和教学的方式了。
  再次,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是学生“自需”的,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热爱祖国语言,喜欢语文课。因此,语文学习是学生“自愿”的,要告诉学生,语文能力是在语文实践中形成的,要亲历亲为才能有所收获。
  最后,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由于学生的个体间存有一定的客观差异性。无论是知识、经验,还是思想、性格、情感等都不尽相同。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让他们提高认识、交流思想、发掘潜能和熏陶情感,为构建学生完美人格打下基础。
  
  二、古典诗词作为阅读文本在表意上存在着模糊性,决定了诗词教学更能激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中国古典诗歌具有讲求意境美的传统,讲求境生象外、意在言外。也正因如此,古典诗词包含了极大模糊性。这个特点使古典诗词常常能够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思考余地和想象空间,能够激起读者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例如司空曙《喜外弟卢纶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问题:“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如果南来的友人正当年华的时候就回到了北地(故乡)就会因为日夜思念江南而痛苦不堪。所以这两句是将作者对于江南的喜爱强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但是,就这两句所表达的情感来说,本来应该是非常复杂的,不可能一言以蔽之。清人张惠言就以为,“中原沸乱,故日‘还乡须断肠”。也就是说此句有一定的政治寄托,龙榆生的《唐宋名家词选》也肯定了这种观点。姑且不论孰对孰错,单就此两句表意的不确定性来讲,就不该以固定的标准答案来下定论。
  
  三、由于古典诗词自身存在的不确定性。而学生的感知能力又因其个性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必然会导致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出现偏差
  
  实际上误读从来都是一种正常的普遍现象,而古今中外许多文学作品对于人类的社会意义,也常常是通过“误读”这种形式来实现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有这样一段话:
  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这里面所引用的诗句,本来都是宋人写爱情的一些小词。第一种境界和第二种境界分别出自晏殊和柳永的《蝶恋花》,第三种境界则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原词分别写出了秋日之惆怅,别后之相思,乍见之惊喜。而王国维的理解与原作似乎相去甚远,但王国维这种理解看上去也切合作品的实际,不失为一种创造,所以这种“误读”也是令人信服的。
  在阅读过程中,“误读”的情况又是复杂的。当读者的理解虽与作者的创作原意不符,但却符合文本或生活的客观实际,这类“误读”可以是说是一种创造。比如下面这首戴叔伦的《题稚川山水》: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按照鉴赏辞典的解释,诗歌的后两句,行人在发现“隔水青山似故乡”之后方才有“无限秋风思”。三、四句却予以倒置,这是颇具匠心的。由于感情的激动往往比理性的思索更迅速。人受外物感染,往往有不自知其所以然者,那原委往往颇费寻思。把“隔水青山似故乡”这一动人发现于末句点出,也就更近情理,也更耐人寻味。
  
  四、作为教者,我们应当做到充分尊重阅读主体,实现创造性对话,从而使学生建构起自己独特的诗歌境界
  
  首先,教师的教学理念上必须充分认识到“尊重阅读个性,加强人格熏陶”的重要性。应该让学生真正有味地同经典对话,享受其中的乐趣,引导并发展好他们的个性潜能。不宜“唯师独尊”,或设计一个教学的“陷坑”,最终以“俘获”而倍感教学的成功。而应当让阅读真正少形式而有实效,并充分鼓励学生在对话中不仅能获取新概念、新观点,接受新知识、新事实,还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与已有的经念,进行创造性地解读、发现、评判。从而拥有对话带来的成功体验与情感享受。
  其次,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寻找话题,实现对话。由于学生阅读的个体差异性,决定了他们认识探究上的差异性。他们对话题的看法、结论不尽相同:有的片面,有的则全面,有的表象,见宿》有两句“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大自然的风风雨雨使满树绿叶变黄,人生的凄凉苦雨使人的满头青丝变白,是树像人,还是人像树?如果在人与树之间产生循环往复的联想和思考,就会从中体味出世事艰辛、人生苦短,以至“无限凄凉,见于言表”的诗意情怀。这两句诗,如同两个镜头的蒙太奇组接,借镜头问的对比、映衬,产生出单个镜头之外更为丰富的含义,而这些丰富复杂的含义,不同的读者又会有不同的感悟。
  但是在传统高考的诗词考察方面,出题者常常会忽略诗词的这种表意的模糊性特点,命题的答案又渐渐落人固定性唯一性的怪圈,严重抑制了学生的感悟能力,甚至严重打击了学生阅读诗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比如下面韦庄这首《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 有的则生动,甚至面对新问题、新领域,难以理解而感到困惑。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这就要求教师弥足珍视这些差异性,让他们充分地进行交流、辩论,直至达成理解与情感上的相互认可。
  如学习王实甫的《西厢记长亭送别》时,教师引用董解元《西厢记》“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让学生感知文本言语,学生的看法就见仁见智了:有的认为《董西厢》另辟一个新的意境,说明离别的极度痛苦,觉得“红”与“血”比“泪”与“霜林”更形象具体可感,有的认为《董西厢》太过直白,文学味不浓,而王本唱词化用诗句,传达出莺莺深沉的心情和优雅的风度,更切合莺莺相国小姐的身份,还有的认为莺莺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她的唱词应该典雅蕴藉;文词的含蓄,正是莺莺含蓄性格的写照。这时,教师其实很难判定学生的这些感知孰优孰劣,孰对孰错,只要是从文本的言语出发,能够自圆其说,也就可以了。
  再次,引导学生会意和领悟的诗歌艺术形象和内涵意蕴。随着对文本的深入感知、体验,读者就会深受艺术形象的感染而产生比较强烈的情感反应,心潮澎湃,不知不觉进入化境,与艺术形象达到了一种主客体之间的契合一致与交流对话,从而进一步把握作品的内涵和意蕴,这就是会意和领悟。每个人在这一方面因个性、气质等方面的差异而表现得丰富多彩。
  《蒹葭》在《诗经》中独树一帜,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了一个宽阔浩渺的想象空间,被称为以少胜多的典范。细品语言文字,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茫茫秋水,水上烟波万顷,空中迷雾蒙蒙,沿着弯曲的河道,主人公在苦苦求索,而求索的对象却扑朔迷离,可望而不可即,在循环反复的咏叹中,让人只觉得情调凄婉,境界深邃,意蕴无穷,人们可以认为这首诗是在写一个梦境,写主人公追求的一个幻影;也可以认为是在以象征的手法写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迷惘与伤感;也有可能表达人生中一种可望不可即的人生哲理;还可能是在暗示人类历史是一部不断追求的历史,这种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永远也不可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总之,会意和领悟,是富有个性化的每个人特有的复杂的心理活动。不同的人对于同一部作品的会意和领悟不一样,同—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或不同的心境之下对同一部作品的会意和领悟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学生来说,其差异性就更大了。因此教师要认识到这种差异性,对于学生富有灵性和创造性的会意和领悟成果予以肯定和鼓励,对于偏离文本的成果给予适当的引导,让诗词的学习真正成为学生个性挥洒的舞台。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2]钱巨波《生命论的教育理念》
  [3](英)费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著,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生作文须从低年级抓起,我们依据儿童年龄特点和特有的认知规律,在儿童学了汉语拼音和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就注意丰富学生词汇,培养观察能力,以展语言,发展思维,收到了较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实际 提高 学生 作文    为切实提高低年级作文教学水平,我们从实际出发,依据儿童年龄特点和特有的认知规律,在儿童学了汉语拼音和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就注意丰富学生词汇,培养观察能力,以展语言,发展思维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通过有效的作文教学,可以使小学生把掌握的知识融入到现实中。但这同时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尤其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害怕写作文,一提起笔就不知从何着手。于是学生怕,老师也怕。学生怕写,老师怕教。那怎样才能改变师生苦不堪言的作文状况呢?本文提出了本人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投入感情;深入生活;积累素材;给予赞扬    小学
学校体育是我国体育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体育与教育的交叉点和结合部,是对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和手段。现在中学生的体质情况很差的,我深切地感到任重而道远,本文就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几个问题提出几个粗浅的看法,与广大体育工作者相互交流。究其原因,我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升学压力太大  由于我们的国家教育制度还处在应试教育的阶段,从上至下大家都在为了学生的分数在奋斗,为了升学率
【摘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错误,面对错误,我们不应该回避,因为这种错误是不会因为我们的回避而消失的。相反,我们应该巧妙地加以利用,变错为宝,使错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主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利用错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错误 利用 变错为宝 精彩    在我们的课堂中,总会有学生的错误出现。这些错误反映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缺憾,暴露出学生思维中的
近日,湖南一所高校“扫码洗澡”的新规定让不少学生觉得闹心,也让校园APP泛滥现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上个学究竟要装多少APP才能愉快地活下去?这个问题,不仅让大学生很困惑,中小学生家长也是一肚子苦水。  当然,数字化时代,“校园 互联网”是大势所趋,将APP应用于教育教学,本身无可厚非。不过,如果只是为了赶时髦,枉顾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不顾学校和地区的现实情况,盲目地滥推各种鱼龙混杂的APP,往
初中数学总复习并不是对以前所教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回忆和再现。最主要的是要通过对知识系统复习,使每一章节中的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找出其变化规律、性质相似之处及不同点等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以点成线,以线成面,以面成体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一、章节复习——善于转化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指出“学习有两个过程,一个是从薄到厚”,前者是“量”的积累,后者则是质的飞跃,教
一、面临写作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英语口、笔头交际能力是整个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其中“写”又是较高层次的信息系统,它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然而,目前初中英语教学的书面表达相对滞后,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甚微,形成了“听到写作学生心烦,见到习作教师不愿”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方面:(1)汉语影响、生词造句;(2)词汇贫乏、搭配不当;(3)句型误用、语法不通;(4)信息不全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学生中有一定市场的早恋现象及其严重后果的分析,指出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就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理想和青春期教育,强化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硬化对校园周边与此环境的整治,紧密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  [关键词]社会大气候 心理健康 青春期生理躁动 课余文化生活    2010年9月4日15时,开学伊始,江苏省射阳中学新校区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有史学家说:“当年他制定的新法在秦国沿袭,并直接为后来的秦始皇统一中国打下了基础。”材料中的他是()  A.李斯B.商鞅C.李冰D.管仲  2.唐朝的时候,中国同日本的友好往来盛况空前。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先后派遣了13次“遣唐使”,每次规模都很大,最多的时候达到了600人。下列关于遣唐使说法正确的是()  ①增强了中日文化经济交流  ②目
【摘要】学生的学习受一定的动机支配,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构成学习化学动机的最有实际意义的心理成份。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良好的引导和培养,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以“趣”激发内驱力;以“趣”增强学习信心;以“趣”巩固和发展学习成果,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兴趣;内驱力;信心;成果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受一定的动机支配,中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