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调查表明,大约有32%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这向我们敲响了警钟,也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严肃的问题,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已是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据笔者研究,当前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为:
1、有轻微心理失调。如果有的学生时而热情豪放,时而郁郁寡欢;有的学生脾气暴躁;有的学生孤独寂寞;有的学生依赖从众;有的学生自卑烦恼;有的学生嫉贤妒能;有的由焦虑而引起学习困难,有的由于情感误区引起青春烦恼等等。
2、有轻度心理疾病。如神经衰弱,社交恐怖症,紧张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神经性厌食症,或由人际危机、情感危机、学习危机引起的轻生念头等等。
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教育界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虽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这一现状已有所改观,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成为当前中学教育的一项专门课程,一部分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还没有把心理健康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来看待,还没有认识到良好的情绪、健全的人格及适应能力对学生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智能的重要作用,还不能把日益增多的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同思想品德加以区别,把学生存在的心理方面的问题笼统地认为是学生的人品、道德和思想问题,不能采用心理的方法技术妥善和治疗性地解决学生日益增加的心理困扰。其次,应试教育加大了学生的精神压力。这是当前导致我国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最主要的直接原因。一些地方,一些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无视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和承受能力,一味给学生增加学习压力,致使一些学生出现了心理紊乱,甚至产生了变态心理。第三,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据调查,现在有70%的家庭存在教育方式不当的问题,要么对子女过分保护,要么过分干涉他们。在家里,父母关心的往往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衣食,而对子女的思想变化、心理状况以及成长中所遇到的人生困惑等则少有有关心,相互之间缺乏互相理解和沟通。
面对这些原因,我的具体做法:
1、加强心理教育。这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本形式上,其最终目的是保护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因此,讲课内容不仅是普及心理卫生知识,还要矫正学生心理困惑的认识结构。
2、加强心理咨询。咨询过程中,咨询员还要动之以情,要遵循聆听、保密、疏导等原则。互相信任是咨询取得成功的基础。咨询过程是双方情感和心理交流的过程,只有这样方能取得消除精神压力,达到心理转化的效果。
3、培养和保持良好的情绪。中学生心理特点之一就是情绪不稳定。忽而激动万分,忽而沉默,其情绪的明显变化主要与生理有关,与青春期体内的激素分泌不规律有关,但也与我们个人的修养有关。我班有个学生小李,一天早晨,睁开眼一看表,晚了,上课要迟到了,就一边大声埋怨其母亲,一边穿鞋,不小心将鞋带系成了死扣,解也解不开,只好拿剪子剪开。好不容易穿好鞋,骑车就走,突然发现车子没气,赶紧打气,在路上又偏偏竟遇红灯,心理又急又气,等到里学校,早已上课,因为迟到老师批评了他,刚说两句,小李就大发脾气和老师顶了起来。由小事变成大错误,致使他几天都无心上课,这都是情绪惹的祸。面对类似不良情绪,我们应该怎样来调节呢?
在教育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1)转移注意力法:注意力转移法就是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的事情转移到其他事情上,这样可以使人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从而激发积极愉快的情绪反应。上课时有几道题不会做,老师讲解也听不懂心理很烦,如果下课后和同学做做游戏,或听个笑话,心情就会好许多。(2)合理的发泄情绪:发泄情绪的方法和途径很多,除了哭、喊、诉外还可以通过剧烈运动、打、骂象征物的方法,排解不良情绪,在宣泄情绪的过程中,要非常注意的一点就是“度”,也就是宣泄适当,不能缓解了情绪,伤害了身体。(3)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到一个新的集体环境,要解决的第一问题便是人际关系要和谐,怎么才能做到人际关系和谐呢?要有一个相对稳定和广泛的人际交流圈,也就是要有几个好朋友。在人际交流中要注意宽以待人。人际交往要积极主动,我们都是同学,关系单纯所以容易交往,只要你主动一点,就可能改善交往不良的局面。(4)在学习中享受快乐:许多同学都有理想,有目标,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5)应对挫折:提高对挫折的耐受能力。要增加生活经历。调整思维方法。尽可能地调整心理防御机制,学会幽默和自嘲。自己要学会对挫折进行调节。积极寻求他人支持。比如在学习中遇到某个问题,怎么办?找人问,同学,老师,家长都能帮你。只要寻求社会支持,就能有效地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1、有轻微心理失调。如果有的学生时而热情豪放,时而郁郁寡欢;有的学生脾气暴躁;有的学生孤独寂寞;有的学生依赖从众;有的学生自卑烦恼;有的学生嫉贤妒能;有的由焦虑而引起学习困难,有的由于情感误区引起青春烦恼等等。
2、有轻度心理疾病。如神经衰弱,社交恐怖症,紧张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神经性厌食症,或由人际危机、情感危机、学习危机引起的轻生念头等等。
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教育界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虽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这一现状已有所改观,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成为当前中学教育的一项专门课程,一部分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还没有把心理健康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来看待,还没有认识到良好的情绪、健全的人格及适应能力对学生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智能的重要作用,还不能把日益增多的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同思想品德加以区别,把学生存在的心理方面的问题笼统地认为是学生的人品、道德和思想问题,不能采用心理的方法技术妥善和治疗性地解决学生日益增加的心理困扰。其次,应试教育加大了学生的精神压力。这是当前导致我国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最主要的直接原因。一些地方,一些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无视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和承受能力,一味给学生增加学习压力,致使一些学生出现了心理紊乱,甚至产生了变态心理。第三,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据调查,现在有70%的家庭存在教育方式不当的问题,要么对子女过分保护,要么过分干涉他们。在家里,父母关心的往往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衣食,而对子女的思想变化、心理状况以及成长中所遇到的人生困惑等则少有有关心,相互之间缺乏互相理解和沟通。
面对这些原因,我的具体做法:
1、加强心理教育。这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本形式上,其最终目的是保护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因此,讲课内容不仅是普及心理卫生知识,还要矫正学生心理困惑的认识结构。
2、加强心理咨询。咨询过程中,咨询员还要动之以情,要遵循聆听、保密、疏导等原则。互相信任是咨询取得成功的基础。咨询过程是双方情感和心理交流的过程,只有这样方能取得消除精神压力,达到心理转化的效果。
3、培养和保持良好的情绪。中学生心理特点之一就是情绪不稳定。忽而激动万分,忽而沉默,其情绪的明显变化主要与生理有关,与青春期体内的激素分泌不规律有关,但也与我们个人的修养有关。我班有个学生小李,一天早晨,睁开眼一看表,晚了,上课要迟到了,就一边大声埋怨其母亲,一边穿鞋,不小心将鞋带系成了死扣,解也解不开,只好拿剪子剪开。好不容易穿好鞋,骑车就走,突然发现车子没气,赶紧打气,在路上又偏偏竟遇红灯,心理又急又气,等到里学校,早已上课,因为迟到老师批评了他,刚说两句,小李就大发脾气和老师顶了起来。由小事变成大错误,致使他几天都无心上课,这都是情绪惹的祸。面对类似不良情绪,我们应该怎样来调节呢?
在教育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1)转移注意力法:注意力转移法就是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的事情转移到其他事情上,这样可以使人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从而激发积极愉快的情绪反应。上课时有几道题不会做,老师讲解也听不懂心理很烦,如果下课后和同学做做游戏,或听个笑话,心情就会好许多。(2)合理的发泄情绪:发泄情绪的方法和途径很多,除了哭、喊、诉外还可以通过剧烈运动、打、骂象征物的方法,排解不良情绪,在宣泄情绪的过程中,要非常注意的一点就是“度”,也就是宣泄适当,不能缓解了情绪,伤害了身体。(3)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到一个新的集体环境,要解决的第一问题便是人际关系要和谐,怎么才能做到人际关系和谐呢?要有一个相对稳定和广泛的人际交流圈,也就是要有几个好朋友。在人际交流中要注意宽以待人。人际交往要积极主动,我们都是同学,关系单纯所以容易交往,只要你主动一点,就可能改善交往不良的局面。(4)在学习中享受快乐:许多同学都有理想,有目标,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5)应对挫折:提高对挫折的耐受能力。要增加生活经历。调整思维方法。尽可能地调整心理防御机制,学会幽默和自嘲。自己要学会对挫折进行调节。积极寻求他人支持。比如在学习中遇到某个问题,怎么办?找人问,同学,老师,家长都能帮你。只要寻求社会支持,就能有效地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